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回复: 0

绿杨城郭扬州史——烟花三月下扬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6 13: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城扬州,阳春三月,瘦西湖上画桥流水,柳色青青。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在开挖运河之时,让人在河堤两岸遍插柳树,并赐柳树与自己同宗,也姓杨,叫杨柳。从此,扬州有了绿杨城郭的美誉。

  说到扬州,话题离不开运河。

  将近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消灭了长江北岸的一个小小邗国,然后在那里筑城池、驻兵囤粮,挖河道,沟通江淮。筑的这座城是扬州最古老的城池,先后用过广陵、邗江、江都等名称;挖的这条河叫邗沟,这是运河老祖宗的名字。这条邗沟流淌了1100多年,到了隋代,杨坚、杨广父子两代,征召了360多万民夫,以250万条生命和无数资财为代价,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拓宽加深了邗沟,形成了各条河渠首尾相接、南北通航的大运河。

  隋开皇九年,也就是公元589年,这座淮左名都始称“扬州”。

  大运河让后世受益无穷,首先得到实惠的是隋亡之后的唐代。

  得长江与运河之便利,扬州成为漕运枢纽并由此而兴。《资治通鉴》曾记述:“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当时已经相当繁荣的“天府之国”益州,也只能屈居第二位。而外国人则将扬州与广州、泉州、明州一起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商港。

  李唐王朝,扬州盛极一时。

  富商显贵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名流雅士则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古人为什么要在三月时节来到扬州呢?

  原来每到阳春三月,正是琼花盛开的时候。每朵花大如玉盘,由八朵玉瓣小花簇拥着花蕊,微风吹过,散发出丝丝清香。适逢此时,春日和暖,垂柳依依,漫天飞絮,仿若烟花。荡舟碧波之上,品茗赏花,自是惬意。而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古人又有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感叹。传说,曾有二十四名美女在扬州一座石桥上月夜吹箫,于是此桥得名二十四桥。而北宋沈括认为二十四桥确有所指,并在《梦溪笔谈》中一一列出。无论何种说法,这里水盛桥多,花前月下,画舫听箫,古人因此烟花三月下扬州。

  晚唐以后,直到宋、元、明,扬州由繁盛跌入起起伏伏的800年,是盛极而衰,还是时不我予,其中缘由,难以尽述。然而,扬州的筋骨,扬州的神韵并没有被战乱烽烟折毁。马可•波罗在他有名的游记中,对扬州有过痴情的描述,他仿佛踱进天上人间。到了清代,康乾盛世,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了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时尚。


古运河不仅为扬州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名士富商,还迎来了几朝风流帝王。隋炀帝在位14年,三下扬州,前后住了两年多。扬州成了他醉生梦死的帝都。到头来,扬州北郊的一座孤坟深埋了杨广残破的春梦。

  一千年以后,也对扬州乐而忘返的是康熙和他的孙子。康熙乾隆的六下江南让扬州继隋唐时期的风光无限之后再度名噪一时。

  烟花三月,皇帝御驾光临,盐商巨贾们忙着花钱,盖行宫,搭楼台,以迎合帝王游兴。结果瘦西湖沿岸连绵十几里,亭台楼谢达一百多处。当时,“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而扬州便是以园亭称胜了。

  乾隆到扬州以前,长春岭到蜀冈这段路并不通航,为了恭迎圣驾,地方官命人凿通长春岭东面的莲花埂,开了一条新河,使乾隆乘坐的画舫可从他下榻的天宁寺一路直达平山堂脚下。

  乾隆畅游湖上,“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欢心之下竟以为泛舟于京城的北海,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座喇嘛塔。又是盐商们,听说此事,硬是连夜用盐堆起了一座白塔,给了皇上一个大大的惊喜。皇上走后,盐商们才真材实料地砌了这座白塔。

  说到盐商,话题也离不开运河。早在西汉初年,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曾经“煮海为盐”,当时为了便利运盐,他从城东北处,东通海陵仓(泰州),开了一条运盐河,后称通扬运河,它是古运河上最大的一条支流。从此,盐业与运河一起,支撑着扬州的繁荣。到了清代中叶,盐业的兴旺让扬州再度鼎盛,扬州城里盐商云集,古运河上盐船如梭。

  然而,好景不长,道光年间,盐法改变,扬州的盐业随即衰落。此后,战争的破坏,特别是津浦铁路的通车使运河失去了主宰漕运和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一直处于江淮枢纽地位的扬州,从此被冷落到了一边,一晃百年。

  天地苍茫自古今,当年夫差的北进战船,曹魏的南来水师,隋炀帝的豪华龙舟,唐宋的商客云集、文人竞逐,还有清王的画舫游踪,千载盛衰,终成云烟。而烟花三月下扬州,也成了古人留下的一个缥缈而又斑驳的梦,遥遥地生动在后人无尽的想象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2:54 , Processed in 0.0609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