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3|回复: 5

时事解读 “白皮书”是对中日关系将“再降一级”的预示(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1 1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12月27日星期一

【时政节简版】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北京消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由于全文较长,节选如下:


前 言

放眼当今世界,实现和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影响安全稳定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共存。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享机遇,只有互信合作才能战胜挑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中国发展的基点主要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不会妨碍和威胁任何人。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努力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称霸。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高度评价江泽民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调整充实了中共中央军委组成人员,进一步指明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

为反映中国的国防政策以及近两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现发表《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第一章 安全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主要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进程加快。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既相互借重、合作又相互制约、竞争的局面不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继续发展,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增加。但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产生深远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化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主要特征,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世界主要国家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创新军事理论,加快军队转型。以信息化对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军事技术时代差仍在拉大,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军事力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一些地区热点趋于缓和,区域安全合作逐步深入,国际反恐斗争取得进展,信息、能源、金融、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增强,打击跨国犯罪、防止严重传染性疾病蔓延和进行减灾救灾的国际努力不断强化。但天下仍不太平,地缘、民族和宗教等冲突同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时有发生,国际恐怖势力活动频繁。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反对恐怖主义将是国际社会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亚太依然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以发展为主要政策取向,大国关系保持改善和发展势头,和平协商成为解决争端的基本途径,不同形式的安全对话与合作日趋活跃。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化建设基本完成,并不断扩大和深化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致力于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合作全面、快速发展。以东盟与中、日、韩为主的东亚合作不断扩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互信。东盟地区论坛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渠道,对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朝鲜半岛核问题已纳入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六方会谈进程在讨论实质问题和推进机制化等方面取得进展。印巴紧张局势缓解,两国保持了和平对话势头。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增加。美国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加紧推动修宪进程,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发展并决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外军事活动明显增加。六方会谈基础尚不牢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威胁依然严峻,走私、海盗、贩毒、洗钱等跨国犯罪活动猖獗。许多国家面临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艰巨任务。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形势严峻。陈水扁当局肆意挑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图谋分裂中国的“台独”活动明显升级。它不断鼓吹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利用公投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煽动岛内民众仇视大陆,大规模购买进攻性武器装备。它并未放弃通过制定所谓“台湾新宪法”走向“台独”的企图,仍然伺机利用所谓“宪政改造”制造重大“台独”事变。“台独”分裂活动日益成为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台海两岸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美国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立场。但是,美国继续提升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向台湾当局发出错误信号,不利于台海局势的稳定。

在一个多元多样又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总体得到改善,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恶性发展的“台独”势力、新军事变革引起的军事技术差距、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长期存在的单极和多极矛盾,对中国的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中国都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二章 国防政策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

中国的国防政策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中国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与安全的统一,努力提高国家战略能力,运用多元化的安全手段,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谋求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综合安全。

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制止分裂,促进统一,防备和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持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制止“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中国政府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只要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双方随时可以就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进行谈判。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或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如果台湾当局铤而走险,胆敢制造重大“台独”事变,中国人民和武装力量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为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中国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走复合式、跨越式发展道路。人民解放军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立足国情和军情,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推动火力、机动力和信息能力的协调发展,加强以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为重点的作战力量建设,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实施科技强军。人民解放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改造现役武器装备,形成系统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创新和改进训练体制、方式和手段,推动军事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依靠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军费使用的整体效益,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

——深化军队改革。人民解放军根据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建军和作战的规律。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以组织结构调整和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的军队体制编制。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军人与国家、军人与社会以及军队内部的关系,形成有利于调动官兵积极性的政策制度。

——加紧军事斗争准备。人民解放军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出加强武器装备建设、联合作战能力建设和战场建设。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建立能够充分发挥武装力量整体效能和国家战争潜力的现代作战体系。加强针对性演练,提高应对危机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人民解放军贯彻国家对外政策,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国际反恐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军事交流,建立军事安全对话机制,营造互信互利的军事安全环境。参加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提高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学习和借鉴外军有益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时事点评】纵观这份“白皮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一谈的亮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这几个地方: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主要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进程加快。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既相互借重、合作又相互制约、竞争的局面不断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各国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增加。但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产生深远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还有这一段:.....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增加。美国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加紧推动修宪进程,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发展并决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外军事活动明显增加。

●这份“白皮书”的前言部分“信息量”非常之大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份“白皮书”的前言部分“信息量”非常之大。我们认为,尽管北京仍然声明“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却鲜明地指出 “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并毫不掩饰地表明“主要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进程加快”。

不难看出,北京没有“象往常那般谦虚地”、将自己排除在”主要力量之外”、以及因此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的进程“之外。


●“前言”部分似乎在大谈经济问题

首席评论员指出,这份最新的“纲领性”文件显示,中国是在以全球的视角来审视在亚洲方面问题的。在我们看来,就中国在亚洲的安全问题而言,无非是“台独” 问题、中日关系问题、再就是朝鲜问题,就这三点而言,这份名为“国防白皮书”的文件、似乎反在前言部分于政治、军事的角度着墨倒不多,但却在大谈经济问题。


●北京“仍然想有”一种“共同发展”的愿望

事实上,只要我们考虑到现在中国所面对的环境,我们就不难体味到,不论是处理台湾问题、还是处理中日关系,北京“仍然想有”一种“共同发展”的愿望。

这一点,就如“517声明”中北京罗列了许多的共同发展所能得到的利益、只要“台独”回到“一中原则”,什么都好谈。

因此,“白皮书”本身更让我们看到了北京仍然在呼吁“中、日、韩一起推动亚洲发展的”、在散发一种良好愿望。

●北京警告日本的姿态“也拉得很高”。

然而,也如““517声明”将好话说尽之后,警告“台独”说:如果不回到一中原则,执意搞台独,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加以“粉碎”一样,在这里,北京警告日本的姿态“也拉得很高”。

我们注意到,在“前言”之后的“第一章”里,“白皮书”是这样说的: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增加。美国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日本加紧推动修宪进程,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发展并决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外军事活动明显增加。

●没有点美国的名,却点了日本的名

首席评论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与整个“白皮书”的结构一样,北京仍然是在将台湾问题放在全球格局中加以考虑的,因此,白皮书在首先谈了“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美国之后,再谈的是日本,而且与谈美国没有“不点名”不同的是,“白皮书”点了日本的名,并在列举了日本的一系列动作之后,将日本打上了“亚洲的不安定因素”的标签。

显然,这里面既有警告日本、中国不打算对“视中国为敌人”做什么让步的意思,也是对中日关系将“再降一级”的预示。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日本右翼一直在宣称“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主权、东海能源开发等存在争议,未来冲突不可避免”。而日本防卫厅更是以中国为假想敌人的,并将据此修改《国家防御计划》。众所周知,这是日本首次视某一具体国家对其和平稳定造成威胁。

●北京将进一步封堵日本在中美间的政治、经济回旋空间

因此,北京在同一天里,一面首次发行“中国领土钓鱼岛”风光题材明信片,对国际社会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一面在“白皮书”“只点日本的名”,显然,中国也在以这种方式向各方面宣示,中日关系已到了”敌对“的边缘,从而让本欲在北京和华盛顿面前“提升自我价值”的日本得不偿失:如果日本敢在“台独”问题上一意孤行,已经有领土问题、历史问题的中日关系,必将会面对更大政治、以至经济的后果,从而更进一步收紧日本在中美“夹板间”的活动空间。

显然,经此一役,如果日本在“台独”问题上继续冒险,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北京将可能主动挑起最敏感的领土问题,进一步封堵日本的在中美间的政治、经济回旋空间,由于日本对中国市场依赖巨大,北京也有能力进一步打击小泉纯一郎及其周围的右翼政治人物在国内的的政治环境。


●日本依靠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

而对日本而言,北京仍然认为“以东盟与中、日、韩为主的东亚合作不断扩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互信”。显然,就日本而言,当年美国在经济上修理日本、造成日本经济巨痛的这段历史仍然“历历在目”。

现在,日本依靠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

据我们观察,在2004年,就目前的数据而言,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超过了对亚洲整体的增长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美国的出口不升反降,这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日本企业仍然在以亚洲为中心进行扩张。

●中国是日本许多企业与欧美竞争战略关键的一环

然而,如果我们再看仔细一点,那么,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市场的未来战略仍然在维持着“水平分工”这一层次,即,把核心技术留在日本本土,在中国进行生产制造,然后以转口贸易的方式进行国际出口,其“主要市场就是欧美”。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的眼里,这也正是日本IT企业通常采用的战略在与欧美企业进行竞争,而且,这种合作方式,对中国而言,中国从日本得到的好处不多。但对日本而言,中国却是其许多企业与欧美竞争战略关键的一环。

●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大的循环圈

有一个现象非常能说明问题:从2002年开始一直保持着势态良好的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给日本企业一个好的市场刺激?事实上,在这个现象的后面,是日本企业、特别是欲与欧美争天下的IT企业的许多产品、其整机出口在日本已经非常少了,而这些产品通常由日本企业在中国以及亚洲的生产环节进行转口贸易最终到达美国市场的。

显然,我们就看到一个非常大的经济循环圈:即,欧美市场的拉动作用变成对中国市场的拉动,然后通过中国这样一个通道再转向日本市场。结果是,日本的出口和市场主要来自东亚,而东亚通过出口欧美实现了日本企业的出口,所以日本的根本市场还是在美国和欧洲。


●日本企业的战略将直接导致与欧美企业的“剧烈对抗”

据我们观察,从目前来看,仍然以IT为例,日本在保护本国IT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设施和支持,不希望他的核心技术转移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企业都在日本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背后是有政府的支持。

东方经济评论员的看法是,日本企业,尤其是IT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要远远高于在制造方面的投资,可以看出来日本IT企业在保持和维护核心技术在世界上领先的决心非常大,而这将直接导致与欧美企业的“剧烈对抗”。

●北京这次是否会将这副牌“反过来打”?

东方评论员认为,就如中国当年靠经济牌、利用日本拆散欧美制裁联盟那样,北京这次是否会将这副牌“反过来打”,通过微调国内相关经济、产业政策,影响上述日本企业那种通过中国、而最终与欧洲、或者美国企业竞争的过程;或者更大范围内地、象京泸高速铁路项目那样,直接给日本企业“一双小鞋”,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似乎都值得北京认真地加以考虑,从而在政治之外的思路上,以更大的力道迫使日本国内对日本右翼进行某种程度的清算。从而对日本公开支持“台独”,给为国际支持“台独”势力的合作方式进行“探路”的日本右翼一个深刻的教训。

东方评论员认为,就如之前我们所说的那样,日本这次出头,其本质与上次中美在赖斯访华失败,新加坡出头为美国的台独政策“探路”一样,既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在中美两强权眼中的筹码,因此,北京不可能就这样算了。

在前几期的《环球时事》中,东方评论员就中国可能会报复日本的方式做了多次讨论,在这里,我们想再强调一点,那就是,在我们看来,显然直接威胁日本那种“通过中国与欧美争夺市场策略”更具杀伤力。在一段来自日本的消息之后,东方评论员将再次结合上面的那份“国防白皮书”对北京可以如何报复日本继续进行讨论。
发表于 2004-12-31 22: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
我想路还长呢。
发表于 2005-1-5 16: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动手顶啊,让别人有信心在转贴啊!
发表于 2005-1-5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动手顶啊,让别人有信心在转贴啊!
发表于 2005-1-5 17: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笑天涯于2005-01-05 16:53发表的:
大家动手顶啊,让别人有信心在转贴啊!
楼上似乎话中含话……
发表于 2005-1-5 18: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是 ,有点道理的哦。转贴 还是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5-2-20 13:54 , Processed in 0.9815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