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湖南大学绿色营
-----走进壶瓶山,聚焦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
一、活动背景:
1、地理--北纬30°上的“基因库”
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境内,总面积666平方公里,是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壶瓶山位于东经110°20′-110°59′,北纬29°58′-30°08′,拥有中国中东部地区发育最幽深狭长伟岸的峡谷,总长度达200多公里,山峰与峡谷相对高差大部分在800至18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共266座,主峰海拔2099米,被誉为“湖南屋脊”。其中溶洞成群,溪流纵横,瀑布众多,最大的壶瓶瀑布高327米,李白途经此山时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千古绝唱。
壶瓶山地处中国东部季风气候与西部大陆气候交替的过渡地带,不曾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 其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带现象明显,森林植被为华中植物区系地带性的代表:其中植物多达65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47种;动物达44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1种,被称为“欧亚大陆同纬度带中的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据科学家推测壶瓶山是目前仅有的两处华南虎栖息地之一,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专家认定壶瓶山有华南虎野生繁殖种群存在。保护区丰富和特殊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使其具有重要的植物地理学意义及保护价值。
2、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发展
 生态破坏
在这方钟灵毓秀的人间佳境,我们却看到某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个人利益,不惜捕捉蕲蛇,猎杀鬣羚、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些开发商以投资开发为名,在未经取得开采证的情况下,对当地的黑滑石矿进行大规模非法开采,使国有矿产资源遭到非法破坏,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 旅游开发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区自1998年启动了生态旅游项目,经数年的开发、建设,已推出湖南屋脊峡谷生态漂、江坪河神景寨度假村、象鼻子沟和石碾子沟等旅游项目。
 社区共管
壶瓶山保护区在2002年10月被列入第二期全球环境基金(GEF)保护地区管理项目,建立了社区共管的管理制度,各项措施相继启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改变原来的管理策略,与区内及周边社区结为伙伴关系,共同解决保护区内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设计社区共管的具体方案,对12个社区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在区内开展了生计替代和能源替代两个项目,并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居民和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和一些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努力,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也有所好转: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区内生物种群不断扩大,数量增多;森林火灾与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减少;社区生态性富民产业初具规模;保护区与社区基础建设得到有力发展。
 居民权益
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大量毁坏农作物、频频袭击人畜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毁物伤农事件,是当地群众感到头疼的一大难题,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保护区的正常发展。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使他们本来就很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而野生动物又不准打,受害农民是有苦难言。人兽矛盾的日益尖锐,使保护区公众维权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保护区内群众的疾苦,那么,他们的环保意识将受到强烈冲击。
…… ……
我们不禁思考,在不法分子的粗暴掠夺和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壶瓶山还是否能保持它的那份原始、奇丽与神秘?在保护区现行的管理运作中,能否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能兼顾好居民的权益,实现保护区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是都是有待我们发现和思考的问题。
2004年9月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之后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随即确立我国今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路线方针。可见,和谐社会将会是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其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冲击与破坏,二是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反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我国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呈现激增态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如何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谋求社会的稳固、持久发展,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现在全社会的环保呼声日益高涨,一系列关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和修订,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保护自然生态,更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体制和正确的生态观念。
二、活动主题
走进壶瓶山,聚焦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
2007年湖南大学绿色营,以普及环保理念、引领当代大学生认识现今自然保护区现状、树立和谐发展观为宗旨,将于2007年暑期走进“湖南屋脊”壶瓶山,记录保护区内居民生活与自然资源保护现状,关注人兽矛盾,探究社区共管机制,通过我们的实际调研辨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现代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生态保护对当地社会发展限制的双向关系,倡导天人和谐理念,思考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活动目的
1、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记录壶瓶山现状和居民生活,关注保护区居民维权问题;
3、宣传环保思想,普及环保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锻炼营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树立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观,培养绿色人才;
5、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保护区的管理与发展,探索自然、社会双赢模式,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发展。
四、指导思想
湖南大学绿色营队风:
遵纪、严谨,协作、实干;
勤学、睿思,实践、民主。
本次绿色营活动思想:
热爱自然,传播绿色理念;
调查记录,辨析保护发展;
理性思考,倡导天人和谐。
五、活动内容
 保护局方面
访问当地保护局,收集保护区基本情况资料,了解社区共管工作开展情况;
 自然资源及旅游开发方面
1、感受“湖南屋脊”的自然风貌,记录保护区内自然景观现状,重视其保护价值,提供可行性保护方案;
2、记录保护区开发情况及旅游现状;
3、调查并记录分析保护区内非法猎杀野生动物、非法开采滑石矿及其产生的污染破坏等的情况;
 居民生活及社区共管方面
1、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调查其环境保护意识情况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了解保护区内现行保护措施对居民日常生活、当地发展状况的影响及居民所持的态度;
2、关注野生动物毁物伤农的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条文,撰写一篇保护区内维权与求偿的论文;
3、从组织策划到具体实施,探究保护区内社区共管的运作模式,分析其在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并根据调查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
4、了解土家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宣教、实践、呼吁
1、根据实地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对有针对性的当地居民、中小学生和游客等进行环保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教育;
2、致力解决活动中发现的一些当地的实际问题,树立为人民服务、踏实肯干的行动思想;
3、将调查分析所得结果,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将问题反映出来;
4、呼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出台新法律法规保障居民权益,关注保护区现行环境管理机制。同时,让社会各界关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六、活动安排
A、前期筹备
1、营员招募
07年2月面向绿色志愿者协会和环境学院内部招收第一批营员,07年3月面向全校招集第二批营员,并组织绿色营精神的学习认识,召开绿友见面会,促进绿友的思想交流和相互熟络;
2、环保知识培训
邀请环境学院老师做关于湖南环境现状的讲座,组织观摩环保题材的影片,增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
3、团队培训拓展
组织团队培训活动,促进备选营员的磨合、培养默契、树立团队意识;
4、活动策划
搜集湖南本土资料,筛选出壶瓶山、东江湖、雪峰山平江丹霞地貌和桃源五个方向深入,经过各组讨论和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壶瓶山为07年活动地;
5、安全防范及体能训练
根据行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准备相应的自救方案;学会一些常见突发疾病情况的处理;组织登山、跑步等增强体能;
6、前期踩点
完成前期策划后前往活动地验证活动路线,了解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联系,完善策划;
7、预备营员选拔
根据备选营员对绿色营的理解、筹备阶段工作的考评、团队活动的表现及大家的相互推选,确定20名预备营员;
8、模拟考察
组织预备营员在长沙周围地区进行与出营内容相关的模拟考察,积累经验,增强协作能力;
9、专业提升
邀请湖大环境、生科、法学等院系的老师进行专业知识的辅导,提升营员专业知识水平;
10、营员交换
通过和其他地方营组织的联系,经组织推荐、答辩,与省内外其他队伍交换营员。
B、出营安排
1、行动主线:
长沙——石门——壶瓶山镇——三河村——壶瓶山主峰——东山峰农场——神景寨——壶瓶山镇
2、地形图
3、日程安排
第1天:举行开营仪式;从长沙经石门到达壶瓶山,与保护局联系并取得支持。下午到达三河村,适当休整,熟悉地形及村落分布,为之后的调查做好准备;
第2-3天:在三河村及周边开展相关的调查和记录。
分两组展开行动:一组用相机、DV记录当地实际情况。另一组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区共管实施情况;
第4天:登壶瓶山主峰,沿途对居民进行访谈,记录沿途自然风物,在半山大洞坪宿夜;
第5天:下山,休整并整理所有调查资料,为第二天环教活动做好准备;
第6天:根据调查结果,在三河村组织有针对性地宣教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第7-8天:去往东山峰农场,走访当地居民,调查并记录当地黑滑石矿的非法开发和破坏情况;
第9-10天:到达神景寨,分两队分别进入象鼻子沟和石碾子沟,记录两条路线中的旅游开发情况,并进行一次宣教活动,加深人们对壶瓶山的了解,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11天:在壶瓶山镇的学校进行宣教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同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下午返回长沙。
C、活动后期
1、我们将完成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写出真实的调查报告,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所有营员汇总自己的心得体会,丰富本次调研活动的内容,升华活动的意义;将此次调查的结果(总结报告)反馈给有关部门;
3、通过摄影展、讲座、文集、长沙市媒体以及网络做广泛的宣传,与湖南省其他绿色营队伍进行交流。
七、安全性和可行性论证
安全性论证:
1、为避免不良自然环境对出营人员造成影响:
绿色营出营前要配备防雨、防滑、防晒物品,确保营员不因天气状况引发疾病,影响行程。
医疗队配备清水片、防暑药、腹泻药等常备药,确保营员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由于壶瓶山上温度较低,要求营员备齐防寒保暖衣物。因夏季山上蚊虫很多,要求营员自备长袖及花露水。
要求营员出行前充分了解当地地理交通,在活动中万一迷路便于找回住所。提升安全意识和集体意识,确保顺利展开各项活动。
2、安全培训:
出行前我们将进行安全知识、体能等方面培训提高营员的安全素质,并随队配备应急药品、通讯设备等,防止各种意外事件影响行程。
3、人身保险:
考虑到户外活动可能引起的各种意外事故,要求营员出行前购买意外伤害及人身保险,减轻因意外事故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4、路线安全:
本次活动我们选取安全系数较高的火车和汽车做为交通工具,在壶瓶山保护区内展开活动。考虑到当地地形较为复杂,将派先头部队对该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地地形、自然风貌、交通条件、人文风俗等情况。出营途中要求营员结伴同行服从组织安排,防止因缺乏团体意识单独行动而迷路或发生危险。
5、团队纪律
制订以以下四点为中心的严格而切实可行的团队纪律,以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和营员的人身安全:
 树立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维护自身形象;
 活动期间不经组织批准,不可擅自离开队伍;
 严格遵守保护区的规章制度,不得涉及任何违规及危险活动;
 尊重当地习俗,不得做出有损当地民风民俗的行为。
以上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和营员的人身安全
可行性论证:
1、本届湖南大学绿色营着眼于保护区现状,深入环保焦点,思考保护区的管理与发展,力求用实际行动唤醒其他人的环保意识,倡导天人和谐理念,是顺应“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符合绿色营精神的;
2、本次活动定位于调查保护区现状、从向保护局了解和通过记录居民生活来反映保护区管理模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在关注居民权益方面,营队安排一位环境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深入研究,在大学生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体现我们活动的意义,达到预期效果;
3、活动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的调查情况,面向居民、中小学生、游客等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环教活动,最大限度地扩大影响力、发挥实际作用;
4、在筹备阶段组织营员学习环境知识、组织团队培训、学习安全知识、开展模拟考察、提升专业知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安全意识,扩充营员知识面,拓展我们的行动能力;
5、在完成前期策划后我们将派营员前往壶瓶山进行前期踩点,实地验证活动路线,联系当地政府、学校,充分了解当地交通条件和食宿情况,并相应完善策划,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上体现此次活动可行性
八、预算
(待定)
九、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湖南大学绿色营邮箱 hnugreencamp@163.com
湖南大学绿色营论坛http://wlzb.net/phpwind/thread.php?fid=370
总协调
曾龙云 13487582837 zly493417100@yahoo.com.cn
尹倩婷 13637499085 yqtstory@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