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5|回复: 3

非常搞笑的四川军阀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4 16: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提交者:美共

话说自民国以来,四川是内斗最厉害的省,现在在一些地方的成渝论战斗的是窝火翻天的,都是用嘴巴和手指敲键盘。那个时候可是真刀实枪的干。
  四川内斗虽然剧烈,但四川人天性幽默,因此川军的很多事情也是搞笑的很。
  一,当革命军到达武汉的似户,四川的军人马上改变颜色,宣布服从蒋光头,首先就是大佬刘湘,所以他不但通电反对吴佩郛,而且命令他的军队,见了女学生都高呼着:打到奴的夫和“反对站起睡”,所以刘湘登时被称为革命同志,蒋光头同志一高兴就和刘湘拜了把子。
  
  二、四川军阀形形色色,老百姓用歌谣总结:
  水有彭水旋,神有刘神仙,灵官来镇殿
  哈儿去守边,修路唐子晋,卫锋郭大蛮
  张斯可,余安民,都是安邦定国臣
  还有司令蓝田玉,弯腰驼背打球去。
  胡子大汉潘文华,光头小伙王瓒绪,
  飞机军舰件件齐。
  李罗杨森,好象刘湘干女婿

现在我们都说杨森是个大军阀,杀人魔王,是个专门残害处女的色狼,其实杨森也算个英雄人物,接受新思想比较快;杨森最火的时候管理四川,喜欢用新式人物,凡从北京上海这些比较洋盘的地方回来的学生,见一哈就拜为秘书,久了就成了“秘书团”。人一多,老杨就不发薪水了,但每个人有勤务兵一个,马灯一架,那些秘书本来就是挂个职,见有便宜可占,于是每天到督署领洋油的动以百计,都来搞摸伙,于是秘书们便被称为“洋油秘书”
   杨森当权了,又是个色狼GG,妻子小妾数不胜数,都是些才多貌美的MM,他办的报纸吹嘘老杨英雄盖世,所做所为,皆是为国为民,实乃侠之大者,于是老杨成了当时四川少女的偶像,颠倒了大把高才女生,好多人写信给他求爱,其中有一封这样写:“愿为英雄妾,不作庸人妻。” 数十载之后,读之仍使我等庸人唏嘘不已。

   四川一个师长,罗烟灰,在宣布革命后对官兵谈话道:
  大家都老子是假革命,现在我因改换国民革命军的招牌,另制旗帜及全师领章、臂章等东西,已经花掉了二万多,难到不是钱迈,还敢说老子不革命,难道还要傻花些钱才算革命烁?
  
   军阀割据时代,四川军队五花八门,其番号名称,更是牛头不对马面:
  
  边防军:理应驻防川边,可是却长期驻防川中各县,从不挨边(军长赖)
  
  江防军:理应驻防沿江,但却长期留驻成都盆地。(军长黄)
  
  成属清乡军:成属系指成都府所属地区,不但不对不在成都,远驻川南资中一带,而且从未清过乡(司令官彭)
  
  雷马屏屯殖军:部队只有一连,不在雷波.马边.屏山屯殖,却闲驻叙府(今宜宾)坐吃粮饷,直至解放(司令官穆)
  
  混成旅:听起像步.骑.炮.工.辎诸兵种合成,其实清一色步兵,一点也不混(各军皆有)
  
  骑兵团:不但无马,连牛都没有一头。(陈三师杜团)
  
  炮兵团:连土抬炮也没有一门。(各军都是这样)
  
  工兵营:没有一把铁锹,十字镐,挖战壕要向老百姓借锄头
  
刘湘那个海军,闹了不少的笑话。甚至有好事者曰沿江张贴告示,布告诸多川江上的民船行船小心-------浪沉兵船要赔钱!
   刘师亮作为一个“怪物”,确实编了不上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比如针对当时军阀横征暴敛而说的“民国万税”就是其一。他当时为成都洗浴帮帮会的会首,对军阀的加税摊派等暴行感受是颇深的。作为一个幽默而且有两分急智的人,他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和竹枝词。
  
  这句“浪沉兵船要赔钱!”的出处,是当时刘湘的手下,好像当时任刘湘的省政府秘书长的一个人,具体我名字我记不住了。好像是有个果字的。
  
  刘湘的所谓的“海军”,是买的一艘普通小轮船,焊上一些铁板作装甲,再装上两门陆军用的小钢炮就成军了。因为船的吨位小,马力也不大,所以只要打了一炮后,船身要倒退一大截,想要开下一炮,还得起锚,再调整位置,停好了再开下一炮,纯粹是摆设,没什么实际战斗力。更因为船老出机械故障,不能行进,所以被民间传为笑谈。喷饭!!!好一个春秋的部队。

好多年前看过一本《四川军阀混战演义》,里面有好多搞笑的诗,还记得几句。
  “警告沿江诸水手,浪沉兵船要赔钱!”
  “刀开豆腐两面光,输也吃糖何况赢。”这是说“水晶猴子”邓锡侯的。
  “流水成灾因雨久(刘成勋号禹九),赖人成事总心灰(赖心辉)”
20年代的时候,杨森部的两艘兵船就曾经被英国军舰浪沉,导致了后来万县惨案的发生
1926年8月29日,在长江上游,四川东部城市万县附近江面上,英国商船“万流”号浪沉川军杨森部官兵乘坐的三只木船,船上官兵54人全部溺死,肇事英轮在英国军舰掩护下逃跑。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兼四川省长杨森扣留了另外两艘英国商船。中英双方尚在交涉之中,三艘英国军舰在9月5日下午5时左右劫夺被扣英轮,并猛烈炮击万县城区达三个小时,发射重型炮弹300余发,万县城区一片火海,繁华街市顿为瓦砾。万县军民死亡604人。
原话是这样的哈,  告尔沿江小鱼船,浪翻军舰要陪钱,买船用了五万五,买炮用了三万三.   是刘部海军在沿江贴的告示上写的

  还有一则对联,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具体说法记不太清了,好象是中央政府派了个叫樊孔周的大员来川调查刘存厚,结果被刘派人枪杀了

  再来一则: 滚滚诸公,般般大才,抽我吊起,个都不来,我若跨了,你怎下台    说的是赖心辉和邓锡侯,田颂遥等密谋反对刘文辉,于是赖部起兵和刘文挥在成都巷战,被刘部击败围困,走投无路,而邓田皆按兵不动,于是赖就写了上面那几句打油诗
时任重庆市政府秘书长的张必果写的,原诗是:
  
  “好个巴渝大兵船,由渝开万才七天。
  
  一切设备都齐整,外有纤藤两大圈;
  
  若非拉滩打倒退,几乎盖过柏木船;
  
  布告沿江船夫子,浪沉兵船要赔钱。”
樊非中央派来的人,系一四川旧军阀。军阀内战中不敌下台,被以前结下的仇家(也是一军阀,姓名已忘)派土匪乱枪打死,身被百余弹。此对联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刘师亮所撰。
 四川军阀打内战的时候特搞笑,以前最爱看龙门正里的故事,可惜都不在了.
  
  但是川军出川抗日后的英勇表现简直不敢让人相信这就是那支搞笑军队.难道真的是勇于公战,怯与私斗.佩服
说到川军,我们这里老时候有一句民谣说川军是“山上下来一群猴”。谓其散兵游勇,乱糟糟也么哥哥!家乡河东大阳,为川军不远千里过来抗战叫声好。

“哈儿师长”的故事发生在四川。但我要多说几句话。这个角色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叫范绍增。 但绝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是从经过美化经过加工的电视剧上,这是不真实,不符合历史的。在那个时代,四川基本上是国中之国,只是和中央政府保持名义上的,松散的从属关系,统治的四川的,是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们,他们的分赃的办法就美其名曰“防区制”,谁的人多枪多,谁抢到的地盘就大,然后各据一方,鱼肉自己地盘上的老百姓。(一句话,跟战国没两样)
    
    不言而喻,激烈的竞争下,每一个军阀都既要挖空心思随时想抢夺别人的地盘,又要防备别人撬自己的墙角,不约而同的选择就是拼命扩充实力,棒客,收编! 袍哥,收编!烟客,收编!跑滩匠,收编!哈儿师长从棒老二变成正规军,就是在这个背景下。
    
    这种招安的部队,与大军阀往往也是保持着松散的从属关系,军纪军规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多为流氓无产者,不事生产,却要吃好喝好,置田买地,有余钱还要讨个小。然而钱从何来?只是苦了四川的老百姓。烟,赌,毒,嫖,绑,无恶不作,无钱不想。
    
    范绍增这支土匪改编的部队,一样不会例外。只是他后来参加了抗日,算是为自己的人生抹了一丝光彩。不然,也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鱼肉乡里,解放后三反五反一定敲砂罐的残渣余孽罢了。

  1934年二刘之战(刘湘.刘文辉)后刘湘统一四川之前,四川一直处于“防区制”之中,大小军阀各显神通,袍哥土匪横行一时,近在省城咫尺的新都县竟有大白天土匪跑到县衙门里去抢人之事发生。当局碍于声誉,不得不派军队剿匪(时曰“清乡”)。可是兵匪本是一家,双方互通声气,这个匪还剿个屁呀。每次都是军队要到某处前,派人通知土匪避开,土匪要抢某处,先跟军队打个招呼。结果清乡数月,竟无一匪落网。新都人民无奈,赋诗一首以悼之:
  
   兵来匪无影, 匪至兵无踪。
  
   可怜兵与贼, 何日得相逢。
大邑县东门外有“子龙庙”,庙前立“汉顺平侯墓碑”,赵云墓即在庙内。墓道有石人石马,石门上苔藓丛生。据庙内道士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有军阀某部营打开石门入内查看,该庙也有人随入洞内,见有铁套棺悬于岩壁上,地室内有兵器架、万年灯缸等。以后,再无人进去过。这里还有一件趣闻:解放前,每年春二、三月,子龙庙要大摆筵宴,唱戏一月。这笔巨大开支,全由刘家(刘文彩)祠堂支付。刘家为何这样慷慨?他们认为赵云是刘备的大将,长坂坡保阿斗,对刘备有传宗接代延续天下之功。而今刘家后代,出了“军长”、“主子”,饮水思源,怎能不对子龙将军酬德报功呢?当然,刘家所花的钱,也是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
所谓“川军回川保卫大四川”这句口号,并不是正式的由谁提出来的,而是在私下不满的个别川军张贴的传单上说的。这不能说是川军的主张。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出川抗日的川军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枪械弹药人员的整补都不如其它一起作战的部队, 其中还夹杂着地方实力派(四川军阀)与蒋中央对于川军高级将领人事安排的纠葛。///补充一点,这个是某次会战后,陈诚指挥出了点问题,老蒋开军事会议的时候,陈推卸责任,说川军不力,川军一听火冒三丈,说劳资死了那么多人,千里出夔门保家卫国,牺牲那么大,武器兵员还得不到有效补充,你几爷子欺负劳资在中央没后台迈,于是几个将领商量后,传单便出来了,老蒋看见后,大为生气,因为四川是大后方,兵员粮食的主要供应地,这些地方军队当真闹起来,这个抗战也无法继续下去了,骂了陈,会议风向马上转变了,表扬川军了,并且优先补充了下川军武器.
川军的王铭章师名垂青史!在民国政府颁布追认的10大上将里,王铭章仅次于张自忠,排名第二.
前几天有看了一次《血战台儿庄》。其中122师王将军以身殉国尤为惨烈。
  不要说川军搞笑,说到底,这是民族的悲剧而不是喜剧。
  8年抗战,四川出兵出丁几近300万,其中十分之一或阵亡或失踪。
  这些为民族自由和独立甘愿牺牲的人们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川军是出名的“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虽然搞笑,但是仍然应该为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敬礼!

  打到奴的夫和“反对站起睡”大概是打倒吴佩孚,反对段琪瑞

天下未乱蜀中先乱,天下已治蜀中未治.
  这就是四川当时的写照.军阀土匪,袍哥棒老儿到处耍,乱烘烘的.
  不过呢,蜀人打小日本时一点不含糊,硬是把那些GRD往死里整.
   八年中,四川出壮丁300多万,是出兵最多的省份,有无川不成军之说.牺牲26余万.
  
1.棒客,系川中老百姓对土匪的称呼,又有叫棒老二的。盖因最早的土匪,或偏僻地区的土匪,少有枪支,行劫时多以刀枪棍棒为武器,故称土匪为棒客。相对的,那时对闽粤一带多持枪的,或湖广等武器较好的,川人又称之为“广匪”。至于装备了机关枪和迫击炮的,多为哗变军人组成的,川人又升一级,呼之为“洋匪”。
  
  2.袍哥.系明末清初组成的民间社团演变而来,因多从事抗清运动,又称之为“汉留”。经数百年的演变,已经逐渐变化成与政府互相勾结欺压鱼肉百姓的封建会道门组织了。不过对于场面上的一些道义和礼节,还是很讲究的。比如要入袍哥的条件,那时就六个字,“身家清,己事明”。至于贫富倒没有要求。
  
  3烟客. 那时四川是鸦片烟的主要生产和集散地,凡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一般都可以叫做烟客。当然他们自己倒不一定抽鸦片烟,甚至有时还要求不能抽。另外还有一些围绕这个行业的外围行业,比如马帮,镖行,如果是专做这个生意的,也可视为烟客。这个行业的利润相当大,暴利之下,能做这个的,一般都是军阀袍哥土匪官僚,鸦片烟从云南,马边等地收割,熬成烟膏,然后运到成都,重庆,再运往下江,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红眼睛看着,当烟客的人都是人不离枪的。不过搞这个的,一般他本身就是袍哥土匪之流的人物。
  
  4跑滩匠. 也就是俗话说的跑江湖的,比如卖大力丸的,设赌窝的,等等。不过这里说的跑滩匠,一般是指周旋于土匪,袍哥,绅粮,军阀之间的江湖人物。自己多少还是有那么一蔑片本事的人物。
我今年看过一个纪念抗日战争的大专题,就是报道川军当年抗日,说他们参加了八年抗战里面几乎所有重要战役。里面好象有个死在外面的将领说“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返乡”,另一个说“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里面好象还说,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砸锅卖铁,以一个省份,承担了全国百分之三十的供应,和十分之一兵源,不知数字是否有误,请见识广博者考证一下。那个报道里面有个细节让我挺感动的,讲的是抗战期间四川一而再再而三的捐款,有很多要饭的都把家底翻空的投钱
  
  我以前一直觉得四川人有点过于悠闲了,就是没什么大家气的样子,喜欢窝里斗得热闹。但看了那个专题之后改变了看法,川人在国家有难时能够挺身而出,就不能再说他们小家子气,都是好汉子
  
  都是。
四川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可以说是独步华夏.作为外资人员,本人曾经亲历过打工族的工厂,没有其他的省份的人的吃苦精神可以比得上川军.
  
  打仗有输赢,可不能丢人.
  国军第一王牌74军,共军第一王牌27军,都经历过无数血战.都也有胜负,可从来没有丢人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赞誉一片.
  同样,川军的122师,在王铭章的领导下,在滕县全军牺牲.从严格的军事意义上说,应该是残败,因为3000人的牺牲换来的是日军仅仅66人的伤亡.可在各种舆论的眼里,川军赢得了尊重.考虑到川军低劣的装备和低水平的训练.没有任何人认为那是丢人的.相反,那是名垂千古!于是有了无川不带兵的美谈.
  川军最大的荣誉,应该是抗美援朝.虽然没有一个部队是起源于四川的,可四川的牺牲是3万多人,竟然是牺牲最多的地方省份.
  在上甘岭,可以说正是川军的吃苦精神,把阵地死死的守住.让美军感到无能为力.
水有彭水旋,神有刘神仙,灵官来镇殿
    哈儿去守边,修路唐子晋,卫锋郭大蛮
    张斯可,余安民,都是安邦定国臣
    还有司令蓝田玉,弯腰驼背打球去。
    胡子大汉潘文华,光头小伙王瓒绪,
    飞机军舰件件齐。
    李罗杨森,好象刘湘干女婿
  
   刘从云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啊,要是有懂得他那一套的人来写这位神仙,一定会让人大跌眼镜的
《现代军事》讲川军,说川军是最能打硬仗的部队。。。。。穿起草鞋背起大刀去打小日本。。。。抗日战争最精彩的就是台儿庄了嘛。川军打下来的;打越南也一样嘛,最开始打那么多年一直没多少进展,直到最后把川军拉上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16: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多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曾对川军抗战和牺牲的川军将领曾作过高度评价。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必将成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灿的一段历史……谨以此文纪念“七·七抗战”67周年!
  
  
  
             惊人数字: 300 万川军出川抗战
  
  
  
    “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 7 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 
  
  
  
  1937年 7 月 8 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只在两小时前,成都  《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 40 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师跑二十里,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 
  
  
  
    1935年 5 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川军。看似“面带憨相”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其实极懂纵横捭阖之术,他想尽办法对抗老蒋,组织武德学友会(励进会)稳固部属,联络各色反蒋势力。共产党人郭秉毅、张曙时、田一平、罗世文、李一氓等先后到刘湘部工作,对刘湘产生很大影响。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深合刘湘之意。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 7 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辞近 2 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会后,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他回成都后, 8 月 25 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1937年 9 月 5 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除赠旗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
  
  
  
    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 40 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 8 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 300 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 1405 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由此想到以抓壮丁为题材的电影及近年来什么“王保长”之类电视剧。当时国民党统治腐败,各级官吏、党棍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一些官吏豪绅的纨绔子弟,贪生怕死不愿当兵上前线,出钱买人顶替,“卢队长”、“王保长”之类人物趁机捣鬼的情况确实不少…
  
  
  …
    但必须认识到:老百姓反对的,只是各级恶势力国难当头,却趁机乱搞抓壮丁的“买卖”吃黑钱。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当时也制订有《出征军人家属优抚条例》,有安家费、免征免税、保护军婚等内容。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如共产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3 年 11 月 21 日第 3 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 72 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 4 个儿子中的 3 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又如曾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往勇直前,勿忘本分!” (见《绵阳文史资料选刊》第1辑)
  
  
  
    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万五千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印缅补充远征军。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
  
  
  
    如被某些“戏说”误导,以为出川军人都是不愿上战场被强“拉”去的壮丁,这实在把严肃的抗战历史庸俗化。300万川军将士,如果不是出于精忠报国的愿望,他们能那样义无反顾地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吗?那些血洒疆场的川军将士九泉下也会不平的!
  
  
  
             惨烈牺牲:川军伤亡64万余
  
  
  
    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世界”。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 10 月 15 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 11 月 28 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1938年1 月 20 日,刘湘去世,终年仅 48 岁。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 年 9 月 19 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约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
  
  
    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也立下大战功。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被认为是川军勇于临危受命,誓死卫国的突出代表……
  
  
  
    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我查阅繁多史料,川军中广大川军“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动人事例举不胜举。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这又居全国之冠!
  
  
   
  
  
             艰难困苦:后方人民共赴国难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方”来负担了。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 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 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
  
  
    当我读到这些史料时不觉眼湿欲泪,四川普通民众,与“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贪官污吏对比,天壤之别!为平息民愤,当局曾严惩囤居奇者,前成都市长杨全宇因囤积大量粮食,1940年12月23日在重庆被“最高当局”敲了“沙罐”(脑袋)。省政府通令:凡从事非法交易者,一律“处以极刑”。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不是空喊一些口号能奏效的……
  
  
    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1942年12月至1943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万般困苦艰难的情况下,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生产,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是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航运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到抗战中后期,国家财政困难万分,军费紧张,全川又掀起了献金高潮。1944年春,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到川中各地劝导节约献金,进一步推动了献金运动。这年1月17日,“成都市各界民众献金救国大会”在少城公园内行。从张群、余中英(市长)等官员,到市民、商人、教师、静环等川剧艺人……无不踊跃捐献。最催人泪下的情景出现了:只见一长串衣不蔽体、瞎眼跛脚的乞丐,一个挽一个踉踉跄跄把乞讨来的全部铜元、镍币,叮叮当当放进“救国献金柜”里,然后蹒跚下台……全场哭声顿起,争先恐后地掀起又一轮献金高潮!
  
  
    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的不完全统计,抗战中四川各地献金总额为5亿多元。这些钱,是四川人民一滴一滴地挤出来的血!这笔巨款,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1940年9月后,重庆正式定为中国战时的首都(陪都),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日本人深知“中国大后方”四川的重要,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时间,四川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灾难。据统计,日本对四川的轰炸共有26000余人被炸伤,22500余人被炸死,财产损失难以统计……我从记事起,“跑警报”这三个字就是父辈嘴巴头常唠叨又很有恐怖味道的名词!
  
  
    中央军校毕业的方学熙先生是我的初中体育老师,他讲:1939年6月中旬的一个午后,日寇18架新式战斗轰炸又空袭成都,横冲直闯。突然,云层上出现一架双翼小型飞机,直冲敌机群俯冲扫射。敌机惊惶失措队形大乱,四处窜逃。这架小飞机自杀式左冲右突,频频开火。跑警报的市民忘了空袭危险,翘首天际绷紧心弦,参观这场以寡敌众的空战。敌众我寡,小飞机不幸被敌击落,市民悲声四起……烈士叫石大陆,中央军校十期毕业,抗战中历经多次英勇空战。其父石杰将军,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时,曾与蒋介石,张群同学,当时任中央军校技术总教官。儿子殉国后,他没有流下一滴泪,仅抱着烧焦了的英雄遗体,拍下一张永志不忘民族仇恨的照片……
  
  
  
    盟军要配合中国空军作战,从1943年12月起在成都周围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温江、德阳等地,新修或扩建轰炸、驱逐机场,工程浩大艰巨,共动员民工150万人参加。曾管理修建温江黄田坝机场的黄维德先生回忆:“应征民工抗日情绪甚高,不少是自愿要求参加的,开工你追我赶,工效很高……我去工地厂听见黄龙溪来的两个女民工,边挖边摆龙门阵,一个说:‘我家男人当壮丁走了,保上没有喊我,是我自己要来的’。一个说‘修机场是从天上打日本,让日本人也跑跑警报!大家多凑一把力,早点把日本人打跑!”修抗日机场是全民动员,诗人流沙河先生讲:他当年才13岁,也身著土黄布的童子军装脚穿草鞋,腰悬搪瓷饭碗,和同学们高唱《中国童子军歌》,雄纠纠地走到“民工如蚁”的广汉机场劳动……
  
  
    但有些地方官员腐败,视民工如愚民,克扣食米甚至滥加打骂。我文革年代当知青,下乡就在邛崃桑园机场附近,常听老农民摆当年修机场的旧龙门阵:吃饭是盐水泡菜下糙米饭杂粗糠,如同喂猪,又不卫生,常患痢泻;寒冬腊月,民工衣单被薄挤住工棚,挤偎御寒、虮虱成堆,人人长“干疮子”(疥疮),因痒抓而血痕遍体……轻病转重又无药可医,死了如无亲属领尸,工程处就近挖坑掩埋如死狗……
  
  
  
    就是这些衣衫褴褛忍饥忍饿的民工们,流血流汗,硬是凭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简单原始工具,在半年时间里就修建好各个机场!1944年6月16日,第一批B29轰炸机群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飞到日本钢铁中心八幡市上空投弹,八幡霎时变成火海……这是从中国第1次完成远程轰炸日本本±,是日本人做梦也没预料到的!到这一年底止,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飞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三干六百二十三吨,令日本法西斯胆寒……

松沪会战时川军草鞋兵出川抗日,车,船,步行两三个月赶到上海,在会战末期抵达战场.四分五裂的川军各派表现出空前团结.一致抗日.
  豫湘桂会战时死的那个上将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就是川军的,抗战前也是一派军阀,是个混成旅旅长.
 范哈儿与红军干过, 结果后来还是投共了! 哎!
  
  民国 24 年 (1935)10 月 20 日 , 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以“ 军委主席 ” 名义 发布了《天 ( 全 ) 、芦 ( 山人名 ( 山 ) 、雅 ( 安 ) 、耶 ( 眯)、大 ( 邑 ) 战役计划)后 , 将兵力分成左中右 三个纵队 , 迅速向驻防雅安、名山、邛崃等地的川军发起进攻。 I1 月 13 日 , 红四方面军进至名山 , 在百丈关 ( 今百丈镇)及其东北一二十里的弧形地带 , 集中 17 个团的兵力 , 其中有: 第九军二十五师师长王海青、政委盛修铎率领的 3 个团 , 第四军十师师长陈锡联、政委叶道志率领的 3 个团 , 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山率领的 3 个团 , 八十九师师长邹烈坤、政委曾广泰率领的 3 个团 , 九十师的 2 个团 , 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陈友寿、政委叶成焕率领的 3 个团 , 共 2 万余人。军以上的指挥员有 : 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兼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 , 政委詹才芳, 参谋长王维舟、李聚奎(副) , 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 .政委李先念,参谋长黄鹤显。
      
  
   此时 , 川军总司令刘湘极为恐惧 , 为阻止红军攻势,屏障川西平原 , 急忙飞符遣将 , 调集李家钰的 4 个混成旅 ,12个团; 郭勋祺的3个旅,7个团;
  
  范绍增
  
  的3个旅,6个团;饶国华师的彭焕章旅2个团; 暂编 2 师周重生旅 ,3 个团 ; 张竭诚的独立 1 旅,2个团;石照益的 立 2 旅 ,3 个团 ;章平安和梁国华旅 , 各 2 个团 , 近工 10 万人迎战
刘从云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啊,要是有懂得他那一套的人来写这位神仙,一定会让人大跌眼镜的
  ///这个人装神弄鬼的,很有趣的人物,手法在当时也非常搞笑的.
  可就是四川的军阀头子迷信的很呢.
  比如一次他和刘混混要去都江堰,他说,你先走,我要锻炼下,等哈我飞云踏雾去.刘混混到了,一眼看见这个仙人正优哉优哉的坐在太师椅上喝茶,佩服的不的了.原来他是等刘混混前脚走,后脚他就坐起那时候时髦的车车先赶到目的地
骑兵团:不但无马,连牛都没有一头。那个时候成都修成的第一条马路(确实这么叫,因为那路况简直不能称之为公路)是成灌线(成都到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开始有了四川第一条短途客运,尽管是烧木炭的打屁车,四乡八里的乡民们还牵襟襟挂绺绺的来看“洋房子走路”勒。
  
  而且成都平原上阡陌纵横,那些装甲车也没有施展的地方。
看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川军1937年初夏步行出川北上抗日(从秦岭出川)。(比起XX党在军事失利后又美其名曰为北上抗日的万里大溃逃可强得多)
  很多军人只有两件单衣,一双草鞋。
  一路上无有任何补给,但经历了北方严寒的考验。
  不得以还抢了阎锡山的军库,以补充补给。
  步行到1938年才到徐州附近。这时南京已经失守。
  川军就近参加徐州会战。
  当时国军主力都不愿意接纳军纪涣散,素有双枪将(土枪+烟枪)之称的川军。
  最后李宗仁收留了川军。
  川军未及休整就投入了台儿庄战役。
  承担了正面阻击日寇的重大任务。
  其作战英勇另各部正规军刮目相看。
  川军也承受了巨大损失。有一个师,几乎拼光。当时师长打电话给李宗仁,说给我们川军留一点种子吧。李宗仁当时知道对日军的包围已经快合陇,因而不同意。师长也坚决服从命令,最后全体官兵阵亡。
王铭章的122师实际只有3000多人,上面说的给日军造成4000人的伤亡是严重不符合事实的.日军的伤亡很少.
  再着,进攻藤县的日军是第10师团的叽谷师团的一个小部分部队.日第10师团是重装备师团,拥有战车较多.编制也比较大,有3万多人.
  而在临沂的是第5师团的一半的部队,即板垣师团的板本支队,加部分伪军2万多人,张自忠就是击败了这支部队,才使得中国军队合围了第10师团的一部分----濑谷部队.
  简介一下,日军的第5师团和第10师团都是日军的17个常设师团,都属于日军的精锐.其中第5师团----板垣师团的士兵主要来自日本比较朴素的北海道,纪律很好,战斗力很强.该师团是日军在中国战绩最辉煌的部队.也就是说仅仅一个板垣师团就让蒋秃头脑袋大的要命.
  李总仁将军确实说过,没有王铭章和张自忠,就没有台儿庄的胜利!
  
发表于 2005-11-26 10: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好啊. 妹子也不错
发表于 2006-1-27 14: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2:26 , Processed in 0.15693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