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1|回复: 1

许智伟:“莱卡我型我秀”是一场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1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唱片亚太区总裁许智伟

  “‘我型我秀’是一块试验田。环球将不再是一家只会录歌、卖CD的传统唱片公司。”许智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说。这块“试验田”刚埋好种子,未来收获如何,要投入多少才

能有预期的收获,许智伟也在等待。“只要有人参与,这个活动便会一直举办下去。”

  最近结束的一场名为“莱卡我型我秀”的全国选秀造星活动,将身高1米85的环球唱片亚太区总裁许智伟从幕后推到台前。

  “我也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成明星了,前段时间去新疆,去桂林,我很诧异走到哪里都有人要签名。”对于自己的明星效应,41岁的许连呼“意外”。

  许智伟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不是因为意外当了一回明星。而是他一手策划的“我型我秀”,在铺天盖地的“超级女声”冲击下,仍然保持了高于去年5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并且走出了上届300万人民币亏损的泥潭。

  “‘我型我秀’是一块试验田。环球将不再是一家只会录歌、卖CD的传统唱片公司。”许智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说,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将环球唱片亚洲公司变成一家音乐服务公司。

  一箭数雕”的“商业杰作”

  许智伟3年前加入这家全球规模最大的唱片公司,负责包括韩国、中国、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业务。对于生在中国香港、长在美国的许智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欧美国家,包括环球、华纳、索尼、EMI和BMG在内的五大国际唱片公司(BMG被索尼合并,形成四大)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CD销售。这些唱片公司很少涉及歌星代理事务,只是简单地把精力集中在专辑碟片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在东南亚这个全球盗版的“重灾区”,传统唱片公司的这种经营方法失效。价格便宜的盗版CD,使几大唱片公司都面临严峻考验。进入2000年后,全球唱片业因此呈现不稳定状态,利润不断下滑的报表伴随着间或出现的裁员、倒闭以及合并消息,让许多从业人士惶惶不安。改变已有的传统经营方式,迫在眉睫。华纳唱片和BMG开始加强对歌星参加活动的控制权,索尼则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影视制作。

  “我必须想出更多的赚钱方法。”许智伟说。

  2003年底,许智伟向他的老板递交了一个“特别”方案:将国外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引入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并将它变成环球唱片选拔新人的专业比赛。对于唱片公司,开拓渠道选拔好歌手是一项重要工作。

  但许智伟还想“一箭数雕”。他认为,商业选秀活动受关注度很高。只要保证良好运作,活动本身就可以为唱片公司带来利润。长远打算是,活动结束,唱片公司可以与优秀歌手签约,发单曲和唱片,通过互联网、手机销售歌曲,让他们参加商业赞助活动,举行演唱会、拍电视剧等,行使一个类似经纪公司的权力。“所有的活动,我们都能分得一些利润。”许智伟说。

  许智伟很快行动起来。他和环球唱片中国区总裁洪迪一起,多次探讨方案的可行性。最终他发现,如果没有强势媒体的帮助,活动很难形成影响力。于是,许智伟又提出一个想法:联手一家强势媒体组建合资公司,作为选拔比赛的举办方。比赛结束后,合资公司同时承担对新人歌手的艺人管理。此外,也可以承办任何与音乐相关的活动策划。

  “环球什么都不缺,就缺媒体资源。”许智伟对自己的这个“商业杰作”颇为得意,合资公司的成立既能拉拢挑剔的媒体,为环球唱片日后新歌新人的推介开起绿灯,又可探索新营收渠道。而从大局看来,相对独立的操作也不至于与环球唱片现有的组织架构产生冲突。

  2004年3月,许智伟的想法最终变为现实。环球唱片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合资的“上海上腾娱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环球持49%股份。

  差点中了“超女”的毒

  许智伟说,这个计划还在酝酿时,他就做好“三年攻坚战”准备。“从一开始,我就想要把它做成一个专业的歌手选拔赛。”赛事品牌的建立需要过程。

  令人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开始注意到这个赛事,超过4万名选手参加了海选。关于“我型我秀”的数据,许智伟非常看重。尽管它和几乎同期启动的“超级女声”的参赛选手数量差距悬殊。

  外界喜欢将“我型我秀”与“超级女声”一起比较:同样的5个赛区、同样大浪淘“星”的海选、同样“真人秀”的演播形式、同样的评委现场点评、大众投票的参与方式……但谁的影响力更大,谁的参赛选手更红,谁更具有商业价值,一目了然。

  但在许智伟看来,这样的比较对环球唱片公司来说,并不能成为他们失败的证明。而且,他坚信“我型我秀”与“超级女声”有最重要的区别:一个由唱片公司主导的比赛和一场由媒体策划的电视节目秀,在参赛条件、评委要求和商业运作的思路上会有不同。

  不过,“超女”的一夜走红,也让许智伟一度有所动摇。“我一直在想,它为什么那么红,我也曾考虑过,是否要作出必要的改变。”为了了解真相,许智伟带着助手跑到长沙,与大赛的主办方和选手开始接触。许智伟很喜欢李宇春,一心想将其挖到环球唱片。不过,超女的经纪公司天娱传媒过高的要价让许智伟有些懊恼。

  多次接触后,许智伟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点中了“超女”的毒。“他们的商业运作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不能忽视的是,我们的目的不同。”

  许智伟最终决定继续坚持自己对“我型我秀”的定位:专业选拔赛而非电视节目秀。

  “现在观众的忠诚度大不如从前。电视节目秀不可能一直吸引观众,但好的歌曲却可以流传。我们要做的是尊重音乐的比赛。”加入环球唱片前,许智伟曾在MTV担任北亚区执行总裁及董事总经理,对传媒运作非常了解。

  许智伟说,眼下,他正在为第三届的“我型我秀”活动做策划方案。

  这块“试验田”刚埋好种子,未来收获如何,要投入多少才能有预期的收获,许智伟也在等待。“我对这个活动和上腾娱乐都寄予了很大期望。只要有人参与,这个活动便会一直举办下去。”

  另一项“复兴”计划

  酝酿“我型我秀”的同时,许智伟的另一项“复兴”计划已经在悄悄进行了。

  2002年他上任不久,成立了一家新公司———Universal mobile。以这家公司的名义,他与香港歌手张学友签下一份合同:在香港和台湾地区通过手机营销他的专辑《他在那里》———包括下载照片、专辑中某段音乐作手机铃声,以及相关小游戏。“每项收一小笔费用,从50美分到2.8美元不等。收入在唱片公司、张学友和电信运营商三家之间分配。”

  这种合作方式被唱片业广泛采用。人们认为,无线音乐将改变唱片行业的生态环境,成为未来唱片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许智伟管辖的10个市场,CD带来的收入已经从5年前的95%降到80%以下。“以无线音乐为主的非CD收入上升势头迅猛,去年为环球唱片全球利润贡献了5%。”

  然而,这些利润的主要来源并非来自被公认为最具潜力的中国内地市场。在无线音乐下载方面,环球唱片在中国内地实质性发行业务很少。而一些内地唱片公司已经开始和各大SP开展紧密合作。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无线音乐方面,向来受到歌友追捧的港台歌曲难敌内地音乐。

  “四大唱片公司在内地的华语音乐市场并没有太强优势。”北京太合麦田音乐董事总经理宋柯评价道,尤其在无线音乐领域,他们不够了解本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四大唱片公司对于如何满足内地听众口味却略逊于本土唱片公司。

  许智伟说他很重视中国市场。不过,如何在内地促进销售增长,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又一个严峻考验。“我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战争。”许智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说。

  与‘超女’比,我们确实弱一些”

  《每日经济新闻》:据说,“莱卡我型我秀”去年亏了300万元,今年能持平。从商业运作上看,这个活动并不是很成功?

  许智伟:首先,筹划这个活动是一个三年计划,第一年做完后,我觉得很满意。我看过莱卡的报告,就这个活动来说,品牌推广很到位。第二年做完后,我认为已经达到目标:第一年不足1万人报名,第二年达到4万多;第二年收视率比第一年增长了5%;第三,第一年的冠军很成功。

  你刚才把这个活动与美国偶像、“超级女声”放在一起,我很高兴。从影响力和盈收来说,我们确实弱一些。目前,正在为第三届的活动做策划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作为一个唱片行业的区域总裁,您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许智伟:我不想称自己为管理者,这样很生硬。我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战争,观众怎么听歌,去哪里买歌,对歌手的要求,我怎么样更好地卖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唱片公司的管理方法完全不一样了。

  《每日经济新闻》:人们都说娱乐业充斥着黑幕和绯闻,唱片公司的老板就像吸血鬼,最大限度地攫取艺人身上的利润,当他们不值钱的时候就一脚踢开。

  许智伟:你说绯闻,利益纠缠,哪个圈子没有?只不过因为大家关注明星,所以被放大了。我对艺人的态度很坦白,如果我觉得有必要,会对他们说,你应该出去学习,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如果艺人不能出好作品,他会遭到观众抛弃,那种情况更惨。

  《每日经济新闻》:如何进退自如?

  许智伟:平衡。不过也要坚持原则,我的原则是,音乐第一位,首先要尊重音乐。

  《每日经济新闻》:创意从何而来?

  许智伟:小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创意的人,有商业头脑。但现在我是一个商人,有着创意的头脑,完全反过来了。我对新鲜的事情很好奇。选择这一行后,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每一个地方我都会观察,流行什么服饰,什么发型最时髦,什么颜色最受欢迎,并记下来。最终将这些流行元素融合成灵感。

  《每日经济新闻》:你的管理风格是什么?

  许智伟:有时会用亚洲的理念价值来引导员工,有时会用西方的管理思想;有时我用逻辑思维,但很多时候也凭感觉。可能和我的生活经验有关,我是一个东西合璧的管理者。

  《每日经济新闻》:作为老板,您最不喜欢什么?

  许智伟:平庸和自满。

  《每日经济新闻》:接下来想实现什么目标?

  许智伟:我觉得我的生活中还缺两件事,一个是奥斯卡奖,还有一个是格莱美奖。我希望能制作一张唱片、一部电影或是一场时装秀,让亚洲以外的人们更好的了解亚洲,我希望自己是一座桥梁。
发表于 2005-11-3 1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
  怎么你发的贴都这么有深度呢!~~!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7-20 13:21 , Processed in 0.0837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