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4|回复: 4

三联书店已经完蛋了!--评骇人听闻地错乱的《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四卷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6 1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联书店已经完蛋了!--评骇人听闻地错乱的《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四卷本

  陆兴华

  刚刚赶走了要出《读书》公务员版的老总,现在,二三个三联内部的人又捣
了浆糊,出了把肉麻当有趣、错乱不堪的清华大学教授三联《读书》主编汪晖的
四卷本巨著《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全书不知所云,错句病句满篇,编辑规
范混乱,看上去象一个非法出版物。最令人喷饭的是,该书责任编辑前些时间还
在英勇捍卫三联的伟大精神,上书赶走了老总,一边却在那里推出《中国现代性
思想的兴起》这样将要给三联留下永久污点的书。是老天要来管三联书店了。我
认为,《中国现代性思想》一定是三联书店历史上出过的最差的书!

  一、让我先从编辑说起。这本书居然有个特约编辑贺照田在上面,给人感觉
好象三联的合格编辑都走光了,这样的年度重点投资,还得请个业余编辑来为它
负责。

  我在上半年即收到朋友寄来的汪晖在清华上课时发的作为讲义的该书部分章
节,我将其中的导论和上卷第六章,与现在印出来的对比,发现几乎没有任何编
辑的痕迹。我只好断定,贺和责任编辑舒炜自己就没有读完过汪晖的这个四卷本。
我也不认为全国到现在为止会有哪个读者读完过这四卷本里的任何一卷。我愿和
你打赌,今后十年里不会有任何读者会读完其中的一卷。为什么会读不下去的呢?

  全书编辑体例上的混乱触目惊心,是我有生以来见过中最差的。全篇都是错
句病句,引用体例和注释规范混乱,在这样一本自称思想史,要去转述别人的思
想的书里,看了实在让人心惊肉跳。

  让我随便在第一部的头三十页里举出下面这些编辑错误或疏漏:

  (1)作者为了炫耀他的西学,故意在中文的注释后面再把英文的重复一遍,
但有时是这样,有时又不这样,混乱不堪(如I-1:27:一会儿用“页3”,一
会儿又用“p.3”);
  (2)上文已用中文注过的同一本书,后面又被作者用英文单独注一次(如I
-1:12中孔飞力的书的注);
  (3)在中文里夹英文,那个英文的“参见”还在:…地方史取向,see
Philip A. Kuhn…;等等。

  这些引用和注释体例上的问题是作者不通西方学术写作的基本体例,却肉麻
当有趣,想用他的狗屁不通的西学来吓唬中国读者造成,三联的编辑应该有能力
看出和帮助改正。也应想到三联自己的编辑体例,保持一致,至少不应在同一本
书里让几种体例混淆或互乱,而这只是编辑最起码应该做的……

  从这本书的出版质量来看,这本投资巨大的书一定没有经过三联书店的书稿
三审。它一定是个别人、二三个人操纵了这个叫做“三联书店”的图章,为私利
而勾结着册封出来的。这本书的出版操作,一定已严重违反了三联书店的内部出
版程序,到如今白纸黑字,再也洗刷不掉三联身上的污点,新老读者只好饮恨而
已。我们将看三联书店如何洗刷自己。

  顺便说一下,这同一个责任编辑曾负责的我很喜欢的一个德国作者Klaus
Held的《世界现象学》的中译本,封面上的书名印错了,我认为他肯定至今还没
看出来(请大家去看看这个花去几千元制作成本的封面!我的天!)--而且我
估计这个德文本的编辑一定是不懂德文的!唉,我的三联,你不完蛋也是天不长
眼!

  二、三联书店的倒掉,是与整个中国的文科的倒掉相连,决不是一个自谋私
利的总编造成。

  《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的作者汪晖自称在北欧亚洲研究所、香港中大、
柏林高等研究所(汪晖连它的名字还没搞清:那是堂堂的柏林高等研究
“院”!)、华盛顿大学担任研究员,在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海德堡大
学开设课程,在美国哈大出版社出过书,总之,听上去,他应该是中国文科学界
的领袖了,应该是文科的奥运冠军了。这样的名头下,哪怕本来学问狗屁不通,
通过这样的优越条件,后来补课,总也应该成点样子的了,毕竟你是十多年专门
在搞这个东西的了。

  现在,我这样鲁莽地将这个中国文科翘楚一脚踢翻,那么,我一定也是一不
小心将飘摇中的中国大学文科踢倒了?

  汪晖只是一个乱装学问、出了洋相还自我得意的南郭先生!

  为了装学问,他不顾自己身上的自杀式逻辑错乱,什么不行他偏要来装什么。
比如他的西学功夫不合格,但他更因此要在我们面前装西学,更闹出连篇的错乱
来,看到这里,我们由不得要同情地纳闷:莫非他是要英勇献身,来帮我们轰击
中国大学文科的腐败与昏乱,来做开辟新天地的人肉炸弹英雄?

  通过对汪晖写作的二年多的跟踪,我认定,汪晖这个作者的全部写作是错乱
的。我认为,他不具备做文科学术的基本素质,阅读和写作上有严重的障碍。我
认为,这辈子他都改不掉写作上的逻辑和意图混乱的了。我认为他可以考虑改行
了。这次在三联书出版的四卷本,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故弄庇虚、自己都不知道他
自己到底在说什么的学术写作的总结性揭露,是他的临走前的不打自招。现在这
样地落进我们的手里,是他的个人悲剧,我们不便多说。

  问题倒是:这样一个学术写作错乱不堪的人是怎么被我们的学术界,尤其是
被北京的那些学术小圈子册封出来的?汪晖在前言里感谢他 的思想学术同行,
让我由不得要认为,汪晖是由下面这些人所在的圈子册封出来,使我由不得要怀
疑这些学者的错乱:“陈方正、金观涛、刘青峰、安德森、王德威、瓦格纳”,
“吴予敏、甘阳、陈燕谷、林春、王晓明、韩少功、陈维钢、杨念群、吕新、雨
崔之元、张旭东、李陀、贺照田”,“王得后、赵园、钱理群、刘再复、李泽厚、
叶难力、董秀玉和黄平”。这些册封着汪晖的人真的读过汪晖这个到处写错病句
的人写的任何东西,一段或一句话么?作为它的特约编辑的贺照田,真的读过
《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这本书》?大家去看看,汪晖自评长江奖那阵子,甘阳
们曾是多么嚣张地为汪晖辩护。他们辩护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作者!

  我更要问,我在中国学术界的这么多学长,怎么会对这种污辱我们整个中国
文科的错乱的写作熟视无睹,难道你们不怕做汪晖的错乱的乌龟?这样的错乱的
书,一经著名的三联书店的册封,就成为一种规范,强加到我们后一代的头上,
我们下一代愤怒不迭,你们老前辈就这样忍心只自己忙着做博导做学界领袖,不
肯帮我们来清除这种公害?我对这本书的揭露已有几个月,至今没见一个中国文
科学者哪怕简单地表明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说说为什么我揭露得不对,中
国大学文科难道真的就要这么永远污痿不堪下去了?难道你们就这样全体默认了
这本书的错乱,要强迫我也咽下这口气?

  三联书店完蛋了,那是因为中国文科早已完蛋了。错乱者册封错乱者,是今
天中国文科学术的大部现实。用权力说话,抢到位置,就来写四卷本,拍马屁者
抢着帮你来出版,满纸的错乱,也敢印出来,成为严重的证据,自己还在那里得
意。刚有深圳市委副书记的女儿拍了污烂的影片,强怕中小学生包场来看,汪晖
的《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出版,性质相同。

  三、汪晖的写作,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一个患有严重癔症的人的写作,写好
后不应该给读者看,而是应该送去精神病医生那里候诊。东抄西抄一大堆,抄了
国学再抄西学,自己都没看懂抄了一些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要拿这些抄来的东西
怎么样,却敢拿出来出版。他是典型的一个写不清一句就要来写一段,写不清一
段就要来写四卷本,连两个句子都粘不在一处的汉语本土思想大师。一个文科学
者,五十多岁了,还写得象《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这样,自己还不自知,还好
意思来炫耀,真叫悲壮!昨天,朋友寄来的这四卷本终于到达,为了不玷污我的
书桌,我从邮包里挖出,即撕去四卷本的全部封面,剥除它作为一本书的资格,
剥除“三联书店”这个已被强奸的图章。在我眼中,它也早只配进垃圾筒了。

  为了不玷污《新语丝》的版面太多,我尽量克制着只引用三处。实际上这本
书是没有一页没错句和病句的--一个素不相识的长沙的语文工作者已帮我做好
案头工作,将上卷第一部里的几百个错句寄送三联出版集团公司高层。这里随便
引用三句,只是为了让那些从未见识过伟大的汪晖的写作的人开眼之用:

  全书第一句:“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中国的现代?这些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曾
经是历史研究的中心主题。然而,一旦人们开始质疑历史决定论和现代人的自我
确证方式,那些长期以来据以对历史进行分期的各种根据都变得可疑了。如果现
代的意识必定与古代已经消亡的意识密切相关,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古典
的古代或力乐的世界已然消亡的意识早已构成了孔子以降儒学的一个内在问题。”
〖《中》,三联,2004:I-1,1〗

  《导言》第一节:“在现代历史中,有关帝国主义的原因和价值的讨论大致
包括了四个主要的论述,除了将帝国主义的产生归结为民族安全的需要和从暴政
下解放人民这两种辩护性的帝国主义理论之外〖句子错乱:将产生…归结为…这
种理论…〗,最具有解释力的是两个内部各自存在重要差异的理论。〖已说过了
‘在现代历史中’,这里却出现了霍布士,斯密,李嘉图!!!〗第一种以斯密
(Adam Smith)、李嘉图(David Ricardo)、霍布森(J. A. Hobson)和马克思主义
理论家如列宁(Vladimir Lenin)〖为什么加上英文列宁名,汪晖是在抄别的汉学
家,忘了中国人是知道列宁是谁的了?〗、布哈林(N. I. Bukharin)为代表(我
认为还应该加上《大转变》(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书的作者卡尔?博
兰尼(Karl Polanyi),他们从对经济资源(人口、自然资源和市场)的占有的角
度论述帝国主义的动力,从不同方面将这一扩张性的国家政策〖哪一???〗与
资本主义范畴联系起来。帝国主义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危机密切相关的。
斯密、李嘉图、霍布森与列宁、布哈林的主要区别〖这种区别是捏造的!!本来
就是有区别的!!!〗在于:〖斯密什么时候讨论过帝国主义了?????〗前
者相信帝国主义只是有利于民族的少数人而非整个民族,而后者则提及了统治民
族的概念〖斯密在什么地方说过这个了???〗,并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
晚期阶段或最高阶段。〖放屁!!!〗第二种以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培
根(Sir Francis Bacon)、古姆普洛维茨(Ludwig Gumplowicz)、希特勒(Adolf
Hitler)、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等为代表〖希特勒和墨里尼在哪里说的
这些话?他们是大学里的学者么?他们的‘帝国主义理论’在哪里?)〗,他们
〖五个人的看法是同一个???〗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认为帝国主义植根于人类群
体的本性〖??〗之中,即帝国主义是人类群体(尤其是国家)进行生存竞争的
自然产物〖??〗。“清帝国主义”〖??〗概念主要在国家的扩张和生存竞争
的范畴内看待帝国主义〖错乱:概念…看待…主义!!!〗,几乎没有涉及生产
方式和经济形态问题〖错乱:概念…没有涉及…问题!!!〗。就离开资本主义
范畴叙述帝国主义问题而言,这一叙述与第二种帝国主义理论更为接近〖错乱:
叙述…与理论…接近…〗。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清朝存在着扩张、
征服和拓殖现象〖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而在是否承认在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
义的类似现象之间——亦即在传统型帝国与19-20世纪的欧洲工业化过程中产生
的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着区分的必要性。”--汪晖这一段的错乱不光是语法
和逻辑上的,而且也是心志和情志上的--读者大哥大姐,你将拿这个精神出了
问题的作者怎么办?

  全书最后一句:“在文章〖大家注意,这是洋洋四卷本!!〗的结尾,让我
再次重申前面已经表达过的意思:亚洲问题不仅是亚洲的问题,而且是“世界历
史”的问题。对“亚洲历史”的再思考既是对19世纪欧洲“世界历史”的重构,
也是突破21世纪“新帝国”秩序及其逻辑的尝试。”--汪晖这时已写得早已忘
了他是要来写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而不是亚洲历史!

  四、出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这样的烂污,三联书店自己和它的痴心的
新老读者们这下该怎么办了?

  让我们快给它和他们想想办法。

  我认为,三联书店如要挽救它的名声,最起码,必须终止《中国现代思想的
兴起》的销售,收回这本骗人的不知所云的巨著,退还个体书商和读者的书款,
向一向支持三联的读者们道歉,处理书店内个别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以儆后人,
并向社会承诺以后再也不出这样的烂污。

  老实说,我倒认为,三联书这样的以莫须有的权威来耀人、被错乱的学术明
星把持的书店的早点倒掉,对中国文科学术的解救反而有好处。出版这道,与大
学围墙外民工们办的文印所没有区别,出书赢利,要象三联那样的那么多好听的
名头来骗人干吗?竞争中才会出好的。三联这样的自视甚高的出版者,会被汪晖
这样的人把持和弄捣,也正说明它那点自吹的精神早已破产,保护了半天还是被
奸污,一定是原本就不值一提,其悲剧足怜不足惜。

  我个人深信社会学家卢曼的说法,认为学术和文学是同一回事,是社会的自
我观察和自我描述;作家和学者是社会用来进行自己观察和自我描述的工具。不
需要特别的呵护,社会中就会冒出来一些有意思的文学或学术;什么样的社会只
配什么样的文学和学术,学者和作家只不过是向社会承包,专门来替社会做第一
个社会人其实都自己会做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描述而已。中国当代的学术和文学的
绝迹,是因为学术册封机制被权力腐败和扭曲,出版机构甚至不肯照商业、市场
规律来开发青年们的文学写作。打碎这种学术权力的册封垄断,打碎莫名其妙的
文学册封垄断,值得一读的学术和文学作品,自己就会冒出来,只要不故意去压
制,它们自己就会冒出来。优秀的天才的作品就看它们自己怎样的运气怎样地去
成全了,我们不用去多管。对于学术和文学的正常生产和再生产,我其实很乐观,
从来不指望三联们来吹牛帮我们搞。

  让我们不要为三联书店们的倒掉惋惜。

  有汪晖们在三联书店内部糟蹋,它不倒才没有天理!

  六
  今天终于收到朋友路远迢迢寄来的这个138元的四卷本,我可以将它当罪证
来慢慢揭露了,以前是从网上读到,怕出版时被编辑改过,证据不过硬。现在我
在揭露时心里很踏实了。

  白纸黑字在我手里,汪晖和三联书店里的混账编辑,这下你们往哪儿躲
发表于 2004-11-26 1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置信,怎么又有这样的事了?不过陆兴华也太偏激了吧 尽管三联在发展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我相信一定会妥善解决的

作者就是靠写这种文章吃饭地~~所以不需要说太多[p:2]
发表于 2004-11-26 17: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骇人听闻地错乱的《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四卷本

[书介]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文/张晓波

汪晖:光与影的面庞

两年前,在杭州一个爱好思想的朋友家里小住,朋友对我说,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马上要出版了,看得出来,他是一脸的兴奋,那是2002年的一个夏天。两个月前,有位师从汪丁丁的朋友电话里跟我说,汪晖那《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从一卷变成两卷,从四百页变成八百页,不知猴年马月能出版了,他说这些话,有些失望,我也很失望。上一个月,北大几个朋友和我吃饭的时候聊起这部书,说是已经出了样书,在最后校订了。我将信将疑,这回是真的要出了吗?还是上个月,参加版权会,四处看去都无甚收获,又想起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便特意去三联书店的展厅看了看,突然眼前一亮,那厚厚四大册赫然在目。终于出了,从2000年开始宣传,四年了。汪晖的著作让人意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一位以严谨著称的学人,汪晖并不多产,在将近二十年的学术道路上,仅仅出版了四五本论著,但就是这些论著,已经给我们时代的思考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自他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出版以来,汪晖从文学而哲思,由思想而政治经济学。无疑,这本《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出版,必将深刻改变对现代中国思想研究已经形成的蓝图。

汪晖,一直是学术界一个风向标式的人物。作为唐弢先生最后一位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开创了80年代一个鲁迅研究的范式,至今为止,这部著作仍然是国内最具开拓性与独创性的鲁迅研究论著。自1996汪晖受聘于三联书店,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为瞩目的人文杂志《读书》执行主编之后,一直就是颇具争议性的焦点人物。1997年底,汪晖的论文《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发表,“以其富有挑战性敏锐思想,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地震。此后他以独当一面的悲壮连续撰文从学理上全面分析90年代以来中国所出现的跨国资本与集权体制一体化的复杂割据,揭露全球化背后所掩盖的压迫关系,并试图在重新反思现代性的基础上重建知识分子的批判性”(许纪霖语)。此后,这些连续发表在《天涯》、《视界》等杂志的文章被汇编进汪晖在2000年出版的一个文集《死火重温》之中。距这些文本发表的五六年之后,这部论文集仍然可被认为是对中国九十年代思想界、社会转型等等突变性事件最为准确透辟的观察与论述之一。2003年,汪晖的论著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海外舆论界中产生强烈反响,被美国学人誉为“了解中国的一本最佳读物”。

汪晖新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共分为上下两部,每部分上、下两卷。第一部上卷为《理与物》,下卷为《公理与反公理》;第二部上卷为《帝国与国家》,下卷为《科学话说共同体》。汪晖的著作讨论了现代世界得以形成的基本原理,如“个人”如何成为现代世界的道德或者“人生观”基础,“科学”怎样瓦解和取代了传统“世界观”,现代语言和表述方式是如何随着现代世界特别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变迁达成的。汪晖力图在现代知识的基本原理方面作出贡献,而事实上他正是在这一方面作出了他的贡献。

捧读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确实让人有些畏惧。我曾经与朋友讨论过汪晖的著作的特色,我们一致认为,汪晖的写作属于学术论文中的史诗写作,即把许多纷繁复杂的论题一并卷进他的论著之中,以此,他的论文总是“未完成”的,也不可能完成的,但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汪晖的著作避免了单一化、简单化的倾向。但在此意义上,汪晖的写作方式也给读者造成了巨大的难度,读者随时都可能碰到大量的学术术语,但这并不妨碍汪晖著作所真正想表达的内在涵义。我以为,汪晖的著作尽管可能在谴辞造句上十分生硬难懂,但正是这种异常简练且复杂的表述方式使汪晖的著作尽可能地表达了他所需要包容的内容。

在这部论著的自序中,汪晖再一次化用鲁迅在《过客》中的名言“我还是走,我还是走的好吧”,以此,揭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是内在延续《反抗绝望》与《死火重温》所探索的道路,即从思想史的角度,从中国思想的内部探寻的反抗现代性的理论资源。

尽管汪晖的著作所引起的争诉一直颇多,但无可回避的正是汪晖著作的深刻以及独创性才使严肃的学术争论有了一个可对话的平台。在一篇名为《光与影》的散文中,汪晖曾经以光与影的互动喻指事物的复杂性,而他一系列的晦涩且复杂的学术论著,似乎都在竭力呈现“光与影”的面庞。

道路,消逝在“现代”的尽头——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什么是现代,什么是现代中国思想?在由秦汉之后的传统大一统帝国模式向近代民族—国家模式转化之时,现代中国思想面对西方思想冲击之下所形成的基本素质、内在蕴涵及其基本指向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复杂且庞大。勾勒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探讨现代中国思想所包涵的内在紧张,一直就是学界的热点问题。一直以来,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说以及二战之后美国费正清学派都把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放入到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现代西方民族国家—中华帝国、理性—非理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之中。日本的京都学派曾经力图证明中国自唐宋以来发生贵族政治日益没落、科举制度的兴起、儒教的世俗化、商品经济的扩展和城市作用日益强大是东亚现代性的开始。但这一叙事模式仍然是以欧洲——特别是西欧为现代性之唯一参照体系,亦即,如果说京都学派对中国或东亚现代性的叙说是一种理论反击,不如说是在另一个纬度上强化了西欧现代性之唯一性。无论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还是在京都学派的回应中,什么是现代中国、什么是现代中国思想依然成为问题,在“西方”为参照体系下所获得的“现代中国思想”,是否是真实的中国思想?换言之,在中华帝国与现代西方民族—国家接触之后,对于现代中国思想的思考,已经被刻意地转换成了对于传统中国思想的检讨和批判,尽管近代文化保守主义力图证明中国思想的优越性,但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努力仍然需要借助白壁德等西方保守主义者所提供的思想资源。

因此,检讨“现代”是如何在现代人的表述中成为“现代的”,现代知识谱系又是如何通过对古典知识谱系的瓦解和重新理解而建立的,成为思考“现代”的一个起点。汪晖的新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从宋明礼学说起,分析中国思想界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分析晚清直至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科学主义”观念,指出这一观念和中国思想现代转型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从探讨“现代”、“中国的现代”这一观念的形成开始,把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纳入到现代中国由传统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这一长时段的大历史框架之中,并在本书的最后章节中讨论了作为西方所衍生的“亚洲”观念。可见,全书的核心概念乃在于检讨中国的现代思想所发生的内在动力以及其特殊场域,突破传统中国思想叙事中的二元对立模式,作者“试图重新恢复那些传统范畴的意义,试图以‘时势’、‘理势’等儒学概念为切入点,形成一种历史理解的框架。这种概念将时间与空间组织在一种关系之中,从未将历史变化束缚于目的论的时间框架”。

自五四运动以来,儒学以及其他传统思想常被知识人当做首要检讨对象,即使是文化民族主义者的欣赏,也是在一种在西方现代性景观所迫使的焦虑之下的自身关照,更遑论五四之后的其他诸种思潮。“现代”将自身建立在传统的对立面,从而使其合法性成为不言自明的真理性,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现代又是如何获得合法性的?传统思想又是如何被置入到现代的对立面加以考量的,在这种现代对前现代的价值考察之中,是否还具备现代社会科学所宣称的价值的中立性?在1998年的一篇名为《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答问》的访谈中,汪晖不无批判指出:“‘现代’概念是在与中世纪、古代的区分中呈现自己的意义的,它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的‘新’的敞开的时代。这种进化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把我们自己的生存与奋斗的意义统统纳入这个时间的轨道、时代的位置和未来的目标之中”,“在‘上帝死了’的时代,人类历史上的那各种变革就只能通过许诺一个光明的、自由的、解放的未来来论证自己的合法性”。正是基于对现代性所提供的合目的论式的历史前景的怀疑,《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质疑了两种相互纠缠且相互依存现代思想书写方式:在将西方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唯一合法性的力量之后,检讨中国思想不再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在将儒学及其他传统思想作为一种解释对象之时,已经内在认定儒学以及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性冲击之下死亡了的旧思想体系,而其本身所具有构成性的力量却并没有得到重视。由此可知,作者试图恢复传统范畴在思想史中的书写内在涵义乃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任,即传统中国思想中的构成性力量并没有因为现代性知识话语的冲击而消亡。在此基础上,汪晖的著作讨论了现代世界得以形成的基本原理,如“个人”如何成为现代世界的道德或者“人生观”基础,“科学”怎样瓦解和取代了传统“世界观”,现代语言和表述方式是如何随着现代世界特别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变迁达成的。汪晖力图在现代知识的基本原理方面作出贡献,而事实上他正是在这一方面作出了他的贡献。

在现代性的地平线上,古典时代已经死去,但“现代”却依然没有它本身所许诺的尽头。道路的踪迹,或许就在海德格尔曾经隐隐约约提到的那条“林中路”上。

《新京报·第一关注》

[p:2]
发表于 2004-11-26 2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影响应该不大吧,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对它没兴趣。
发表于 2004-11-26 2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联书店已经完蛋了!--评骇人听闻地错乱的《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兴起》四卷本

汪晖的这部著作,过分地追求了体系化的构建,以宏大叙事的标题和言说内容来塑造自己的巨人形象,似乎希望以这本书为其作为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旗手加冕。然而,书的质量却远不能达到这个水平。以至于给人以外强中干、徒有气势而少内容之感。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仍然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其思想有其自身价值。陆兴华声嘶力竭的批评居然没有在四卷本上百万字中找出一点实质性内容来进行批判,实在可笑。再一看,是来自新语丝的东西,也就明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16 03:56 , Processed in 0.4511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