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2|回复: 3

苏力,毕竟与众不同(最新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0 00: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内有一座古县衙,坐北朝南。县衙大门楹柱上悬有一副对联:
  上联为: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下联为: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这副对联,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就是这副对联,苏力却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
  
  一提苏力,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个咬字略有不清、逻辑好似有些混乱的,抽起烟来一支接一支,却又瘦瘦的、很有趣的形象。
  苏力的文字,真是让人不敢恭维。他的语言有的时候很美,但在很多文章中,用词却莫名其妙。就拿发表在最近一期读书上的这篇《曾经的司法洞识》,洞识意义为通晓、透彻了解,
  与司法连用,意义上不难理解,但前面加上曾经的,就真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也或许,这与苏力的诗人情节有关。本文中,苏力的表达仍一如既往的罗唆,让人难以忍受,“即使如此,如果历史地评价,这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尽管…,本文却不是…,也不意味着…,哪怕注定有人…”唉,一如既往的罗唆,看到这些,真不知道他以前的诗是怎么写出来的。
  但话说回来,仅就苏力所要表达的思想而言,他仍无愧于我内心中认可的几个为数不多的法学大家,本文也是如此。
  
  一副对联,我们看看,在苏力严重,究竟能“洞识”些什么?
  一、(上联中看出)司法必须筛选诉讼人,也就是说要将有限的司法资源尽可能提供给那些最需要司法服务的人。其实,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古代司法资源有限,现代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二、(下联中看出)法官不能太法条主义,完全依法办事未必全是好事,法官要合理利用裁量权。
  三、(上下联整体上看)将诉讼者与参与者并列,是古代“司法洞识”的重要和深刻的理解。虽然“小心的求证”上有点牵强,但这个“大胆的假设”非常的有意义。
  四、司法必然要回应诉讼人和社会的特殊需求,构建任何一项司法制度,都必然要,也必然应该考虑到诉讼人和社会。从这个角度出发,苏力看到了很多人本应看到的“诸如司法、仲裁、调解甚至私了,司法中的简易程序和常规程序,小额法院,专门法院和普通法院,英美法中的初审法院和上诉法院之分,陪审团,律师制度,辩诉交易等一系列制度”的理解方式。那也就是孟德斯鸠所云“为一国人民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该国人民的”,法律必定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创造。
  五、制度并非总能达到预期。一方面,任何制度本身都不会坚定不移地指向其设定的目标,保持其诞生时的纯真。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局限中,制度的效力难以达到预期。
  另外,苏力以前经常指出的,也在本文中指出的,更正是我的长久以来担心的,那就是,太多的人,特别是我们法律人,对古代的司法了解很少了,甚至很片面。“赞叹恐龙并不意味着我们渴望回到侏罗纪”,但了解过去,毕竟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未来。
  
  第一、第二、第五点,法律人应该自己就能看到,第三、第四点,苏力思考得细致,“洞识”得透彻。
  
  苏力,毕竟与众不同。
发表于 2007-4-20 14: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苏力仍是朱苏力
三句话不离本行
采用“外部视角”
运用“经济分析”
再提高一点
就是“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
管他是新的还是旧的“实用主义”



“语言是存在之家”
法学分析不是写诗
真这样,他可能就变成了另外一个
格林
发表于 2007-4-20 14: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苏力-本土式的“复调”
朱苏力说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波斯纳是一个“复调”,是一个工作狂,但其实朱苏力本身也是一个“复调”,也是一个工作狂。
  
朱苏力在法律思想网上登载了他最喜欢的10本书,其中波斯纳的就占了4本,即《法律的经济分析》、《法理学问题》、《法律与文学》、《性与理性》。从书目中就可以看到波斯纳所涉猎范围之广,但波斯纳的著述却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三句话不离本行”,波斯纳坚持的还是他的经济学分析进路。当然,他也具有其它的进路,否则朱苏力也不会说他是“复调”了。

有人说朱苏力是后现代主义者,也有人说朱苏力是实用主义者。朱苏力不讳言自己是受到了实用主义的很大影响,但他却不承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尽管他很欣赏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但福柯是后现代主义者吗?这恐怕还得先把后现代主义界定清楚了才好说。

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以及朱苏力的其它著述中,他采用了很多不同的研究进路,但他最出名的也是最代表他特色的是语境进路,即追求经验分析,实证分析,和心理分析等。

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哲学流派,当然这有它产生和壮大的社会原因。实用主义在詹姆士的著述中被表述为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工具主义,是注重和追求实际效果的,“有用即真理”或者“真理即有用”成了它们的标签,有用这样一种实际效果就是他们追求的目的,但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和衡量是有用的呢?而且实际效果是将来才会完成的,它不是现在完成时,是将来完成时。人不可能清楚的预知结果是什么样的,除非他们依据以往的经验而能大体预知,由以往的经验归纳出一定的规则和原则,从这种规则和原则出发就可以大致预知同样的行动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实用主义更注重的是行动,是实践,是经验,所以詹姆士在他的《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这本讲演集中说,实用主义是一种纯粹的彻底的经验主义。

詹姆士还是一个心理学教授,并有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出版。朱苏力说他受到了詹姆士和罗蒂的很大影响,而罗蒂是新实用主义的一个代表,其代表作为《哲学和自然之镜》,同为经验主义哲学之宗派的英国的维特根斯坦和哈耶克也对朱苏力的研究进路产生了影响。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中所表现的“理性不及”在朱苏力的著述中能经常看到它们的影子。

波斯纳的成名是因为在芝加哥大学这个经济学气氛特别浓厚的环境里产生了他的一个交叉学科研究著作《法律的经济分析》,但波斯纳后面的著述如《法理学问题》等虽然坚持了经济学分析进路,但波斯纳却用他那种带着文学与诙谐的笔调在漫不经心的经心下却采取了其它的进路。典型如系谱学和历史研究,而系谱学在尼采的《道德的谱系》中产生了巨大的威力,福柯又继续把这种系谱学的威力接下去发扬光大,而历史研究也极端的具有爆发力,想一想梅因的《古代法》、萨维尼所主导的历史法学派和马克思的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就知道了。这种带着一种还历史之真的祛魅思想研究方法却不太为浪漫主义者所接受,如梅因在《古代法》中揭开了“社会契约论”的面纱,这可能也是莫里森在他所编著的《法理学》一书中没有列入梅因和萨维尼的原因吧!但这仅仅只限于我的猜测。

波斯纳为什么跑到《法理学问题》里边来采用多种方法对《法理学问题》进行解答呢?朱苏力意识到了,波斯纳也很清楚。经济学分析进路具有很有效的分析作用,但追溯到伊壁鸠鲁的功利主义经由边沁的充分发挥也始终不可能占据主角,因为经济分析必须追求量化,要求客观,但正义却不完全是可量化的,也不是完全客观的,而且经济分析带着一种先天的疾病,怎么看都怎么像是“事后诸葛亮”。朱苏力也承认这一点,而且朱苏力所推崇的另外一本著作也带有类似的缺陷。

这本著作就是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其实这是由两本书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本子的,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写作对象也就是预期受众是中国人,土生土长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中国人,费孝通先生在这个本子中的社会学分析是相当精妙的,当费孝通先生过世后《南方周末》上这样说道:“中国在五十年之内再也不会出现超过费孝通先生这样的社会学家了”。朱苏力是相当推崇费孝通先生,而且有些文章是直接在费孝通先生观点的基础上再细化的。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和另外一本著作《中国绅士》的预期受众就不是中国人而是“老外”,从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更符合我们的胃口。费孝通先生所采取的分析进路是社会功能论,这种分析方法也同经济分析一样,最主要的目标是解释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这种制度、这种文化、这种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如此产生、发展?也就是说,这种存在有它(合理)存在的原因,这也就是朱苏力所说的理论永远慢了半拍,但这种悲观在马克思那里被批评了,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说以往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但哲学更应该的是改造世界。但这种解释和改造在加达默尔的诠释学里边却是同一过程。

朱苏力所推崇的卡多佐、霍姆斯和波斯纳都是有名的法官,而美国的司法传统和法学教育的中心都是案例,从一个案例里边进行细化分析,这种不求欧陆系统化研究的方法也影响了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一本论文集,而且他这个高产的写者后边所出的书也都是论文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集子并不具有很强的逻辑严密系统性,这只是仅仅就书的总体编排而言,并不指里面单独成篇的论文,每一个单独成篇的论文都有其逻辑严密性,而且实证分析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他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针对一个小问题而发微,把这个问题给说得透彻,但这种透彻是一种相对的透彻。带着文学性语言的分析难免在逻辑上给他留下陷阱。其实在追求严密逻辑与形式优美的文学性语言之间是一种妥协,严密的逻辑论证难免给人留下一种枯燥的印象,而文学性的语言分析却能骟起人的阅读欲望,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欢阅读朱苏力著述的一个缘故。但文学性语言分析的逻辑却并不是十分的严密,朱苏力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只表明了他是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的,这并不代表他的分析是最后的分析,就好象《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广告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事物”。所有的《道路通向城市》也表明所有的道路从城市发散到农村。

朱苏力始终在追求这种不同的角度,多次的角度变换就形成了一个“复调”,而这种“复调”也由于他的本土资源研究,就从波斯纳的“复调”变成了本土式的“复调”。
发表于 2007-4-22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力的东西,看多了,或许会有点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20:41 , Processed in 0.1016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