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5|回复: 1

中国挥之不去的金融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5 15: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汉民、罗淑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是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中长期规划。这就使中国各级决策者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要落实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真正坚持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切实落实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

  但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到,在今后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又有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未来5至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突出矛盾,能否妥善应对,将决定发展的基本走势。其中,金融风险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风险挥之不去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隐患。

中国金融的政治风险

  

  以国有银行为垄断特征的中国金融业,已构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控制力。因为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在中国间接融资市场中占有绝对垄断地位,间接融资的市场份额占80%以上,其融资的风险已撼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这突出的反映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巨额的资产风险。

  中国金融业的资产风险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运行的最大因素。

  尽管中央政府对国有银行实施最大的救助行动,包括资本注资、剥离不良资产、财务重组、行政引导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力保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相对降低,由于这种降低是非市场因素推动作用的结果,它体现了政府主导下的财务重组的成效,而非真正的信贷资产质量的改善。

  国有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更多是依靠信贷规模扩张和不良资产剥离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相当脆弱。一旦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波动,信贷规模收缩,国有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部分热点地区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隐性风险将会暴露。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和比率出现反弹将不可避免。

  二是垄断风险。

  主要表现在国有银行贷款垄断特征与整个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不相兼容。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银行贷款表现为以“贷大”为对象的垄断特征。即所谓贷款向大企业、大城市、大项目集中。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在有的地区,占整个贷款企业数量的5%,却贷了当地超过90%的贷款。

  在国有金融决策层的眼中,抓住了具有全局控制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垄断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经济控制中为自己保留重要的一席地位。因而对县域经济、广大中小企业采取信贷边缘化政策。使能够支持大工业经济发展的广大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贷融资支持。不仅危及国有金融自身的长远利益,而且危及整个经济社会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因为,中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整个大工业

经济发展的依托,而且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民众就业、贫富差距、社会稳定等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但国有金融对这一领域的信贷融资可以说无所作为。

  问题还在于广大县域中小企业得不到信贷支持的同时,国有金融通过它们的分支机构以上存资金的方式抽走县域经济有限的存款资源,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瓶颈问题。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始终被晾在银行资金浸润不到的“旱地”上。

  

中国金融业的经济风险

  

  金融业的经济风险突出的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资源外部配置失衡的风险。

  金融的本质功能,应是将资金或资本有效的配置给那些能够创造财富的企业和个人。不管现代金融的技术色彩如何浓厚,体系如何复杂,金融这个本质的功能可谓亘古未变。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发现中国的金融体系已高度异化。它不仅很少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社会财富增长作用,反而经常沦为特殊利益集团夺取社会财富的首选工具。

  二是内部道德失衡的风险。

  为什么?近几年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多家银行上至总行级的高管人员,下至各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履禁不绝。已暴露的金融案件只是冰山一角,由于种种原因,相当部分的金融案件还未浮出水面,造成巨额的国有资产直接流失和间接流失,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其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金融业内部道德风险失衡。其表现形式是中国金融系统内部各级掌控人职业行政官僚化,这一现象不消除或者说继续按现国有银行干部管理体制运行,很难使他们由行政官僚转变为银行家。那么,谁又能保证今后不会制造大量的不良资产呢?

  三是中国金融业的声誉风险。

  任何资本逐利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在它贪婪逐利难以为继时,便会毫不犹豫的撤离,特别是境外资本的撤离,这是可以预料的结果。境外资本看重国有银行,是因为甩掉包袱的国有银行更能赚大钱,其高达数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和每年递增20%的信贷交易证明它的规模和活力,而且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需要先进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中国百姓的需求,所以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国有银行可以掘取更丰厚的利润。

  一句话,资本是冲着利润而来的。尽管中国官方限制境外资本控股比例,维护民族金融主导地位的声誉,但国有银行打折引资,低价卖股充分反映了对外资进入的依赖,这不仅给今后自身发展带来更多的依赖限制,而且阻碍了民族金融自立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延误了民族金融发展的空间。

  为什么中国人能把卫星搞上天,而不能真正把银行办好呢?如果说,引进外资是为了钱,那么中国市场上的资金根本不缺,货币供应量很充足,众多闲钱的投资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

  如果是缺管理、缺技术、缺市场经济下的银行文化,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未必创造出好的治理结构。

  中国的金融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本已经让国人来承担,改革的收益同样应尽可能让国人受益。政府已经剥离、承担了国有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很多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裁员,整个社会为国有银行改革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为此,也应该引进国内投资者让国人共享改革成果。这也正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要义。

  只要能够给银行带来优化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不管是什么样的投资者都应该欢迎,而不是“外资”一个渠道。在确立一个完善的经济体制之前,要保护好最后一个命脉——中国金融业。否则,随着矛盾的积累引发全面危机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张汉民是中国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罗淑芳是中国交通银行武汉东湖支行副行长
发表于 2009-8-6 15: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递通企业版 金和软件 企业版 破解 补丁 QQ:405290688

P派聊天室服务端
快递通服务端
腾讯通企业版
快递通企业版 QQ:405290688
宏景世纪hr
金和软件
快递通企业版 金和软件 企业版 破解 补丁 QQ:4052906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8:04 , Processed in 0.2280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