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4|回复: 3

我的湘西行(三)--曾龙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7 2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low=255,red,2]我的湘西行(三) [/glow]

曾龙云


三、小溪
在火车上,我很快就睡着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我醒来的时候,火车已经驶入湘西境内了。透过窗外看到的是满眼的山林,突兀绵延的群山流露出浓浓的绿意,隐约间从山峦的缝隙中不时闪现出一条溪流,就像和你捉迷藏一样--这是我这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山水的可爱。火车继续前进,忽然一条大河占据了整个视野,碧绿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几艘小船星布在水面上,远处是绵延的山峰和无尽的苍穹。孔丹立刻跳起来喊到:\"哦,看到了,看到了......\",孩子般的天真无邪。孔丹曾经说过,她之所以参加绿色营是因为她从小在城市长大,没有见过青山,也没有见过绿水,所以她喜欢绿色营,喜欢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希望能为绿色事业做出自己一份贡献。其实这也是所有绿色营营员的心愿,在这一天,十四个孩子踏上征程,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他们的愿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为保护自然,呵护绿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从猛洞河火车站下车,又踏上开往小溪的客船,大家都不愿呆在狭小拥挤的船舱,纷纷走到甲板上置身于美丽的湘西山水之间,驻足船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泰坦尼克号的惬意也不过如此,有的营员不禁唱起歌来,尽情陶醉在这山水之乐中。
从小溪码头下船,我们来到毛坪村,在一户农家住下,这户农家有一栋房子,两层,全木材质地建成,颇有些古典风格,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姓汪的老伯,他是一个很善良很朴实的农民,虽然没怎么念过书,但也希望我们这些营员能切切实实为小溪做一些事情。在小溪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开会的时候老伯都会搬个凳子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不时给我们一些意见。
我们在屋里歇下没多久,老伯就给我们送来了土味小吃---一种用大枫叶包裹的玉米糕。打开外面的枫叶,里面就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糕,看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知道味道不错啦。没多久张淑雯就拿着拖把自告奋勇到二楼收拾房间去了。嗯,真是个勤劳勇敢的好姑娘。
在汪伯家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睡觉、洗澡和吃饭。第一天我和王井还有吕超就睡在一楼大厅,因为睡觉前是刚开完会,灯亮了一夜,大厅里满是蚊子、飞蛾和类似于屎壳郎的大甲虫,我们把灯熄了,敞开大门,可以透过脚趾缝、穿过大门,看到远处的星星和近处的树叶在同一条直线上...哈哈,露营的感觉也不过如此吧!突然我感觉手里有东西动了一下,我一抓,感觉软软的、滑滑的,还挺大---大肉蛾!我不禁喊了一声,旁边的吕超听了咯咯笑:恶心!楼上的女生敲敲地板:睡觉啦!呵呵...在小溪的第一个夜晚就在着新奇、兴奋,又有一点点恶心中度过...洗澡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老伯家只有一个浴室,但人太多,所以男生就在房前的小水池上洗。最搞笑的是在洗澡时吕超偏要对女生说:我们要洗了,你们别看啊!然后全艳嫦就会说:谁看啊,你给我看我还不看咧!不过还别说,我们洗澡的水都是从山上接下来的山泉水,虽然挺凉,但确实是养颜保健啊,王井就说在那洗了几天后头发都变的比以前柔顺,都赶上贵妃浴了。我们在那吃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腊肉,听说过夏天吃腊肉吗?但我们吃的就是腊肉,黑糊糊的,还带着大块肥肉,虽然油而不腻,但还是让人不敢恭维。
在小溪的第二天,我们前往小溪保护区的核心区,为了践行绿色营的吃苦精神,大家决定步行上山,但是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从毛坪村沿山上的公路走到核心区大约需要三个多小时时间,这对个人的体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路上沿途都是延绵不绝的山林,带了相机的营员忍不住停留下来拍几张照片,有的营员三三两两走在一起来聊天,这导致整个队伍稀稀拉拉,前后相差十几米,而全队必须在中午之前赶到核心区,甘队见状不禁多次大发雷霆。但最大的状况还是蔺桃同学体力不支,在后面一段路瘫软下来。这时候还是咱们候哥发扬绅士风范,背着蔺桃走了剩下的达半程,最后又搀着走了一段才到达核心区。话说回来,蔺桃同学体质确实比较弱,要加强锻炼哦!
在核心区吃过午饭后,小溪乡陈副乡长、保护区林业站鲁站长带我们去山林里参观参观包括湘西乃至小溪独有的树种在内的国家级保护树木。途中鲁站长给我们吃了一种植物的叶子,这种叶子在嚼的时候有点涩,嚼完后口腔里顿时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再喝点水,就感觉口中一阵清冽甘甜。记得以前在书中看到过这种事,不过也是用来意指苦尽甘来,没想到这次真的亲身体验了一番。更为神奇的是,当鲁站长带着我们就要进入山林的时候,我注意到他做了一个动作:他弯下腰将路边的两束长草打了一个结,再转身往山林里走去。这个动作被我发现了,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有趣的细节,连忙赶上前去打听。鲁站长的话确实让我吃了一惊,但他说话的时候却没有一丝掩饰或是故作神秘,一切似乎都是习以为常的:我这么做是为了驱蛇,这样我们在进入山林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蛇。我在来之前就听说湘西这边蛇挺多的,尤其是毒蛇,我们一直都对这提心吊胆的,可鲁站长这么一打结就能驱蛇?我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不禁继续追问。原来鲁站长祖上数代都是山里的草医,经常要上山采药,为了避免上山遇到毒蛇,就摸索出这么一种驱蛇的方法,而且在用草打结时心中还要默念咒语,而且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在上山前这么做了,都不会再遇到蛇,百试不爽。让人难以置信,真有这么神奇?那要是能学过来该多好!可鲁站长又说了,这个方法是他们家祖传的,而且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只传长子。这不禁又添加了几分神秘色彩:本来完全是武侠小说中的秘诀,怎么今天就让我给遇上了?接下来鲁站长的话跟让我大吃一惊:中央十套《走进科学》节目曾专门找到他,针对这个秘诀做了一期节目,但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只有一串串疑问号,感叹号,省略号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早就听说湘西有“赶尸”、“放蛊”等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今天又亲历鲁站长节草驱蛇的轶事。或许这就是真正的传说中的神秘的湘西,不要刻意的用科学的准绳去衡量它,正如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蒙娜丽莎为什么要露出那个神秘的微笑一样,让人们保持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也许这样有助于端正人们的态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保护区内,鲁站长不停的给我们介绍保护区内的树木:如鹅掌楸、楠木、珙桐、中华水韭、红豆杉等,在我们眼中看来平凡无华的树,鲁站长却如数家珍般将它们一一分门别类,毫不含糊。据说,只要是山上林子里的树,鲁站长都能说出名字来,其实鲁站长并没有很高深的学识,他的知识都是在一次次穿行山林中逐日积累的。其实,正如唐锡阳老师说的,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人民群众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作为绿色营营员,就应该向大自然学习,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为大自然,为造福人名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小溪的第三天,营员们分为三组行动,人文小组负责调查毛坪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和风俗民情,自然资源小组负责调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情况,任务最艰巨的是环教小组,组长全艳嫦可谓是“临危受命”,因为之前除了几个踩点的人外,其他营员对小溪居民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之前没有一个针对性的环教方案。所有的环教活动都是环教小组在头一天晚上临时策划的。
晚上,环教活动正式开始。营员们先围在一起跳“山诺舞”,目的是为了吸引周围的居民。果然,不一会儿,一群好奇的村民就围过来。看着这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充满了好奇。等村民聚集多了,我们就邀请村干部发言,李老师也向村民们表明了我们的来意。然后营员们集中到一起,向村民们唱了营歌《同在蓝天下》和湖大校歌。一位村民再唱了一首山歌以示回敬。又营员们分散到村民中,以和村民交谈的方式,从村民日常生活中如倒垃圾,伐木烧柴等事谈起,向他们宣传环保思想。但在我和一位大妈的交谈中,他跟我谈到了很多很多,从当地居民基本的生活情况到小溪的旅游开发,到居民的搬迁,乃至对地方政府一些行为的不满……村民的那份朴实与真诚真的很让我感动,与之俱来的是一份责任感,一份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可惜计划只安排了三天在小溪的活动。所以那天晚上的环教活动是我们在小溪的最后一次活动,那天晚上在环教活动结束的时候,所有营员站成一排,双手展开挽着身旁的队员,一起弯下腰,向所有参加这次环教的村民说:“谢谢!”。
谢谢!我们走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小溪,不会忘记作为绿色营营员身上肩负的那份绿色的使命
发表于 2006-8-31 08: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段经历一定比你描述的还要有趣的多吧? [s:1]
看着看着我就咯咯的笑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你风趣的语言,也许是联想当时的场景`````总之,选择了一次不能自己的选择,让我的整个暑假都变得暗淡无光,多希望那个看到山水尖叫的女孩是我,因为我想与你们同行.我会去一次湘西,或是为自己的选择做一次补偿吧 [s:1]
发表于 2006-8-31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段经历一定比你描述的还要有趣的多吧? [s:1]
看着看着我就咯咯的笑了起来,可能是因为你风趣的语言,也许是联想当时的场景`````总之,选择了一次不能自己的选择,让我的整个暑假都变得暗淡无光,多希望那个看到山水尖叫的女孩是我,因为我想与你们同行.我会去一次湘西,或是为自己的选择做一次补偿吧 [s:1]
发表于 2006-9-4 17: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s: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3:19 , Processed in 0.0658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