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5|回复: 2

湖大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1 1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1926年湖南大学定名之初的化学化工系。学院下设三个系和一个中心:化学系、化工系、应化系和实验中心。全院共有教职工12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29人,副教授43人,国内外知名兼职教授20多人,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达到了56.5%,拥有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上组合非常合理的学术队伍。

  学院现有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有机化学湖南省重点学科、湖南省分子模拟中心及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一个,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博士点4个,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艺等硕士点6个;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籍本科学生12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学院还设有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实验中心等。

  科研方面,学院每年都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重大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奖1项,部省级奖多项。2001年新增科研项目41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杰出人才基金项目和部省重点项目。全年新增科研经费500多万元。另外,2001年发表论文191篇,其中国外权威刊物6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93篇,完成各项著作、教材7部。

  目前,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联合办学,优秀学生可直接选派出国深造。学院始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厚基础、宽知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作为本科生培养目标。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都在96%以上。

  新世纪的化学化工学院政策宽松,学术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条件优越,是广大有志青年求学、研究的良好场所。几十年来,学院培养的各类毕业生遍布国内及世界各地,许多已成为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为我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灿城
   现任湖南大学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985工程湖南大学化学生物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和应用化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学术兼职有: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委,湖南省学位委员会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基础化学课程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J. Org. Chem. 和Org. Lett. 稿件评阅人,《化工学报》编委。1990年开始从事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化学仿生催化性能研究,先后主持包括1项国家86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在内的研究项目近20项。在J. Org. Chem., Anal. Chem., J. Catal., Bioorg.& Med.Chem., Appl.Catal., J.Mol.Catal.《科学通报》,《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SCI和EI收录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获批准3项。获湖南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期从事卟啉化学研究。研究兴趣集中在基于卟啉化合物的“碳氢化合物仿生催化氧化”、“红色荧光有机分子设计、合成及发光器件制备”以及“靶向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碳氢化合物氧化领域的研究攻克了目前国际化学工业中碳氢化合物空气氧化反应中转化率低和选择性差的难题,形成了能同时提高碳氢化合物氧化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催化新技术,在国际上第一次将仿生催化基础研究用于改造现有环境不友好的碳氢化合物氧化工艺的实践并获得工业上的成功,被中国石化总公司称为“开辟了碳氢化合物催化氧化新领域”。


  主要学术论著

· Synthesis of 1-Oxo-bisiron(III)Porphyrin Compounds and Their Catalysis for Cyclohexane Hydroxylation


· Studies of simple -oxo-bisiron(III)porphyrin as catalyst of cyclohexane oxidation with air in absence of cocatalysts or coreductants


· Study of Synthesis of 1-Oxo-bismanganese(III)Porphyrin Compounds and Their Catalysis of Cyclohexane Oxidation by PhIO


· Synthesis of acetylglycosylated metalloporphyrins and their catalysis for cyclohexane oxidation with PhIO under mild conditions


· A new evidence of the high-valent oxo–metal radical cation intermediate and hydrogen radical abstract mechanism in hydrocarbon hydroxylation catalyzed by metalloporphyrins


· Study of the selective catalysis of metalloporphyrins for 2-methyl-butane oxidation with PhIO under mild conditions


· Selective catalysis of -oxo-bismetalloporphyrins for 2-methylbutane oxidation with PhIO under mild conditions


· Effective catalysis of simple metalloporphyrins for cyclohexane oxidation with air in the absence of additives and solvents


· Catalysis of chitosan-supported iron tetraphenylporphyrin for aerobic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in absence of reductants and solvents


· Study 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Some New Nitrogen Heterocycle Porphyrins
发表于 2006-8-22 2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7 03:11 , Processed in 0.2175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