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甲的界面好或靓丽或有亲和力或有品味有內涵或前卫或沉稳或坦诚或谦和至少也是中性化的,会给人一个拉近距离的感觉,倘你的马甲给人印象怪异、酸腐、另类、好斗、自大、无聊则反是。印想更多的是来自首发帖也叫主帖,比如内容是否有看点是否言之有物是否高尚时尚,还有写法、布局、遣词、造句是否有特点对人是否有启发?跟帖是否抓住主题是否谈出观点,是否懂礼貌?回复也是楼主水平、素质、内涵的反映。还有个人资料的展示,你发给别的网友的短消息都会使别人对你产生印象、感觉,于是相互就会按着各自的标准确定、选择、构建自己的网上好友或黑名单和网际关系。
一般地或者说我们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更喜欢认可自己的人,愿意接近与自己思想、性格、行为、观点、嗜好有共性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总是以“我”来划圈子的。这种网际关系带有隐私的性质是个体的网际交际圈,圈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半径不同。客客气气擦肩而过打打招乎是一种,瞅你一眼都后悔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一种,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一种,红颜蓝颜则是两性间的另一道风景。
这BBS里头帖子多多,反贪打黑,时政要闻,奇人异事,英雄救美,愤青高论,哈日哈美,文人抒怀,淑女言情不一而足,马甲真真假假,出神入化,出贴跟帖,坛里春秋,人间天地,筒子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于是,马甲就不再孤立,从出炉、学步到成熟,在看帖、出帖、跟帖和回帖中融入网际中,逐渐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马甲品牌与网际关系。
出帖回帖展现你。论坛虽是在虚拟的网络里但仍似在人间,是人世间的镜像。那么,人的社会性就必然有所反映,就必然折射出人间万像百事春秋,而这一切又将展现一个个马甲后面的灵魂。主帖是坛中大风景不可不留意不可不用心,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帖子也是文呀,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正是在主帖中,展现了楼主的品味内涵、才华学识、思想底蕴、价值取向等等。我们看到有不少主帖无论思想性艺术性或者说内容上语言上表现手法上文章布局谋篇上,都常常给人以启发甚至使我们拍案叫绝!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自己能写出来吗?那么这不就是提高吗?年轻人活跃的思想跳跃的思维鲜活的生命蓬勃的朝气,中年人的拼搏处事的从容辉煌的业绩,老年人的沉稳人生的沧桑如陈年老酒般的品味,朋友们来论坛,这些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动力。
跟帖随意应有义。潜水看帖不跟帖不用交钱也不要门票,可有话你得憋着,有时也不舒服特别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时尤然。跟不跟帖你自己说了算,是随意的事想跟则跟想不跟就不跟,要是跟了还是用心好。比如可以围着楼主提出的主题生发展开,或褒或贬,也可另发高论拓展话题抛砖引玉要之须言而有物。讽刺挖苦也不是不行,自然还是越少越好。要是骂人就是下作了,有理讲理,骂就先输了一局。如果你有学问会骂,骂的别人跟你说谢谢了,那是又一回事。跟帖砖头飞舞马甲叠出可看不宜进,迸不上血惹闲气大概也不值。讨论可以那得是学问是原则,最好别吵架恶语相加还是礼让三分好。要是骂架,惹不起躲得起别找那份闲气生。当然论坛是自由的,也不是杀人放火吸白面谁都不会管,要是闹腾大了版主可是要封ID的。记着自由也是相对的,因为这地球上压根儿就没有绝对的事,谁也管不着也悠着点,自己觉得怎么好就怎么玩吧。
来来去去皆过客。论坛是形形色色的人们打着马甲这招牌进行交流和宣泄的一个平台,这交流和宣泄有公开的发帖跟帖回帖的方式,有私下的双向的短信的方式。短信多是个体间的礼节性的礼貌的来来往往,客气和气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系的增加,彼此关系会渐渐地变化。有的依然客气着礼貌着,有的生出了友谊,要是异性也可能产生好感,久了再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恨晚就会网恋起来。也许网恋也甜但也一定苦和累,天天对着显示器发呆又多不是液晶的,光是眼睛就够受的。马甲就像游魂如烟如风,来无影去无踪,网络轻言爱,恋够了自己还得听老婆没完没了的唠叨,要么看完了孩子的作业回头还得给老公洗臭袜子。网爱来的快走得急没时你找都找不着,最好别轻言爱也别太在意,那样对自己好对别人也好。
一份清心一份闲。来是缘去是缘,遇见更是缘。我们在生命的日子里已经太累太累,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已经太腻太腻,看着世风世情越来越不懂已经太烦太烦,眼瞅着光阴一天一天流过,小的一天天长大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老的一天天老去就像残阳落照谁能没点想法呢!来论坛的说的上是三教九流,而且是穿着马甲翻云覆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没有现实中的顾忌,只要斑竹放行说就是了,哪怕就仅仅打个喷嚏。这心态就颇重要,也如世情世相由不的自己的,看惯看不惯,说也行走也可,完全是你自己说了算是自由的乐土啊!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集思广益来了一准儿有收获白来的时候也不可能没有,那得你先是要有空儿还要有一双会淘金的慧眼,知道看什么不看什么。要不然你就甭上班了,论坛又不当饭吃。不过我们倘一天只是上炕认识老婆下地认识鞋就光为了吃饭大约也太单调了点,总得做点什么学点什么玩点什么,不说那重复多少回的白了少年头那明日复明日的老调,也自不必像《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只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灯油那样可怜。坐住屁股静下心BBS里走一遭,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玩还得玩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