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9|回复: 3

鲁迅不能这么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9 1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是忍无可忍地非说不可了,其实更应该说鲁迅不需要理解,如果理解被多数人曲解为敬而远之和怜悯的话,谁有资格去理解谁!钱理群的《心灵的探索》妄言要“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简直是不厚道,或者叫矫情,谁有资格去还原谁!好象黑暗已经吞没了影子,涎着脸就给一个灵魂做盖棺论定了,操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在那儿戳来捅去,搞了一大堆,结果无非说的是鲁迅的痛苦,汪晖写《反抗绝望》的时候,借用存在主义来分析,就已经埋下了这个种子:鲁迅是历史的中间物,如今这个种子居然发展成为:鲁迅不过就是一个历史的中间物!就好比“痛苦”,完全成了一个常识,一个标签,居然出现这样的调查:您认为用哪个词语来概括鲁迅最贴切,超过68%的人都选了“痛苦”,多么简单易懂妇孺皆知,简直都能想象得到他们选择“痛苦”这个词语贴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是多么不痛苦,甚至是欢愉的,因为不用死脑细胞嘛,又确乎是标准答案的,心中充溢的是无上的成就感;任何复杂的隐秘的东西一旦变成常识是何等恐怖的事情!曾经扯淡说鲁迅是所谓“战士”那是一种常识了,不假思索,后来撕掉了,所以多少从中小学进到大学中文系来的人面对鲁迅的解读都有个要“将一切价值重估”的慌乱,其实就是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要寻找另一张标签,那么看看他们都找到了什么!痛苦,历史的中间物,不过是历史的中间物罢了!譬如一个正戴矫正牙套的姑娘,回忆她从前参差不齐的小虎牙,倒是很有几分可爱的,所以有顽固的守旧派们,预想她将来的齐整皓齿,自然是完美理想的,所以有浪漫的幻想者们,偏是这“中间物”,面目可憎,不如还是舍弃的好。等到这一代慌乱的人再回头,教育下一代的中小学生们,再下一代,用不了多久,鲁迅就可以彻底变成一个可怜可笑的“过客”,衣杉褴褛,流着血,声嘶力竭毫无目标地走,甚而连原本硬的骨头都不堪负重地弯了,需要拄着底下开裂的拐杖,到时候这历史的中间物的位置都坐不住了,进而是要进历史的博物馆了!狂人的悲剧力量变成了荒谬的喜剧,在人们以为“理解”了的“还原”了的鲁迅背后,鲁迅真实带给我们的精神已经死亡了。
      莎士比亚在自己的墓碑上题诗:动我尸骨者永受诅咒,他是先知的,便能用这样决绝的方式保护自己,鲁迅一样的先知,却终究无意间给人留下了“口实”:我是历史的中间物;说这样伟大的话的时候,他根本先知不到后人会将它误解或曲解得多么龌龊!看来人是决不能留情,先知的人尤其不能,好比一个最终免不了由别的人来对自己施行那些原是自己制订发明的酷刑的命运。如今多少“看客”伸长了脖子张着嘴,如今或许进益成泡了茶排排坐地讨论着,旁观鲁迅的“痛苦”,多少已经被娘老子教坏的“孩子”聚众把鲁迅定义为“疯子”、“狂人”试图囫囵吃了他,而这些吃人的人往往自我感觉都是鲁迅的兄弟,甚至是他的救赎者,有着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勇气与独立的灵魂!他们说,我们需要真理,不需要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不是真理;换个说法,就是我们要答案,不要历史中间物的呐喊与彷徨,这说穿了,就是急切地试图把自己的灵魂依附到一个可以“不假思索”的律条上,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心态,谈什么勇气与独立!多么冠冕堂皇的惰性!更何况这人还是痛苦的,就该远离,不要招惹上身才好:独行的影子,难道你还不醒悟吗,你不知道在惰性的看客的眼里,他人的为自己而承受的痛苦,根本不可能震撼到自己!
      黑暗已经吞没了影子,黑暗从来就没有褪去过。那么影子不如大笑吧,大笑以冲破这痛苦,甚至从那前后的铁环中挣脱出来,因为掏出来的涌流着鲜血的心根本就撞不开早已长了湿的厚的苔藓的墙!
发表于 2006-12-19 14: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见坛子上有人写鲁迅
我们一直在误解鲁迅这个人,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读完他的著作,我们中更没有人去生活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无法去体会他"失望直至绝望'的孤独
我们初中与高中所学的现代作家的作品中鲁迅的作品是最多的,大概有20多篇,可是我们从里面到底学到了什么?是晦涩的语言,?是那些字词和中心思想让我们应付后面的考试?,是让我们读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愚昧,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而惨无人道的统治,?还是一个骂的痛快的勇士?事实上,鲁迅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和文风.
我们读到的鲁迅是不完整的,鲁迅不仅仅会骂,还会爱.我们接触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是不完整的,不仅有鲁迅,巴金,还应该有林语堂,胡适
我们读鲁迅,也应该读冰心
鲁迅的所批判的国民的愚弱今天仍然存在把鲁迅遗忘或是一味的误读他本身就是这种"麻木愚昧"的具体表现
发表于 2006-12-19 14: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2006年11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或是上一期的南方周末
会让我们更多些的思考
发表于 2006-12-29 15: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鲁迅的许多文章,却缺少了读那个社会的勇气。
那个时代,让我怯懦,不敢直视!
现代社会许多作家(暂称之为作家)习惯在骂声中提升自己,
并且骂的对象越有名,自己的品味就似乎越高了。
……
而实质,社会的实质还是隐藏在深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7 04:25 , Processed in 0.0597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