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2|回复: 0

傅国涌:赵超构笔下的延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8 22: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超构笔下的延安

傅国涌

  1944年夏天,民间报纸重庆《新民报》主笔赵超构随“中外记者西
北参观团”走访延安。从7月30日起,他在重庆、成都两地《新民报》先
后连载《延安一月》,既没有说延安是神圣的天堂,什么缺点都没有,也没
有说延安什么都不好,而是客观、忠实地记录了他在当时的“国中之国”延
安的所见、所闻、所思,名动一时,单行本一版再版。他自称“始终不过是
新闻记事,它只能代表一个新闻记者对边区的看法,它不是什么正式的调查
书或裁判词。”(《赵超构文集》第二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75
9—760页,以下不标明出处的都引自此书)陈铭德的序言说,他“对于
延安事物,虽然有时是介绍,有时是批评,但自始至终,看不到有一句话是
离开国民的公正观点的。”“忠实的介绍与自由的批评,是新闻记者应有的
责任”。(蒋丽萍等《民间的回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16
9页)

  近60年后重读《延安一月》,我不无吃惊地发现,短短43天的走马
观花,33岁的赵超构以一个新闻记者的眼光,洞察了许多细致入微的真相
,在整个民族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后,尤其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毛泽东的号召:“魅力有如神符”

  尽管毛泽东和赵超构他们的谈话始终围绕着“民主”这个中心议题,“
我当时想,假如把毛先生这一番关于民主的谈论摘出来,放在重庆任何一家
报纸上做社评,也不至于引起特别感觉的。”(645页)但在赵超构的眼
中,“毛泽东是一个最能熟习中国历史传统的共产党行动家”,“在他的行
动中,《资治通鉴》和列宁史丹林的全集有同等的支配力。”(647页)
早在1944年的延安,毛泽东就已登上“神坛”:

  “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毛泽东目前在边区的权威的绝对的。共产党的
朋友们虽然不屑提倡英雄主义,他们对于毛氏却用尽了英雄主义的方式来宣
传拥护。凡有三人以上的公众场所,总有‘毛主席’的像,所有的工厂学校
,都有毛氏的题字。今年春节,延安书店所发售的要人图像中,毛氏的图像
不仅超过其他要人的图像,而且是两三倍的超过。

  “‘毛主席怎样说’虽然不是经典,但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依然是
边区干部动员民众的有力口号。……口号标语是共产党宣传工作的有力武器
,而毛先生所提的口号,其魅力有如神符,在工农分子眼中,‘毛主席’的
话是绝对的,保险的。”(646—647页)

  经历过“文革”这样史无前例的灾难之后,回头再读《延安一月》,原
来“文革”的祸根早在延安就已种下,那些图像、口号都由来已久。

  ⊙“思想标准化”

  以一个新闻记者的敏锐,赵超构轻而易举地发现:“除了生活标准化,
延安人的思想也是标准化的。”(654页)人们对生活问题、政治问题等
的看法几乎都“千篇一律”,人们的思想“刻板一致”,“不管你所问的是
关于希特勒和东条,还是,他们所答复的内容,总是‘差不多’。”“他们
的思想,不仅标准化,而且定型了。”“他们对于国内外人物的评判,也几
乎一模一样,有如化学公式那么准确。”(654页)“就是他们的私生活
态度,也免不了定型的观念,甚至如恋爱问题,也似乎有一种开会议决过的
恋爱观,作为青年男女的指导标准。”(655页)从生活、趣味、态度到
品性、思想都像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这还算不上什么,更奇怪的是,他们
一致否认“思想标准化”并非出自“党和政府”的直接管制,而是他们“认
识一致”、“理解一致”。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延安,“最缺乏的空气是‘学院气’或‘书卷
气’”并不值得奇怪。延安“摈弃了学院派的学说”,除了向“马恩列史”
学习,“但也可以说他们的理论水准,将以马恩列史的理论为最高的界线。
这结果,免不了要形成偏狭的思想,并且大大地限制了知识的发展。”(6
56页)这是一个“思想标准化”社会的必然趋向。

  ⊙“不像女人”

  延安的女性算不上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几乎已完全融入这个高度“革命
化”、“一致化”的男性社会。“由于党性,同志爱必然超过对党外人的友
谊;由于党性,个人的行动必须服从党的支配;由于党性,个人的认识与思
想必须以党策为依归;由于党性,决不容许党员的‘个人主义’、‘英雄主
义’、‘独立主义’、‘分散主义’、‘宗派主义’。”(661页)毫无
疑问,在那里,党性高于人性,尤其是“从那些‘女同志’身上,我们最可
以看出一种政治环境,怎样改换了一个人的气质品性。”(662页)

  “所有这些‘女同志’都在极力克服自己的女儿态。听她们讨论党国大
事,侃侃而谈,旁若无人,比我们男人还要认真。恋爱与结婚,虽然是免不
了的事情,可是她们似乎很不愿意谈起。至于修饰、服装、时髦……这些问
题,更不在理会之列。”(同上)

  她们以“不像女人”为荣,“为什么一定要像女人”是她们执拗的回答
。“政治生活粉碎了她们爱美的本能,作为女性特征的羞涩娇柔之态,也被
工作上的交际来往冲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22 02:05 , Processed in 0.0575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