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9-18 2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聚在岳麓山下(一) ---- 生日的回忆
我的生日是五月五号,这天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但非常好记,当年高考复习政治有道题是:请回答--马克思的生日(1818.5.5),很多同学记不住,我不用背就记住了. 其实,仔细想想过了几十个生日,真正能留在记忆中的也没有几个,每年的生日还不是都一样,无非吃吃蛋糕,吹吹蜡烛,现在大了,对于生日也没太大的盼望了.只是每每到这个时候,会感慨原来自己又大了一岁,岁月真是不饶人呀.
记得小的时候对生日的盼望仅次于过年,家乡把小孩过生日叫长尾巴,那时还没有什么生日蛋糕。我们姊弟俩谁过生日,谁就可以吃三个鸡蛋,而另一个只能最多吃两个。鸡蛋有时是早餐下面条时打在锅里,有时是煮的荷包蛋,如果是煮鸡蛋还可以带到学校去吃.好在小同学面前炫耀一番,于是长尾巴的我会为这一年一次的小小特殊待遇而高兴不已,这前后会兴奋好一阵子呢。
回想在岳麓山下过生日,首先是妈妈肯定会来信,除祝生日愉快外还嘱咐早餐要买碗面条吃,这是家乡的规矩,这月的汇款也要多五圆.生日前一天是五.四青年节,当年湖大都要组织一些活动,通常是下午搞义务劳动,晚上是在礼堂开文艺晚会或在操场招待露天电影,只是这些活动一点印象也没留下.生日那天自然要自己给自己放放假,“今天我过生日”,多么美丽动听的借口,没有什么比自己过生日那天最有理由可以什么都不做 。 这一天,课是要想法逃的, 起码是第四节课肯定是不上的,这样可以在食堂排个早队,书也是不会看的,作业也是不做的,校园里没什么好玩的,能在东方红广场南侧机械楼二搂的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泡上整个下午是件很惬意的事,阅览室并不大,报纸也就是三大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各省的党报,现在流行的小报是后来的事了,最受欢迎的是<体育报>,常常是几个脑袋挤在一齐看,杂志也不多要办借阅手续,最悄的是<大众电影>,<新体育>,.晚饭后去麓山商店逛逛,顺便到爱晚亭溜溜,沐浴一下晚春的和风,晚上在宿舍和同学打牌玩升级.10.30熄灯上床睡觉.
说完了玩再说吃的.生日那天早上到商业街西头,校医院下面的麓山餐馆吃碗面条,面条有三种:素面条(开始是0.10/圆,后来涨到0.15/圆),酸辣面条(开始是0.13/圆,后来就记不住了)和荤面条(开始是0.15/圆,后来涨到0.20/圆),荤面又分肉丝面条和蟮鱼哨子面条.过生日么肯定要吃好点.正餐是在六舍食堂解决,那时可没钱到餐馆点菜.中餐是一份红烧肉外加炒白菜(0.2+0.05)/圆,晚饭是一份红烧肉外加烧豆腐(0.2+0.08)/圆,红烧肉已是食堂每天唯一最高档次的菜了.一天能吃两份红烧肉也知足了,那时年青特能吃,拿个苕大的碗,六舍食堂的一份饭两份菜堆的冒尖.到了晚上八,九点钟肚子居然还咕咕叫,再拿个碗在六舍门口的小摊上犒劳一碗混炖(0.20圆),其实肚子是否咕咕叫并不重要,那碗混炖肯定逃不了的.
过生日是要给寝室同学表示一下,不同寝室有不同的规矩.我们寝室是寿星买点糖果请弟兄们的客,当时校园卖糖果的地方有两个:自卑亭和麓山商店.麓山商店的品种多些,档次也要高些.我通常是去逛麓山商店时顺便买点糖果晚上打牌时请寝室同学的客.记得最爱买两种糖:花生牛轧,小方块,糖纸上印条小牛.小尾巴翘翘的,另一种是酥心糖,一寸多长,做成一环一环,平时就爱吃它,一口一个跟吃饭似的,很过瘾.花生牛轧比酥心糖捎贵,大约0.8圆/斤.档次自然要高些.还有些普通糖果很少买. 粗算下来过个生日的费用是二圆. 大慨是中产阶层吧.
如今麓山餐馆不知是否改个阔气的名字,其实我更喜欢它的酸辣面, 2000年回母校我特意连续两天去那吃早餐,好的就是这口.当时这是校园唯一的餐馆,很多同学的回忆都应该有它的印象.麓山餐馆斜对门的麓山商店也还在,只是分割成了小摊点,当年卖糖果的地方现在变成卖鞋了,花生牛轧春节其间武汉的超市还有卖,外包装二十多年也没变,真难得,只是十多年没吃了,为何叫牛轧,一直也没搞明白.酥心糖市面已看不见它的踪影,估计到乡下小镇还可买到它.有机会到农村旅行见到了非买它几斤解搀不可.
今年的生日又要过了,生日每年都过今年也一样. 现在班上同学也学着年轻人在网上过生日,每个月都有好几个寿星很是热闹,惟独五月份班上只有我一人过生日,虽说寂寞点但也重点突出.如今过生日除了吃蛋糕吹蜡烛外,还保留一个到书店买书留做纪念的习惯.今天上午又到武昌图书城收刮一通.将来老了回想也是趣事.
如今寝室弟兄分散在五湖四海,今天过生日只好请他们自己买糖吃,把发票寄来报销.
2005.5.5发表<中国同学录>
2006.5.5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