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0|回复: 2

[舞文弄墨] 再谈黄仁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6 0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山童姥

  《万历十五年》可以说是黄仁宇的成名作,但这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
术著作,对此,黄并不讳言,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
即对此书在出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尴尬有所交待。当然,这并不妨碍书中充满着
许多真知灼见。这本书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黄仁宇把历史研究通俗化。历史研
究不是历史小说,对于外行来讲,是很枯燥乏味的。黄仁宇以文学性的笔调来阐
述他的历史研究心得,确实写得引人入胜。《万历十五年》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我一直认为黄仁宇治史的一个开创性贡献就在于他从经济制度来分析中国的
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人事变化。黄认为经济乃一国之本,比如他认为明朝的灭
亡,实际上是由于财政的破产。历史上的中国,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呢?黄考察的
结果是“潜水艇型夹面包”,上层是庞大的文官集团,下层是散漫的农村小农经
济组织,中间缺乏有效的联结,以道德约束代替法律执行,所以不能实现“数目
字上的管理”(这是黄喜欢用的一个词)。既然这种制度不好,为什么还采用它
呢?这是由于中国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自《中国大历史》)。黄认为资本主义
当然是一种优于封建经济的制度。但黄并非一味的崇洋(否则黄岂非一民族虚无
主义者耳?),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和思考,黄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资本主
义的发生发展,得出一些发人深省的结论(参阅《资本主义和二十一世纪》)。
这是黄研究中国历史的出发点,也是黄根本不同于其他历史学家的地方。从这一
独特视角出发,很多司空见惯的历史人物事件,都被黄赋予崭新的意义。比如对
于王安石变法,黄的评价非常之高,为什么呢?因为王安石的某些改革细则实际
上已有资本主义的内涵在里面。但由于大环境的限制,王不得不失败。而对于中
国学者的传统认识,认为晚明中国有资本主义的萌芽,黄则大不以为然,相反,
黄认为明朝的经济制度较之唐宋落后,这也是中国在明朝开始走向衰退的根本原
因,而此时西方正因资本主义的蓬勃展开而逐渐走向富强。黄认为,经济制度落
后的国家必然要受到经济制度先进的国家的欺负。英国在未实行资本主义之前,
受到已实行资本主义的意大利的欺负。英国在实行了资本主义民富国强之后,开
始到处欺负别的国家。甚至对于日本发动的对中国、东亚的侵略战争,黄认为其
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日本的制度比亚洲其它国家都先进。这些观点既是黄仁
宇的历史研究心得,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建设、经济制度的建设何其重
要!

  但是,黄仁宇对蒋介石的研究和评价,却有失一个历史学家所应具有的力求
客观、以事实说话的基本立场。比如,黄仁宇这样总结蒋介石:蒋介石不是大独
裁者,他缺乏做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民主斗士。纵使他有此宏愿,
他也无此机会。(自《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对
此,历史学家汪荣祖有着有力的驳斥:事实上,蒋介石并不缺乏独裁的工具,除
了直接控制军队外,还有中统、军统等特务机关,所谓“蓝衣社”根本是效法墨
索里尼的“黑衣社”与希特勒的“褐衣社”,只是比不过希特勒的“集权”,又
因中国幅员辽阔,“魔掌”尚不能涵盖全域耳。正由于独裁心态,他绝无可能有
做“民主斗士的宏愿”;若有此宏愿,则绝对有足够的机会。且不论抗战胜利后,
在自由民主的潮流下,他仍坚持一党专政,反对联合政府,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
完成政协决议而又故意破坏之。至少在撤退到台湾后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有足够
的时间与环境,逐步推行民主,然而他却以一再违宪连任,严禁言论自由,使反
对党胎死腹中终其生。

  再如,黄仁宇认为蒋介石主持“人类历史罕见”的“群众运动”(指抗日战
争),以及在“统一的军令之下”,动员三五百万兵力抗战,为“洪荒以来所未
有”,为中国现代化铺了路。(自《大历史不会萎缩》)语多褒扬。然而事实并
非如此。且不说蒋介石由于“西安事变”被迫抗日,并在抗日过程中,多次暗中
接触日本,企图议和;战后判冈村宁次无罪,并成为蒋介石的座上贵宾。(参阅
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单就“统一的军令之下”而论,蒋错就错在这个
“统一的军令之下”。蒋介石的军事才能,早有定论,当属等而下之。否则也不
会被处于劣势兵力之下的毛泽东以摧枯拉朽之势赶到台湾。但在抗战期间,蒋介
石手下不乏名将,冯玉祥、李宗仁都是身经百战、既能将将也能将兵的帅才,对
淞沪之战曾多次向蒋介石进言,但蒋介石一意孤行,以至将士伤亡惨重。李宗仁
后来回忆说:检讨京沪会战的得失,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最高统帅犯了战略上
的严重错误。我们极不应以全国兵力的精华在淞、沪三角地带做孤注的一掷。
(自《李宗仁回忆录》)软禁张学良,解散东北军。黄河花园口决堤,水淹中原
二十余县,两百万人流离失所,一百万人被淹死,而日军淹死不过几千人,而且
由于黄河改道,破坏了生态,直接导致了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五百万至一
千万人,代价之惨重,确实为“洪荒以来所未有”。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蒋介石
所起的消极作用多于积极作用。

  本文无意在此声讨蒋介石的罪过,旨在说明在对待蒋介石问题上,黄仁宇的
确失之偏颇,有失一个历史学家的基本风格。

  历史进退,黄仁宇自有心得;黄仁宇的得失,也自有后人评说。
发表于 2004-12-16 00: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放到湘江评论去
老黄的书看得也差不多了,比较喜欢
发表于 2005-2-6 0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还行,《万》在我看来是学术著作,其不同点主要是采取了漫谈式的方式来写,使它更容易被接受。任何学术著作都不可能完全客观,溶入了作者自己的心得,包括其他对万的评论文字,只能说是自己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30 11:28 , Processed in 0.05859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