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9|回复: 17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 具体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8 2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物理学部

  王诗宬 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
杉机分校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
on》等杂志的编委。

  从事低维拓扑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发现了三维流形中不能提升为有限复叠空间嵌入曲面
的第一个本质浸入曲面的例子,在三维流形中心问题本质Haken猜测的研究引人注目,为几
何群论专家所称道。与他人合作,对可几何化流形证明了Thurstou关于复叠度的猜测;证
明了几个有限性定理,并给出不可约几何三维流形自同胚的标准型,对三维流形间非零度
映射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动。在纽结手术方面也有佳作。发现了卫星结上实行循环手术的
障碍;与他人合作得到纽结补中本质浸入曲面边界数的有限性定理。

  王鼎盛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生于重庆市南川县。1962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计算物理研究。与他人合作,从密度泛函理论出发,用多重散射方法,计算在
非磁材料上的超薄铁磁膜的物理性质,研究了磁性和原子层数的关系,说明并不存在磁性
“死层”,并预言在超薄铁磁薄膜中原子的磁矩可以显著大于在体材料中的磁矩,后为实
验所证实;发展了磁晶各向异性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的
有效自旋哈密顿量被同行广泛使用,还发展了高阶交换作用磁体的计算;发展了从第一原
理出发对表面吸附层的电子结构的计算,比较严格地处理了电荷转移问题和基底影响问题
;开辟了从第一原理出发计算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对我国计算材料学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张家铝 天文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西省赣州市。1959年毕业于
武汉大学物理系。

  长期从事天体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辐射机制研究中,与合作者导出了弯曲磁场中的
普遍公式,把同步辐射和曲率辐射这两种很重要的辐射机制统一起来,并成功地应用到γ
脉冲星等问题,还进一步导出同步-曲率辐射的量子化公式。与合作者将电子对过程引进到
吸积盘理论中,成功地解释了天鹅座X-1硬X射线难题。在中子星的热演化问题研究中,与
合作者提出中子星可以通过平衡态调整释放引力能和应力能的新加热机制,被同行认为是
几大加热机制之一。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中,与学生最先给出了星系群-群相关函数。
还发现塌缩球产生的只是瞬时奇点,并不导致真裸奇点出现,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起了推动
作用。

   张裕恒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61年毕业于
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和低维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他人合作,从实验
上证实了高温超导体R-T曲线展宽的物理起源是磁通蠕动效应;通过对YBCO/PrBCO多层结构
的观测,对高温超导材料的Hall效应出现负值的物理原因提出看法。合作研究了Bi系高温
超导材料晶体结构中的非公度调制,通过元素替代实验,提出主要物理原因是Bi2O3层和钙
钛矿层晶格失配,并对Bi系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和元素替代效应等进行了较深入研究;通过
适当掺杂和物理测量,判定Mn基氧化物中的载流子是晶格极化子而非磁极化子,并提出了
这类材料中极化子导电向跳跃导电转化的物理模型;通过掺Cr样品物理测量,提出Mn基氧
化物中的双交换机制;提出用电子自旋共振来观测巨磁电阻材料中相分离的方法。

  陈和生 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
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
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
,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能流测量精度,为三喷注事例的发现做出了贡献
。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3实验物理方案制定和探测器设计,负责过强子量化器程序包
的重建工作,开展了有关t物理结果分析、L3上检验标准模型、测定电弱参数和中微子代数
等工作。作为阿尔法磁谱仪大型永磁体系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领导和协调合作组工作,
在系统总体方案、运用高能物理蒙特卡洛方法设计、优化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方面
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
和一些预研工作。

  龚昌德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2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早期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
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
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
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
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
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
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
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
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

  彭实戈 数学家。山东大学教授。1947年生于山东省滨县。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
系,1986年获法国普鲁旺斯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
研究院院长。

  在控制论方面,获得了随机最优控制系统的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在概率论方面,对倒
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首先获得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建
立了一大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对应关系,将20世纪50年代初的
Feynman-Kac路径积分理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建立了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g-期望
理论,将Kolmogorov创立的概率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并将其应用于动态金融风险度量的
理论与计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管
理”第一负责人,对在我国建立“金融数学”新学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詹文龙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
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低能、中能、相对论性重离子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大科学工程研制,对重离子核
物理和新核素合成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放射性束物理研究中发现
了11种新核素,首次测量30多种核素的质量;成功地研制出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PH
ENIX实验探测器的高性能飞行时间探测器的样机;研制成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的兰州放射性束流线,在此束流线上确定了一批丰质子晕核,并初步鉴别出理论预言的质
子滴线外的核素25P等,促进了中国的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研究的发展。领导兰州重离子加速
器冷却储存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制,并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部

  冯守华 无机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1956年生于吉林磐石。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
学系,1983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无机
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无机化学
学报》副主编。

  主要从事无机材料的水热合成化学研究。在复合氟化物温和水热合成研究中,应用温和
水热技术制备了复合氟化物;提出了复合氧化物和复合氟化物水热合成路线;制备的无机
螺旋链结构,具有左旋链和右旋链共存于同一晶体的特点;水热合成出多种新型微孔晶体
化合物;其合成的硼铝酸盐是最新发现的含主族元素的微孔晶体之一,使人们重新认识微
孔晶体的Bronsted酸性质。

  田中群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5年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
学系,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
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
的电催化研究和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
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
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


  江明 高分子化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
学系。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相应均聚物相容
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在高分子间的可控氢键相互作用导
致的增容和络合方面,提出高分子共混物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可实现“不相容-相容-络合
转变”的概念,并发现通过对荧光探针芘的化学改性可使其成为碳氟微区的靶向探针,可
用于多种碳氟微区的研究。提出和证实了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聚合物胶束化的新途径,获
得了核-壳间由非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胶束并进而获得空心纳米球,形成了非嵌段共聚物
路线。

  吴云东 理论有机化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57年生于江苏溧阳。1981年毕业于兰
州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提出Sharpless环氧化反应的机理,用理论方法
解决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机理及其立体化学;对钼-烷烯基催化物催化烯烃开环复分解聚合
反应和炔烃复分解聚合反应的机理及立体化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
特别是脯氨酰胺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方面,与他人合作提出Gong-Wu模型;
提出了oxa-多肽概念,并设计合成出多种结构的oxa-多肽;指出在溶液中存在与老年痴呆
症相关的淀粉样β-多肽单体的结构的可能性,并将其稳定性与淀粉样β-多肽聚集的速度
相关起来;通过取代基对碳、硅和氧自由基中心的电荷和自旋的影响,导出诱导效应和自
旋离域与自由基稳定性的定量关系。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
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
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
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
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
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
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发现当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
散式流态化。发现加入流化床中的铁磁性颗粒可形成“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
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陈懿 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3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
系。

  长期从事催化剂、介观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嵌入模型,对
氧化物在其载体上的分散行为做出定量的描述,解决了多晶表面上空位以及阴离子所产生
屏蔽效应的计算。阐明了溶液反应合成非晶态Ni-B粒子的机理,发现了制备Ni-P合金粒
子液相反应的自催化本质,改进了溶液沸点附近回流加热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有效避开水
解作用,获得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Fe-B非晶合金的固相化学反应方法。近年来,在纳米复
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晶格氧的活动性与粒子尺寸和催化选择性的关联,低维纳米金属氮化
物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等方面都取得良好进展。专著有《穆斯堡尔谱学基础和应用》等


  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
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
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主要从事有机纳米体系和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研究。实现了对有机纳米体系中光化学、
光物理性能的调控,将纳米材料特异性研究拓展到有机小分子领域。制备了纳米球、块、
线、管等有机光功能纳米结构材料,实现了对其形貌的调控和保护;发现了随粒子尺寸增
大逐渐向低能端移动的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通过粒径控制实现了吡唑啉衍生
物DAP纳米结构材料的发射波长的调控;运用超分子化学概念和分子组装技术构建出纳米级
光致变色超薄膜;通过与贵金属复合,使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光致变色效率提高5倍。提
出半导体与贵金属间Schottky结的增幅原理;还制备出厚度小于2nm的单层光致变色超薄膜


  麻生明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生于浙江东阳。
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
年获该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
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
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
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同时,实现了同一底物中几种碳-碳键断裂间的选择
性调控,提出了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方法。

  颜德岳 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
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
科学博士学位。

  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
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
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
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
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
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
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方精云 生态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
林学系,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国内
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
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
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
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
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
规律。

  王大成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
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
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1970年代,作为主要成员参加
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80年代率先开展蛋白质工程研究,
对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糜蛋白酶原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影响
持续被引用至今;90年代系统研究蝎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测定代表性三维结构,阐明功
能特性的分子机理,对解惑该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近年研究天然抗微生物
、抗肿瘤、抗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取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王正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19
35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疗系。1982年获瑞士苏黎
世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第二届国际听觉、视觉生物物理大会主席。

  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
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组织并主持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制。创建了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
实验室。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
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
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王恩多 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
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重庆。1969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酶学和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
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从酶和tRNA的角度,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
物学等手段研究了原核和人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氨基酰化tRNA和编校误氨基酰化tRNA中涉
及到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残基,最先提出大肠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P1结构域与编校误
氨基酰-tRNA有关,系统研究了超嗜热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单独的CP1结构域编校功能,提
出古老的细菌带有合成酶的进化遗迹,证明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tRNA共进化的理论。为
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子新 微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
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East Anglia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
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个国际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
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
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 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
的理论模型, 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 是我国在微生
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
了硫(S)修饰, 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汪忠镐 血管外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
1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学
组主任委员、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主席、国际脉管联盟顾问等职。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为推动我国
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动脉造影的研究,
撰写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使我国腔内血
管外科技术开始起步,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以带膜支架对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瘤
和大动脉减速伤的成功治疗。自1986年起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低下的
问题,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实现血管腔面快速内皮化,明显改善移植血
管的性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晓亚 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
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
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
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
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
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
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贺林 遗传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3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英国佩士来
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
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的研究,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有史以来
所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之谜;发现了得到国际
公认的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新遗传病并成功对其致病基因进行了定
位;发现了怀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可增加胎儿以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发
现和证实了多个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在所从事领域做出了具有力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开
创性工作。

  赵国屏 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
948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
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疚屎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学部

  丁仲礼 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月生于浙
江省嵊县。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
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第四
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年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
地球化学学会副主任。

  与合作者一起,对黄土高原的宝鸡、灵台、泾川等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
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在国际上首次从陆相第四纪沉
积中建立2.6Ma以来的地球轨道时间标尺。构建了2.6Ma以来有区域代表性的黄土粒度“集
成时间序列”。发现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粒度所记录的偏北和西北向风力强度变化与米兰科
维奇周期同相位,尤其是在10万年的偏心率周期上,即冰盛期时风力强度最大。

  王铁冠 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1937年12月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
业于北京石油地质学校。

  发现、鉴定和命名了三个新生物标志物系列(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甲基三环萜烷和甲
基四环萜烷)。建立了低熟油气成因的系统理论,及时推广低熟油理论,取得显著效益。建
立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结合的煤系烃源岩研究方法,系统提出烃源岩的I-III型显微组分
均质组成,富氢组分“分期生油”的理论。首次论证含硫非烃二苯并噻吩类,作为新分子
标志物示踪石油运移的机理,用以反演石油运移优势通道,展现油藏充注途径;运用流体
包裹体测温,结合数值模拟,确定油藏成藏期次与时间;在不同岩性油藏中,重建油田的
成藏历史,预测烃源灶方位,确定有利勘探方向,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吕达仁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1月生于上海市。1
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兼任中国空间科
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
会副主任。

  1980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降水分布的原理及反演方法。主持完成
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平流层大气晴空探测雷达的研制工作,并在极化交替和自适应信
号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创新;利用雷达及高空气球探测资料对平流层重力波频谱结构、以及
对流风暴激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推进了大气物理和日地物理的交
叉科学研究。主持“921”神舟三号飞船中的“地球环境监测分系统”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重大项目“内蒙古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草原中尺度综合观测。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生于广东省大
埔。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
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在泛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各种勘探地球物理方法都适用的反演理论框架。改进
了多种地震反演方法。以混沌理论、非线性地震反演方法,开拓了非线性地震反演的新方
向。将该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矿产勘察及建设工程基础调查。对大陆科学钻探主孔岩性构造
进行了预测,为后续的岩心钻探结果基本证实。根据第一手资料提出了陆—陆深俯冲的几
何模式,得出了陆—陆深俯冲的规模和造成壳、幔相互作用的定量概念。同时,发现中国
东部岩石圈地幔内部存在全球罕见的水平层状反射体,改变了前人认为拉张区岩石圈地幔
因缺乏反射为相对透明的看法。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3月生
于山东省青岛市。1960年莫斯科大学毕业,1984年在德国美茵兹古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兼
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事新生代地层和哺乳类化石研究。证明了古新统在我国的广泛存在,是七十年代古生
物界的重大突破之一。在山西榆社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有丰富哺乳类化石和古地磁年龄的上
新统完整剖面;在兰州盆地把原定为中中新世的咸水河组确定为早渐新世到中中新世的地
层,发现了五个不同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层位;在临夏盆地近70个化石地点中发现了8个不
同层位的哺乳动物群,确认了该盆地是欧亚大陆最大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产地和最好
的陆相晚新生代地层剖面。将我国新近系分出15个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群层位(NMU),和欧
洲的17个哺乳动物带(MN)相对应,使该年代的生物与地层研究再次跻身国际前列。

  金振民 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41年9月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6
5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学
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发现初始玄武质熔体(3-5%)不像静态实验那样只呈孤立状态赋存于橄榄石三连点位置,
而且熔体还在应力驱动下沿橄榄石颗粒边界呈熔体薄膜分布,这种熔体分布形式会引起矿
物边界湿润,连结力减弱,加速物质扩散和流动。建立超高压榴辉岩流变本构方程,为揭
示大陆造山带深俯冲榴辉岩质板片拆沉机制提供约束。揭示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橄榄石位错
稳态亚颗粒直径是计算上地幔流动应力大小的最佳显微构造参数;发现了代表不同流动应
力值的两类位错亚颗粒构造。对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岩石和中国大陆科学钻孔岩心系统
地开展了物性研究。

  魏奉思 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1941年11月生于
四川省绵阳市。1963年8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世界空间环
境协调研究与培训中心执委会委员,国际日地系统气候和天气计划/空间天气专题委员会委
员。

  从理论上得到了行星际激波在非均匀的运动介质中传播的解析解,预言太阳耀斑产生的
激波可以传播到10〜20AU以远而衰减不大,此结论为后来飞船观测所证实。提出耀
斑激波传播的三维非对称物理模型,其结果可以解释相应地球物理效应的非对称性。发现
行星际扰动在传播过程中将向赤道低纬电流片方向偏转、会聚,电流片阻碍行星际扰动的
跨越传播,导致行星际扰动和地磁扰动的同侧效应。提出“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监测
子午链”大科学工程,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正式批准立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家骐 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2月
生于江苏苏州。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6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
究所硕士学位。现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仪器仪表
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分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大型光学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
。研究和开发了我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
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

  包为民 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1960年3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
。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现任国家某两个重点工程
总设计师,兼任总装备部精确制导专业组副组长和《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


  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
合,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

  何积丰 计算机软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43年8月生于上海市。1965年毕业于复
旦大学数学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

  1980年起,从事程序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1986年和C.A.R.Hoare提出了"程序分解算
子",并将规范语言与程序语言看成是同一类数学对象。接着又提出了采用"关系代数"作为
程序和软件规范的统一数学模型,使得关系代数可用来描写程序的分解和组合过程,直接
支持软件的开发。在数据精化方面,给出了处理非确定性程序语言数据精化的完备方法。
1995年,在总结了多类程序语言语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与C.A.R.Hoare提出了程序设计
统一理论和连接各类程序理论的数学法则。还提出了用形式化的界面理论沟通几种程序语
言,以及非确定性数据流的数学模型及代数定律。近年来,研究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系统,
为减少系统芯片设计时间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有益的方法。

  吴培亨 超导电子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9年11月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
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


  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微波到太赫兹波段)应用。在
探索有关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的超导电子器件、推动超导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
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涉及高温超导体内的隧道过程;多种低温和高温超
导结的制备、表征、高频特性与应用;超导混频器和高灵敏接收机、频率精密计量、高精
度高频信号源;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加工、性能优化等方面。

  黄民强 信息处理专家。总参第五十八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82年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信息处理、系统逻辑结构分析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系统分析与离散数学
的交叉领域,特别是离散的函数结构、算法设计和概率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理
论和技术体系。

  褚君浩 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3月生
于江苏宜兴。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
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


  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禁带半导体碲镉汞
(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提出了HgCdTe的禁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
上称为CXT公式,广泛引用并认为与实验结果最符合;建立了研究窄禁带半导体MIS器件结
构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发现HgCdTe的基本光电跃迁特性,确定了材料器件
的光电判别依据;开展铁电薄膜材料物理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究,研制成功PZT和BST铁
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并实现了热成像。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科学部

  吴硕贤 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1970年清华
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
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
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
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
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音质评价,指导并与合作者提
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开展建筑环
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
系。承担55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

  李天 飞机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
1938年10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现任沈阳飞机设计研
究所副总设计师。

  长期从事飞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解决了型号设计中的许多气动力关键问题
,在新一代综合高性能飞机布局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李述汤 材料化学和物理专家。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1947年1月生于湖南邵东。196
9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1971年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加拿大不
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纳米有机光电子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金刚石、纳米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在金刚石研究方面,
开展了硅衬底上金刚石成核、生长及异质外延的机理研究,提出了制备高质量外延金刚石
薄膜的方法,用含烃的低能离子束在硅衬底上直接生长出异质外延的立方金刚石纳米晶,
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并用于制备其它超硬薄膜;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发展出一种高产率
制备硅纳米线的新方法,提出了氧化物辅助生长的机制,并将此方法推广到合成其它半导
体材料的纳米线,得到量子效应导致硅纳米线能隙展宽的实验证据;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与器件的研究中,提出用电偶层的概念解释金属/有机界面能带的突变,用嵌入无机层和修
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方法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高温NPB”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新方法。

  陈祖煜 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943年2月生
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
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
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
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
定分析软件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

   赵淳生 机械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8年11月生于湖南衡山。1961年毕
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振动工程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
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
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
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
自校正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
其驱动器。发展了电动式激振器设计理论、多点激振试验和机械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开发
出多种激振器并得到广泛应用。

  都有为 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南京大学教授。193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1957年毕业
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了磁性、磁输运性质与材料组成、微
结构关系的研究。研究了锰钙钛矿化合物的大磁熵变效应以及锰钙钛矿化合物小颗粒体系
中的隧道型磁电阻效应;研究了磁性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以及颗粒膜的巨
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反常霍尔效应与微结构的依赖性等。目前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磁
性以及与自旋相关的输运性质。此外,80年代以Fe57作探针用Mossbauer效应研究了高温超
导体中的磁有序,发现超导性与磁有序共存的现象,并对YBCO高温超导材料进行了3d元素的
代换,为超导机制的探索提供实验依据。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39年1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

  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
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
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
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专著《数值传热学》已被国内外学术论文引用
千余次。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

  顾逸东 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9月生于江
苏淮安。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
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长期从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的总体和专业技术工作。领导建立了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系
统,解决了气球设计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我国高空气球科学探测,开拓了系留
气球等应用气球技术领域。在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工作中,领导建成了适应多任务的空间应
用技术体系;提出了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思路,主持制定了有效载荷研制技术
流程和规范,通过地面和搭载实验、航空校飞、系统联试、全程演练等有效途径,保证了
各项科学和应用有效载荷测试验证的完备性;严格把关,保证了方案合理性、系统可靠性
和任务成功。

  薛其坤材料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1963年12月生于
山东蒙阴。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1990年、199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硕士、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开展了第二代半导体薄膜GaAs、
InAs/GaAs量子阱(点)、宽禁带半导体GaN和ZnO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 发展完善了III-V族
化合物半导体表面再构的基本规律;开展了半导体Si衬底上金属超薄膜量子尺寸效应的研
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
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开展了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研究,发明
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解决了异质外延生长纳米有序结构的难题。研制了几
套低温生长及原子尺度原位检测装置。

**********  THE END  **********
发表于 2005-12-18 2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认识
发表于 2005-12-18 21: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的人偶一个人也不认识,偶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偶熟悉的名字,嘿嘿~~~
发表于 2005-12-18 2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人肉顶贴~~

计算机方面就何积丰一个人
发表于 2005-12-18 23: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介绍他们的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什么的,不好判断地学部为什么舒德干没上
发表于 2005-12-19 1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逸东 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9月生于江
苏淮安。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
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顾准先生的长子。
发表于 2005-12-19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leejoin于2005-12-19 10:58发表的:
顾逸东 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9月生于江
苏淮安。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载人航天工
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顾准先生的长子。
不知道是不是文革中和他划清界线的那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5 21:42 , Processed in 0.0868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