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inong

警惕“和平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2: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出在中国自己身上的。
是中国人自己盲目哈日哈韩、盲目崇外、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官本位泛滥、社会价值观被扭曲...
如果真的出现什么后果就不叫什么“和平演变”
而叫做咎由自取
发表于 2007-1-18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maomaoyu2007-01-17 21:50发表的:
好久没有来了。
今天凑个热闹。
   看楼上说了不少。我知道“不求甚解”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这时我想背离一下要求“完全理解”。想问一下“国际”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身边没有词典,本想以自身的“学问”来推断,以“人际”“洲际”“星际”看来“国际”的意思是指国和国之间。按这个意思读9楼的“中国融入国际已是无法逆转”怎么也读不通!汗颜。如果说国际的意思就是世界的话,也说不通,中国融入世界?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何来融入?真是让人费解的“国际”。套用儿歌:国际在哪里呀,国际在哪里,国际就小朋友们的心灵里。
  “我觉得和平演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颠覆他国政权为目的!”(引用9楼)。说实话,政权与很多人无关,至少与我无关,这个政权没有了,会有另外一个顶上,或许顶上的这个还要得民心。所以,我大胆地说搂主,你是谁?你警惕那玩意儿干吗?其实好象楼主担心的非政权之和平演变,乃是国民不自主的依附心理。不知道对不对。
  1楼对搂主的“拿来主义”说了不少,我想楼主的意思是,鲁迅的拿来主义早被那些人(楼主举例中的人)弄拧了,甚至搞臭了,成了直接拿来,非鲁迅所提倡的了。这样的拿来主义当然不必用。这样也更说明了鲁迅的拿来主义也已经摇身变为一种颇具危害的手段。[这样的帖子很累,要想说到一处很难,甲立意高,乙看文却不想深入,甲乙矛盾;写作者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方式不同,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想倾向不同,导致甲说四季,乙以为是论八方。能否单列一点讨论?但反过来,这样的讨论基本没有效果。只是人有“发表欲”,借个机会满足一下。]



既然10楼是说中国人都是"不求甚解",你是想"完全理解"一下,那么我想问你一下你理解出什么来了呢?就理解我的"国际"的含义吗?也许,"融入国际"这词是可能存在着歧义,属于用词不当,但"融入世界"倒是早就用了的吧,"融入世界"不是现在流行的口号嘛!至于你说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何来融入,中国有个成语"与世隔绝",说某地方闭塞是与世隔绝,那么按照10楼的逻辑,这地方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何谈与世隔绝?不知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但这成语确实是用上了,"融入世界"这词语也是各大报经常用的.说明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还有前面有位兄弟说鼠目寸光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说应该向以后看,应该要有预见性,那么我想请问你你从这个帖子里预见到什么了?预见到长此以往,几年或几十年后中国会被和平演变吗?拜托,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要我们怎么来从这些事情里预见以后的事情!

"所以,我大胆地说搂主,你是谁?你警惕那玩意儿干吗?"(引用10楼)你不关心别人关心一下就不行吗?如果什么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看,那我们的交流怎么进步?相对来说,我还是同意你后面那句话"其实好象楼主担心的非政权之和平演变,乃是国民不自主的依附心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篇幅有限,本人没有把自己的理由讲的明白,但是稍有点阅历的应该能看的明白,比如那位donkey先生已经看出来我的意思了,楼下几位还是不太明白,呵呵 。不要紧,请各位先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几年后 在思索思索也许能得到一点启发
发表于 2007-1-18 1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菡萏叶1985     怪我不好,我写东西有个坏习惯,不想把想说的意思请清楚楚罗列出来,这是一个弊病,却很难改正。从你的回帖中,我看出你颇有些愤慨。我对“融入国际”的质疑,以及对“融入世界”的看法非是刻意与你相悖。“与世隔绝”的意思为: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中国所处的是世界上最肥沃的欧亚大陆东端,毗邻的民族众多,当不属于偏僻的地方;中国78年改革开放,90年代沿海全面开放,世纪之交网络也普及到大江南北,当非自蔽于世界。所以我认为现在还喊着融入世界是很可笑,当然也是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心的驱使。什么叫“融入世界”?我来试着解释一下:我们把电脑引进来,也开通英特网,但我们用的还是汉字,这就是融入世界。要知道电脑的键盘都是英文的,我们引进电脑的同时假使认为使用电脑必须用英文才行,汉字真是笨,放弃了汉字,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使用电脑将会方便多了。但结果是我们融入世界之后就一辈子是“世界”的了,我们将来就只能是“世界人”了。
  你说的教科书也我读了十几年,你说的媒体我也天天接触。教科书和媒体的都是人搞出来,不是老天爷的赏赐。既然是人搞出来的就有破绽甚至可能还有潜在的欺骗。
  我说的"所以,我大胆地说搂主,你是谁?你警惕那玩意儿干吗?"我说话的对象是楼主,可却是你来接话。你知道你自己都不同意楼主的的观点,从我的第一个回帖看出我对楼主的思考是认同的,所以大体上我和楼主是一类人,就象“山贼”(楼主不要在意)一样,我们会说:风紧,扯呼!而你站在另一面,却要接我对楼主的话,你说你真的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吗?
  这类大课题,而且有点敏感,我只能讲讲感受,条条框框的罗列却是我所不能及的。
  我的观点------国民不自主的依附心理会埋葬中华民族秀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美好愿望。
发表于 2007-1-18 2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wainong2007-01-18 19:12发表的:
因为篇幅有限,本人没有把自己的理由讲的明白,但是稍有点阅历的应该能看的明白,比如那位donkey先生已经看出来我的意思了,楼下几位还是不太明白,呵呵 。不要紧,请各位先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几年后 在思索思索也许能得到一点启发
  
    两年前,我写了一份倡议书,内容大体与楼主相似,自己打印了一百多份,独自上校园里传发。那时的我悲哀得如同民国初的新青年。总在网上证明自己是如何的“中国人”,想方设法甚至牺牲人格欲抵抗汹汹之浪潮。后来,知道了这是自己人生路途上的一个小过程。
   这样的一个问题,楼主想大家记下来,甚至去思索,未免一相情愿了。在一个大家都能发表意见的网络中,欲让他人思考阁下的观点,而期间没有深入浅出的解释,这是很难的,因为在此大家是基本平等的地位,谁会刻意留意甚至思考你的观点。你要说出来,而且说得透彻,让人难以抗拒。努力-----共勉。
发表于 2007-1-18 22: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omaoyu
你也说了与世隔绝是存在的,那么我想"融入世界"也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为什么要融入世界?尽管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历史经历表明中国跟世界的接触是频繁的,但我想中国在某些事情上还是跟世界有差距的,比如法制和市场监督体制以及行政监督体制,这就有必要融入世界,接受世界先进的被公认有利的某些东西(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什么都照搬世界的,只是说学人家好的).回到主题上就是中国在跟西方意识及价值观的接触中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改变.

抱歉,看来我是没能从你的那条回复中看出你是支持楼主的.

我以前是一直在讲我对"和平演变"的理解.我就是那么认为楼主所提的那些从根本上来说无法跟"和平演变"联系起来.这只是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的某些不和谐的言论.

PS:这里既然是湘江评论,就肯定会有争论!意见相左,就要辩,才能越辩越明!
   我的理解可能是不深刻或错误的,但我觉得还是可以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
发表于 2007-1-21 2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近代中国会衰落?  而几乎就是在同个时间近代日本却崛起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在于自身的竞争力,在于人民整体幸福的程度.不在于一家之权,不在于党派利益.所以,对一个国家而言,何种制度,思想更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无论是传统,还是外来思想.

如果LZ所谓的和平演变是指"制度上的改变",是指"思想上的调整",我们为什么需要警惕??

如果LZ所谓的和平演变的结果是指一些糟粕的诞生,那只能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附加产品,并非哪些国家刻意的灌输.
发表于 2007-1-21 2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LZ无论在讨论什么问题的时候,语气里都处处显露出一股见识"高人一等"的感觉, 而事实上,其基本观点却和很多90年代中期接受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多年的高中生极为相似,至少和我当年读中学的时候的很多看法差不多.

所以,与其劝告别人记下问题,过几年再思考,还不如你自己这样尝试尝试.  或许都不用几年,你就能发现一些自己的问题. 事实上,你的很多观点,都属于概念混淆式的低级错误, 只是在你自己粗浅看来逻辑上很通顺而已.
发表于 2007-1-21 23: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过嘴瘾的话,那只会让这个摊子更水,这个帖子没有任何必要讨论,跳过
发表于 2007-1-22 17: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过嘴瘾的话,那只会让这个摊子更水,这个帖子没有任何必要讨论,跳过
  

  
应该是过手瘾,莫二错了。


第4个回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18 07:37 , Processed in 0.0613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