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0|回复: 8

竟是大汉灭了古罗马:匈奴西征欧罗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4 18: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两百年后,一支彪悍而凶残的军队出现在欧洲的边界上,被惊恐的基督徒称为“上帝之鞭”…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既现在的伊犁和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这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象消失了一样。北方的苍狼为了梦中的家园,在雪地中,沙漠里艰难的跋涉。中外的史书中都找不到这个骄傲民族的记载。当《波斯史》中提到三世纪末匈奴出先在阿兰聊时,这头饥渴太旧的苍狼已经对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公元四世纪中叶,阿兰聊灭国,西方震动。从此,匈奴在西方的活动遂史不绝书。



西方绘画中的匈奴首领

  阿兰聊灭国后没多久,西方诸国还来不及为其哀悼,就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浩劫。公元374年,巴兰勃率领匈奴铁骑入侵东哥特,来时排山倒海,去时十室九空,而且匈奴在三百年来对中国作战以来不知道学到了多少中国的战争艺术和谋略,这岂是西方诸蛮所能相抗的。匈奴以战养战的方式沉重打击了东哥特人,当年迈的东哥特国王赫曼立克(Hermanrik)的军队被匈奴全歼后,他便自杀了,继位的维席密尔(Vithmir)也兵败身亡。赫曼立克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余的部众在阿拉修斯和萨弗莱 克斯的带领下逃到西哥特。也有人逃向巴尔干。

  西哥特国王阿撒那立克(Athenarie)得知东哥特灭国后立刻在德聂斯德河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远处上游偷渡后夜袭敌营,重创西哥特军。 西哥特人在惊悖之余,一部大约二十余万众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由于罗马帝国官吏的残酷压迫,哥特人纷纷起义。
http://gb2.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2002-10-21/hun02.jpg


西方绘画中的匈奴战士

  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调集大军于公元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雅堡与哥特人会战,在哥特的重装骑兵面前曾经纵横欧亚的罗马方阵步兵毫无地位。下午,法伦斯和四万禁卫军全数战死。方阵步兵的时代过去了。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无法控制辖下的诸族和领土。而此时,匈奴人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进行休整。

  公元400年,匈奴人乌尔丁带领大军攻入匈牙利追击哥特人,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这支可怜的哥特队伍在法洛伦斯被西罗马军队消灭以报阿德里雅堡之仇。匈奴人只是来意大利转了一下,不过又带来了相当大的后果。匈牙利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和最先被匈奴人灭国的阿兰聊人开始了大跑路。这三族人进入高卢,与当地人战斗后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三个国家。与此同时,阿勒立克带领的哥特人也南下逃避匈奴的大军,不过他们比几年前的同胞拽多了,在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围攻罗马,而在410年攻入城中,这是历史上罗马城的第二次沦陷。

  在这次战争中,西方诸族在匈奴军势的压力下为生存互相火并。而匈奴人则占据了巴诺尼亚(今匈牙利)把当地的哥特人列入统治之下后又开始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尔丁死后,路加既位,路加死后他的两个侄儿白里达(Bleda)阿提拉(Attild)共同治国。在这段时间里西欧相当平静,而北欧,东欧战火纷飞,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堪匈奴压力,渡海流亡到英伦三岛,在俄罗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也归与阿提拉旗下,俄罗斯森林民族——斯拉夫人,芬人也告屈服,斯拉夫人可能就是在此时以“匈奴仆人”的身份第一次进入西欧的。

  公元445年白里达死后,阿提拉独领匈奴,成为欧洲最有权势之人!王庭设于多瑙河以东的大草原上。

  此时的东西罗马都要向阿提拉进贡。匈奴在东方失去的荣光在西方找了回来。



 蒙古骑兵一度兵抵维也纳,被欧洲人惊呼为匈奴人再世。

  由于对西罗马提出的政治联姻和领土要求遭到拒绝,阿提拉决定开战。451年,阿提拉统领五十万大军进入高卢,这也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军队吧。罗马大将阿契斯北上抵挡,并联合了所有受匈奴压迫的蛮族王国。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上会战,此战空前惨烈一日之间占死者有十五万之众……阿提拉见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于是领军回国。

  次年,阿提拉率军突然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攻意大利并摧毁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压迫罗马。453年,军中大疫,阿提拉见西罗马已求和,东罗马援军已至于是回国,并与同年病死。次二役过后,西方人畏惧地称其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强大的匈奴人内部又出现内讧,诸子争立为王,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匈奴瓦解.日耳曼人乘时而起,把匈奴人赶回喀尔巴阡山以东。461年,阿提拉幼子邓直昔克企图重建霸权,不幸在于东罗马交战时战败身亡。这是西方史书上对匈奴人活动的最后记载。

  在中国,此时正是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在中国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大夏”等均在公元460年相继覆灭。

  在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则分别与当地各民族混合了起来,一个彪悍而勇敢的民族从此消失了.匈奴在世界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天之骄子的传说结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大帝阿提拉传奇

西方电影与小说中的阿提拉大帝形象



  公元370年左右,大批匈奴人涌入欧洲,以他们超强的战力迅速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林干的《匈奴史》中认为这批统治欧洲百年的匈奴人是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所击败的北匈奴的后裔。这应该是一个较正式的说法。

   公元435年,匈奴人最伟大的领袖阿提拉出现了,他用随时可能付诸行动的军事威胁逼迫东西罗马每年交付数目巨大的年贡。因为欠交贡金,阿提拉曾挥师直捣君士坦丁堡,迫使东罗马立了城下之盟,得到了更高的年贡和大片的土地(不由人想到饱受欺凌的宋朝)

   公元449年,阿提拉要求迎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并要以半个西罗马(高卢)为嫁妆。在要求被拒绝后,阿提拉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入高卢地区,但这场战斗因为匈奴人缺乏攻坚能力而未能取胜。

   《剑桥战争史》用这一战来说明罗马人的城堡纵深防御体系的威力。匈奴人因此战而元气大伤。但是遭受失败的阿提拉很快就再次纠集了二十万大军,这次进攻的目标直指罗马。

   这是出现了一个在基督教历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罗马教皇亲自与阿提拉谈判,让阿提拉放弃了掠夺的计划。在一幅表现圣迹的油画上,教皇的光环笼罩着一切圣徒们立在云端,而阿提拉被上帝的仁慈所感召,皈依了基督教。而事实是阿提拉傲慢地骑在马上,并要求教皇也这样做,教皇用意大利北部所有的城市修道院的财富换取阿提拉放弃攻陷罗马的计划,双方交换了俘虏,但匈奴人只放回了罗马的士兵和将领,妇女和儿童沦为奴隶。453年,阿提拉在与他第N个新娘的新婚之夜里神秘死亡,匈奴帝国迅速崩溃。

   几个世纪以后,阿提拉被称作“上帝的惩罚”,这个令人惊怵的称号,至今还保留在一个意大利修道院的阿提拉浮雕头像下面。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阿提拉在少年时期曾作为人质在罗马宫廷生活了很长时间,与后来成为西罗马大权臣的阿契斯结为密友,阿契斯曾两次在阿提拉匈奴武士的护送下进入罗马城,获得政权。但最后,也是阿契斯指挥着反匈奴的大联盟击败了阿提拉。

   匈奴人成为唯一对当时三大帝国(汉,波斯,罗马)均构成过直接威胁的种族。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为何能席卷欧洲

匈奴人象飓风般卷过欧洲,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在他们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这些匈奴人在军事上所占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1 有桥状的马鞍,而罗马人只有裹在马背上的皮革

   2 有马蹬,可长时间骑行而不劳累

   3 箭头为三楞状,可轻易穿透罗马人的鳞甲,迫使罗马人换上了笨重的锁子甲

   4 匈奴人独有的弓有效攻击距离为60米,超过罗马人的弓箭和投掷武器

   5 人,马配合熟练,机动性超强。

   匈奴帝国以野蛮人的姿态开始出现在欧洲大舞台上。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古罗马灭亡的次序

大汉天军北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  →匈奴侵入哥特哥特人不堪一击  →哥特人大量内迁、日耳曼人被迫开始民族大迁移进入罗马境域  →匈奴王国和内迁日耳曼人对罗马展开轮番打击  →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  

可见——竟是大汉灭了古罗马!!!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b]匈牙利人不是匈奴人 [/b]

说法一
匈牙利人不是匈奴人   

  匈牙利的正式国名为"匈牙利共和国"。通常我们所称的"匈牙利"是来自于英文"Hungary"的译音。 公元5世纪,西迁的匈奴人曾在多瑙河平原建国,于是欧洲人将此地称为Hungary,意指匈奴。英文"匈牙利"一词的头三个字母Hun即是匈奴的意思。其实今天的匈牙利人主要是公元9世纪迁徒而来的马札尔人的后裔。与5世纪的匈奴人不是同一时代迁来的民族。匈牙利人自称"马札尔人",称自己的国家为"Magyarczag",中文音译应是"马札尔奥萨格"。

  那么,匈牙利人的自称"马札尔"是如何来的呢?大约在公元5世纪,匈牙利人的祖先从伏尔加河流域西迁,经历了4个世纪之后,终于抵达多瑙河平原。丰腴的土地成为他们漫长迁徒的终点,当时共有7个部落来这里定居,他们中最强大的部落名叫"马札尔"。因此,以马札尔部落为首建立的国家就被称为"马札尔国"。"!马札尔"一词的原意为"当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1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b]这个问题一直就没有搞清楚啊[/b]

西方人倾向于把匈奴与突厥联系起来,同时又认为突厥更象高加索种人,而不象蒙古种人。几乎就是说匈奴是白种人,至少倾向于白种人。大概这么说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大概会得到一定的满足,而从前自己的祖先被来自东方的逃亡者打得落花流水一事给他们带来的心灵上永世的创伤似乎也能够由此稍微得到些慰籍吧。

法国人勒内·格鲁塞写的《草原帝国》一书中说:“至于匈奴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的语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鸟库吉倾向于把他们归入蒙古种人。相反,伯希和从汉文译本所提供的反复核对的几次巧合中,认为全面来看,这些匈奴人应该属于突厥种,特别是他们的政治领导人。”

但匈牙利学者L.Ligeti院士首先指出匈奴人很可能使用一种属古西伯利亚(Palaeo-Siberian)语的语言,如叶尼塞语组(Yeniseyan group)的Arin,Asan,Kettish,Kottish或与匈奴语接近。俄国汉学家S.Starostin先生主张上述叶尼塞语属汉藏语系,并与北高加索诸语有亲缘关系,组成汉—高加索(Sino-Caucasian)语系,而这个语系又可能与美洲印第安语的Na-Dene语系有关。他还从事原始阿尔泰语的重建工作,把突厥、蒙古、通古斯、日本和爱斯基摩-阿留申语包括在内。

从考古发现的人骨材料来看,匈奴人具有某种人种混杂的性质,即蒙古人种成分和欧洲人种成分的混合。前苏联学者认为,匈奴的蒙古人种因素可能起源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洲地区,其欧罗巴人种因素则可以追溯到乌孙时期和更早的塞人时期的影响。

我国学者林干《关于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人种的探索》《内蒙古大学学报》第5期)一文认为,匈奴、突厥均属突厥种,东胡属蒙古种。

但是据记载,匈人首领阿提拉的体貌特征是无须、鼻平、眼细、个矮,这无疑是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另外,虽然很多人说今天的匈牙利人主要是马扎尔人而不是匈奴人的后裔,但是他们黑头发、黑眼睛的长相似乎又在暗示着另一种答案。 "虽然如昙花般的匈奴王国在欧洲消失了,但是许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来。许多学者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其后裔。"著名隋唐史专家、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世平说。北京大学教授齐思和、原匈牙利驻华大使优山度也认同此观点。王世平认为,匈牙利人与欧洲其它地方人的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陕北、内蒙古的民歌在调上是一样的。匈牙利人虽然信仰东正教,又有萨满教的习俗;匈牙利人赶车的"驾"在欧洲其它国家没有,而与中国北方的一样。陕北民歌如信天游产生远比蒙古人早,很可能与匈奴有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匈牙利历史考古学界就出现了向东方的寻根热,他们根据历史和考古学的发现,指出匈牙利人的根并不在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而是在东方的中国。 更为夸张的是,我国内蒙古的一些旅游手册上还颇为精确的说就在内蒙古阴山河套地区!

据说,为了证实他们的观点,匈牙利考古学家来到中国的新疆乌鲁木齐,与中国考古学者共同对乌鲁木齐以东50公里的一处古墓群进行发掘。这处古墓群于1907年由匈牙利探险家期坦首先发现。此次再次发掘,发现墓中出土的随葬品与公元九、十世纪时匈牙利国内的古墓群的随葬品十分相似。更令他们欣喜的是:在乌鲁木齐以东50公里处,有一个很大的维吾尔人村落,他们的民歌中有73首与匈牙利民歌的五声音阶完全合拍。这一发现使匈牙利学者更加确信其论断的准确性。 匈奴人崇拜老虎和雄鹰,以虎星所处方位的北方星座为最尊贵。这与匈牙利人的崇拜物也是相同的。

实际上由于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和文明的落后性,留下的可靠资料很少。匈奴人西迁后,必然会有白种人的血统混进去。其实这不单是什么学术问题,也有情感问题混在里边。如果西方人发现自己的祖先真的是被蒙古人种里边一支被赶得满世界跑的血脉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定会觉得很没有面子吧!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美洲,据说很多美国历史学家拼命否认印第安人跟中国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增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许是害怕哪一天中国去到美洲把那些从欧洲跑过来的白种人赶跑吧。
发表于 2004-12-15 17: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以这么说古老东方的对匈奴的反击战改变了西方的历史。
发表于 2004-12-18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物降一物而已,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22 03:13 , Processed in 0.41335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