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9|回复: 5

[舞文弄墨] 人生幻梦的置换之旅-----《前赤壁赋》的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3 14: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幻梦的置换之旅
            ------《前赤壁赋》的浅析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历尽坎坷后精神分离出来的一篇传千古而不朽的经典作品。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一次一次的大浪中淘过,到今天依然魅力独具。她何以能有那样的光芒?何以能村那样的魅力呢?自从〈〈前赤壁赋〉〉问世以来,有数不尽的评论家作过无数种解释,而这些解释一直难以让人心悦诚服。相反,那种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被贬黄洲后云云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错综复杂,或者说与作者的政治观点格格不入,并以此赋来表达其身处逆境,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态度等说法,我认为没有深入到作品的根部:即:他所要表述的一次幻梦历程。而且,这种说法对读者欣赏这篇奇赋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对其理解这篇奇赋形成了一种严重的错识,致使这篇奇赋被解释之后有写不伦不类了。
     我认为〈〈前赤壁赋〉〉纯粹是作者的一次幻梦历程。而他借这次幻梦历程所要表达的是他那种临艰难而不惧,戴着脚镣依然舞蹈的可贵精神和被人卡住了喉咙依然奋力高歌的天然本质。而且这些与其坚持的生命志向,或曰人生观密不可分的。如果说他的这种精神是他被贬黄洲后才产生的,那么他在神宗熙宁年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自请外放的高风亮节却是与声具来的。作者的这种精神,这种高风亮洁完全是他属于他做为生命个体的内心实在。简言之,〈〈前赤壁赋〉〉是苏轼潜在的高洁的人生观的再现。苏轼巧妙的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与客对答”的戏剧似的描写,把潜在的“原质精神”投在一叶小舟之上,这就使这叶小舟成了苏轼崇高的人生观的载体,成为他潜意识的精神实质的象征。
              赤壁之下:超越了现实的另一世界
     长期以来,我们在读〈〈前赤壁赋〉〉时,陷如了一种严重的误区:即认为她是一个写实的文本,也就是说作者的这篇奇赋是真切地游过赤壁之后才写下的角度去解释〈〈前赤壁赋〉〉的主题意义。殊不知我们却陷入了作者的圈套,比如“壬戌之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等等,似乎将我们也领到了赤壁之下,与作者一起感悟,共同思考。但事实上,〈〈前赤壁赋〉〉知识作者的一次郁闷中潜意识散发的一次幻梦。他有自身潜在的精神之舟载着游于赤壁之下,至于说作者何日游于赤壁之下之说,简直有些牵强,或者说毫无根据。如果说他真的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过,那最可靠的见证人非那“客”莫属了,那“客”是谁?有多少人做过考究,终不得理想结果。既然那“客”无法定论。那全篇文章是否该重新定格,却没有人愿意推敲。
     如果一定要说〈〈前赤壁赋〉〉是写实的文本的话,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在文章的第三段,“苏子”与“客”的对话中,“客”那一番诸如“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等的叙说。该“客”之才即使不在苏轼之上,也应与其并肩了,弄不好,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苏轼也说不定。在苏轼一句“何为其然也?”后便如发炮制,妙语连珠。我们退到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了:此客绝非别人,而是作者自身的另外一种表现。作者在整个游壁过程中既当了“主”,又作了“客”。这样戏剧似的描写虽然看似天衣无缝,却也有迹可循。如果我们考证不出该客的身份,则这篇文章只能是作者的一次幻梦历程。我看过一些文本,那客的不确定性更加肯定了我的观点:这只是作者的一次幻梦而已。
   我们也将文章定格在了一次幻梦上,我们也就只能从幻梦的角度重新对文本的深沉含义加以阐释和对其所表示的人生观加以探讨。
     作者为他自己的灵魂走向自由向世人也向自己描绘了一幅有明月,清风,水波,白露等陪衬的“壁画”,或者说超越了现实的另外一个世界,也为自己所向往的无宦事困扰,尘事纠缠安排了思想皈依的场所:一条小舟。而小舟上所乘的不是作者,也不是客,更没有杯盘,肴核,而只是作者暂时脱离了躯体而单独存在的放飞的思想。整篇文章就以这种思想牢牢的连缀着,如一注飞泻的瀑布,也恰似一道美丽的彩虹飘曳于那片作者用幻梦打造出来的田地里,让人神往,让人迷醉。我们声望于作者思想的旷达,迷醉于他那种“游于物之外”的人生境界。如果说这篇文章如同一股清泉,那么她的任务就是洗刷从那时代(作者的)起到现在乃至将来沉醉于红尘杂事不能自拔的人心灵上之污垢;如果说这篇文章是一缕清风,那么她所承担的任务是吹干净人类本性中残留的那些零碎的东西。这股清泉的源头是作者那让人不可企及,望而声敬的灵魂;这缕清风的出处则是作者那让人无法促触摸,想而膜拜的胸襟。
      这篇文章与陶潜的〈〈桃花源记〉〉有神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桃花源记是明显的幻梦,而〈〈前赤壁赋〉〉是晦涩的幻梦。一个沉醉于桃花源对世外之事从不问津;一个却在想摆脱尘事的牵制做作努力。一个已经步入了幻梦世界;一个却还在幻梦里面苦苦的挣扎。一个可以在自己的幻梦中与桃花源的主人门同乐,一个却只能在自己的幻梦世界里“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但在其表现主题:寻找超越的另一世界方面如出一炉。
            人生观:直击读者心灵的一块灵石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4: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如果觉得她还有一点价值的话我将把她继续写下去,我草拟的小标题还有:小舟:幻梦的载体;客:作者幻梦的聆听者;灵魂与躯体向崇高皈依。等待你的回复!
发表于 2006-5-23 17: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寒兄支持湘江评论,我回来给你编辑
发表于 2006-5-23 2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继续写,写完了我在发意见,这篇文章的确更适合发在舞文弄墨里
发表于 2006-5-24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原文附上吧。
发表于 2006-5-24 0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新的角度出发。我很赞成是一趟梦幻之旅这种说法。就像范仲淹也没真去过洞庭湖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03:40 , Processed in 0.15081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