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3|回复: 2

[原创]背叛者导演阐述,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8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背叛者》来讲,做过多的人物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两个人物只不过是时代的产物。在任何一个同样的时代中,就是说不管在法国大革命中,还是在文革中,总是会有一个托德,一个保尔。就是说,出现这样的人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样说起来有些像尼采的永恒轮回的历史观点。事实上,在每个时代中,即使是在现代,哪怕是现在,都会有一个托德,一个保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托德和保尔。坦率的说,在戏剧的角度,托德和保尔是不够饱满的,因为他们没有一种思想的发展过程的过程,一种成长的过程,一种个体逐渐被体制化的过程。在历史上,我找到了两个人的原型———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我们在这个剧本里呈现的只是一种历史的状态,一辆叫历史的火车冲向人们,并从个人的身上毫不留情的碾过的状态。在这个剧本中,托德和保尔都被符号化了。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的,我们要做的是还原历史而不是还原个人,表现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历史发生时的状况。就像我们了解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时,关注的并不是丹东或者罗伯斯庇尔的个人经历或是成长过程。即使是历史学家,研究他们的个人经历也只是为了给历史的必然提供佐证。只有小说家会对他们的纯粹个人经历感兴趣。
在《背叛者》中,我们要表现的并不是历史是如何发生的,而是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在这样注定了悲剧的人物命运中,在这样已经被安排好了的时代背景中,人物怎么挣扎都是无能为力的。人物早已经被下了诅咒,我们要呈现的是人在这样诅咒下的反映,并希望通过人们的这些特定时刻的反映给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人们以深刻的警醒。革命,并不一定都是像英雄史诗一样壮美。鲜血是革命唯一的底色。我们希望让那些在革命的喧嚣声中无法自拔深陷其中的人们看到革命的利弊,看到革命正义的一面和不正义的一面,人性的一面和非人性的一面。从而能让这些人们清醒的再次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参加革命。
关于人物性格的具体分析,编剧已经做出了,主要角色的扮演者也已经都清楚的知道了角色的定位,所以就没有必要再次详细的解释了。但是关于人物,我还是有几句话要说。
其一是关于保尔。任何革命都要利用一部分人或者阶级为之卖命。这是不争的事实。从陈胜吴广的起义利用的了那被迫服苦役的同阶级的兄弟开始,任何革命都没有停止过利用。同时,被利用的人也通过革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保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保尔其实是应该被同情的,在他没有利用阵线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他当时只不过是一个被鼓惑的大学生。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以为无所不知了。又有一腔热血无处发泄。只不过是一个革命的愤怒青年罢了。但是当他把自己的潜意识里自己都不知道的对权力的欲望,和所谓的革命混合在一起时,不管实际的革命是否纯粹,但他自己的革命其实就已经是不纯粹了。他借神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中想说的话,他借神的控制欲望表达了自己控制的欲望。可以说,保尔是演戏最投入的人,因为神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在虚轴中,保尔已经不是那个开始时被利用的大学生了,虚轴中的神的形象就揭示了保尔投身革命的深层次的原因。这是最真实的保尔。而实轴中的保尔还是那个被利用的大学生。保尔的形象在实轴和虚轴的交替就好像是一个人肉体和灵魂的交替。实轴和虚轴的保尔是相互影响的,当实轴的保尔成熟时,虚轴的保尔也同时成熟了。这两个人在最后一场里面成为了一个整体。在这场戏里,保尔就开始真正的容入革命中去了,成了这个暴力机器的一部分。可以说保尔开始时还是一个革命青年,是有其纯洁性在里面的,但是在最后暴力革命需要他杀人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开枪打死了保尔,这标志着托德已经成为了一个为了革命或者说是为了通过革命达到自己的私人目的无所不为的人,一个真正的强权的革命者。
关于托德我没有什么话说。这个角色是最单纯的。编剧的意思可能觉得苏菲是最单纯的,最靠近于人的。但是我觉得托德才是最单纯的。苏菲还看不清世事,她还是一个懵懂状态的人,一个并不知事情真相的人。“不带立场”这个形容词并不是一个褒贬很明确的词。在某些时候,这个词是可以作为贬义词使用的。我觉得托德看清了所有的一切,还在坚持着一种信念,他才是最纯洁的人。
发表于 2005-5-10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本子我也想到了丹东和罗伯斯庇尔,大概下限是看了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他们的事被毕希纳(《沃依采克》的作者)写成过剧本《丹东之死》,刘小枫《丹东与妓女》转述的成分为多,但我觉得下限最好在历史的轮回中找到可以延续的理念而不是延续历史的发生。
下限你多发点帖啊,这样就很好,不然好象整版就我一个人发似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1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舶良指玄于2005-05-10 09:36发表的:
看这个本子我也想到了丹东和罗伯斯庇尔,大概下限是看了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他们的事被毕希纳(《沃依采克》的作者)写成过剧本《丹东之死》,刘小枫《丹东与妓女》转述的成分为多,但我觉得下限最好在历史的轮回中找到可以延续的理念而不是延续历史的发生。
下限你多发点帖啊,这样就很好,不然好象整版就我一个人发似的
所有的历史都似曾相识,这个剧也算是借古喻今了。
我受尼采的影响太深了,正在试图摆脱一些尼采哲学和美学的影响。
正在读布莱希特与方法,看完了再发些上来。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18 01:11 , Processed in 0.08468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