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5|回复: 2

互联网新闻的“整风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7 10: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殷美玲 | 出处:电脑报 | 2005-10-26 4:30:47 | 阅读 505 次


大网站在这方面基本上不会受到限制,因为本身在新闻授权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机制。但是小网站呢?尤其是一些以信息交流为主的论坛将发现自己平时很轻松地转载新闻,此时却是走到了触犯法规的边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之后,最先受到“整风”影响的必然是以新闻信息传播为主业的网站。这其中当属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而门户网站对此的看法也成为人们所关心的。

  “我们一直遵守国家相关的规定,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当记者联系到新浪网总编辑兼全球资深副总裁陈彤时,他的回答显得很轻松。陈彤同时还表示,这个规定肯定会有积极的作用,至少不会让虚假信息成为吸引眼球的方式。

  网易和搜狐方面对记者同样表示,《规定》对大网站的影响是积极的,避免出现网上互相炒作虚假信息。

  当记者追问门户网站中一些专门以爆料和传闻吸引网民的论坛是否会因为这次《规定》出台而面临调整的时候,三家门户网站都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在网易,记者已经看不到一度非常出名的乱弹BBS中的“谣言中心”。

  《规定》中有这样的条款:如果网站未经允许,从事新闻信息传播,而且属于虚假信息,那么将受到巨额罚款。

  大网站在这方面基本上不会受到限制,因为本身在新闻授权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机制。但是小网站呢?尤其是一些以信息交流为主的论坛将发现自己平时很轻松地转载新闻,此时却是走到了触犯法规的边缘。

  下面是记者同一家知名论坛站长的对话记录(应站长要求,在此没有公布该论坛和站长的真实名字),很能反映一些论坛管理人员的心态。

  记者:这个规定对你们的影响如何,应该受到很多限制吧?

  站长:有限制,但不大,毕竟这个规定主要针对的是时政类新闻,而如今网上比较火的论坛都是做娱乐八卦内容的。

  记者:不过时政这个范畴很广,我看到你们论坛就经常转载一些社会政治新闻,而这类新闻参与讨论的网民还不少。

  站长:你说得没错,这方面的确比较头痛。估计很多论坛的网站跟我有一样的感受。以后只有转载的时候千万小心,别不经意就踩了雷区。

  记者:你们这种论坛一般是如何辨别和处理虚假信息的?

  站长:这个很麻烦,个人开办的论坛都没有多少管理人员,即使有,也不可能全面鉴别,所以只有碰到一个删一个。而且发布这种虚假信息的人并不会受到任何约束。

  事实上,网络谣言不仅是只存在于小论坛,如今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的普遍现象。

  前不久爆出的某IT网站老总向别人下跪要求收购自己的传闻就轰动一时,甚至引发当事人起诉某大型网站。从2002年到现在,互联网出现过不少造成极大影响的轰动性网络谣言,包括微软董事长遇刺、唐骏从盛大“下课”这些经典谣言。

  娱乐恶搞型:唐骏“下课”

  在职业经理中,唐骏被传辞职的次数最多。

  最新的一次是9月1日。当天记者刚打开电子邮箱,就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告知唐骏即将从盛大辞职。而此刻网上唐骏即将“下课”的消息已经满天飞,而且很多报道都煞有介事地描绘了唐骏被迫“辞职”的原因,因为某笔收购触怒盛大老板陈天桥,最终让唐骏出局。

  第二天,记者联系到当事人唐骏,询问有关他离开盛大的消息。

  “怎么可能呢?”一开口唐骏就否认了这个消息,“谣言,绝对是谣言。我现在就好端端地坐在办公室里。”

  那么这个谣言是怎样出现的呢?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跟踪调查。

  最初关于唐骏从盛大辞职的帖子是出现在8月下旬新浪网的一个论坛上,发帖人的ID叫做“越王_够贱”,标题为《特大爆料:据传盛大总裁唐骏这次真的辞职嘞!!》。这位发帖人表示自己已从盛大高层获知唐骏辞职的消息,还分析了唐辞职的原因。

  记者对这位发帖人专门进行了调查,结果又发现早在7月29日,同样在新浪网论坛,“越王_够贱”发表了一个名为《唐骏,为了这一切的一切,你就辞职吧!》的帖子,内容完全是极尽搞笑之能,用调侃的语言嘲讽了中国互联网。从这个帖子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消息爆料者更多是出于娱乐大众或者出风头的目的,炮制了“唐骏辞职”这样一条假新闻。

  但就这样一条假新闻,经过各大网站和媒体争相转载和渲染,竟成为一条轰动业界的消息。

  断章取义型一:惠普收购柯达

  有心的读者不会忘记前不久网上关于惠普要与柯达合并的传言。

  自今年7月份起,关于惠普收购柯达的谈论很多。9月2日,传言又起。柯达股价因此上升5%,达到25.5美元。

  事实胜于雄辩。到9月底惠普与柯达仍然各自一家。这个合并的虚假消息又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呢?

  事实上整个谣言的源头是8月底纽约证券界一篇关于柯达股票走势的分析文章,其中提到惠普收购的可能性。

  按理说这纯粹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探讨。但问题是这篇评估报告后来被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所摘录,更要命的是摘录的内容正好是惠普收购柯达的评估分析。

  这下好了,国内网站上关于惠普即将收购柯达的消息立即风起云涌,门户网站纷纷做出专题报道,从各方面进行跟踪报道。当有人把电话打到柯达中国时,都把工作人员吓坏了,这么大个消息自己怎么都不知道总部也没通知?

  后来双方都出来辟谣。惠普表示同柯达有合作,但没上升到收购层面。柯达则表示,近期绝对没有合并的打算。

  断章取义型二:盖茨遇刺

  在断章取义类型的谣言中,比尔·盖茨遭枪击身亡的消息大概是最具轰动效应。

  2003年3月29日上午11时左右,国内各大网站突然爆出特大消息: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在出席洛杉矶的一个慈善活动时遭枪击身亡。尽管两天之后就是愚人节了,但是几乎没人想到去进一步确认这个消息,网站又是做专题,又是收集盖茨最近访华的照片,准备供全世界人民缅怀悼念。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欠东风,就等着微软发哀文了。

  结果当天下午微软中国宣布 “比尔·盖茨被暗杀一事,经确认并非属实,特此澄清。至此,网站盛传“盖茨遇刺”的闹剧才得以收场。

  而这个谣言出炉的全过程是怎样的呢?最早发布这个消息的是《中国日报》网站,那么《中国日报》的消息源又是什么呢?

  原来该网站值班编辑在当天上午看到美国CNN网站上出现了一条“比尔·盖茨遇刺”的消息,立刻毫不犹豫地照搬过来。后来才知道人家那个消息实际上是为愚人节准备的一个内容,完全就是一个搞笑的内容。可是对于中国网站来说,只要有这个消息就足够了,短短两小时之内,这个谣言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直到微软公司正式辟谣。

  恶意煽动型:非典造谣

  在所有谣言中,这类谣言是最让人感到可怕,已经触犯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最典型的莫过于2003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时期,一些谣言制造者利用互联网,散布虚假信息,造谣惑众,制造恐慌,严重影响和干扰了防治非典工作的正常开展。

  2003年4月28日,北方某地公安局网络监察科发现有人在当地论坛上发布所谓《非典最新通报》,宣称当地已经出现多少例非典,疫情是多么多么严重。

  公安部门立即意识到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虚假信息,若不及时揪住造谣者的尾巴,则后患无穷。为此,网络警察迅速启动侦查预案,利用技术手段锁定造谣者范围,最后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

  谣言在网络上为何如此猖獗?这跟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有相当大的关系。包括互联网的匿名性、可复制性和丰富性。这些特点在推动互联网本身繁荣发展的同时,也给造谣者们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互联网的匿名性:“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在实际生活中散布谣言会受到指责的。在网络上,这样的担心变成了多余。

  互联网的可复制性:就如同电脑病毒一样,网络谣言的复制极其容易。利用电子邮件、IM工具等可以在几秒钟时间里向成千上万的网民发送虚假信息。

  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网络被称为海量信息的集散地,谁能得到网民的注意力谁就能得到网上价值的最大体现。这样,很多人就捏造发布虚假信息。

  消除网络谣言比传播网络谣言困难得多,同色情信息不同,谣言这样的虚假信息是无法从技术上过滤掉的。目前惟一可行的是从法律上制裁造谣者。

  目前,法律关于在互联网上传播谣言的规定非常模糊。美国底特律大学宪法学教授Larry Dubin认为,传播诽谤性言论的法律责任是可以适用到互联网的,但问题是很难证明谣言的来源。“如果某些人只是重复他们听到的消息,他们就没有责任” 。

  著名互联网法律专家、律师于国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了《规定》的必要性:“新的规定更具可操作性。新规定对于管理对象的分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条件及审批、备案程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规范,日常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都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当然,新的规定也给我们留下了遗憾。从法规效力等级来讲,国务院部委发布的“规定”仅属于部门规章性质。与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相比,效力等级还相当低。

  读者朋友,对于网络谣言和这场互联网新闻“整风运动”,你有什么看法,有什么亲身遭遇,请告诉我们。记住我们的互动通道:电子邮件发送到pcw-report@vip.sina.com,电脑报官方论坛
发表于 2005-10-27 13: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赞成整风,但不要整到望麓来
发表于 2005-10-27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严肃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09:00 , Processed in 0.06714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