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0|回复: 2

厦门大学法学院隆重举行建院80周年庆祝大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3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坐落于五老峰下,美丽的东海之滨,在火红凤凰花环抱中的厦门大学法学院,欣然迎来了她的八十华诞。翻开她八十年的历史画卷,令人心潮澎湃。

   11月18日上午,法学院大楼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自全国人大、福建省人大、厦门市政府、厦门市政法系统的各级领导、全国各兄弟法学院的嘉宾、厦门大学机关各部处及各学院的领导、新闻媒体记者、厦大法学院的校友及师生共300多人,欢聚在模拟法庭,隆重举行厦门大学法学院建院80周年庆祝大会。

   厦门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侯利标主持庆祝大会。

   出席庆祝大会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法律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李连宁校友,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营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曾宪义教授,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中共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钟兴国,烟台大学校长郭明瑞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委员朱苏力教授,原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程家瑞教授,福建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平,原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亨浩校友,厦门仲裁委员会主任、原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斌生校友,原中共厦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进校友,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珍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游劝荣,原厦门大学法律系主任盛新民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原厦门大学政法学院院长陈安教授,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林贻影校友,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鸣校友,福建省司法厅副厅长陈勇校友,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游美萍校友,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校友,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国猛校友,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廖益新教授等。

   侯利标书记在庆典大会上宣读了领导题词和贺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王豪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旭,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倪英达等为庆典活动题词;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省公安厅厅长鲍绍坤特地发来贺信,同时还收到了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台湾玄装大学法学院、全英中国法学会、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仲裁委员会等单位和个人贺信共34封。庆典活动还收到了24个单位或个人赠送的花篮。

   厦门大学法学院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隆重举行。
   在庆祝大会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陈营官副主任、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廖益新教授分别致辞;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区委书记钟兴国同志代表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讲话,福建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林平同志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兼公安厅厅长鲍绍坤同志讲话,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曾宪义教授讲话,烟台大学校长郭明瑞教授作了祝贺讲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委员朱苏力教授代表国内法学院校讲话,原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程家瑞教授作祝贺讲话,厦门大学法学院1985届校友、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副秘书长李连宁代表校友讲话,法学院蒋月教授代表教师发言,法学院2003级本科生齐飞同学代表学生发言。

   参加院庆大会的领导、来宾、校友、师生,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特别是校友和老教师们,他们更是心情激动。校友们怀着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怀着对培育他们的恩师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了庆典大会。庆典大会上令人感动的一幕,让师生难以忘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副秘书长李连宁校友在致辞一半时,亲自到台下,将教过他的老系主任盛新民教授扶上主席台就坐,李连宁校友的这一举动,博得掌声,令人感动!

   朱崇实校长亲临大会祝贺并致辞,他说:“从1926年至今,厦门大学法学院走过整整八十年。这八十年,是艰难曲折的八十年,是风云起伏的八十年,也是辉煌灿烂的八十年。这八十年,有喜有悲,悲喜交加;这八十年,有起有落,有分有合。但不论情况如何,厦门大学法律人为国家的富强、为民族的解放,不懈奋斗的精神始终没有变;追求民主与法制,追求平等与自由的理想始终没有变。在这八十年里,厦门大学法学院以各种形式为我们的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法律人才,先后汇聚了一批优秀学者,培养出以徐立根、陈安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校友,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朱校长说:“中国社会通过无数血的教训,终于深刻的认识到,中国要彻底摆脱贫困和愚昧,走向繁荣和富强,必须建设法治社会,中国社会只有成为了法治社会,才能称自己为文明富强的现代社会。有了这样一个社会共识,使得法学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1979以国家教委和福建省政府合办的形式创办了厦门大学法学院,并于1980年招收了复办后的第一批学生。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师生们抓住了法学院复办的宝贵时机,在短短20多年里,秉承优良传统,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几乎是白手起家,将法学院建设为今天这样朝气蓬勃、声誉日隆的法学院,成为厦门大学最重要的、最令人骄傲的学院之一,并且成为国家培养高级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本人感到无比的高兴!”

   今天,廖益新院长的心情特别激动。因为他对于这个学院,充满感情、充满爱、也充满希望。20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耕耘着,把青春全部奉献给法学院。他在致辞中说:“翻开厦门大学法学院发展的八十年历史画卷,如同中国的法治事业一样,她走过了一段艰辛坎坷的风雨历程。曾经两落三起,数度分合,但无意中也塑造了她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心存千智的品格。沧桑变化,离散聚合,更磨炼了厦大法律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精诚团结的信念。”
   廖院长说:“青山巍峨,孕育了厦大法律人厚实的基础和庄重的品格;碧海浩荡,成就了厦大法律人宽广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八十华诞,对于自然人来说意味着饱经沧桑,已近垂暮;但对于法学院而言,则彰显出她丰厚的学术积淀和充实的发展底蕴。在步入21世纪后的今天,厦大法律人正立足东南海滨,服务中国、面向世界,朝着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法学院的宏伟目标努力奋进!”

   省、市领导、来宾在致辞时,高度肯定了厦大法学院的发展成就,并对这所学院充满着希望!

   庆典大会在悠扬的厦门大学校歌声中圆满结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歌声在法学院上空回荡,它将不断激励着法学院师生,不断前行,永不止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院庆的意义

        (2006年11月18日在厦大法学院8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朱苏力

尊敬的廖益新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前天下午,廖益新院长给我电话,让我代表全国法学院致词,我当即答应了。其实我知道这种致辞挺难:凭什么你代表其他兄弟法学院?更何况如今这类院庆校庆活动颇多,要讲点喜庆的话,不能重复,还要能让人听进去,很难。

   我还是爽快的答应了。因为北大法学院,乃至我推测所有的兄弟法学院,确实由衷地为厦大法学院高兴;因此,我愿意代表北大法学院,并且,尽管未经预先授权,也代表各兄弟法学院热烈祝贺厦大法学院80周年。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法治建设、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中,这所中国的著名法学院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做出重要贡献。

   我相信这一点,首先因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史。昨天上午,我翻阅了厦大法学院简史,和当代中国的诸多主要法学院一样,那确实可谓是“风雨兼程”,“跌宕起伏”。但回首看来,厦大法学院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贡献了一批出色的学术成果;一些独具特色的全国重点学科在法学界享有骄人的声誉;诸多领域内都涌现了并且汇聚了一批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学者。德高望重的陈安等老一辈的教授就不必多说了;即使在中年一代,也有曾华群、徐国栋、徐崇利、廖益新、邱兴隆等著名学者。尽管其中有些人我还不曾有幸相识交谈,却早已是大名鼎鼎。坦白地说,甚至让我动过“挖人”的念头。
  
   但请朱崇实校长、廖益新院长别紧张。只是念头,我并没有挖,但北大和厦大两所法学院也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北大法学院目前就有两位老师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而厦大法学院的教师中,同样有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生;例如今天在座的我的老同学,当年的室友,齐树洁教授。这表明了北大厦大之间长期以来默默的相互支持和支援。

   此外,厦大法学院多年来也向其他中国的著名法学院输送了众多人才。若只是从本校视角看,你可以说这是人才流失;但从另一个的角度来看,它其实表明了中国法学界的日益开放,日益增加的学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以及整个法学学术共同体正在形成。而这是同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是一致的,是这个社会变迁的要求。
  
   如果放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就可以看出,即使已经有了80年甚或100年的光荣历史,但我想说一句真话,无论厦大还是北大,乃至中国所有其他兄弟法学院,以及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最辉煌的时刻也一定不在过去,不在现在,而是在未来;并且只应当在未来。中国正在崛起,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都因此恰逢更大的发展机遇,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教育、学术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更面临着艰巨的但值得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建设中国法治的历史使命。

   因此,尽管院庆其实是个很累人的活动,但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时刻,需要这样的仪式,不仅为了纪念我们的学术前辈,回顾我们来路,也需要以此来激励我们自己,激励我们的后辈,并眺望我们的前程。这个我们,并不仅仅指厦大或北大法学院,而是包括我们每一个法学院,每一个法律人和法学人。

   感谢厦大法学院,感谢厦大法学院80周年院庆,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回顾和前瞻的机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法律人欢聚的嘉年华。

   祝福厦大法学院更加辉煌的未来!
发表于 2006-11-24 09: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法学院现在缺少的也是这个东西,一些形式的和制度性的东西也还没有构建好.
所以现在谈传统还有点为时过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19 05:06 , Processed in 0.2429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