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7|回复: 0

《关于商业摄影与艺术品的断想》作者:韩子善【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2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业,本质上是赤裸裸的赚钱行为。 艺术,被人们看作是真善美精神的结晶。商业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世界。然而,在经济社会中,无论是谁,是什么事,都离不开钱。正如民谚所说:金钱固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杰出的艺术品,其价值也并非仅仅由专家来评定,更权威的往往是靠市场的认可度来判定。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吴冠中、陈逸飞、丁绍光、韩美林等人有蛮声海内外的成就,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拍卖价,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西方梵高的光芒四射,也不是因为有谁对他的作品有过一语定乾坤的评价,但他的《向日葵》曾以8700万美元的天价被人买走。
  看来,商业与艺术,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世界。
                          二
  二十年前的中国摄影界,尚是一个远离金钱的世界。发烧友搞摄影,纯粹是爱好,纯粹是投入,从未想到经济上得到回报。持公家相机的人,则是相机与胶卷以至差旅费一律公家报销,那时敢用照片换钱的人被视为道德不轨的可耻。
  今天大不相同了。且不说商业摄影,就连以记录历史为神圣使命的新闻摄影,也因为萨尔加多拍摄到里根被刺的照片所得到的收入能在巴黎买栋别墅,竟然使一些人燃起了“一片成富翁”之梦。不辞辛苦奔走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风光摄影家•也不仅为眼前壮丽的河山所感动,同时也在考虑怎样拍摄,自己才更有出路。今天所有的摄影师几乎都在考虑双赢战略,艺术上的经济上的,更何况专门从事商业的广告摄影师和影楼摄影师。

  近十年在全国大小城镇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大小影楼、影室,据统计,有二三十万之多,其生存能力如何?只有一个标准:市场的认可。为什么影楼崛起的多,倒闭的也多?就是因为市场在担任无情的裁判。因此,照搬港台成功的经验,套用别人赚钱的模式,留意市场流行的样式,揣摩迎合顾客的心理,就成了影楼摄影师思维的定式。
  有人说,这是媚俗的市民意识。 有人说,这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谈不上艺术。我的一个福建学生,艺术感觉很好,在校学习期间,便有许多作品在报刊发表,在全国影展入选、获奖。毕业后留在北京在一个影楼担任摄影师,不久便被辞退,原因是,拍的照片被顾客退回。他很苦恼,我对他说,你并非没有实力,只是不懂市场,只有被淘汰出局。为了生存,为了赚钱,许多影楼摄影师只能无奈地围着市场转,只能跟着顾客的脸色转。

  一味地围着市场转也不会永远兴旺。
  一家影楼的婚妙艺术摄影颇为精致。一个三姐妹之家的大姐去拍结婚照,照片出来后,成了婚庆典礼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众人赞不绝口。过了几年,二姐结婚又去拍照,照片取回和大姐的一样,众人反映平平。又过了几年,小妹结婚又去拍照,照片取回来一看,简直就是大姐、二姐的复制,这位小妹几乎怒不可遏了。这叫什么艺术摄影! 艺术不是复制,而是创新!
  艺术是艺术家怀着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运用自己把握的精湛技艺,而对创作对象进行的有胆识有激情的独特创造。 影楼虽然是商业,但影楼人像作品却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而应该是有相当文化含量、艺术含量的商品。
  因为人们走进影楼,不是进行一般化的物质消费,而是享受温饱不愁之后的精神消费。或者是为了喜结百年姻缘的纪念,或者为了留下年轻的风采,或者为了圆一个凡人的明星梦。他们用金钱购买的是一个全新的、独特的自我,而不是罐头式的人像复制。

  其实,摄影师当初走进影楼,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考虑,几乎都在内心深处潜藏着一个愿望,在自己热爱的摄影中,用手中的镜头为每个顾客拍摄出完美的作品,表达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作品。但模式的成功,样片的走红,迫使摄影师不得不丢掉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市场要求去复制。
  人像摄影师几乎都走过这样的路,当年的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潘杰,曾苦恼地说:“我想摆脱影楼的模式,去创造与市场无关的人的影像。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下,我开始对我的影像重新审视”。今天,他已是艺术、经济双赢的人像摄影名家。
  我的学生姚远在这样的苦恼中挣扎,在这样的矛盾中徘徊,历时五年,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六年前,姚远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决心留在北京发展。起初,像一般影楼一样,她拍证件照、婚妙照、个人艺术照。尽管从早忙到晚,结果挣的钱连房租都不够。原因是,她拍照不同于一般影楼模式,她总要把每个顾客的独特之美展现出来。本来收的费只能拍两个135卷,但她兴致一来,七、八卷十几卷不在话下,接下来是几天的冲洗、放大、修片、装裱。她也曾想许多影楼一样,模式化地一天拍几个业务,但是她觉得不论是经人介绍,还是慕名而来,都是看好她的作品张张有新意,自己不能辜负人家。姚远的真诚赢得了市场,许多不惜高消费的文化名人、体育名人、时装公司成了她的长期客户。姚远对艺术的苦苦追求,使她同时赢得了市场。

  为了一时的生存,不得不无奈地迁就市场;而为了长远生存,又不得不以艺术的品位去发展市场。既能获得发挥个性创造的艺术作品,又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报酬,这几乎是所有摄影师所梦寐以求的境界。 多少人追求过、奋争过,但失败了。 娟子崭露头角,却踏上了成功之路。
  娟子生于四川,在家乡学习绘画,由于热爱时装,又到北京服装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在学习期间,她深感时装设计、时装表演都离不开摄影,而时装界的摄影又十分欠缺。于是,自幼就向往摄影的她,决定跨入这个领域。在她分配到出版社工作后,她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半工半读进修摄影。虽然她起步晚,起点低,但由于有绘画与设计的基础,加上勤奋,她进步最快。在校期间,作品已多次在报刊发表。毕业后,又夺得全国人像摄影展览金牌,全国十佳时装摄影师第一名。由于艺术上稳定的水准,使得她占有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十几家著名时装公司、唱片公司、广告公司都是她长期的客户。经济收入自不待言。

  商业与艺术,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
  在书画界,十几年来艺术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使得艺术家、经纪人、艺术公司、拍卖市场成为文化艺术长廊中一道稳定的风景。而在影楼界,商业与艺术尚属于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自掘坟墓的价格战,相互残杀的广告战,说明这是一个无序竞争的商业区;相互摹仿的艺术照,空有其表的时尚照,又说明这是一个缺乏艺术的商业区。
  商业与艺术,对于影楼界,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
  在艺术上,影楼摄影师的当务之急是确立自己的文化人身份,具备文化人的素质。长期规划自己的进修计划,不仅学习摄影技艺、化妆技艺、装裱技艺,而且要学习外语、电脑以及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研习音乐、美术、雕塑等各种艺术。厚积而薄发、“功夫在诗外”,应当是我们的座右铭,让自己的艺术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让自己从容而自信地把握市场上的每一个机遇。
  在商业上,影楼经营者应该致力于市场的规范化、行业化。不要仅仅把其它影楼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要分析已经稳定的餐饮市场、服装市场的经验与得失,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把物质消费的投入转向精神消费的摄影。要研究市场学、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CI形象的设计与实施。让自己营运的市场成为艺术家生存与发展的天地,成为艺术品流通的天地。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影楼会走出名扬四海的人像摄影大师。如同加拿大的卡希、美国的纽曼、日本的秋山庄太郎,他们都曾是商业人像摄影师,现在是享誉全球的人像艺术家。总有一天,我们的影楼经过优胜劣汰,定位不同的大、中、小影楼会成为全国城镇中的文化象征,人们走进影楼,如同走进豪华商场、五星酒店,去享受雅俗共赏的艺术,去品味真善美的人生。
  总有一天,我们的摄影师会有自己的经纪人,有自己的作品展览会、拍卖会,有自己的艺术公司、自己的作品博物馆。 只要有人类,影楼人像就不会被泯灭。这是商业的需要,也是艺术的需要,这是物质的需要,也是精神的需要。 商业与艺术,这是一个永远的话题,这是一个深奥而美妙的话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3:13 , Processed in 0.3491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