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7|回复: 0

[青史微言]董文琦: 东北失败检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2 2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董文琦曾任当时的沈阳市长。

  东北沦陷后,社会人士议论纷纷,有人说:由於雅尔达密约美国出卖中国,
强迫我与苏俄签订中苏友好条约,而苏俄根据条约进军东北,侵占整个东北后,
即违背条约规定,始则拆迁工厂,限制国军在东北港口登陆,继则扶植共党窃
夺地方政权,并装备共军对抗国军,以致匪势日益坐大,终成燎原。有人说:
由於马歇尔军调小组压迫国军停战,致使国军攻到松花江后即未能乘胜向北追
击,予共军喘息坐大机会。有人说:由於熊式辉始误於将东北三省改为九省,
贻误接收时机,盖日本投降时,东北即陷於无政府状态,熊却未能适时把握契
机,利用原有之伪满地方机构执行政府命令维持地方治安;又再误於未能适时
收编伪满军队,致使训练有素之伪军投向共党,使共军实力迅速增强。有人说
:由於卫立煌未能遵照最高统帅命令,即时下令廖耀湘兵团从速西进援锦,复
以廖耀湘又在援锦途中迂回逗留,延误戎机,致使锦州失陷,导致东北全部沦
陷。
  综合上述各方评论,东北失败实可分为外来因素与内在因素,外来因素固
为主因,但人谋不臧之内在因素,亦应负大部责任:
  第一,在军事方面,应主动时处处陷於被动:东北剿共初期,国军势如破
竹,一举而克复四平街与长春,声势浩大。此后固因周恩来联合民盟,压迫马
歇尔促成停战,国军遂未能一鼓作气,一举而下哈尔滨,但当时国军控制地区
面积广大,人烟稠密,资源丰富,如能在收复地区加强组训地方团队,畀以清
剿地方散匪,维持地方治安之责,则国军即可集中整训加强战力,不仅可阻敌
来犯,也可乘机北上,追亡逐北。惜在休战期间未能如此做去,反将精锐部队
分散戍守於光复之县市,致使兵力分散,所谓「守者千里,攻者一点」,遂予
共军以各个击破之机会,完全陷於被动挨打之局面。且国军各将领或贪骛外事,
或专尚宣传,或追求享受,或兼营商业,其尤恶劣者,则吃空额之风十分盛行,
军队不能核实发饷,弊窦丛生,当时东北国军号称五十万,实则不足三十万。
在此情形下,国军锐气一挫,即由主动变为被动,终致江河日下,不可收拾。
  第二,在政治方面,应争取时间时着着落后:在重庆时,日本於三十四年
八月十四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委员长曾召见原东北三省主席万福麟、马占
山、邹作华等三人,指示他们迅速筹组省政府,准备回东北接收。当日本投降,
苏俄军队进入东北时,东北顿成无政府状态,此时如能遵照委员长指示,迅将
三位省主席送至东北各省会,并授以临机制宜之全权,暂行维持东北局面及地
方治安,则伪满二十万军队,将为我抢先收编利用,而不致为共党所用。惜中
央发表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后,他不察东北局势发展情况,先将东北原来三
省改为九省,复将原三省主席改为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另选九省主席。新主
席派定后,又一再讨论如何组织省政府,大好时光,一误再误。我当时为东北
水利特派员,亦奉命参与会议,深感每次会议所讨论的多为行政琐事,很少针
对东北局势之演变,筹商因应的措施。至十月中,始将各省市首长,先后送至
长春。是时,苏军早已全面控制东北,并协助中共张学思由热河窜入辽南,吕
正操由华北窜入辽西,复又将林彪自延安接至哈尔滨,收编伪满军政干部。造
熊式辉到长春后,曾要求苏军司令协助我方建立地方政权,接收省市行政机构,
苏方当即答允协助。如果当时各省市首长,能利用苏军的协助,分别至各省市
接收,当仍可与中共一争胜负,惜亦未能如此去做。至苏军撤退后,中央各部
会及地方党政人员,始大量涌进沈阳,等待随军接收,其中复又味於地方情况
或官僚习气太重,甚至一工厂甲机关去接收,乙机关又去贴条,互相争夺,致
政治败坏,民心尽失。
  第三,在情报方面,敌暗我明:剿共期间,中共间谍渗入我军事决策机关,
据当时传闻,国军与共军作战,如果某一部队战胜,则必立被调开。此虽似故
甚其辞,但后来发现行营政治部两名重要职员与共党暗通消息,证据确凿,由
此推断,传闻不为无因。
  第四,战略方面,宜忍耐时轻躁妄动:如三十六年各剿共末期,长春、沈
阳、锦州三地被围时,美国特使魏德迈曾建议我政府将东北国军撤至锦州,全
力扼守山海关,却未被接受,以致三十万精锐大军一朝溃灭,优秀装备尽陷敌
手。
  由於上述种种因素,致使东北大局日益恶化,其间政府为挽救颓势,特於
三十六年九月派参谋总长陈诚接替熊式辉。陈先生到任后,先由内部着手整顿
:㈠建立军事统一指挥系统,㈡整饬军队风纪,㈢树立廉能政风,㈣加强防谍
工作;各项改革雷厉风行,一时颇具成效。惜因为时已晚,陈先生又身患疾病,
在职仅数月便告辞职,东北大局遂益行严重。到卫立煌来后,大势已去,虽勉
强支撑,延长固守时间,而局面已恶化至极。再加上各军将领嫌怨颇深,不能
上下一心,全体用命,如孙立人即因与杜聿明不合而被调为东北保安部副长官,
解除了实际兵权;又如三十六年行宪后选举副总统时,廖耀湘、杜聿明因地域
观念作祟,分别支持程潜、于右任,卷入政争漩涡,自相倾轧,更使将士离心,
终致失败。有人说:「东北好似中国的一个毒瘤,不能治好即应割去。」但此
一毒瘤的位置是在身上重要部位,若能不任它变成毒瘤,原可营养百脉,强壮
精神;既已变成毒瘤,留在身上固会耗尽精血,一刀割去,亦可因伤致命。换
言之,如东北不能善加利用,固然无从强国,若被敌人利用,反可使我们亡国。
不可讳言,正由於东北失败,乃演成整个大陆之失败。缅怀往事,不胜惆怅。

   ——摘自《董文琦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3:36 , Processed in 0.3640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