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8|回复: 15

[读书心得] 《心灵的年轮》书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14: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恰同学少年 于 2011-1-31 19:27 编辑

《心灵的年轮》书札
起: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终: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这是我阅读时记的笔记,与大家分享~~~


那些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常常只是我们文化中缺陷的负载者,个人的心理病原于文化的心理病。

导游——把美好的世界展示给人们去看。

弗洛伊德说人的心理像一座冰山,露在水面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在水下的。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动机实际上大多是不知道的。人自以为知道自己的行为动机,而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欺。

一个人的心理障碍的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有我们整个民族共性的原因。
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个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深刻很聪明很有潜力的人,但这个人有了心理疾病,也就是鲁迅等许多人说过的“民族病”。这个病在心理疾病患者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在“正常人”身上也一样存在。“报喜不报忧”、“面子至上”、“不团结,搞阴谋”、“见死不救”、“只讲利益,不见是非”……都是民族病的症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问题别的民族也有”。别的民族也有,并不是说这就不是民族病的表现了。阿Q可以说别人也有疮,憋人有 疮,并不表明我们没有病。

看到一个女子,男人注意的是她的性感,女人注意的是她的服饰,小偷注意的是她的钱包,而牙医注意的是她的蛀牙。

“被阉割的龙”是我对中华民族性格之病的诊断。

狭义的阉割代表的是对“性”的压抑,广义上说是代表堆生命力的压抑。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极度严酷的统治压抑了我们民族的生命力。这是民族病的根源。

冷漠麻木、诈伪不诚、是非不分、伪善和好抱怨、要面子而不顾实际、胆小怕事、一窝蜂、不团结窝里斗、腐败、缺少理想、喜欢背后算计人、势利、缺少公德意识、喜欢报喜不报忧、嫉妒心强……

完全的诚实在任何民族都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的诚实是各民族公认的美德。有一些现实的原因使我们不得不说一些假话,这也不可否认,但是我们“尽可能说真话,少说假话,以说真话为荣”的品德呢?没有,相反,很多人是以自己有欺骗的本领为荣。

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一件事是对是错,不是从公理中判断的,而是从利害上判断的。

台湾作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把中国文化骂做酱缸文化。

面子不取决于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取决于大家看到了什么事情,这就是它和尊严的区别。只要别人没有看见,我们就可以假装这件事情从没有发生过。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这个“因袭的重担”,不是想抛弃就能抛弃掉的。即使再有多少人雄心勃勃地去做“新焚书坑儒”,即使古书历史完全被忘记,文化和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性格也不会消亡。文化生长在每一个人的人格中,民族性格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上说,中国人不是含蓄而是对感情过度克制和压抑。

本能和情绪如同流水,压抑则如同阻水的大坝。水受阻则会出现两种反应,一是迂回行进,二是淤积而腐臭。

冷漠表面上似乎比各种消极情绪要好,因为冷漠者至少不再感到痛苦了。沙漠似乎比臭水塘要干净,但是实际上却比臭水塘还要可怕,因为生命的迹象已经不见了——哀莫大于心死、

冷漠麻木,以我们的心理分析,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免于痛苦,免于危险,在其背后的重要情绪是恐惧。

冷漠的人甚至喜欢看杀人,因为看杀人似乎能向自己证明:“我已经不害怕杀人了。”表面上看他们胆子很大,实际上正是恐惧驱使他们这么做。

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朋友激愤地说中国人的性格是奴隶性格、太监性格、小妾性格。奴隶、太监、小妾都是弱者,都是胆怯者,他们的性格弱点。都是因胆怯而生的。

奴隶、太监、小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缺少爱。同样,奴隶主、皇帝和纳妾者也一样缺少爱。孔子说“为仁者能爱人能恶人”。爱是需要勇气的,在专制的旧中国就需要更大的勇气,很少有人能有这样大的勇气。中国人如今在性格上的许多不足,归根到底是缺少爱的结果。

项羽在乎尊严,是贵族精神。而刘邦不在乎尊严,本身就是个流氓。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刘邦的胜利让中国人牢牢记住“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中国人允许自己道德堕落,允许自己不要尊严,因为只要以后获得胜利,他就可以用侮辱失败者的方式来获得“尊严”。中国人初步学习了放弃尊严。

社会心理学指出,态度的转变有不同的阶段,一开始时被迫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后来会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秦汉时代发生的事情是中国人被迫做奴隶,而宋代中国人把所受的压抑内化了,变成自己压抑自己。

越是自卑的统治者,压迫就会越残酷。

强化积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键在于我们要让民众看什么、学什么。如果他们每日所见所闻。都是丑恶无耻怯弱的人,则日久天长他们的心灵比被扭曲。如果他们每日所见所闻都是有大爱大勇和真智慧的人,则日久天长他们必然会焕发出人性本来的光彩。
化解消极因素——心理学研究发现:当自己的优点被肯定是,所以人都会更多地发扬这个优点。而当自己的缺点被批评是,却只有一部分人会改变自己的缺点。

他们虚弱,因此承受不了烈性的药物,即使这个药物能治好他们的病,他们也避之唯恐不及。就是这个原因,鲁迅“大夫”的药虽然好,中国人服用的人却很少。毕竟鲁迅的“药”性子太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应当区分两类道德品质,一类是通过直接追求、直接努力可以改善的;另一类是不可能通过直接追求和直接努力而得到的。前者如勤奋、诚实。后者如爱心、快乐。前一类道德主要是我们的行动,而后一类则主要是一种标志。标志是行动的目标或最终结果。我们只鼓励一个人做他能做到的事情,而不关心她达到什么境界,更不空谈什么境界,这可以减少道德上的虚伪。
中国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皆大盗也。一言以蔽之,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根性而已。——梁启超

身体不健康的人,是在环境不利 的情况下,选择了不恰当的生存策略,使身体受损伤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就是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选择了不恰当的生存策略,使心灵受损伤的人。

如果一个民族的性格被扭曲,即使形成了一个大民族也不足以为荣,民族性格优秀才是真正的光荣。

西方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分析过人的一种特别心理,那就是逃避心理。自由意味着自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这固然是一件小事了,但是也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因为自由的人要为自己未来负责任,而当人放弃自由,把自己选择的权利交给一个独裁者的时候,他们也不需要再负责任了。

他们会开始对皇帝搞个人崇拜,因为他们需要皇帝做一个强者,皇帝越强,他们就会感到越安全。这种心理障碍和被虐狂的心理有相似之处,被虐狂欣赏那些虐待者,虐待者对他们越是残忍,他们越是依赖虐待者。他们把虐待者的残忍看做是有力量 的表现,而这力量正是受虐者也希望能具有但是又不敢有的,喜爱一个他所崇拜的虐待者身上,他的理想获得了实现。如果我说秦以后的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着虐待狂和受虐狂心理,这似乎令人很不愉快。我也承认中国人的问题大多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在性质上我认为的确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奴隶性格是一种没有个人尊严、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格,服从是这个人格的中心。

如果我们为了战胜一个魔鬼而不择手段,如果我们最终战胜了魔鬼而自己也变成了魔鬼,这算胜利吗?在真正有贵族或君子精神的人看来,这不算什么。

项羽死了。这本无关紧要。但是项羽所代表的精神死了,我觉得是值得惋惜的。咋中华民族刚勇血性丧失的开始。是的,随后中国也曾经强大过,但那是独裁者的强大,不是民族人性的强大。

孔融说自己拿小梨的理由是:“小孩吃小梨,大人吃大梨”这只是孩子单纯的儿童理性的作用而已,在孩子心目中,既然“孩子骑小马,大人骑大马”当然“小孩吃小梨,大人吃大梨”,和什么孝心礼让并没有多少关系。

处于利害的计较,中国人都知道了让梨的技术。如果我把选梨权给别人,别人就应该挑小梨。如果他选了大梨,我就可以责备他,让他名誉扫地,以后他也许干脆被大家剥夺吃梨权。如果他坚决地选择小梨,我也刚好可以得到大梨。于是,得到选梨权的人倒霉了,他实际上被剥夺了选梨权。这也就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出头的原因,出头者现有机会选梨,因此不可能得到大梨。

一个人是不是通过种种善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是精神或心灵领域的事情;一个人和别人交往中应该遵守什么规范,这是现实领域的事情.两者不可想混。比如,你找我借钱,我借是情分,不借是权力。

我们强迫别人“善”,就是在剥夺别人的选择权。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善”。

让孔子的归于孔子,让法律的归于法律,这样才能避免伪善而实恶的“让梨大战”

道德是一种内心的品质,我们很难确切知道一个人是真有道德,还是伪装成有道德的样子。一个人的内心中是不是善良别人很难知道,所以实际上人们比不是谁更有道德,而是谁的行为更像有道德的样子。

既然“饮清露”实际上不可能,社会就形成了一个不明说却也 不成文的潜规则:允许官员借助权力“捞”一些私人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直的人在不正直的人中会刻意地表现善和攻击别人的不善,这只会让他们的处境陷入危险之中。。

真正的儒家,愤慨于这些伪儒家的行为,反而在行为上表现得不守规矩。他们想以此证明真正的儒家精神在内心而不在外表。

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桃花源的情节象征着人的一种叫做“退行”的心理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遇到心理创伤的时候,有时候会采用退行的方式来减少痛苦。所谓退行,就是在心理上回到过去的幸福时光,通过回忆过去,改用过去的行为方式,来忘记现在的痛苦。一个人哪怕是一个老人,非常痛苦和恐惧的时候会喊妈妈,这就是一种退行,是想退回到儿童时期,在妈妈的怀里得到安慰。

士人越来越注重小节,反而忽视了大体。这样的做法,遗毒到今天,以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官场的座右铭,遇事推诿成了官场的习气。

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犯任何错误,要求自己一定做到最好。,他们 提出的标准非常高而不切实际,做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人认为自己意志力坚强——实际上他们训练自己达到了非常坚强的“意志力”,当然这样的所谓“意志力”对他们的人生 并无任何好处。

强迫性人格和强迫症患者在本质上市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结果。这是由于感到极度 的不安全强迫性人格患者不允许自己犯哪怕最微小的错误。因为在他不安的内心中,他误以为一旦犯了最微小的错误,自己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他,他们谨小慎微,是因为他们对外在的危险极为恐惧,谨小慎微不能放松。他们是完美主义,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绝对完美的人才是安全的。不管有多小的不完美,都有可能导致一败涂地的恶果。他们有许多怪癖,他们有一种自己创造的迷信。正因为他们内心缺少安全感,他们渴望获得“绝对的安全”,而为了获得绝对 的安全,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 的“意志力”坚强,是因为他们觉得外在的世界极端危险,不如此就不足以生存。

宋朝中国人没有了自信,因此他们靠守节来获取安全感。在他内心中隐隐约约以为,只要他用强意志力谨守一些细微的行为准则,灾难好像就不会降临于他。这种迷信的想法使他尽心竭力地坚守一些本来是很无所谓的行为准则。

“胸中小不平,酒可以消之,世上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对精细艺术品的迷恋和精细技术的追求,是民族心胸狭隘、心灵萎缩、民族性格衰弱、受到高压政治、专制暴力摧残的表现。

宋代壁画有一种装饰性的美感。这些壁画异常准确地反映了宋代人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力量比以前的人要弱得多,生命活力也弱得多了。生命力强的人在壁画中 的形式感反而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那生命的激情喷涌而出,总会打破原有的秩序。宋人的生命力弱了,他们 的绘画形式感非常好,他们用极好的形式感替代了生命力不足的缺点,这正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他们借助另一种形式感即理性,借助“理”补充了他们“力”的不足,这是一些高雅、超脱、理性,但生命力在减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是一些赝品龙,对赝品龙的,迷信和个人崇拜一日不止,真正的龙就不会腾飞。真正的龙,是千千万万真正优秀的中国人,只有“民意”才能代表“天意”,就像古人早就说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些人因为性格软弱,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他们或她们对人际关系很看重,但是又不懂得人际相处之道。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尽量对别人好,在发生冲突时尽量委曲求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 的文化也支持他们这么做,认为这是善良的人。这也就是女性中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和男性中的“老好人”。

这些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很不健康,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自以为对别人好,表面上看对别人也很关心,但是如果我们不客气地揭穿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对别人好,实际上是一种“施恩图报”,他们实际上希望自己对他们好,别人就应该很感激他们,反过来也应该对他很好,甚至应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他们的“善良行为”实际上不是出于内心对别人的真切关怀,而是一笔放给别人的感情债。别人虽然不是心理学家,不能像我这样分析他们的心理,但是在直觉上就觉得不对劲,就不喜欢他们这样的人,说穿了,他们是在作秀,秀一种善良。不是身边的人,也许还觉得他们很善良,但是越是他们身边的人,不对劲的感觉就越明显。身边的人觉得不对劲,但是却说不出理由,因为善良人应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虽然说不出理由,但是他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喜欢这些“善良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对别人很好,但是却往往不能换来身边人真心的喜欢和爱,于是就会非常的不满,觉得身边的人亏待了他,对他不好,于是心中回游不少 的怨气。在加上任何人之间都会有冲突,他们这样的人在冲突的时候,总是委曲求全,克制忍让,不表达不满情绪。而 不满情绪不表达就不会消失,所以天长地久,他们心中积郁了很多不满和怨气。他们越想让自己善良,就越压制自己的表达,结果反而是心中怨气越积越多。他们越想把乐观豁达的样子 给别人看,心中就越悲观越愤怒。这样的人最后就成为一个内心中怒气冲天,一肚子恨意的人,但外表上还是善良贤惠。

生病了,就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生病看,就控诉了身边 的人的邪恶和不公;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服从自己;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内疚 ……于是,他们 的潜意识就会让他们生病,越重的病,越有效果。

你不表达自己的需要,谁知道你真正要什么?你委曲求全,谁知道你心中不喜欢别人这么做?你假装很大度,谁知道你心中很不愉快?你不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当然别人就不会尊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是一些赝品龙,对赝品龙的,迷信和个人崇拜一日不止,真正的龙就不会腾飞。真正的龙,是千千万万真正优秀的中国人,只有“民意”才能代表“天意”,就像古人早就说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些人因为性格软弱,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他们或她们对人际关系很看重,但是又不懂得人际相处之道。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尽量对别人好,在发生冲突时尽量委曲求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 的文化也支持他们这么做,认为这是善良的人。这也就是女性中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和男性中的“老好人”。

这些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很不健康,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自以为对别人好,表面上看对别人也很关心,但是如果我们不客气地揭穿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对别人好,实际上是一种“施恩图报”,他们实际上希望自己对他们好,别人就应该很感激他们,反过来也应该对他很好,甚至应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他们的“善良行为”实际上不是出于内心对别人的真切关怀,而是一笔放给别人的感情债。别人虽然不是心理学家,不能像我这样分析他们的心理,但是在直觉上就觉得不对劲,就不喜欢他们这样的人,说穿了,他们是在作秀,秀一种善良。不是身边的人,也许还觉得他们很善良,但是越是他们身边的人,不对劲的感觉就越明显。身边的人觉得不对劲,但是却说不出理由,因为善良人应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虽然说不出理由,但是他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喜欢这些“善良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对别人很好,但是却往往不能换来身边人真心的喜欢和爱,于是就会非常的不满,觉得身边的人亏待了他,对他不好,于是心中回游不少 的怨气。在加上任何人之间都会有冲突,他们这样的人在冲突的时候,总是委曲求全,克制忍让,不表达不满情绪。而 不满情绪不表达就不会消失,所以天长地久,他们心中积郁了很多不满和怨气。他们越想让自己善良,就越压制自己的表达,结果反而是心中怨气越积越多。他们越想把乐观豁达的样子 给别人看,心中就越悲观越愤怒。这样的人最后就成为一个内心中怒气冲天,一肚子恨意的人,但外表上还是善良贤惠。

生病了,就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生病看,就控诉了身边 的人的邪恶和不公;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服从自己;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内疚 ……于是,他们 的潜意识就会让他们生病,越重的病,越有效果。

你不表达自己的需要,谁知道你真正要什么?你委曲求全,谁知道你心中不喜欢别人这么做?你假装很大度,谁知道你心中很不愉快?你不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当然别人就不会尊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是一些赝品龙,对赝品龙的,迷信和个人崇拜一日不止,真正的龙就不会腾飞。真正的龙,是千千万万真正优秀的中国人,只有“民意”才能代表“天意”,就像古人早就说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些人因为性格软弱,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他们或她们对人际关系很看重,但是又不懂得人际相处之道。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尽量对别人好,在发生冲突时尽量委曲求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 的文化也支持他们这么做,认为这是善良的人。这也就是女性中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和男性中的“老好人”。

这些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很不健康,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自以为对别人好,表面上看对别人也很关心,但是如果我们不客气地揭穿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对别人好,实际上是一种“施恩图报”,他们实际上希望自己对他们好,别人就应该很感激他们,反过来也应该对他很好,甚至应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他们的“善良行为”实际上不是出于内心对别人的真切关怀,而是一笔放给别人的感情债。别人虽然不是心理学家,不能像我这样分析他们的心理,但是在直觉上就觉得不对劲,就不喜欢他们这样的人,说穿了,他们是在作秀,秀一种善良。不是身边的人,也许还觉得他们很善良,但是越是他们身边的人,不对劲的感觉就越明显。身边的人觉得不对劲,但是却说不出理由,因为善良人应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虽然说不出理由,但是他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喜欢这些“善良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对别人很好,但是却往往不能换来身边人真心的喜欢和爱,于是就会非常的不满,觉得身边的人亏待了他,对他不好,于是心中回游不少 的怨气。在加上任何人之间都会有冲突,他们这样的人在冲突的时候,总是委曲求全,克制忍让,不表达不满情绪。而 不满情绪不表达就不会消失,所以天长地久,他们心中积郁了很多不满和怨气。他们越想让自己善良,就越压制自己的表达,结果反而是心中怨气越积越多。他们越想把乐观豁达的样子 给别人看,心中就越悲观越愤怒。这样的人最后就成为一个内心中怒气冲天,一肚子恨意的人,但外表上还是善良贤惠。

生病了,就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生病看,就控诉了身边 的人的邪恶和不公;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服从自己;生病了,就可以让别人内疚 ……于是,他们 的潜意识就会让他们生病,越重的病,越有效果。

你不表达自己的需要,谁知道你真正要什么?你委曲求全,谁知道你心中不喜欢别人这么做?你假装很大度,谁知道你心中很不愉快?你不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当然别人就不会尊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2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得去豆瓣下。。。。
最近在看《昆虫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liangxiao

对中华民族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挖根性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2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在内心中,实际上是希望别人能主动地满足他们没有明说的愿望:“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他们对别人表面上没要求,但是实际上要求很多,他们要求别人能猜中他们的心思,而且能顺着他们的心思做。那些说自己什么都不要的,实际上要得最多。

你可以鼓起勇气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可以直接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可以允许自己“自私”一点,因为那实际上不是自私,而只是坚持自己;你不要放弃自己的尊严;你一向只是为别人或,现在也要学习为自己或——为自己活不是恶。

鬼需要替死鬼,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富贵者如有穷苦之友,顺利者如有不顺利之友,也有必要提防危险,也许你的朋友会嫉妒你的成功,甚至找机会诱惑你做一些错事,从而遭遇厄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理学上分析,实际上有许多人,出于对责任的空间恐惧,会形成屈服权威的倾向——真希望有个人统治我们,不再有战争。

幼虫粗蠢的肉体象征着现实生活,而蝴蝶轻盈的彩翼象征着精神世界。化蝶的象征意义在于:现实也许是不美的,但精神世界却可以美丽得一如蝴蝶。

蝴蝶虽然美,但是脆弱,它没有有力 的身躯。在心理象征的意义上,蝴蝶所象征的是一种唯美、超脱、敏感而脆弱的性格。

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以及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各个子宫者,如果详细分析他们的性格虽然各自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卑微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补偿需要。

引刀自宫者归根到底是极端变态的权力追求者,而变态的权力追求者都是自卑者,都是曾经被权力者压迫的失败者,他们追求更大的权力并做出有成就感的假象,来掩饰自己的自卑感。他们的自我阉割是一种变态,但是由于这样的变态行为会使他们在权力竞争中得到一定的成功,他们这些心理病人却还会被许多人所佩服和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6-17 14:57 , Processed in 0.35829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