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关于家族记忆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它融入血脉、它如影随形,它越过纷扰记忆丛林常驻心灵……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学历史教育前,一封学者给父亲的来信中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魏源这个名字。学者在信中问及魏源和我们家族的关系,父亲经过一阵考证知道魏源和我们的先祖陈起诗是亲家。他们两位可都是清朝那年月“湖南四杰”中的人物。魏源是写书立著的大思想家,陈起诗是清朝的御史公。小豆子般大的姐姐和我俩个一听来了神,拿着铅笔、捻着指头推算出陈起诗就是我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还缠着祖父给我们“讲古”,又挖掘一重要信息祖父说他的姑爷是光绪皇帝珍妃的老师叫文廷式还是提金榜的“榜眼”。两个小家伙听了这些祖上光荣的历史兴高采烈了好一阵子,以后每每提及都作无上光荣状!这些都是我童年中最美的记忆
书店是我爱逛的,记得中学时在书店看到一本《郴州历代名人》翻阅了一下,里面居然有关于陈起诗的传记,一阵狂喜,毫不犹豫的买下,拿到学校里给同桌的女生看。可巧的是同桌女生的父亲王新福先生是《郴州地区志》人物编的主笔。他赠送了一本《郴州地区志》给我。这两本书中陈起诗的传记里都提到了魏源。
“……陈起诗成年后,有志于经世之学。嘉庆十八年(1813)赴长沙应考,寄寓岳麓书院,结识邵阳魏源,桂阳(今汝城)何庆元、桂东李克钿,成为至交,并为同科拔贡。他们相互切磋,质疑问难,受益良多……”《郴州历代名人》(111页)
“……陈起诗的才学远近闻名,京师士大夫将他与魏源、汤鹏、左宗植尊称为“湖南四杰”史学家魏源游京师后,起诗常与魏源讲求国家利病,受到启迪,应而更加深入研究天文、舆图、礼乐、财赋、兵阵等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中西算法和佛老各家言论……”《郴州历代名人》(112页)
……“陈起诗和魏源交谊很深,且系亲戚,常有书信诗文往来,起诗还乡家居后,有一首《怀魏默深》的诗,流露了他夫妻二人孤馆寒宵,怀念故人的情怀……《郴州历代名人》(113页)
“……嘉庆十八年(1813)赴长沙应考,寄寓岳麓书院,结识邵阳魏源,桂阳何庆元、桂东李克钿,成为至交,并为同科拔贡......”
“陈起诗目睹社会弊端百出,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想求经世致用之学,来解救危亡。乃与魏源、何庆元、李克钿等悉心钻研经史及宋、元、明、清等明家之书,探其源流,务求实用。魏源游京师后,陈起诗与之分析天下形式,纵谈古今成败利病,研究天文、地理、礼乐、财赋、兵法、中西算术、宗教等学问,互相切磋,反复辩难…….”
“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赵金龙领导和瑶民起义爆发,朝廷震动,陈起诗闻讯,撰写《平瑶议》建议清廷“团练乡勇”,“以瑶治瑶”。为朝廷士大夫所重视,此文被魏源收入《皇朝经世文编》……”《郴州地区志》1877页
后来我又得到了《郴州历代诗文选注》,这本书和《郴州历代名人》的作者同为刘华寿老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父亲和我曾多次到他家拜访。
《郴州历代诗文选注》中分别收录了魏源和陈起诗的诗文。
别陈筠心(起诗)魏源
君情有九秋, 气爽寻步外。
闭门三日别, 尘思辄堪噫。
缅维大雅寂, 韶钧绝硼磕。
琴心既不存, 操缦复安会。
乘统哑不施, 琵琶笙竽籁。
安得古心人, 高举出尘盖。
独斟古澹味, 凌宵挹沆瀣。
志高竟何成, 纵成亦何赖。
鸾翮有逸恣, 故谢樊笼铩。
这首五言古诗,原载魏源《清夜斋手录书稿》亦载《郴州文史》第四辑,作者写于嘉庆十八年,寄寓岳麓书院时。
长沙市楼别魏默深
陈起诗
西风吹木叶,与汝倚栏干,
斗洒一为别,湘江终古寒。
家山梦中碧,银汉夜深宽。
莫遗音书寂,南飞有羽翰。
怀魏默深
陈起诗
去年冬及尽,远道有双鱼。
孤馆仍风雨,天涯少尺书。
一尊残腊酒,半亩故乡庐。
只此和妻子,寒宵对绮疏。
这首五言律诗,载《原湘耆旧集》亦载《郴州文史》第四辑。此诗是陈起诗还乡家居后所写。
二000年我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摄影,每天上午都有精彩的课程安排,下午和周末的时间里同学们都安排的非常充实。拍片、听讲座、看展览…..
遥想百多年前,先祖魏源、陈起诗来到京城在这里实现他们经世致用的抱负。这使得北京这座城市对于我有更深沉的意义。我买了张“北京博物馆通票”带着相机在北京城里狂奔。我相信我走所走过的诸多地方里,其间一定会沿寻当年先祖留下的足迹。
一日,我来到安定门内国子监街的孔庙,院内有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历经风雨的进士题名碑上许多字迹已经残缺不全或消失。北京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参天古树在石碑上投下斑驳,那斑驳跳跃流转,牵起我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我知道我的先祖魏源、陈起诗已让他们的名字在这里铭刻。
二00一年元旦我拿着相机用镜头记录二十一新世纪的第一天(备注:二十世纪只有到2000年底才结束,二十一世纪要从2001年才开始,公元是没有零年的)的各种瞬间,其中包括图书城和那里看书的人们。在千万种中书中我赫然发现了《海国图志》,在千万种书里那本《海国图志》如此遗世独立。我举起相机调好焦点按下了快门。这是新世纪的开始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这本《海国图志》我从北京带回郴州,从郴州带到广州…….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于魏源和《海国图志》及他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现在我与同龄人提起魏源时共同拥有的记忆。还记得中学上历史课时,当历史老师讲到与魏源有关的章节时我内心的激动,就差没有在课堂上站起来告诉大家魏源可是我的先祖呀!很多年后,有时不经意间当我再向他们提到魏源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大都起初有点模糊,而再进一步提到《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时,都掉入时空隧道恢复了记忆。而且常常会引发以下的对话。
“记得记得,我们是学过的”
“魏源是我的先祖”
“哇,他可是历史名人呀!但是他姓魏,你姓陈?!”
“我们之间有血脉相连的关系,魏源的三女儿是我的高祖母……最简单直接的概括就是如果没有魏源就没有我!”
“这样说来,那的确是,有文字记载吗?
“有,在我家的《陈氏族谱》里”
这个话题往往是很寂寞的,但每次提及我的心都如看见寂寞夜色中萤火的闪烁,至少沧海桑田后,魏源是被人记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