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回复: 0

中国青年报:改革不是考验公众承受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15: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聿文  

  学者吴忠民先生在《新京报》10月24日的时事访谈中提出,民生状况改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标尺。反思这几年的做法,我们常常走入一个误区:偏重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而忽视考虑让社会成员得到些什么。改革应该立足于民生,使民众不断获益。对此,我深表赞同。

  这些年来,在一些领导的讲话或专家学者的文章和发言中,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要公众提高对改革的承受力。如果这话意在提醒公众注意改革的风险,当然是对的;可惜的是,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往往是公众已经实实在在地在承受改革的代价了。

  的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改革都是付出成本的。然而,改革成本由谁来承担,却反映了不同的改革思路或策略。当改革的代价主要由群众埋单时,如果改革主导者认为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强,那么,改革的力度可能就大,措施的出台也可能更猛烈。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年推出的改革举措,似乎专门是用来考验群众承受力的。比如,国企砸三铁和下岗分流,考验工人是不是有能力谋生;教育和医疗高收费,考验人们是不是能供得起子女上学,生不生得起病;一再高涨的房价,考验人们有多少存款,是不是买得起房子;而股市的改革,则考验人们有多大的心理耐力。

  根据社会学家孙立平的估算,在最近10年的改革中,全国大约有6000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被替代,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或人均占有土地不足0.3亩;7000万股民在股市中的损失超过1.5万亿;城市中1.5亿人或失去或应得而未得到社会保障,整个社会的基尼系数达到0.53~0.54之间,城乡差别达6倍之巨。也就是说,公众正在承受改革的巨大成本。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今天的民众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权利保护意识都大大提升,特别是在资讯发达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任由自己的利益在改革的名义下被剥夺而无动于衷。公安部最近的披露显示,2000年中国共发生群体性事件1万起左右,到去年已急剧上升到7万余起。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1993年至2003年,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已经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这是在推进改革时不得不正视的因素。

  假如改革并没有让绝大多数人受益,那么公众就会丧失积极性。而改革一旦丧失共识,要么停止改革,要么强行推进———无论哪种,结果都很糟。

  所以,要消除民众对改革的迟疑,重新凝聚改革的动力和共识,须改变改革思路。也就是吴先生提出的,使改革由现在的偏重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转向考虑让社会成员得到些什么,在改善民生上下工夫。少部分人受益,多数人承担改革成本,注定会让改革走入死胡同。

  要使改革重获动力,就必须使改革的受益者与成本承担者合二为一。为此,一要打破少数利益集团对各种资源的垄断;二就是政府不能甩包袱,该负的责任一定要负起来,包括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较为严重的群体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补偿。三,为防止把改革变成对群众承受力的考验,必须让公众积极参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选择,参与利益再分配决策。改革既然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是否进行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方式、速度、优先领域等,就应当由最广大的社会公众参与讨论,做出选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08:46 , Processed in 0.53094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