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1|回复: 2

02级的建筑学同胞们,进来发帖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 21: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建觉老师不是布置了那个论文吗?我先把自己的发上来,希望各位同胞不吝赐教.也请大家发来自己的.
题目是要大家快速做一个概念设计,按照下列格式进行说明:
1语言\"讲一个设计\"
2使用者的感觉
3参观者的感觉
4设计者的窃喜
5媒体的评价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个概念设计
                                          —— 橘子洲饮食文化城

民以食为天。 本人观点:一个人可以对不起自己的任何器官和组织,但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胃。
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长沙人都知道这句顺口溜。这也反映了长沙人对这些小吃的钟爱。我认为长沙的小吃必定是湖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罢。 来长沙两年多了,也经常光顾这类小吃,确实具有湖南特有的风味,辣味中透出香来。而这类知名小吃都分散在长沙的大街小巷里,对于外地人来说,要有针对性的去寻找确实有一定困难,刚好碰到了就碰到了。所以本人觉得有必要在长沙的某个重要位置建造一个美食城,让所有的风味小吃在一定程度上都聚集于此,方便人们来享用。而这个位置正是橘子洲。
之所以选择橘子洲,因为考虑到现如今橘洲上夜宵摊分散,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长沙市的经济发展不相符合,但至少有一定的饮食文化的基础;另外,橘子洲处于河东与河西间,地理位置靠市中心,加上交通方便,所以选择于此是再好不过了的。
N年以后(N≠无穷大),长沙市政府与相关部门经过了缜密的协商,同时征求过湖大建筑系老师的意见后,批准建造了橘子洲饮食文化城。经过招标竞标后,本人的这个方案有幸中标。接下来,我将阐述自己的这个概念设计:
如图1,在橘子洲的中间地带挖一条长条形的槽,深5米,宽12米,长200米。上面有采光屋顶。两侧每隔20米将有一个地上通往槽内的通道,宽3米。这条槽就是地下饮食文化街。街道两测除了通道,就是小吃店的门面了。这里的各家门面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招牌,很醒目,起到引导的作用。到了傍晚,门庭若市,人们想去哪家吃口味虾,或者臭豆腐就去哪儿,很自由。
各家店面主要部分处于地下,但是都有辅助部分,由钢和玻璃制造,由电动控制,像抽屉一样,可以伸出界面到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盖上屋顶,四周都是玻璃;晴天就敞开,玻璃都可以撤走,当然边缘还是要设栏杆的。这一切都由电动操作,很方便,如图2。遇到涨潮也不要紧,照样用屋顶和玻璃墙封闭好“抽屉”,或许抽屉会全部或者部分伸到水下,这正是我要的一种特色景观!大伙儿边享受美食,边透过玻璃欣赏外面的万家灯火,还有湘江水,甚至是水下的景观(天气不好或者涨潮时);或是敞开玻璃墙,呼吸新鲜的空气,遥望星空(天气好)。肯定别有情趣。

对于老百姓来说,橘子洲美食城绝对是消夜的绝佳去处。就交通来讲,很方便,步行或者开车从湘江一桥下到橘子洲(美食城配有地下停车场),然后到饮食文化街就可以去想去的店铺了。就算不是来消费的,走一走看一看都能饱眼福(店铺除了小吃外,还可以配有小超市等等)。就外观来讲,在里面会很热闹,灯火通明,令人眼花缭乱。在湘江一桥上往下看,能看到采光顶透出的各色灯光以及橘子洲两侧伸出不一的“抽屉”。就算再远一点,在湘江两岸往洲上远眺,给人的感觉同样很不错。这些都是设计者,也正是我的欣喜之处。
工程竣工后,各界人士都欣然光顾橘子洲饮食城,交口称赞 长沙的夜生活再也不像往年那样没有去处了。当天,经视台,卫视台,以及晨报,晚报的记者拨通我的手机,说要采访我,老实说,我倒反而不自在了。没法子,只能答应他们了,毕竟媒体还是得罪不得的。当时我正在美食城里的杨裕兴吃着面呢,那些记者接到消息后马上赶来了……
第二天,新闻铺天盖地的冒出来,报道了我和我的这个设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又过了几个月,新闻也就不新了,但美食城依旧灯火通明,门庭若市。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2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有附图的,但是懒得弄上来了,大家想象一下就是拉,嘿嘿

欢迎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7 03:43 , Processed in 0.3082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