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5|回复: 2

今日之中国,还需要孔子与儒家文化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1 1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山剑

目前的中国,或者说今后的中国,还需要孔子和儒家文化吗?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利于中国今后的文化重建工作,也有利于今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于人类历史上有什么重大贡献?

发问今日和今后的中国是否还需要孔子,必须首先发问孔子有什么样的历史贡献及其孔子和儒家文化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意义,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现代中国是否还需要孔子的发问,自然就有答案了。

1,孔子是人类历史上平民教育和平民政治的鼻祖

在孔子之前,当然已经产生了知识分子这种人类国家文明中的社会群体,但是,那时候的知识分子,要么是国家文明中的贵族和贵族的附庸,要么是自言自语和远离国家事务的民间知识分子,却从来没有过像孔子这样生存于民间民众之中,却又终生积极入世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应该是人类世界上所有积极入世于国家建设但身份却又一直是民间老百姓的知识分子们的鼻祖。

人类世界上的国家文明的形成,无一不是军事斗争的结果,这就是说,国家的最早起源,是军事战争。但是,马上可得天下,马上却治理不了天下。于是,任何一个军事首领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组织以后,他都要使用知识分子去沟通国家政权组织和民众之间的联系,以求得国家文明可以合理运作起来。但是,我们纵观人类历史可以发现,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还是中国,人类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文明中的知识分子,从来都不是由民间所产生的,而是由那些建立和统治国家文明的统治者自己内部所产生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要么本身就是国家统治集团中的贵族者,要么,就是由国家统治阶层自己举办的学校所专门培养出来为自己统治利益集团直接服务的人。由统治者直接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也许身份还是民间的,甚至有个别人以前还是下贱的奴隶,但是,由于他们是由统治者养活和培养,所以,他们一生的学问和作为,眼睛中只有统治者,却从来没有国家和民众,因此,这样的知识分子,依然没有根本超越自己是“政治奴隶”的社会身份。

孔子的祖先虽然是贵族,但是到他这一代,早已经是民间穷人,孔子早年依靠放牧、看守草场,替人操办红白喜事,当祭祀中的吹鼓手等职业养活自己。由于孔子年代的所有学校,都是统治贵族所办,学生也都是贵族或者贵族的附庸,十五岁到三十岁,孔子是依靠自学而完成了小学和大学的学业,也就是完成了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和通五经等大学课程。三十岁以后,孔子逆当时的贵族学校而动,在鲁国开办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所民间私人学校,同时,他又逆当时只有贵族子弟和贵族附庸才能够进入学校学习的潮流,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学校制度,也就是孔子开创了不分政治和经济身份地位而平等进入学校进行学习的教育制度。所以,孔子的学生之中,既有贵族者,也有像子路这样的依靠打猎和斗勇为生的“野人”,也有像子贡这样终生都没有脱离商贾行业的商人,也有像樊迟这样的农人。

春秋时代的中国,社会上的知识分子要么就是完全服务于国家统治者的贵族和贵族附庸的“政治奴隶”,要么就是那种自闭自大自清高的民间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不关心国家和民众命运,他们仅仅是把知识当成为自己养生长寿和在社会上可以炫耀自己名士风采的资本。但是。孔子开创了另一历史知识分子的先河,这就是他的学以至用的知识宗旨。

孔子50岁的时候,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为了国家安定而接受鲁国国君邀请出任政府官员,当时,就连他的学生也都阻止他的行为,认为民间知识分子不应该去参与国家政治之事。孔子毕竟不是政治家的材料,所以,他在担任政府官员以后的成就并不出色,5年以后,有自知之明的孔子急流勇退而淡出政界,从此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游学达十三年之久。他游学的阅历,使他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看清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这段时间,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编辑整理出了诗、易、书、礼、乐、春秋等后来影响中国达两千多年之久的文化巨著。同时,他和学生问答的《论语》也对后世中国的教育、哲学、文艺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子尽管自55岁以后再不干预政治之事,但是,他鼓励自己学生积极出任各国政治官员,将礼乐统一的文化知识传播到中原各国,就连以前极力反对他出任政治官员的学生子路,也出任了卫国官员,后来,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这就是说,孔子一生为了改变当时天下各国弱肉强食和互相敌对的政治制度,以达到天下礼乐文化通行和天下一统的学以至用目的,他自己不仅身体力行,还和学生一起前赴后继地去实现自己天下共同和平和发展的大同理想,并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变了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够治理国家的现状,使得社会下层人员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冲破了贵族和下贱民众之间过去长期存在的不可逾越的政治身份鸿沟。可以这样说,人类最早使用知识形式去击破国家文明中的贵族和贱民之间的森严等级制度壁垒,使得知识和知识分子成为国家文明中的重心的历史格局,最早就是由孔子所开创的!中国正因为有了孔子的这种教育模式,后来才可能产生得出平等竞争国家政治管理人才位置的科举制度,而平等考核录用制度,至今依然是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最佳模式之一。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存在身份等级很森严的制度,这个制度就一定是导致该国家文明走衰的根本原因。由于国家文明的起源往往是军事战争,所以,那些所谓的开国功臣们的后代,或者某种政治集团者们的后代和关系户,往往就会在国家文明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利益集团群体,如果国家文明中的学校制度再为这些政治和经济贵族利益集团所控制,或者说是国家贵族利益集团开办的学校专门去培养为自己利益集团所服务的“政治奴隶”式的知识分子,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就必然会和民众长期对抗下去,他们之间都无法逾越过这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因此,这个国家文明的衰亡也就必然指日可待了!但是,自孔子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知识与国家文明可以进行中介转换作用的重大文化政治制度以后,他开办的民间私人学校突破了当时纯粹为统治者效命的贵族学校制度;他开创的“有教无类”的学校制度,击破了当时国家文明中的等级森严的学校体制;他和他的学生积极入世参与国家政治建设,开创了平民参与国家政治管理的历史先例;他和他的学生以平民身份参与治理国家的行为,改变了政治贵族世袭成为利益集团的国家政治情况,使得不论任何出身的人只要具备知识都可以走上国家政治管理舞台…… 所以,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说,孔子,是中国乃至于人类历史上的平民教育和平民政治的鼻祖!

大家可以比照孔子开创的平民教育和平民政治的事迹,去看一下当今中国乃至于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和政治选拔现状,我们,能够说孔子已经过时了吗?!

2,孔子开创了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早的科教互动的学校教育模式

孔子办学的宗旨,是“修已、安人”,也就是通过各种知识丰富完善自己和立命为国为民谋福利。在修己方面,孔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模式,这,是一种通才教育模式,学生在他的学校学习期间,必须精通各种礼仪制度和内涵、音乐知识和文化内涵、社会和各种业务工作的管理知识、历史和哲学知识、射箭等军事体育知识、数学等计算会计知识这六门知识课程。这种六艺的通才教育模式,即使在今天,也是先进的,这比起目前中国的只重视文化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要更利于人和国家的健康发展。

孔子还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早开创了教学与科研互动互促模式的鼻祖。

孔子一生的教育宗旨是入世安国安人,所以,他一生周游列国,身体力行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他一边教学学生,一边自己也在整理编辑历史上的各种重要文献,后来,他编辑整理出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重要文献,这为后来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建设提供了基础范本。这些实地体察研究和编辑整理古代文献的研究工作,又无疑为孔子的教学本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知识营养,使得学生也因此从老师那里获得了许多新知识。

相比之下,我们看看现今中国的一些学校教育情况,许多教师不思进取,习惯在上级颁布的某一教学大纲之中长期转圈子,他们很不习惯去搞问题研究,所以,中国,存在着一大批“教书匠”。这样的传声筒式的教书匠人,能够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为思想活泼和视野宽阔及其好奇心创造心十足的人吗?

时代在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任何学校的教学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反复循环某一教育模式和某一教育内容,教师如果自己都是三门之人,也就是从家庭门进入学校之门,再从学校之门进入教师之门,那么,他们怎么教得好自己的学生?!这就是说,孔子的科研带动教学,教学带动科研的教授模式,即使在今天,依然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好的模范作用!

3,孔子的“因材施教、叩问,正名,学问”等教育方法,永远是正确的

孔子自己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师,他还是教育方法的研究者,他总结出的“因材施教、叩问,正名,学问”等一系列很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依然光彩!

由于现今中国实行的教育模式是根据西方在19世纪后半叶为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需求而设立的,所以,现今通行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通教育模式,几乎都没有专门针对不同学生身心理特点去专门制定不同教育方法的教育制度,这,是当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学校教育的一个巨大遗憾,也因此给学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不公平及其不公正后果,从而使得学校教育在给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客观上给社会制造出了许多心理缺陷者和知识缺陷者,最终,这些问题又将贻害于当事人和社会本身。

由于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中国知识者是把人类和人类社会类同于自然界去看待的,因此,孔子也注意到了每个人乃一独立的小世界,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身心理特点及其家庭、社会等不同背景条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后来还表达在了中医的诊断学之中,针对不同的病人和病情,开出不同的配方药和不同医疗方案,以达到因人就医的的目的。

中国的因材施教教育模式,还体现在中国各种行业之中,比如武术、建筑、医疗、烹调、艺术等等,这种因材施教的中国教育模式,至今还没有得到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和整理,中国至今还是沿袭着西方工业社会产生出来的社会大教育模式在对人进行着教育,这就是说,这种把人看成为是可塑造的东西去进行“教育加工”的模式,使人类变成为纯粹为适应社会工业大生产服务的“机器人”,这,是很不人道的,也完全可能是在悖逆自然原则行为。所以,我们不能够把西方教育模式看得那么好,西方教育模式,并不是人性化教育模式,而是在一种“教育工厂”批量生产的模式。

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这里笔者不多谈。但是,孔子创造的因材施教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这对于今后中国的教育改革,很有启迪意义。

叩问,是孔子创造出的另一教育方法,所谓的“叩问”,就是要求学生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逻辑推导,从而将问题推演到极端状态,这样,再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证明,看其的后果和利弊,从而最大限度打开和拉开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叩问两端的教育方法,是孔子中庸哲学思想的基础。这就是说,凡是要了解孔子的中庸思想,就应该先了解孔子的叩问两端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到孔子教育的高明之处。所以,批孔运动时期那种说孔子中庸思想是抹杀矛盾不思进取的言论,非常荒唐!因为,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建构在两极极端之上的,因此,凡是推崇中庸政治思想的人,必然在政治上是宽容极端的人,因为,容忍极端现象是实现中庸的基本条件!

当然,孔子还有许多很好的教育思想,都应该值得今人继承和发扬!


二,孔子为什么会在近代遭到一些激进中国文人的践踏?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以来,在太平天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三大中国文化内乱之中,孔子及其他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曾经遭到了巨大灾难,这三次政治社会运动,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砸孔、反孔和批孔运动,由于这样的政治运动,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身上被泼了许多污水,以至于现今一些人已经不知道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原貌究竟是什么样了,特别是一些在这三大批孔运动之中生长大的一批人,由于他们缺乏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已经习惯性的把孔子和中国儒家文化妖魔化。现在,是应该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中国当然不仅仅只有孔子和儒家文化,准确讲,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北方的自然及其社会历史人文条件所产生出来的文化现象,而中国南方,则产生了老子和道家文化。这就是说,中国的思想文化的两条主要脉络,是由北方的孔子儒家及其南方的老子道家所分别代表的。或者说,孔子儒家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产物,老子道家,是长江文明的产物。两千多年来,中国孔子儒家文化和老子道家文化互相交融和互相作用,事实上已经各自归位了自己的社会功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儒内道”。这就是说,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经过长期的交融作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明的文化基因,他们各自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任务,比如,中国道家文化产生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国道家和道教承载了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哲学、数学、医疗、天文、养生、武术、文艺、教育、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等多种社会职业的基础研究工作和推广职能,而儒家和儒教则担负起了中国的礼仪、教育,政治思想、家庭伦理、社会法制等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指导。中国的道家和儒家,一个是中国文明之形,一个是中国文明之魂,这一内一外的结构,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骨架。这就是说,中国,过去离不开儒道,今后,也离不开儒道,谁要妄图毁灭中国的儒道,他就是在干着妄图毁灭中国文明的荒诞事!

老子曾经总结过现实运作存在的内在规律,他说:物壮则老,是为不道。这意思是说,凡是入世运作的文明文化现象,总是摆脱不了生老死灭和再生的内在规律,这是因为,现实文明是人创造的,人是有私欲的物种,所以,现实文明现象的内在运作轨迹是“人道”的,“人道”,根本上则是“损不足而奉有余”的。这就是说,人类文明内部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悖论现象,什么存在的现象,一旦被人类使用太久,其就会被赋予上许多人为的因素,从而使得该文明现象发生异化。

孔子和儒家文化因为是积极入世之文明文化现象,所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要被历代君王政治利益集团所异化。但是,我们今人始终又应该明白,这,不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错,而是历代统治者的错,是他们出于急功近利的需要而对孔子和儒家文化进行异化的错误。这,就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一旦呆久了,他的身上就会染上许多灰尘的那样。但是,人有灰尘,难道就应该被打倒被宰杀吗?当然不能!所以,对孔子和儒家文化也是这样,今人应该清洗掉那些历史上那些附庸在孔子和儒家文化身上的许多政治功利尘埃,重新还原于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光彩!

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蒙古人原来主要接受的是辽金文化,而地处中国北方的辽金王朝所接受的孔子儒家文化最多,所以,当元朝建立以后,元朝皇帝也就最为推崇孔子和儒家文化。再加之元朝和清朝两个王朝都面临着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汉族的局面,这=这种内在的文化危机迫使统治者急于想寻找到驯化中国知识分子们去忠诚于朝廷的思想体系。这样,汉朝时期附庸于孔子身上的三纲思想便被推崇为了主流文化思想被统治者大加利用,同时,朱熹学生编著的《朱子全书》及其《四书》,也就成为了当时统治者推荐给知识分子的主要读物和范本,而《四书》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唯一范本。这样,就使得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越来越狭隘,知识也越来越狭窄。但是,由此可见,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这,不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错,而是利欲熏心的统治利益集团的错。

清朝末年,屡屡科举失败和接受了基督教思想的洪秀全,首先高举起了反孔旗帜,他所领导的太平军见文庙道观和佛庙就烧毁,见中国儒家道佛家经典就烧毁,他按照基督教教义,认为中国人只能够有一种信仰,只能够信仰基督教的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天主他洪秀全,除此之外,中国的所有思想文化,都是妖孽,因此,他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革命口号“斩邪留正”,在洪秀全的眼睛中,中国的一切,都是邪的,西方基督教和他自己的思想,才是“正”!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更是荒诞。陈独秀因为看到复辟君主制度的袁世凯曾经祭祀孔子,于是,他就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尊孔的就必然要复辟君主制度,复辟君主制度的,就必然要尊孔;同时,陈独秀还武断认为,尊孔而不搞君主复辟的,都是妄人,所以,他还要打倒一切妄人。于是,就这样,陈独秀在一种混乱的逻辑思维指引下,他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孔运动。

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孔,几乎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孔的继续,当时,一种奇怪的言论充斥在主流舆论渠道,认为要篡党夺权的某位要人有尊孔的言论,所以,批他也就要批孔。这样,孔子就成为了陪政治杀场的古代冤魂。借古讽今,是常事,但是,文革中的批孔,则是借今讽古,这,不能不说是一文化奇观。

对于近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的三次反孔运动,简直连反思的价值都没有!因为,这纯粹是三次荒诞无比的闹剧!如果自己考不上秀才,就去反孔,且还要高举起外国精神领袖的旗帜去使劲舞;如果看到自己的政敌在尊孔,于是自己就要发动人民群众反孔,还要把这运动硬是说成为是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天下,还有比这样的事情更荒诞的吗!

三,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未来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文明之一,中国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尚未进行殖民地扩张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文明形态。中国一百多年的落后挨打,当然与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的不活泼及其科技落后的原因有关系,但是,根本原因,还是与外来的西方列强太野蛮有关系。现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西欧的列强们自己被自己两次所发动的世界打乖了,他们,普遍已经蜕变掉了自己的野蛮习性,也开始知道和平的重要性了。但是,另一个暴发户列强的美国,就因为自己的国土没有被打烂过,于是,美国至今还虎视耽耽地在世界上搞扩张,只不过,现今的美国已经不是高举的“十字军”旗帜,而是高举的“自由主义”旗帜而已。

中国当然要学习西方的许多科技现代化经验,但是,中国不能够去学习西方文化基因深处的野蛮本性,自古以来,野蛮的军事和经济扩张,可以得一时之利却得不到人心和将来!所以,中国需要延续自己的和平文化内涵,和平文化,才是人类文明的主流方向。而中国和平文化的主体架构是什么呢?当然是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体系了。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要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是离不开继承和鸿扬中国儒释道文化的。这是中国人手中有征服魔力的三只橄榄枝。说白点,中国要对外进行和平文化扩张,靠什么外来的主义和中国某人的思想,都无法实现,但是,却可以依靠中国的儒释道而去实现,因为,中国的儒释道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采的形式,可以去适应各国人民的需要。

这个话题,目前还不是多谈的时候,因为,这是后话。当前的中国,最要紧的是重新整理和鸿扬中国自己的儒释道和平文化体系,即使要做这方面的工作,都还有一些前提工作不可回避,这,就是要让人们清楚认识到中国近代历史以来的批孔运动有多么的荒诞,特别是那些在被动接受了批孔破四旧政治运动教育下所长大的一批人,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喝狼奶长大的一批人,还需要重新洗心,洗去过去以往的许多谎言影响,否则,你一开始重新进行中国文化建设,就有那么多的革命分子来义愤填膺的阻止你,说你是遗老遗少,说你是愚昧落后,你还怎么动得了步伐。如果你要问那些喝狼奶长大的人们今后的中国文化应该什么样去建设,他们就会高举起外国人的书本说,你瞧瞧,有那么多的现代化的主义呢!他们大概不知道这是在搞“大话西游”中的换魂大法,他们大概是忘记了,当年的洪秀全也是像他们这样高举外来圣经典和见儒释道就杀伐的,洪秀全最后是在四面楚歌之中吐血而亡的,后来,中国就陷入了一百多年内乱之中,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欺辱,就是这样乘虚而入的……

中国,离不开孔子和儒家文化,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知识体系。当然,中国未来的许多文化,需要革新,需要在坚持中国自己本土文化脉络的前提下,去学习外来的一切,甚至还包括学习自太平天国以来的一切变革社会时期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够从这两者之间穿越过去,建设出新的中国文化来。但是,要做这样的工作,就必须先接续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接续起儒释道文化,因为,你连中国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文化都否定了,你的新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哪里呢?这就是说,先接续起中国儒释道文化,才谈得上中国新文化建设。世界上,没有见过不继承就能够创新的怪事情,当然,中国的太平天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就是有这样的奇怪,所以,中国今天才走得不那么平稳。
发表于 2004-12-21 1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和儒学是两回事。
孔子的理论,愚以为是可以容纳外来的广阔哲学,然而后来被改造的用于中国封建统治的儒学则是一种极其排他的理论思想。小时候写作文,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现在看具有强烈排斥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和外来文化融合。韩国也有儒学,也能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很好,就在于韩国的儒学比中国的要纯。中国的儒学里掺杂了更多的权学。
要么变成一种,要么变成另一种。结合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发表于 2004-12-21 1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莘荑于2004-12-21 13:45发表的:
孔子和儒学是两回事。
孔子的理论,愚以为是可以容纳外来的广阔哲学,然而后来被改造的用于中国封建统治的儒学则是一种极其排他的理论思想。小时候写作文,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现在看具有强烈排斥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和外来文化融合。韩国也有儒学,也能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很好,就在于韩国的儒学比中国的要纯。中国的儒学里掺杂了更多的权学。
要么变成一种,要么变成另一种。结合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一句就可反证,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4:18 , Processed in 0.6372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