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2|回复: 0

魏春雨:参政,秉承专业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0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xsb.rednet.com.cn 2006-7-27 13:42:14  
政府领导搞政绩工程,小城市效仿大城市,按照大城市的模式去发展,由此产生很多问题,带来资源的浪费,生态破坏,而且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在城市建设中)领导的决策权太大,他喜欢蓝的,(建筑)就做成蓝的;他喜欢高大的,就做成高大的,中国形成这样一种模式,专家、开发商也要跟着领导的意志走,满足领导的要求。这不是哪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很普遍。

夏日的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大楼,与其他教学楼很不一样,伫立在路边,十分惹眼——浅褐色的墙体,规则的几何造型,刚劲利落的轮廓。三楼办公区,透明的落地玻璃洒下一地阳光,屋外露台上绿树摇曳。
靠着落地窗,大楼的设计者魏春雨——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缓缓地述说着他的大楼,他的历练,他的感悟。如果不是两鬓清晰可见的白发,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他已步入不惑之年。
2005年,魏春雨被聘为长沙市政府的科技高参,他的身影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重大建设项目的论证评审会上。无论是长沙体育新城规划、长株潭城市空间一体化建设、黄兴南路步行街改造,还是潇湘大道、沿江大道景观及环境设计、长沙老街的改造,魏春雨都从专业视角,频频发出对人文建筑、生态保护的急切呼吁,见解独到,论述精辟犀利,并渐渐为人们所熟识。
面对记者,这位被誉为长沙建筑设计界“四才子”之一,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的知名设计师,却特别抗拒用“成就”、“风格”这样的词来总结他或他的作品,谦逊而不事张扬。

已把湖南当作家乡

魏春雨是河北人,1981年考入湖南大学建筑系。在长沙求学、工作、居住发了20多年。“在湖南说湖南不好,可到了外面,谁说湖南不好就跟谁急。”魏春雨笑道,湖南在他的心里,已经是自己的家乡。
作为国内的知名建筑设计师,魏春雨有很多次离开湖南的机会,他却选择留下,因为一份并不是唱高调的责任,“在‘文革’期间,湖大建筑系停办,没有50岁左右的老师,中间出现了一个断档。我是这里培养出来的,有责任带着大家走下去。”
1998年,34岁的魏春雨成为湖南大学建筑系副主任,2002年成为系主任,后任建筑学院院长。“如果我到深圳、上海、北京发展,无论是教书还是办公司,都会发财。”魏春雨并不后悔留在湖南,他有一帮一起摸爬滚打的好兄弟,而且相对于其他人,他还有机会参与到湖南城市建设中。
“作为湖南的一个专业学科的带头人,被人尊重,也被人寄予希望”,魏春雨感觉这种需要是自己价值的最好体现。
“钱谁都想赚,但是我想,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价值更高。至少我的心态会很好。”建筑设计,是一种体面且收入不错的行当。而魏春雨的想法是,“只要做到生活不缺钱花,就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我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画图匠。我觉得做建筑设计需要有点追求,应该把它当成一种爱好来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具。”

冷静思考中呼吁

魏春雨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更清醒地看待湖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是保持着一份冷静。
2004年,魏春雨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学院设立了“湖南丘陵地区的城市与建筑形态研究”课题。之所以要设立这样的课题,是因为魏春雨看到了很多令人痛心的现象。“湖南是典型的丘陵地区,这个特征很明显,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往往要求改变这样的自然形态,把山铲平,做成大广场、做成宽马路,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脱离湖南的地形地貌和本土特色去建设城市,在建设中又缺乏人文关怀,魏春雨对此痛心疾首,“这样的问题如果还不加快解决,湖南的特色将消失殆尽。”
令魏春雨感触极深的是,尽管各级政府都明白生态保护是怎么一回事,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措施太少,而破坏环境的事又太多。
这些年,通过参政议政,魏春雨从未停止这方面的呼吁。
“我提过长沙郊县地区土地控制的提案,关注的是湖南城市周边、郊县土地的生态保护和控制。长沙城区的环境保护不错,但是在与望城县交界的地方,开发却相对失控,往往很好的绿地,被破坏掉进行房地产开发。”
提案得到很好的答复,可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里有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制约,也有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问题。如果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各自为政,就很难协调起来。”
“我们不缺乏高端的所谓理论的东西,倒是缺乏指导我们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理论。比如,大家去买房子,都会重视户型、环境,却不明白建筑学其实就是指导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国外,政府每做一个项目,都一定会征求这个项目周边人群的意见。像加拿大,你要在这里开发盖一栋楼,政府对开发商的请求批准后,就会有一个公示期,将开发情况发给周边的人看,民众没意见,你才能盖。如果有人反对,哪怕是一个人,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不能盖。而国内没有这样的制度,即使有了制度,事实上也执行不下去。”
“不知道雪中送炭,只知道锦上添花”,魏春雨认为,这是城市建设浮躁的另一种表现。

社会责任感是建筑师第一位的

“建筑师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就会变成开发商的工具。”在建筑设计行业这么些年,魏春雨一直保持着,也给自己的学生灌输着这样的思想。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魏春雨有时候也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现在的岳麓山大学城环境是差的,车流不息,交通混乱不堪,不仅如此,还要在沿江大道修桥,我个人一直是反对的。因为架桥对缓解交通压力没有多大意义,治标不治本。而且千年学府的古文脉,一架桥就全没有了。”
尽管包括魏春雨在内的很多专家都反对,但似乎仍然阻止不了即将有座新桥压在橘子洲上的事实。“政府有时候完全是一种简单的功能主义。也许政府有政府的考虑,但是需要权衡,有时候也要牺牲一些功能,牺牲一点人所谓的方便,但留下的可能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魏春雨,1963年出生;省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常委;现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省建设厅专家库专家、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长沙市规划协会理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1 21:24 , Processed in 0.3236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