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血剑轩辕

捡拾青葱岁月的声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无悔的老狼
当校园民谣只是零散于昨日的风中,如黄昏的风铃声飘落于某些人的记忆中,很多人的心里却是永远珍藏着老狼那沙哑而又真诚的声音。校园民谣是清醒的心的呓语----伴随着成长、伴随着青春。

  在《恋恋风尘》忧伤的山冈上看着红色的朝霞,在《美人》里痛彻心骨的感受这世界变化快,在《蓝色理想》中幽幽叹息生活不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东西......老狼从不制造过分的跌宕起伏,他只是自言自语般,旁若无人又深情的唱,使你不由自主的跌进他忘情的世界里,在他所摄的青春胶卷里漫游----彼时彼刻,你和他都是美丽的音乐虫子,可以忘掉许多东西,亦可以幻想许多东西。

  记得高晓松在文章写到老狼在唱《青春无悔》时哭了。这就是老狼,这就是校园民谣的魅力。在校园民谣的背景里,那块纯净的幕布映的是整整一代学子的记忆,永远揪心揪肺,无法释怀。

  青春无悔。在偶而间歇的一抹遗憾与苍白更显得青春的脆弱与可贵。老狼仍旧是在那里摇头晃脑追忆着似水流年,在平淡中唱出真味,活出真味----深刻、持久,那才是校园民谣的真正意蕴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描画无悔青春的高晓松
相信生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并在校园里熏陶过的人都会知道“高晓松”这个名字。当年的一曲《同桌的你》,不知打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莘莘学子,而且让不多愁的也善感起来;一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在多少毕业前的散伙儿饭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后仍然感慨万分。对很多人来说,那时的心情是最真的,那时的泪水是最值得回忆与感动的。

  高晓松自己说:“我写的歌不是只属于某一个阶段,因为我写的东西比较浅,就是基本人性,我的能力就是描述得比较好。我一直说我有长有短,我短在内容,内容上没有大师风范,但我的形式感特别好。比如眼前就是一个杯子,但我就能把这个杯子写好。甭管是个什么东西,但我能把它写得好听。

  高晓松语录1:校园民谣包装的不是让人愤怒的东西,而是让人柔软的。其实那个年代的人都太坚硬了,我觉得校园民谣能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太坚硬了,特别需要一些软的东西。

  高晓松语录2:校园的音乐完全是一种分泌物,是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没事干,分泌出来的一种多余的东西,但是因为你年轻,又没有生活压力,你可以谈恋爱,但是又不用挣钱养你女朋友。

  高晓松语录3:大学里的音乐就是年轻人愤世嫉俗和风花雪月。

  高晓松语录4:总的来说,校园音乐不是一个商品,校园民谣也不能代表校园音乐,因为校园音乐最多的是愤世嫉俗。

  高晓松语录5:我觉得,这是本质上的。我跟张亚东对音乐的看法,是对于我们内心的看法,因为我们都是创作音乐的。宋师傅和黄师傅对于音乐的看法,是对于一个风景的看法。当然他们俩是最好的音乐商人。因为他们还没有把音乐完全当成一个商品,把音乐当成商品的人也很难去衡量它到底值多少钱。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忘却的郁冬

   郁冬的思维和表达的确是与常人不同,而不是故意装出来的。他的风趣十分独特,通常是将事情简单化,联系更形象更直接,造成夸张和意想不到的搞笑结果。奇怪的是我们永不感到厌倦。郁冬是在当年老狼那一代人里年龄最小的,但才华和歌曲的质量却是最咄咄逼人,这一点圈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说。

  郁冬属于闲散的人,喜欢闲散的日子,没有压力的生活。有一阵子,他和老狼甚至会相约去看街景,看似无聊到这一步,其实不然,郁冬的内心十分有秩序,他专心于各种体验,并把它们有效地归纳于自己的的音乐,就象日后我们会在老狼的专辑里发现一首郁冬他创作的主打歌《昨天今天》,歌中反复唱到:“是谁遇见谁,是谁爱上谁,我们早已说不清,是谁离开谁,是谁想着谁,你曾经给我安慰。”我喜欢在深夜里听郁冬的歌,去想歌背后是怎样一个故事,虽然故事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而我每次都会感动,既为歌,也为自己。

  露天电影院,其实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曾经做过的梦,曾经为之欣喜的东西。小孩子的目光是最敏锐的,他可以对许多东西发生好奇,春节几个嘭彭作响的炮仗,一个样子奇怪一点的娃娃,都可以让他们快活上大半天。因为总是自得其乐,极容易被满足,所以不明白什么叫无聊,活在自己并不知觉的无忧无虑中。因为年纪小,遇到的事和人都还很少,所以生命纯洁如一张白纸,微微一点颜料就足够让他为自己描绘出最美丽的图画,生活让他如此惊奇,他过得那样的认真而一丝不苟。

  随着物质的发达,城市的繁华。并不想否认那时的孩子更接近生命原来的样子,比现在的孩子更像孩子,郁冬一定是有同感的。否则他不会写“现在的孩子已不懂得从前”,当然他指的改变并不单单是孩子,从前的许多东西,比如那种比较亲近无隙、坦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早已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逐日淡薄。即使是孩子,谁都无法回到那个时代的纯真状态。就连那时的某种象征——露天电影院,也几乎消失了。“物是人非”是一种悲哀,然而当凭籍怀念的东西也荡然无存的时候,或许是更大的悲哀。一种无从追寻,空漠的伤感,散落在空气中,无穷无尽。正是那种口琴般断断续续,绵绵不绝的声音。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他深种在自己记忆里——罗大佑
很久以来,对于罗大佑的歌与音乐,我们都只剩回忆了。听闻他要来开个唱的消息,那曾经默守了多年的激情仿佛执着地缅怀一个世纪的灿烂,不忍向告别的光阴说再见。

  初闻罗大佑的歌,是在自己少不更事的时候,在“乡愁四韵”细腻精致的木吉他编曲里,听着他暗哑悲悯的嗓音,体味着旋律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情感的芬芳只觉得意象缠绵,充满温情,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充溢在胸口。听大佑一遍遍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渲染着浓得化解不开的愁绪,吟哦过往的青春传送韶华将去的痛楚和凄美。“鹿港小镇”虽是怀乡之作却直指政治现实,动情的低吟和沸腾的情绪,刻划出当时社会的脉络。

  稍大一些,听“之乎者也”,反传统的摇滚Raggae充满调侃、不羁、嘲讽与强烈的使命感,将民谣与摇滚结合得恰如其分。同期的还有“未来的主人翁”,那睿智的歌词丰富、凝炼、具有超凡的预见性,充满了为改变现实而梦想的哀痛。“将进酒”则倾倒着浓郁的钢琴音色,把民乐和西方POP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那么和谐地糅合着将怀旧的情绪颠覆得深入人心。在“现象七十二变”里,罗大佑是个极具进攻色彩的社会批评家,对社会问题充满人文色彩的尖锐嘲弄。他象一把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用特有的黑色幽默痛快淋漓地嘲讽病态社会的虚假丑恶,他让人们在匆忙而迷惘的生活间隙里聆听到了一个清醒的声音。

  音乐就象一个火种,“恋曲系列”是罗大佑为他的生活历程及所经过的年代用歌曲的形式所作的记录。“恋曲1980”简单、朴素、至情至性,大佑正燃烧着年轻而狂放的激情;“恋曲1990”年少轻狂的浪漫时代转换了模样,层层叠叠的吟诵满是惆怅;到了“恋曲2000”则是压抑、悲壮和苍凉,伴随着越来越沉重的家园情怀,是一首青春不再、感时忧国的恋曲。

  在罗大佑的所有作品里,“亚细亚的孤儿”是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觉得那歌唱来自生命与灵魂的焦点。创作者将合唱的童声融入编曲,利用军用大鼓、小鼓和唢呐交织出张力十足的气势,在处理音乐元素的功力上更显其收放自如的成熟火候。歌曲本身既坚持了口语的流畅,让单元不成为歌的主角,又充分顾及了字句和旋律的精确密合,以民谣般的简单旋律,诗一般的语言(该歌词被收录在年度诗选中),感叹着整个民族在大时代中的归属渴求,唱出从不回避现实的勇气。显示出罗大佑的作品已远远超出流行音乐的范畴。“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是生命”,它产生的是超越了歌词和曲调本身的力量。

  罗大佑讴歌亲情、爱情、土地和家园,也吟唱民族、人类、生命和未来,多元的创作观无不闪烁着理想的灿烂光芒和正义的智慧火花;所写之歌有悲哀,有磅礴,有苍凉,有温婉,但都恰如一篇篇风尘着墨的“生命遗稿”无一不和生活的轨迹有着丝缕相似的联系。

  “凡走过的,必留下足迹,凡努力过的,必将收获”。罗大佑,我们会很深地把他种在自己记忆里。

  坚持自己的足迹,留给最初的方向。

  唯美的罗大佑集作词、谱曲、监制、配乐、出品为一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难得的是二十年里的中国歌坛始终有着他的一块空间。罗大佑的音乐和它所反映出来的情绪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一批人甚至是一代人。他以歌者的敏感、医者的冷静、诗人的脆弱,用一双能够洞穿人间社会的眼睛哀怨而执着地见证着二十年来中国岁月的沧桑。确切地说来,大佑的歌二十年来亦如其人,经历了“青色时期”、“黑色时期”“黄色时期”和“彩色时期”这一段段的成长历程。通过他的歌,我们可以看到大佑是如何由初时的年少浪漫、青春忧郁酝酿为充满压抑、黑衣墨镜的叛逆偶像;再藉着六、七年的淤积沉淀、出走归零后这位曾经的抗议歌手——“青年时代的先知兼代言人”写出了“京城夜”、“海上花”、“船歌”等充满怀乡思故情结的作品;随着“音乐工厂”的成立,罗大佑去除了歌词的涵义而谱出了更多动人的曲子,也为更多的歌手写歌,反映了他多元的创作意识及音乐才能。二十多年来,无论罗大佑处在其成长、成熟的哪一阶段,不变的永远是他超凡的编曲功力和充满震撼和感动的诗语言。
发表于 2007-5-24 22: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耳朵,仍然停留在那个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边缘女声--清音叶蓓:清逸在校园
“在学校礼堂或是体育场演出,让我感觉挺舒服的,挺幸福的,挺心甘情愿的。”

  清音叶蓓:清逸在校园

  校园里来,校园里去

  不管怎么说,校园都是让叶蓓感觉最为舒服的地方,她与校园的缘分总是难解难分的。1996年,叶蓓还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时,就被高晓松和宋柯拉进了了麦田音乐,当时是一张叫做《青春无悔》的专辑,那其实是一张高晓松的个人作品集。高晓松笔下那些只在校园里才有的风花雪月,那些清丽凄艳的婉约文字,很需要一个同样具有文人气质的声音方能诠释出味道,于是叶蓓就这样被挖掘了出来。

  一首《B小调雨后》,一曲《白衣飘飘的年代》,当校园民谣几乎就要成为粗糙沙哑不得志男声的一统江山时,叶蓓横空出世,所有怀着点文艺理想的校园男女,终于找到了自己可以倾心相许,深深不渝的女声偶像。

  叶蓓在校园里无疑是很受欢迎的。从1996年进入麦田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校园演出,大家都会想到要邀请叶蓓。叶蓓这样讲到她的听众群:《纯真年代》时,基本都是校园的学生;而到了《双鱼》的时候,也基本是以学生为主,但也多了一些小孩也开始爱听她的歌曲。最近,叶蓓的第三张专辑《幸福深处》也悄悄上市了。新专辑制作阵容强大,歌有新加坡蔡健雅的,台湾的自然卷的,还有马来西亚又是菲律宾的,鼓手都是美国的,后期在澳大利亚做缩混。虽然叶蓓并无意去强调阵容,只是从这里面,隐约还是能感觉到,叶蓓其实是挺希望将自己的视野拓宽到校园之外的。

  叶蓓说,其实本身她就不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歌手,八年的音乐教育让她具备更多的可塑性,但以校园派歌曲出道后,中国的听众就习惯地将她定位为校园歌手,甚至很多歌迷都表示,不希望她的风格有太大的变化。而校园派歌手的定位,在她本人看来,当然很好,因为她知道她现在主要的听众群就来自于校园,她其实是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歌手:“在学校礼堂或是体育场演出,让我感觉挺舒服的,挺幸福的,挺心甘情愿的。”

  她当然也知道一个歌手应该努力保持住自己属于她声音物特质的东西,只不过不能再去唱《纯真年代》的那种歌了:“因为毕竟你离开学校已经有好几年了,再唱那样的歌曲,就好象是50岁的人穿30岁的衣服,穿当然是可以,但你的眼神,你的谈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小众品质,坚守不移

  之所以为众多校园里的或者是曾经校园里的听众喜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叶蓓声音里的人文气质。叶蓓眼里的人文气质,是需要知识与素养积累出来的,并不是每个歌手身上都能有这种人文的东西,人文代表着歌手的一种品质,而叶蓓说她自己是各方面都比较有品质的人,包括在生活中,听音乐上,及喜好上。

  但人文显然不是当下歌坛的主流,它只为一小部分同样追求人文的小众群体所深受,而市场上占主导的,还得是那些流行的东西。这一点叶蓓不是不明白:“流行的东西挺多的,但不能说流行什么就去听什么,就像穿衣服一样,还是要看自己的风格。如果流行什么穿什么,那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叶蓓说自己基本上还是一个定力很强的人,在选歌及演唱方面,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有品味。

  如此的代价就是叶蓓只能去做一个小众歌手。而叶蓓自己就说,从各方面她都不符合去做一个大众化的歌手:“我喜欢的东西就一定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像周围的一些朋友都在听刀郎,但我觉得他的东西根本听不下去,这其实就是一种分歧。其次我在选歌的时候,我就需要在演唱的技法上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于是这种艺术性的东西,就又被打败了,所以从头到尾,我做音乐就不可能是一个很大众的东西。”叶蓓说,倘若她也去做那种眼下很时髦的东西,她会被别人骂死的。

  但同样是以校园派歌手身份与她一起出道的朴树,如今却红遍了大江南北。叶蓓说,朴树的成功,当然首先是他就具备有成功的素质,而正好这个时机也到了。而一个歌手的成功,不是单纯一方面的因素就可以确定的。

  好在公司方面也并没有要求叶蓓一定要大众起来。太合麦田的老总宋柯谈到叶蓓时就说,在国内做叶蓓这样的歌手的确很难,但他并不担心,因为她会有一个比较稳固的持久的购买群。而叶蓓也觉得:“公司做我这样的歌手,就是要做一个品牌,因为如果他要指望我大红大紫,去赚好多钱,那他还不如去签赵薇。”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朴树是一棵树
我常常想,树最喜欢什么?

  应该是风吧,我这么想着。听到朴树的歌《且听风吟》。

  朴树这样喃喃地唱:“时光真疯狂,我一路执迷与匆忙,依稀悲伤,来不及遗忘,只有待风将她埋葬。”

  所以,朴树也是一棵树,一棵在慢慢成长着的树。

  初听朴树,记得的是那只广告曲new boy,“打扮漂亮,十八岁是天堂,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像个孩子似的欢欣鼓舞。

  不久,就是那首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的《白桦林》,他唱的是一对恋人生离死别的故事,旋律颇似苏联歌曲,故事里也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但意境却远远超过了歌曲本身,那时他是个辍学的大学生,自由自在。

  98年,华纳麦田音乐推出“红白蓝”系列专辑。朴树《我去2000》为其中一张,唱片封套一片雪白。98年,朴树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唱着摇滚与民谣,头发遮住眼睛,不听话的好小孩。一系列对社会不满和类似于自省的歌曲在唱片里出现,《活着》、《妈妈,我》、《别,千万别》都是在词和曲上都相当精彩的作品,二十多岁的朴树开始被大家认识。

  后来,他渐渐消失不见。

  直到,《那时花开》。

  高晓松的第一部影片找到了朴树作男主角,虽然他是“主角”,但整场电影看下来,几乎看不清他的脸,听不清他的对白,只有一个长发,白色的身影,魂灵一般幽谧,他躲藏在双秀园一号,那是一个颇似桃花源,又离地狱不远的地方。叫人幻想又害怕。

  那是他生活的状态吗?当然不得而知。

  而后,日子在流逝,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唱些新歌,《冲出你的窗口》,《Colorful Days》。有人翻唱他的歌,良莠不齐。他依然默不作声。

  2003年末,朴树30岁将至。《生如夏花》推出。

  “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先生如是说。

  依旧说的生死,和五年前一样的话题。

  但他说,傻子才悲伤,且听风吟吧。闭目仰头,有没有感到风声掠过你的身旁,耳边。

  朴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成熟,伟岸。

  他在眩目的舞台上,仰头唱歌,他的眼,他的发,明亮,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样的水木年华 我们的集体回忆
工作以后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曾经狂爱的东西也慢慢蜕变成生命中的一丝丝记忆,只有在不经意里被唤起的时候还稍微带动一些感动。也曾对校园歌曲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在那些熟悉的旋律里面包藏了多少年少无知却难以忘却的往事,没有办法数得清。总不想自己会长大,总不想走出校园的门槛,总想着那种狂放。随着自己一天天机械地成长,这些当时的幻想渐渐变成奢望,放到脑后。

  什么样的年纪就玩什么样的游戏,当我们这些人主动地向七十年代生人靠拢的时候,就不自主地和下一片的年青一代划好了界线。当我们高歌着理想前进又在现实里被粉碎的时候,八零一代却显得现实和轻松得多。用什么可以把他们和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什么又敲打着内心的感情?

  《70·80》是一次很好的证明,证明在这两个看似不同的年龄层中,依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维系。在经历人事变动之后的水木年华,经过两年时间推出新唱片,自然是希望歌唱一个时代,为一代人代言心声,集体寻找感动,向过去的和未来的问候。身为新世纪残存的校园组合,他们这次出击包含了太多的东西,然而他们也做到了。

  这不是最初的校园民谣形式,那些经典还保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熟悉的吉他、温暖的键盘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平淡温柔但充满了伤感。在《70·80》里面,这过去的经典只是其中的片段。在《爱春秋》、《别哭,别哭》是让人感动的,云淡风轻的爱情在吉他的琴弦上流露出来,当然是无法抗拒的。然而这并不是青春的全部,就像爱情并不代表生命的全部一样。所以水木年华也会在《垮掉的一代》里面歌唱自己,歌唱青春。在《欢乐颂》热烈的伴奏里面,他们有点像最早的许巍,在忧伤和快乐的对立里保持清醒。“我每一天诞生,又每一天死去,我已经渐渐变得不认识自己”,听起来多叫人揪心?迷茫也同样是年轻的问题,《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我们这个年纪的苦恼,问题在歌里反复:“可我为什么不快乐?”

  家庭问题、战争反思成为专辑里的重要成分,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得不面对的痛苦问题。在水木年华高扬的声音里面,多少感受到了沉重。歌曲可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既然我们没有权力去选择去解决,那不如在歌声里减轻不必要的痛苦。

  生在那样年代,就拥有那样的感情和经历。在《70·80》里面,水木年华用各式的旋律和歌声描述了相似的生活,让我们重新拥有了一次集体回忆,有笑有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0:41 , Processed in 0.27553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