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3|回复: 16

我偶像喜欢的艺术家:亨利·摩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4 0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偶像的缘故,我知道了这个名字,虽然俺不能真正地懂艺术,但看到这位大师的作品很是喜欢,喜欢哪一点呢?对我而言能够找到的词就是简单,朴素,自然。这当然是我一直喜欢的,想不到我喜欢的风格也是偶像钟意的,所以俺跟我偶像是有缘滴,我这样喜欢他是有理由,这就是证据之一。跑题了.....快回来.....差点忘了主角.....
认真看帖,不要想我偶像是谁:)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成就
 1939年后他放弃教职,住在伦敦郊区,从事职业雕塑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身为战时艺术家,创作并描绘了战时防空洞的许多素描。1948年,获威尼斯国际雕刻奖。从此,他的雕塑声誉蜚声海内外
 到50年代为止,摩尔在艺术上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空间的连贯性方面。他从空洞、薄壳、套叠、穿插等等手法中把人物的因素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最出色的代表作如1951年作的《内部和外部的斜倚人物》。它的母题仍是自1926年受印地安托尔特克文化中雨神雕像影响而创作的《斜倚人物》,但以圆孔处理颈、胸、腹部的体积,流畅自然,韵味无穷。1952年所作的《国王和王后》是扁平造型的代表。简练的平片形产生了起伏的立体空间。此后,他又迷恋于直立主题,用以创造纪念碑式的伟大、肃穆的雕塑,亦受到广泛的赞美。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亨利·摩尔

王端廷




在国人眼里,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作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雕塑家的摩尔在任何一本西方现代的艺术史中都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有关译文和图片也早已见诸国内报刊。

说陌生是由于摩尔的原作真迹我们绝大多数人未曾亲眼见过,作为三维空间的艺术,雕塑作品需要全方位地观察,而印刷品只能提供给我们一个平面的视觉印象,终究看图片只能是“镜中望月、雾里看花”,难谙其详。令人高兴的是,规模宏大的“亨利·摩尔雕塑大展”的来华举办,终于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亨利·摩尔(HenryMoore,1898—1986)曾先后进入利兹美术学校和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严格的学院派训练使他获得了扎实的雕塑基本功,但真正影响他艺术观念的却是大英博物馆里的埃特鲁利亚、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和非洲黑人的雕塑以及当时英国艺术理想家罗杰·弗莱、克莱夫·贝尔等人的美学思想。摩尔把原始艺术对人的生命的热烈追求和表现形式的率真质朴,与现代艺术反对模仿、摒弃再现以及追求形式本身的独立价值的观念结合起来,走上了一条既保持西方传统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的艺术之路。

他要表达的永远是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传统文化基因在摩尔身上的遗传体现在他对人本主义的坚持,落实到雕塑上就是始终将人像作为他作品的中心题材。摩尔说:“我并不认为我们将会脱离以往所有雕塑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人。就我而言,我需要的是组成人像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作品是具象的。”除了少数雕刻着狗、蛇和绵羊等动物形象的作品之外,摩尔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雕刻的是人像。1924年,摩尔模仿前哥伦布时期的印第安雕塑风格创作了第一件《母与子》雕像,此后,母与子形象便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成为他毕生的保留母题。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母与子组合群像就成为人类艺术的表现对象,这是一个永恒而崇高的爱的主题。在基督传统中,一幅没有标注具体姓名的母子图通常可以作为“圣母子”形象来解读。事实上,摩尔在1943—1944年应邀为英国北安普顿郡的圣马太教堂创作了一件名副其实的《圣母子》雕像,这件作品使摩尔的一系列母与子雕像所表达的母爱获得了神圣的升华。

1926年,受墨西哥玛雅文化托尔特克神庙门口一尊名为“恰克—莫尔”(ChacMool)神像的启发,摩尔创作了《斜倚的人像》石雕像。

从此,这一人像成为摩尔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中又一代表性形体。其实在欧洲艺术史上,自古希腊开始,无论是男人像还是女人像采取斜倚造型的雕塑很多,在绘画中更是比比可见。这一姿态可以称得上是欧洲美术中的经典造型。摩尔采用这个形象作为表达各种寓意、探索雕塑语言以及研究各种材料性能的依托。几乎可以说,摩尔以后许多作品都属于这一作品的变体。

除了作品的寓意表达之外,从学艺之始,摩尔就对“适合于他观念”的题材、材料和技巧等课题极其重视。正如现代画坛所流行的那句口头禅———“画什么并不重要,怎样画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现代雕塑家,摩尔的艺术观念也与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潮流并行不悖。

像布朗库西、阿尔基本科等现代雕塑先驱一样,摩尔在其早期创作中也采用了“直接雕刻法”。实际上,摩尔对原始雕刻的兴趣主要归因于它的材料与形体的完美结合所生发的魅力的吸引。1941年,摩尔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我一发现墨西哥雕刻时,在我看来它正是既切合又对头。……它有石感———我的意思是指:它切合于材料,它有巨大的力量而无损于它的敏感性,在形的创造上它的花样繁多而孕育力强大,我认为这些使它不可能为任何时期的雕刻所超越。”除了石雕之外,摩尔的早期作品中还有许多树种的木雕。虽然这些用“直接雕刻法”创作的石雕和木雕作品的尺寸不大,但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在表达出各种象征意象的同时,亦充分发挥了各种材料的固有特性。

摩尔是超现实主义的同代人,二、三十年代对巴黎的多次访问以及与超现实主义者的接触,使他的艺术风格受到超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摩尔参与了“英国超现实主义集团”的建立,并且作为组委会成员参加了1936年在伦敦举办的“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毫无疑问,超现实主义给了摩尔有益的营养,对他的个性化风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但因此将摩尔划入超现实主义阵营却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艺术那种非理性的狂乱错位的造形处理及其对潜意识的死亡恶构的揭示始终是摩尔所拒绝的。说到底,摩尔只是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抽象变形手法,他要表达的永远是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

他是把孔洞技术运用得最成功最完美的雕塑家30年代是摩尔进行多种探索并使自己的艺术和思想走向成熟、开始获得声望的时期。1932年,摩尔首次在自己的人像雕刻中采用了打洞形式。给人像打洞虽然并不是摩尔的首创,在西方现代雕塑史上有阿尔基本科、利普奇茨、杜尚一维雍和扎德金等雕塑家在他前后运用了孔洞技术,但摩尔是把这项带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技术运用得最为成功最为完美的雕塑家。孔洞的运用打破了“雕塑是被空间所包围着的实体”这样一个西方传统雕塑的固有概念,让空间穿透雕塑,使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让雕塑与空间融为一体。摩尔本人宣称,人像身上的孔洞具有神秘的力量,“空间的神秘性与那些在山背和悬崖上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岩洞是一样的”。而按神学家的解释,这种带孔洞的人像却另有深义。神学家认为“上帝是人的完整性的唯一保证”,摩尔的带有孔洞而不完整的人像正是“上帝死了”之后人类生命的写照。从空虚角度来看,摩尔的人体雕刻与毕加索的支离破碎的人体绘画在精神含义上是完全相同的。无论如何,孔洞已经变成了摩尔的商标,是他的雕塑生发出奇异魅力的重要因素。

对环境雕塑的成功实践确立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从1935年开始,摩尔有意识地将自然风景与雕塑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致力于环境雕塑的探索。让雕塑从架上走到架下,从人造空间走向自然环境是摩尔最伟大的创造,正是由于对环境雕塑的成功实践才确立了摩尔在现代雕塑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摩尔不仅考虑到雕塑的造形与环境包括山坡、田野、森林和建筑物的协调,而且将水色天光、蓝天白云也作为作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他的那些安置在大自然中的斜倚的人体不仅与山峦沟壑有着外形上的相似,而且有着大山般沉雄巍峨的气势和力量。不仅如此,摩尔还将色彩引入到他的雕塑中,也就是说,摩尔的雕塑是有色彩的。他考虑到了阳光的存在及其方向因素。那些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尤其是在层林尽染的秋天的森林和原野上,迸发出强烈的动人心魂的美。

为了达到与环境色彩的协调和谐,摩尔还曾采用化学腐蚀剂为他的一些安置在常绿森林的雕像披上一件由绿锈构成的外衣。他的那些白色、红色和绿色大理石雕像,其材料的质地和色彩也都是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和谐呼应的。

他的作品比具象作品更有力地表现了动物的生气摩尔说:“对我而言,一件作品首先必须具有其自身的生动性,我不是指生活之生命力的反映,也不是指运动、身体的活动、跳跃、舞蹈等等的活力,而是说一件作品应该具备内在的能量,有它自身强烈的生命力,这些并不从属于它所再现的对象。”摩尔倾心于抽象造形,但他始终与几何抽象保持着距离。他追求的是一种有机的生物态抽象。除了人体之外,摩尔喜欢从骨骼、贝壳、树根和卵形等生物形体中寻找抽象造形的依据。因此,他的作品不论如何接近抽象,却比某些较具象的作品远为有力地表现了一种动物的生气。摩尔那些安置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雕塑作品,就像是自己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生物,洋溢着与整个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气息。

终其一生,摩尔一直没有偏离对生命的关注,通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体,摩尔谱写了一曲曲人类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颂歌。

《光明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庭院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1: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王与王后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速度可真慢!
发表于 2005-6-4 1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建筑的,应该都知道亨利.摩尔吧。主要是贝聿铭,想必大家有所了解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7: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斜倚像》(一),罗马大理石像,长220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38年,现藏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1938年,在创作了雕塑《斜倚的人》后,亨利·摩尔逐渐对“斜倚像”这个主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这一模式变成了他日后的创作母题,由此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斜倚像”,并赋予它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自从1929年亨利·摩尔创作了第一尊《斜倚像》后,他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手法,雕刻了许多命名为《斜倚像》的作品。这里介绍的是他作于1938年的一件。作品的构图单纯,主题明确,近乎于抽象的形体也显得简洁明了。两米多长的雕像比较清楚地显示出了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身上被凿出的两个大窟隆是摩尔常用的表现手法,仿佛是人的骨架突体部分的结构空间。整个雕像象是一个贵族妇女,呈斜倚的姿势,头部微向上仰起,乳房高耸,略似古墨西哥的雨神。根据雕塑史学家的考证,摩尔创作这件作品的最初灵感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7: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斜倚像》(二),大理石雕像,长512厘米,高约 240 厘米, 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 创作于1956年,现放置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楼建造到一半时,亨利·摩尔接到了为该组织设计一个大型雕像的委托。这件雕像将放置在大楼主要入口的正前方。作为一个雕塑家,摩尔以前从不去关心对作品的题材要作什么通俗或深邃的解释,而这次他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思想目的性极强的机构搞创作,因此认为选择人类应有社会责任感的题材是适宜的。他仔细研究了有关家庭成员、文化教育、国际团结这些思想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推敲,在抛弃了许多初稿后,摩尔决定雕刻一个不带任何故事情节的斜倚像, 既避免了任何俗套的比喻性,又能使人们产生各种遐想。这件作品是摩尔创作的“斜倚像”主题中最成功的一件。
    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质与后面大楼的部分白颜色相呼应,使作品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石像的头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虽然相对简单,但也绝非轻率雕刻而成。这一双眼睛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调。 作品在完成后,深受公众的好评。至今,无论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主题性的雕塑,它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7: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群像》(也就此上图的《庭院》),青铜雕像,高152.5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48年至1949年间,现藏于英国哈福德郡斯蒂芬内奇的巴克雷学校。 亨利·摩尔一度热衷于抽象雕塑,但三十年代他的一系列抽象雕塑作品并未受到评论界的赞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终于放弃了抽象,回到了以人为主题的创作上。从四十年代起,他创作了一系列充满了人伦情感的作品,《家庭群像》即是这一时期中的佳作之一。

  对于《家庭群像》这一主题,自1944年第一个泥塑稿起,亨利·摩尔共创作了约17件作品,这里选用的是他最得意的一个。作品中,母亲双手环绕着孩子的腰部,父亲托着孩子的双腿,他们的头部自然地转向自己心爱的儿子,给人慈祥与爱怜的感觉;孩子在父母的环抱中,显得活泼却又安祥;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情调,使人沉浸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中。 在人物空间关系的艺术处理上,亨利·摩尔有意识地把孩子处理在父母双手的环抱之间,使孩子横卧的臀部刚好坐在母亲的膝盖上,形成有机的连接,同时三个形象又相对独立,互不阻挡。这样的处理,即表示了家庭成员间独立的人格,又巧妙地告诉公众,孩子是联系父母的重要纽带。 通过家庭和人物主题的创作,亨利·摩尔充分地显示了对母爱和人伦幸福的关注,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理想。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7: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与后》(既上图的《国王与王后》),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52年至1953年间,位于苏格兰旷野。

  这件作品,是亨利·摩尔50年代初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件试验性作品。作品中国王与王后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象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整个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

  对这件作品的评述有很多,最精彩的莫过于亨利·摩尔对自己构思的说明:“恐怕,理解这组雕像的线索正在于这个‘王’的头部,那是冠、胡须和颜面的综合体,象征着原始王权和一种动物性的‘潘神’似的气质的混合。

  ‘王’的姿态比起‘后’来显得较为从容和自信,而‘后’则更为端庄,而且带点帝后的自觉。在我开始做雕像的手和脚的时候,有机会使它们做得更为现实,以进一步表达我的想法。我想以此说明人类的温良和原始皇权观念之间的对比关系。”

  作品是亨利·摩尔受英格兰威廉爵士的委托而创作的,并且被他天才地指定放在苏格兰贫瘠的丘陵地带的一片旷野之中。这对童话般的统治者的形象便与悠久的英国历史以及童话式的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他们仿佛从遥远的古代一直端坐到今天,尊严而亲切,静静地伴随着荒原,永远如斯,唤起了人们无限的充满诗意的联想。自然环境的衬托更增加了这尊雕塑意味无穷的历史感与神秘感,这仿佛是向人类原始文明的呼唤,也朦胧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迷惘与失落。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还想开一个关于台湾国宝级大师朱铭的贴子,我搜索时关于他的记录少得几乎为零,只有一篇几年前的新闻报导,和一个美术馆的主页,很惊讶,难道因为他是台湾的就这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9 11:43 , Processed in 0.58220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