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7|回复: 4

妙趣横生的办公室故事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3 20: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九晚五”是上班一族的代名词,上班、就有了“办公室文化”甚至“办公室政治”。薛莉笔下
的短文展开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办公室 ...

办公室政治(沈宏非序)
谁谁谁  


  “我无意中发现女上司除了老公之外还有一个老外情人是因为帮她接了一个电话。她大概去洗手间了,她的直线响了5声之后,我决定帮她接听。拿起电话,还没来得及说:‘喂,你好’,一个中年老外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地喊起来:‘Hey,baby,I miss you so much。 Do you come tonight?’我一时手足无措。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说起过,当一个男士误闯女浴室后,最佳反应是说一声:‘噢,对不起,先生,走错了。’于是胡乱对着话筒说:‘什么?你在说什么?打错了吧’。然后挂机了事。”


  这是薛莉《朝九晚五》中的一幕,也是“办公室政治”的一个典型场景——当然,只是个小case罢了。对正在或者曾经坐过办室的中国读者来说,虽然“办公室政治”(office politics)可能是个新名词,但是对“办公室政治”的内容却并不陌生,非但不陌生,而且是高手林立,卧虎藏龙。

  等级、权力、利益,这就是“办公室政治”的诱因和结论——排名有分先后。当然这也是一切政治活动的三个最基本的关键词。就公司或一切谋利机构的办公室而言,“办公室政治”的独特之处,就是发乎办公室,止于办公室。朝九晚五之外,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作武力及军事之“延申”。不然的话,就无法区别于“街头政治”或“强权政治”了。

  此外,办公室既是一公司对内的公众场合,“办公”者,堂而皇之办的就是公事;与此同时,办公室又是公司对外的“私人地方”,闲杂人等误闯,分分钟会招来保安,至于前述“公事”,根本上还是私利。故虽不能据此而断言办公室乃一如假包换的“假公济私”之所在,然而一室之内,男男女女,办公乎?营私乎?一时倒也分不清楚,就当是一个内容超级丰富的“公私三明治”好了。因此公私难分之故,办公室里的等级,既森严又散漫,办公室里的权力,既集中又分散,办公室里的利益,既现实又深远。所以,尽管上演的都是室内剧,但是办公室政治又因此而区别于“宫廷政治”。事实上,就公司以及办公室的内部运作而言,所谓行政,所谓管理,千头万绪,无非是开会开会再开会,因此,非要拿来同某一种“政治”来套一下的话,我个人认为办公室政治至少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接近于“议会政治”。

  也许我们并不熟悉“议会政治”,所幸“办公室政治”大家都不算陌生。众所周知,凡是“政治”,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要“搞”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办公室政治是天天搞,时时刻刻在搞着的。它可以搞成茶杯里的风波,也可以搞成风波里的茶杯。可以大搞,也可以小搞;可以善搞,可以恶搞;可以搞得很优雅,也可以搞到极下作。这种情况无疑给对于办公室政治的书写在形式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既可以是男人肥皂剧the West Wing(《白宫西厢》),又可以是Ally McBeal(《甜心俏佳人》)那样的“办公室罗曼史”;既可以是惊险样式、侦探推理,也可以是谴责小说、黑幕揭秘、工作手册、生存秘笈,或者心灵鸡汤,等等——不管薛莉是怎么写的,亦不论读者是怎样读的,《朝九晚五》都为中国的图书分类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提供了一种新鲜有趣的类型。

  对于中国的办公室政治,薛莉有发言权。自出道以来,她一直都在大公司的大大小小的办公室里厮混,香港人、台湾人混过,新加坡人、法国人也混过,中方,外方,男方,女方,本地人,外地人,海龟,土鳖,全部不在话下,既是别人的下属,又是别人的上司,以她的年纪,“政治斗争经验”算是丰富得很。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混到现在的公司了。那家公司很大,大到萨达姆·侯赛因家族都(透过法国Hachette公司)长期拥有若干的股份。不过据报导,Hachette的一名董事表示,联合国制裁令禁止伊拉克在其所持股份公司内拥有投票权,也不得分红——扯远了,这是国际政治,与办公室政治以及“国际办公室政治”浑身都不搭界了。







读书地址:
http://book.sina.com.cn/nzt/1074334009_office/


下载地址:
http://soft2.down2.com/down/2004 ... cd751d008934f83aad4
http://www.down2.com/soft/1835.htm
11.jpg
13.jpg
baoma.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0: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家老字号的出版社呆了三年后,我决定离开。因为理想中的职业生涯充满了竞争与历险、紧张与满足。但那里留给我的记忆却是一场没完没了的务虚会,就像京戏里老旦的抒情诗:咿-咿-呀-呀了半天,还不知她想说点什么。我很怕在没听懂她唱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老去。

  然后来到一家外资网站。也曾是纳斯达克的一匹黑马,孰料进公司一个月不到,网络的  
泡沫就开始湮灭。公司立刻转型。而我,作为网站的制作人,一个花钱的主儿,马上被列到裁员的黑名单上。两个选择:要么转行做个business person,要么走人。一身冷汗过后,我选择了前者。此后,穿着套装钓过客户,熬过通宵做客户企划案,曾经为了客户的意思无数次逼着下属作修改,讨价还价、笑着催款之类的事也干过。升过职,跳过槽,加过薪,也学会了与自己的老板谈判。

  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时,却只想笑。

  我始终只是个职场的看客。一切都像是在演戏。我在演,我的老板在演,我的客户在演,我的手下也在演。即使在我板起脸来训斥别人或是谄着笑来附合别人时,都只不过是剧情需要而已。而导演就是职场的游戏规则。我总是试图将我的职业和生活分开,让它们泾渭分明,互不相扰。用职业的我去演戏,再用生活的我当观众。尽管很难。

  因此当《上海一周》邀我写白领的职场生活专栏时,我迫不及待答应下来,并命它为“朝九晚五”。

  看客成了说客。

  这些短短的700字文中,记载了无数的事例。它们大多是真的,而且大多发生在周围人的身上:老板、客户、同事、同学、朋友、朋友的朋友。为了减少负罪感,我把这些事例斩头去尾,或东拼西凑,直到改装成当事人混然不觉时才肯出手。

  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在里面读到似曾相识的人与事或刹那间的心境与浮想,然后会心地一笑。因为职场的游戏规划,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吧。

  感谢编辑和老友晓冬的青睐和支持,以前的同事现在的好友张剑和他的友人的奇思妙绘,这一场色彩绚烂的职场大戏才得以呈现给你。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本书我看过,感觉不错~
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于 2005-11-21 2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一周》?

好久没看了。。。最适合野餐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2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fee于2005-11-24 20:22发表的:


《上海一周》是报纸。。。

里面美食、时尚、情感等
嘿嘿,我孤陋寡闻了
不是那个类型的
这是本书。。。。。。
开头几个帖子有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5 16:30 , Processed in 0.08926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