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回复: 0

八国联军有个中国兵团 “作战勇猛不挑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8 13: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军团



中国军团翻译人员1904年

  中国档案专家历经八年研究,近日从深藏于英国的档案发现了八国联军的一段秘史:在这场侵华战争中曾经有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部队“战功显赫”,但他们不是清军,而是代表英军对华作战的威海卫中国军团。



  英国外交档案记载了威海殖民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中国军团。


  1898年至1930年,英国租占威海卫32年,此后,刘公岛又被英国远东舰队续租10年。但由于英方撤离威海时,将所有官方档案全部带走,人为地造成了历史的断代和记忆的空白。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在1898年到1930年间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和遥远。当年英国租借威海时留下的遗迹一度无从可考。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历史,但是威海却失去了32年的历史记忆,而且是这个城市当年被外国侵略者进行租借统治的这样一段屈辱史。


  威海档案局的专家开始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远赴英国去寻找那一段记忆。



  1996年,威海档案局的专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时,几经周折与英国国家档案局局长取得联系,才打开了出国查档的大门。此后先后四次组团赴英国,一方面依托于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官方机构,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国外官方和民间征集。几年下来,花费巨资征集到流失了大半个世纪的英统时期历史档案3万多页、缩微胶卷248米、照片2000多张。


  在接下来的研究档案、重建记忆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无意间发现了威海殖民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事实:中国军团。


  据英国外交档案记载,英国租占威海卫的初衷是将威海建成英国海军在远东的军事基地,与盘踞旅大的沙俄抗衡。但《租威海卫专条》签字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清楚地认识到,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陆防面临巨大压力。当时英国兵力匮乏。英国人和布尔人在南非地区争夺领土,迫使英国不断向南非增派兵力,过多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国的陆军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遂决定在华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的防务。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去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


  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人组建一支效忠于异国的军队,此举遭到了清政府的强烈反对。英国辩称“在威海卫招兵组建军队,是为了维护租借地的安全,不会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使用该部队”。


 不久,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于1899年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方部队命名的惯例,便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国军团”;威海人则按中国习俗称之为“华勇营”。



  该军团的尉级以上军官均从英国的正规部队调任,士兵则在中国招募。招募范围,完全违背了“只在威海卫招兵”的承诺,扩大到了山东、直隶等地。在军团内部,除了乐队、译员、卫生队之外,还设置了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这支部队经过正规的英式训练之后,分别驻扎在威海卫各地,担负租借地内部治安和对外防卫任务。


  英国指挥官称“中国军团远征作战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


  中国军团组建后不久,便执行了第一次战斗任务:镇压威海人民的武装抗英斗争。先是于1900年3月26日,武装驱散姜南庄村崔寿山组织的抗英集会,并逮捕了崔寿山等三名抗英领袖。5月5日与5月6日,又分别在报信村和道头村枪杀29名抗英群众。接下来的1900年6月中旬,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中将率八国联军进军北京,途中遭到了云集在天津的义和团和爱国清军的奋力抗击。西摩尔为了补充军源,及早消灭义和团,便调中国军团增兵天津。


  6月21日,刚刚镇压完威海卫抗英民众的400多名军团士兵乘英舰离开威海卫前往天津。到达天津后以编号为“英军第一军团”的名义编入到英军作战部队序列,并立即参加了攻城战斗。6月27日攻占了北洋军火库,7月9日攻占了海关署军火库,7月13日和14日占领了天津城。


  其实,在天津作战中,中国军团是“参加最后攻城战并占领天津城的英国军队的唯一代表”。天津战役后又直接向北京进军,参加了解救外国驻京公使馆的一系列战斗。时年随军团参加战斗的下级指挥官巴恩斯在其所著的《与中国军团在一起的活跃日子》中赤裸裸地称:“中国军团远征作战次数比任何部队都多。即使不算解决威海卫出现的麻烦,天津之战有我们的份,解救北京有我们的份,以及1900年8月到独流和夭折的北仓,这些远征都是我们干的,没有其他军团参加。”


  在八国联军中,这的确是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组建和指挥这支部队的鲍尔上校因为指挥有方、战绩突出,天津战役刚刚结束就被任命为八国联合殖民政府“都统衙门”成员。为了表彰这支部队攻克天津城的战绩,战役结束之后,英国陆军部便特意设计了一种以天津城门为图案的徽章作为中国军团的团徽,镶嵌在军团士兵的帽子和衣领上;为了纪念阵亡的官兵,殖民政府在威海卫特意竖了一只刻有23名阵亡官兵姓名的纪念碑作为对这支部队的褒奖;1902年又挑选了12名官兵代表中国军团到英国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同年这支部队兵员也猛增到1320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1 16:07 , Processed in 0.1247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