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2|回复: 12

[关注]猜想安倍晋三后的中日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3 0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泉走了,安倍来了,中日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虽然身居象牙塔,但是这么重大的事情还是要关注下的。
至于结论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如果对国际关系有研究的话,请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吧。
即使只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和知识,也会很有意思,南方周末的文章起码不会写得无趣。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见了,小泉!

□本报记者 姚佳威
  
  5年执政,今朝离去。再见了,小泉纯一郎。
  小泉的背影里,有未完成的改革,也有参拜靖国给韩国和中国百姓心里投下的阴影。
  那个转身而去的背影,曾被赋予多种判定。在很多日本人心中,他是“偶像”;但在很多韩国或中国人看来,他是个“恶人”
  
  “如果这三个承诺,小泉都能兑现,他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伟人。”小泉当年竞选首相的对手桥本龙太郎断言。
  “打倒自民党,大幅度经济改革,参拜靖国神社。”执政5年,小泉以强硬的姿态兑现了这三点。
  今年7月,日本《Newsweek》杂志(日本新闻周刊)出专刊总结小泉改革,封面上一行标题赫然醒目:日本的邓小平。在今天的日本,日本人对小泉除了“首相”之外,名字前最常用的头衔就是“改革家”。
  
  “我永远是偶像”
  “面对21世纪的日本,你最先想到谁?”这是日本互联网上的一个调查,小泉纯一郎当仁不让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他的得票远远领先于一大堆人气偶像。
  “在日本,大多数人对政治并不关心,和政治家相比,大家更喜欢看影视明星,但小泉却很有明星的味道。”日本学生尾藤健太郎介绍。
  小泉的“星”途是从从政开始的,此前,他不善言辞,不喜与人交往,几乎很难进入人们的视线。
  特别是在成为日本首相后,他的形象几乎一夜走红。卷曲、披散的银发;面庞瘦削,神情坚定;说话决不拐弯抹角,常常是“一针见血”。这个“酷哥”几乎是一下摧毁了日本传统的沉闷政客形象,媒体喜欢,老百姓自然也喜欢。
  小泉对“猫王”的崇拜也五体投地,出访美国还要专程去猫王的家乡“朝圣”。在心情惬意时,他最喜欢哼唱的歌就是“我永远是偶像”。
  他会穿一件粉红色衬衫,冲到对手的票源地高谈阔论,远远看去,仿佛歌星的演唱会。
  小泉在日本女性中颇具人气。对小泉的支持,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女性高于男性。而“紧紧抓住一半人口的心”,正是小泉高支持率的秘诀。
  他会刚从巴西出访回来,就去接见参加“世界小姐大赛”的各国佳丽。“我刚从地球另一面回来,还在倒时差,今天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美人,时差倒过来了”。
  自离婚后,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清心寡欲的单身汉”。小泉在横须贺的家位于普通居民区,据说,偶尔一身运动服出门的小泉,常常让出门买菜的家庭主妇兴奋地尖叫。
  
  “必胜!致小泉纯一郎”
  “必胜!致小泉纯一郎。”这是日本前防卫厅长官小泉纯也临死时对儿子期望。1969年8月10日,小泉纯也去世。他生前竭力推动“有事”法案法制研究,一心希望日本能重回政治军事大国行列。
  35年后,他的遗愿被儿子实现。2004年6月6日,在小泉纯一郎的不懈努力下,《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三项“有事”法案在参议院通过。
  小泉家的“尚武”之风悠久。他的祖父小泉右次郎,曾任众议院议长,内阁大臣。右次郎在身上文了一条龙,人称“刺青政客”,声名远播。
  高中毕业后,小泉纯一郎考入日本庆应大学。这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福泽谕吉,曾提出著名“脱亚入欧”理论,主张在外交上向欧美靠拢。
  1967年,小泉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主修经济学。而伦敦大学在经济学上的学术传统,就是崇尚“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经济。
  从庆应大学到伦敦大学的学术传统,仿佛暗合了小泉此后内政外交的身体力行。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当樱花开放的时候,经济就会好转。”日本政客曾经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抚民众。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横亘的主题词就是“迷茫”。“经济很差,银行和企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日本学生尾藤健太郎回忆说。
  樱花每年春天怒放,而经济迟迟不见好转。民众把怨恨发泄在政府身上。1993年,自民党在选举中惨败,失去了连续执掌了38年的政权。接着,日本首相更换仿佛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
  “选举时,谁的改革口号最响亮,最大胆,最决绝,谁就会赢得选票。”一位亲见日本大选的中国留学生说。
  所有候选人都在喊改革口号,但是小泉的姿态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他的口号有:“比明治维新更进一步”、“改革无禁区”。
  在迷茫的日本,小泉的“狠”为他赢得了民心。上任之初,其支持率竟一度高达87%。
  小泉的“狠”不仅体现在喊改革口号上,行动上也“毫不含糊”。
  小泉上台后,首先感到失落的,是自民党内的大佬。日本政治也讲究论资排辈,即使是首相,也要在“长辈们”面前恭敬有加,“虚心求教”,搞不好会丢官下台。而小泉则倚仗基层党员和普通民众的支持,把老头子们“晾”在一边。
  “如果要在日本大国之路上找出几个里程碑性质的人物,明治维新之后是伊藤博文,二战之前是东条英机,而现在就数小泉了。”日本学界这样评价。
  
  “就像一个独裁者”
  “小泉就像一个独裁者!”日本前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在电视节目中猛烈抨击小泉。很难想象,他曾和小泉一起被称为“自民党内的最佳拍档”。
  虽然2004年日本国会众议院以微弱多数票通过了邮政改革法案,但在那次投票中,除了在野党投票反对外,自民党众议员中也有51人投了反对票、缺席或弃权,小泉内阁中则有4名副大臣、政务官投了反对票。
  日本邮政公社是一个经营保险和邮政储蓄的规模庞大的金融帝国,持有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但由于长期国家垄断,效率低下,是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一块“痼疾”。
  “如果意见不合,那我只能表示遗憾了。”邮政法案通过后,在小泉的操纵下,自民党把投反对票的9人开除出党。
  表决之前,小泉还给绵贯打电话:“我们原来是在一起喝酒最多的好伙伴。可惜这些年来关系有些冷淡,我感到十分遗憾。等法案通过之后我请你喝酒。”小泉没有请绵贯喝酒,反而将“好伙伴”扫地出门。被开除的9人名单上,第一个就是前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我最崇拜织田信长,只要一有闲暇,我就要读信长的传记。”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人物,以对敌人冷酷无情而闻名。由于意志顽强,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又能听信谏言,所以屡次在战争中以少胜多,从一介平民变成日本最强大的军阀和改变日本历史的枭雄。
  “他对付反对派的手段,和织田如出一辙。”一位自民党资深议员慨叹。
  “只讲道理,不近人情”的铁腕改革收到了成效。日本在小泉上任之后摆脱了经济停滞的窘境,开始稳定增长,《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也纷纷欢呼,日本已经告别了“失去的十年”。
  
  “应该向日本首相开炮”
  小泉在内政上可以依仗选民支持而在改革上“大有作为”,但复杂的外交舞台,供他“闪展腾挪”的空间却不多。
  幼年和青年时代,小泉纯一郎经常受到父亲的“训教”,祖父浑身刺青的勇猛武士道形象和父亲的“日本自强”思想深深印在小泉的童年经历中。小泉的家乡是神奈川县的鹿儿岛,二战时“神风敢死队”的飞机就是从这里起飞,踏上不归路。“我从小就崇拜神风队员。”小泉对此毫不掩饰。
  他的外交风格也一如他的张扬个性,而不计后果的代价也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2004年9月2日上午11时,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之间的辽阔海域上,日本巡视船“襟裳号”,穿过薄雾,慢慢靠近了一座小岛。不远处,俄罗斯的巡逻艇和直升飞机在严密监视。
  “襟裳号”船长室里,手持高倍望远镜,眺望飘扬着俄罗斯国旗的小岛的人,就是小泉纯一郎。从北海道码头出发之前,100多名白发苍苍的北方四岛的原住民给“勇敢的首相”送行。一位82岁的日本老汉眼含热泪:“首相能来视察四岛,真是太好了。”
  “可惜海上有雾,看得不太清楚。”小泉对随行的记者说。作为日本战后第一位从海上“视察”北方四岛的日本首相,他手拿望远镜眺望北方四岛的照片,很快出现在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小泉公开近距离观察四岛,虽然勇敢,但很莽撞。在外交上会激怒俄罗斯政府。”德国媒体这样评价。
  俄罗斯一位退役上校宣称:“日本首相的行为是对我主权的侵犯,我国海军应该向他的座舰开炮。”
  本来,俄罗斯为了获得日本的投资和援助,声称可以有条件归还四岛中的两岛。首相离四岛越来越近,日本却离四岛越来越远。
  
  “恨他恨得牙根发痒”
  崇拜神风敢死队,丝毫不妨碍小泉和当年敢死队袭击的目标国握手言欢。在小泉的改革词典中,也有某些铁定不改的词汇,例如“美国第一主义”。
  2006年7月,作为卸任之旅,小泉访问美国,而且坚持以“朝圣般的心情”访问了猫王的故乡。其间,布什亲自全程陪同小泉的“追星之旅”。
  布什送给小泉一部装有猫王歌曲的点唱机。面对自己反恐大业中的亲密盟友,伊拉克战争中的“铁哥们”,“太平洋前哨阵地上不沉的航空母舰”的领航员,布什脸上的笑容绽开。
  小泉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备受青睐,在“街坊邻居”里却并不总是受欢迎。他的“积极外交”改革的明线和“形象外交”改革”的暗线也时常“短路”。
  小泉曾经公开宣称,韩国影星裴勇俊是自己“心中的偶像”。2004年7月访问韩国之前,小泉特意向韩国政府提出,希望能与裴勇俊会面。出人意料的是,裴勇俊以“实在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当然,除了“档期排满”之外,裴勇俊还要顾及公众形象。韩国外交通商部一位官员透露:“在韩国,从官员到老百姓,很多人恨小泉,恨得牙根儿发痒。”
  如果说被明星拒绝,小泉也只表示“非常沮丧”的话,那么,被其他国家领导人“放鸽子”,就像被抽了一记耳光。2005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日本访问,突然取消了下午与小泉的会谈,直接回国。
  外电评论:中国周边外交向来稳健,吴仪此次临时取消会晤,是中国政府郁结在胸的积怨爆发。
  2005年东盟会议签字仪式,中国总理温家宝用自带的毛笔签字。忽然,旁边的小泉探过身来,示意要借笔。温总理看了一眼摆在小泉面前大会准备好的签字笔,还是笑着把笔借给了他。2006年东盟论坛,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和李肇星搭讪。2006年9月,在亚欧首脑峰会上,小泉主动与温家宝握手打招呼,当时只有中国摄影师在旁拍下照片。《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均撰文:“日中领导人不仅握手,且短暂交谈。”
  “一国政府只能通过借笔和上厕所来‘发展’同邻国的关系,日本外交面临着60年来从未有过的尴尬处境。”一家法国媒体慨叹道。
  小泉是第一个在卢沟桥上向中国的死难者致歉的日本首相,他也多次强调“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以小泉的脾气,你们越不让他拜,他就越要拜。”一位日本议员对来访的中国留学生介绍。性格是一面,日本年轻人的看法也很重要:在一次调查中,95%的受访青年学生认为,“如果因为邻国反对就不参拜,太没有国家尊严了。所以外国越反对,小泉越应该参拜。”
  “外交关系就像盖高楼,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而崩塌只需要一瞬间。”一位日本官员说。当小泉在那座神社的牌位前,倔强地俯身下拜的时候,不仅他改善周边外交的努力化为泡影,他的前任们几十年来呕心沥血的积累,也瞬间崩塌。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小泉的外交是以对美关系为中心,既无长远考虑,又无战略体系,只是一味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缺乏世界战略的外交,使日本陷入了孤立境地。小泉急于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内留下政绩,对国家的长远利益缺乏责任感,因而必将遭到后世的批判。”
  
  剩下的不只有“小泉馒头”
  外交失败也好,改革争议也罢,“风云人物”即将离去,但生活还在继续。
  商家们没有放过“最后的机会”。他们隆重推出了限量版“小泉馒头”。在这之前,还推出过小泉摄影集、小泉海报、小泉唱片精选集、小泉玩偶和电话挂绳等等,也都十分畅销。据悉,馒头可以一直卖到小泉卸任那天。
  小泉即将离去,但他留下的改革“遗产”仍随处可见。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从政的日本年轻人,只要你有本事,有毅力,就会比以前更容易“上位”,而不用在那些“老爷爷”面前噤若寒蝉;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日本百姓,在邮寄信件、邮政储蓄的时候,会更多地看到柜台那边的笑脸,而不会轻易遭遇“横眉冷眼”。但是,如果你是到东亚邻国的观光客,只需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咒骂小泉的文章,以及对日本的疑虑、指责与批判。
  一个身影渐行渐远,隐约之间,是那个哼唱着“我永远是偶像”的政客,以及捧着父亲遗嘱的青年。
  为那个身影叫好的,有政治民粹主义者,经济自由主义者,激进的改革派,也有不在乎任何“主义”的家庭妇女。而在邻国,几乎看不到对他离去的“惋惜”。学者们已经在讨论:如何面对小泉后的两国关系,下届日本首相是否还会参拜靖国神社。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02: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倍是谁?

□特约撰稿 刘迪 发自日本东京
  
  小泉走了。安倍来了。
  他是个怎样的政客?他会把日本带向何方?他会给中日关系带来多大转机?
    
  9月20日,安倍晋三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如在26日获得国会通过,安倍将成为日本新首相。
  
  “普通孩子”
  在日本东北的盛冈,有人给自民党的3个总裁候选人麻生太郎、谷垣祯一、安倍晋三分别赠了一个绰号,即“坏孩子”、“好孩子”与“普通孩子”。麻生素有“毒舌”之称,谷垣为人机敏、八面玲珑,而与其他两人相比,安倍则显得平平。
  安倍的故乡山口是日本政治家辈出之地,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田中义一均出于此地,当然,也包括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及其胞弟佐藤荣作。
  不过,比起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政治豪门”,安倍毕业的成蹊大学似乎显得有点太不起眼。但这并不妨碍安倍成为日本政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不过,关于安倍其人,他的形象似乎是在从政以后才突然丰满起来的。关于他的过去,似乎只有散落于各处的片断。
  安倍回顾说,在大学期间,他从没有如饥似渴学习过。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在人生某个阶段,也许不需要拼命学习”。
  安倍进入政治学者佐藤竺的研究班,却拒绝了导师的指导。因为,佐藤主张日本应削减自卫队的经费,这显然与安倍家族的政治理念不合。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曾作为战犯被关押,出狱后出任日本首相。他曾推动修改日美安保条约,甚至有人称他为“昭和的妖怪”。而安倍称他最尊重的政治家就是岸信介。
  他大学时代的朋友说,安倍喜欢读科幻小说,曾见到他的书架上放着《任性的机器人》。
  那时的安倍,还是歌星陈美龄的粉丝。陈出身香港,1972年投身日本演艺界,她唱的歌曲带有淡淡的甜蜜和感伤。
  他会和同学出去喝酒,由于成蹊大学距吉祥寺城铁步行15分钟,而安倍家离车站不远,所以,常常有因为喝醉酒错过末班车的同学被安倍领回家,然后横七竖八的躺在房间的地板上。
  
  “我喜欢中国人”
  去美国留学,显然成为安倍个性的一个分界点。
  他初到美国染上思乡病,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家。妈妈洋子让他寄宿到一个华裔老妇人的家里。前两年,曾有日本媒体称安倍讨厌中国人,安倍立刻澄清,“我非常喜欢中国人。”随即,就有媒体分析,他“非常喜欢的中国人”其实就是寄宿时的那个老妇人。
  不过,当父母到美国探望时,安倍却让他们大吃一惊。父母发现,在房东家的餐桌上,安倍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已能从容地侃侃而谈。
  在美国完成学习的安倍,并不是一归国就涉足政坛的。他进入神户制钢公司,在此后的几年中游走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提起当时的安倍,神户制钢纽约事务所的人都还记得,他那时总是停车违规被罚款。不过,现在看来,这一段经历仿佛只是他通往政坛的一个修行。
  1980年代中,中曾根康弘执掌内阁时,因为父亲的提携,安倍成为任外务大臣的父亲的一个秘书官。在3年8个月的任期内,声称要推行“创造性外交”的安倍晋太郎出访了39次,而安倍晋三作为秘书也跟随父亲跑了20多个国家。
  1993年初,安倍当选众议员。他的政治风格在小泉处理朝鲜人质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强硬姿态,为他在日本赢得了人气。这段经历,也许奠定了安倍的政治风格。在其近著《献给美丽的日本》中,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强汉”,历数历史上强硬获得成功的先例。
  安倍强调自己要做个“战斗的政治家”。9月19日,日本决定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据说,就是反映了安倍的强烈意志。从朝鲜人质事件中,安倍获得这样一个信息,即强硬可以获利,他很愿意用人质做例子——正因为强硬,才能把人质领回。
  在《献给美丽的日本》一书中,安倍描绘了他的执政方针,即修宪、修改教育基本法。有人评价说,安倍从骨子里继承了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衣钵,安倍是一个“穿牛仔裤的岸信介”。
  今年8月15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当晚,日本知识精英在东京大学举行了一个公开研讨会,这天出席研讨会的论客有大江健三郎等重量级学者。立场中立的著名言论人立花隆说,目前日本整个社会气氛类似1931年“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夜,社会迅速右倾化,过激民族主义高扬。当天在场的都有着这样的危机感。
  
  “比小泉还危险?”
  这样的观点也许不无道理: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玩弄一个模糊战略。据说4月15日上午7时,靖国神社境内难见人踪,安倍此时乘坐一辆出租车,身穿礼服,直开进入靖国神社本殿侧门。在登记名册上,安倍毫不犹豫写下“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如此举动连靖国神社也感到惊讶。
  直到临近8月15日,安倍才将参拜一事悄悄透露给媒体。有人分析,安倍此举是为了增加一个筹码,即如今后不在8月15日这天参拜,其他亚洲国家就应该领情。
  在其新书里,安倍还在不断与媒体较劲,批评媒体不支持其朝鲜人质政策,同时指责自民党内现在已经充斥着社会党人。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期许———他千方百计为甲级战犯辩解,声称按照日本国内法,他们并不是战犯;在他的政治纲领中,还有修改“美国强加给日本”的宪法等等。而这些期许也无一例外是对日本和世界的新考验。
  “成为一个战斗的人”———安倍晋三曾这样对自己提出期许。
  一个战斗的人,也许能赢得日本大众喝彩,但是一个政治家,假如不懂得妥协,是否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
发表于 2006-9-23 15: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木不伤??草木不伤??湘江评论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多多指教,多多支持. [s: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开日本“右倾”的秘密

□本报记者郭力史哲

  在许多中国人眼中,曾经谦恭的邻国日本似变得愈发强硬,有学者和媒体用“右倾”来概括此社会变化,忐忑地关注可能加速此趋势的任何举动。不过,“右倾”的日本,也有我们很少留心的另一面

  东京到大阪的公路上,大嗓门的宣传车不时驶过,嚷嚷着政治主张……曾在日本大阪工作了20多年的刘智刚总领事告诉记者,那些频繁出没的宣传车或许就是“保守化”在日本层面的最直观表现。不过,中国国内的感受似远不止这些。

  打进中国驻福冈领事馆的子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首相,更强硬的新政治家……所有这些,越过大海,刺激着中国国民敏感的神经,渲染着一个仿佛“军国主义前夕”的日本。那么,所有信息的叠加,能否勾勒出一个真实的日本呢?在许多人眼中,日本到底“右倾”到了何种程度?

  日本首相换届前夕,本报采访了中国外交部前APEC高官王
发表于 2006-9-23 2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改题目了??
重点不在于日本换什么首相,而在于中国怎么表现哦。。。。。。。。。。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倍晋三上台后中日关系前景展望

环球在线消息:日本首相选举即将开锣。安倍晋三,这位在日本国民心中颇有魅力的热门首相候选人,此次可谓已经胜券在握。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安倍上台后将会点燃什么样的火?这些火对中日关系将会有何种影响?中国日报网站就此采访了四位日本问题专家,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角度全面解读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  

***政治:亚洲外交VS高层互访  

政治问题一直都是中日关系中的热点话题。在中国公众眼中,安倍内阁是否继续前任的强硬态度,或者是否将采取措施补救日趋冷淡的中日关系,才是本轮日本政府换届的最大看点。那么,亚洲外交是否会成为安倍政府的政策重点?这一政策调整将如何影响中日关系、美日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熙德认为,修补“从美、轻亚”的“跛脚外交”将是安倍出任首相后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纠偏”的意义上,亚洲外交的确将成为安倍外交的重点之一。改善与中国关系更是安倍外交的重中之重。而美国既不想看到日本“脱美”,也不愿见到日本在亚洲孤立,近期内它还是乐于看到日本改善与邻国关系。所以,中日关系会面临一个转机。中国会审慎地区别日本欲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正常要求和破坏地区稳定、制造紧张局势的异常举动,对前者进行合理对应,对后者加以必要防范。就目前趋势看,中国的对日政策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江永则表示,日本首先还是会加强巩固和美国的关系;其次是修复和亚洲近邻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和韩国;再次要考虑如何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另外,安倍还会考虑围绕日本的外交战略,与澳大利亚、印度、东盟甚至中亚地区国家建立起一种联合态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则指出,安倍提出了“战略性的亚洲外交”,在加强日美同盟的同时也表示出要改善日中、日韩关系。但总的来看,与小泉内阁相比,他的做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不太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表示,从安倍目前涉及中国政策的讲话来看,日本新政府在策略上将致力于推进同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争取日本外交在对美关系与对亚洲关系上实现某种平衡。因为这有助于为安倍新政府树立起外交声望,展示新首相的外交才能。因此,一定程度上,亚洲外交将成为安倍政府的政策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外交只有一个重点。安倍政府将仍然坚持日本外交中的“美国重点”,在进一步增强日美安保同盟、协调东京-华盛顿在区域与全球问题上的基本政策以及密切日美磋商与对话管道。在对美政策上,安倍将肯定继承“小泉路线”。日美关系胜利而中日关系不顺利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善。

那么,日本是否会谋求在其主导下的东亚合作机制?中国的利益是否会因此受到冲击?  

金熙德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的地区战略将依然是“挟美制亚”,“协美抑中”。在美国容许的范围内,日本将继续力图掌握东亚地区主导权,对中国保持战略优势。但日本塑造地区秩序的能力毕竟有限,而且日益受到美国的制约、中国和周边各国崛起的影响、东亚地区合作的推动。中日关系错综复杂,共同利益与相互矛盾同在,其合作与摩擦都有可能发展,关键在于中日两国能否共同控制和管理矛盾,发展共同利益。  

刘江永则表示,从日本外交现状来看,谋求在其主导下的远东合作机制的想法目前还是难以实现。对于日本而言,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如何摆脱在亚洲的孤立,恢复日本和中韩没有高层互访的不正常状态,这是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另外,从安倍的外交言论来看,日本还是希望以日美同盟为基础,与周边国家形成一种合作的态势。

梁云祥强调,安倍声称要在亚太地区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加强战略对话。虽然安倍没有明确表示这样的战略对话目的是针对中国,但是他以共同价值观为旗号,本身就将中国排除在外。日本的政策非常矛盾,一方面说需要改善中日关系,一方面又采取措施将中国隔离,所以我的感觉是,现在说中日关系从根本上改善还为时尚早。安倍表示出来的更多只是一种愿望,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方面来。  

朱锋指出,日本单方面主导东亚合作进程的可能性不太大。但针对目前东亚合作的势头,日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要求会变得进一步突出。例如,日本支持扩大和吸收区域外成员的“东亚共同体”方案。中日在这一方面的争论肯定是存在的,但合作应该是主流。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实质性发展离开了中日合作事实上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但目前中日之间“政冷”的格局对在区域合作中北京与东京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是一种削弱。

那么,日本新政府将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才能重启停滞的中日高层会面?刘江永认为,恢复中日高层会面的基本条件就是今年年内安倍不以任何借口、方式,不在任何时间参拜靖国神社,这样日本与中韩的高层会面就不会有政治障碍,从而可以在多边场合进行会晤,进而实现双方领导人互访。要推动这一会面重启,摆在安倍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清除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政治障碍。  

梁云祥指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应该是双方高层会谈的前提条件。只要靖国神社问题缓解,中日高层会谈就有可能恢复。双方见面的形式,很可能会安排在第三国或周边场合,今年11月的APEC会议可能就是一个机会,双方可能正在进行着外交努力。但是即使首脑会晤得到恢复,鉴于中日之间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两国的关系不会因为换了一个人上台而得到本质性的进展。首脑互访的意义在于可以缓和一下气氛,之后双方就可能心平气和地谈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金熙德表示,安倍已经在呼吁恢复日中首脑会谈,但目前他还没有就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做出明确表态,并暗示将进行“私人参拜”。可以说,安倍当选首相后改变“模糊”战术、就停止“参拜”做出明确表态,是中日首脑互访的基本前提。如果安倍继续保持“模糊”,甚至明年再次“参拜”,那么中日政治关系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

朱锋指出,安倍的主要幕僚已在9月14日明确表示,安倍接任日本新首相之后,要将谋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晤作为外交的重要工作。对于日本的这一表态,中方已经表达了谨慎的欢迎。我相信中国政府对于安倍政府提出的争取与中方领导人尽快进行高层会晤的提议将采取善意的回应。然而,在安倍首相未能就“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给予中方以明确答复之前,实现首脑互访式的高峰会晤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安培首相不再明确提出他的靖国神社参拜方针,中日双方最高首脑在今年多边国际场合实现会晤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的关键点是日方如何能够为实现首脑会晤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和氛围。

那么,安倍是否会步前任后尘,继续参拜之旅?金熙德认为,安倍已提出如当选首相将“不会正式参拜”,但却暗示坚持“私人参拜”。待其当选后,这一态度是否会发生转变,我们还需要进行观察。  

而刘江永表示,从日本国内来看,不存在安倍不参拜靖国神社就下台的政治可能性。实际上,在小泉连续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后,日本舆论和很多公众都对这件事持否定态度。美国也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所以,未来日本首相再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必将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谴责。这样的结果既不符合日美关系的巩固,也不符合日本的亚洲外交战略。我个人感觉,至少在2007年国内选举前,安倍不应该给其政治对手留下太多口实,因此,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对安倍反而是有利的。  

梁云祥也表示,在参拜问题上日本会有局部改进,比如会有一些技术性处理,安倍不会像小泉政权一样赤裸裸地进行参拜。但这个问题的本质不会变化,日本的做法也不会让中国完全满意。明年夏天会进行参议院选举,安倍只有通过了这个选举的考验,自民党总裁的位置才会比较稳定。因此为了在国民以及自民党内树立形象,他不愿意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引发争端,所以在明年夏天之前,他基本不会参拜。  

朱锋认为,安倍暂时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安倍不应该像小泉那样完全漠视中方要求停止靖国神社参拜的正当要求,不能继续罔顾中日友好关系中“相互尊重”这一基础。

那么,日本新政府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会不会有所改变?金熙德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安倍内阁将基本上遵守迄今为止日本历届首相和内阁做出的各种承诺和表态。然而,安倍首相“参拜”、日本政府部门审议通过右翼教科书、阁僚“失言”等问题仍有可能发生。  

刘江永表示,11年来,历届日本首相都承认前首相村山富士关于历史问题的讲话是日本政府的正式辩解。村山富士讲话的基本精神就是承认由于国策失误,日本在历史上进行了对外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对此日本政府表示深切的反省和歉意。日本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开表态实际上已经澄清了日本的立场,但关键问题在于,安倍执政后是否会继续坚持村山富士的讲话精神。另外,在实际做法上,日本政府又在背地里另搞一套。所以,日本能否真正反省历史问题还是要划上一个问号。  

梁云祥也认为,日本新政府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有本质性的改变。即使安倍内阁会在靖国神社等问题上有技术性处理,但这都是形式上的。如果要求他从本质上,感情上以及政治理念上完全改变态度,是绝对不可能的。安倍在他最近出的新书《建设一个美丽的国家》中表明了他的政治理念,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应该的,为本国战死的人纪念有什么不对呢?他的感情就是这样,你很难让他有改变,而且他们认为外国人没有权力来干涉本国国家的事情。  

朱锋表示,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当新政府可能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态度柔和一些,但在原则性问题上,新政府将会和小泉政府一样强硬。对此,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斗争的心理和思想准备。

那么安倍内阁是否会调整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这对海峡两岸的态势会有何种影响?金熙德表示,安倍个人历来倾向于亲台派,近来日本与台湾关系也在悄然升级。如果安倍出任首相后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违背中日政治共识的举动,势必使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倒退。在这一点上,目前安倍同样采取着“模糊”战术。

刘江永指出,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政府表面的公开立场还是承认中日联合声明精神,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实际上,日本与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暗中仍有来往。日本和台湾当局间交流的层次有所上升,从经贸领域已渐渐发展到安全领域。但由于当前台海局势正在谋求和解,岛内“倒扁”声浪渐强;美国又忙于中东地区事务,不希望看到台海局势紧张并导致自己卷入其中。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日本支持台独是不能得逞的。  

梁云祥认为,日本新内阁在台湾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其做法也不会让中国太满意。日本一直保持着基本相同的态度,即明确与台湾没有关系,不会干涉,只是在遇到问题时与美国站在一起。从安倍个人来看,他从政治上还是与台湾有一定的亲密感,他虽然不会明确地说支持台湾独立,或者明确地干涉两岸关系,但是也绝对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让中国高兴。只要两岸关系不紧张,中美在此问题上没有大的分歧,台湾问题就不会成为中日关系的大问题。

朱锋表示,日本新政府还是会继续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日本官方的一贯立场,那就是日本承认并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特别是针对目前台湾岛内“倒扁”风潮,安倍即使对台湾有什么“想法”,也将会等到“倒扁”有了一定“结果”之后。如果陈水扁赖到2008年,那么,以目前台湾当局的斑斑劣迹,我相信安倍政府也会克制对台湾的“同情”和“好感”,等到台湾新政府上台之后再有相应政策打算。目前的台湾政局之下,日台关系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在自然走低。

***经济:政冷经热VS能源竞争  

尽管中日政治关系的出镜率显得比其他方面高得多,但两国经贸往来与能源竞争仍然吸引了无数世人瞩目。“后小泉”时代的日本经济将会展现出什么样的新图景,中日经济关系又将何去何从,无疑是人们探讨的焦点。  

那么,安倍上台后,中日经济关系预期将有何种新变化?“政冷经热”的局面是否有所变化?金熙德认为,中日经济关系有望继续得到较好发展。但是,如果以“参拜”问题为核心的“政冷”局面继续下去,则势必使中日经济关系相对落后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的趋势。所以,如果安倍全盘继承小泉路线,则中日“政冷经热”局面就将继续。安倍所说的“政经分离”,包含着为“参拜”留后路的意图,是十分危险的。同时,中日文化、体育等交流应在促进政治关系改善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刘江永表示,总的来说,如果中日两国高层政治往来能够恢复,双方贸易关系发展仍有很大空间。中日双方在能源、司法及教育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突破政治关系的瓶颈。今后两年,两国会迎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因此,假设这两年中日政治关系能够改善,两国经贸关系将迎来更快的增长速度。但2008年以后日本会中止对华日元贷款,在政府资金合作大不如前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人民币兑日元目前处于升值状态,这会加大日本企业来华投资的成本,也会影响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梁云祥认为,安倍提出的政策是在中日关系中要“政经分离”,一方面他觉得中日的政治关系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贸易对日本的经济又是有益的事情,所以他希望中日之间政治关系再不好也不要影响到经济,但事实上这个想法是矛盾的。目前,中日经济关系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好,或者说与以前相比已经恶化了。如果长期政治关系僵化,肯定会影响经济,日本的投资、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都会产生问题。体现出来就是,两国的贸易额等绝对意义上在增加,但是相对意义上却在下降。  

朱锋指出,中日经贸合作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两国贸易往来继续延续了发展的势头。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复苏贡献巨大。安倍新政府没有任何理由会采取可能打击两国经贸关系的举动。从安倍近期一系列讲话来看,所谓继续推动日中关系“两个轮子走路”是其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核心是不谋求在“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两国有冲突问题上的尽快妥协,坚持日本在争议问题上的基本主张,不急于改变“政冷经热”的关系状况。因此,我的看法是安倍新政府上台后两国关系中的“政冷经热”状况还会继续维持下去。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政冷经热”问题,而是如何避免和方式中日关系继续恶化的问题。

那么,日本与中国在能源问题上会产生更多冲突吗?金熙德表示,中日能源竞争的“零和”性质已经日益引起两国各界的关注,以合作缓解对立的设想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小泉执政后的最初阶段也启用了温和派人物二阶俊博为主管东海问题的经产相。如果安倍能坚持这一方向,则中日有望继续加强能源合作。就目前看,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  

刘江永认为,安倍当选首相后将会十分重视能源问题,并会在日本内阁设立情报机构,通过情报综合来判断和抉择其海外能源战略。目前,中日两国在石油能源上已经从过去的互通有无转向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微妙关系。在海外能源开采上,日本实际上跟中国处在竞争态势,将来会不会采取合作态势还有待观察。另外,中日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利益又是相互交织的,一方面中国能源供应充足也有利于日本在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例如在新能源、节能方面。这一方面日本领先于中国,如果双方能进行合作,这将是两国关系改善的亮点。

梁云祥指出,日本国内能源已经具备比较稳定的供应渠道,对世界能源市场的需求不如中国强烈。日本在海外与中国的能源竞争主要是出于战略的考虑,而并不是出于迫切需要能源的目的。东海问题也是如此。日本方面只是觉得如果现在听之任之,在未来可能就会被中国占先。中日在东海问题上已经原则上同意共同开发,虽然在具体实施细则,如划界、投资和分配份额等方面都会有争议,但是至少在原则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朱锋表示,日本的海外能源政策整体的变化不会太大,争取能源多样化来源、建立能源合作关系和保障能源运输安全是这一战略的三大支柱。但日本目前对来自中国的能源竞争的压力感觉非常明显。和中国开展能源合作、特别是海外能源开采、运输、甚至加工合作符合日本的利益,但东京目前对这点非常没有信心。所以,安倍政府的海外能源政策应该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这一战略的走向将会影响到未来日本的整个战略与外交。

***军事:先发制人VS军事交流  

安倍其实是修改和平宪法、成立“自卫军”的支持者。入主日本首相府后,安倍是否会将他之前的热切呼吁付诸实践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中日之间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必将使军事动态成为两国最敏感的话题。那么,安倍上台后,日本是否会引入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这样做对中国战略安全将有何影响?  

金熙德认为,迄今为止,日本一些政要不断提出要引入“先发制人”战略,但都未能实现。这涉及到日本修宪、制定相关法律、改变“专守防卫”方针等诸多方面。安倍其人实际上是这些进程的推动者,但他在任内能够实现多少立法和政策调整,还要看其政治能力、国内支持以及国际舆论等因素。中国对日本一些势力主张修改“宪法第九条”、推动军事大国化的动向十分关注。但这一进程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对此中国应进行适当、合理的准备和反应。  

刘江永表示,日本声称引入这样的战略实际上与朝鲜半岛问题有紧密关联:一方面是对朝鲜进行威慑;另一方面是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一旦日本拥有进攻性武器,也是受朝鲜威胁而迫不得已的举动。实际上,日本已经具备了实施先发制人打击战略的能力,但能否应用要看政治环境的变化,如果日本修宪后允许在海外扩张军事能力,那么先发制人战略不仅在能力上,也会在现实中得到法律的支持。不过我认为安倍的首要政治目标还是巩固其政权。  

梁云祥则认为,日本不会带头进行海外打击,它肯定还是跟在美国后面。在美国允许的范围内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向海外派兵打击恐怖分子,或者防范朝鲜,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它不可能在美国没有行动的情况下单独行动,它的目标也不会朝向中国。因此,“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不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如果抛开美国,日本不可能单独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毕竟是一个核大国。  

朱锋指出,安倍内阁暂时没有将“先发制人”在日本法制化的可能性。在9月19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前一天,依然是小泉内阁官房长官的安倍宣布了对朝鲜的金融制裁措施。朝核问题的多边会谈局势客观上在进一步恶化。如果未来朝核问题引发东亚新的地区安全局势的紧张和动荡,日本防务政策的“普通国家化”转型将加速,甚至会走上大规模重新武装的道路。对中国来说,这应该是我们的忧虑所在。

那么,中日军事交流机制的前景如何呢?金熙德认为,安倍能否消除中日政治关系的障碍,将是影响中日军事交流前景的最大变数。在此以外,中日双方将继续推动正常的、必要的军事交流。  

刘江永表示,目前的中日军方交往仍处在较低的事务性层面,而且没有中断。但对靖国神社的参拜不仅影响到首脑互访,也势必会影响到中日军方的相互交往。中日两国在互信问题上仍存在疑虑,例如日本对中国有战略误判,即认同“中国威胁论”;中国某些媒体也认为日本在复活军国主义。所以,中日双方还应在该问题上加强沟通。我相信,今后如果政治关系改善,中日双方在军事方面的交往将会加强。而且,随着双方政治关系改善和实际需要,中日军事交流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梁云祥强调,军事交流的前景关键取决于政治关系。如果政治上实现了首脑会谈,那么军事部门的交流肯定会加强,比如国防部长与防卫厅长官进行互访,双方互派学员到对方国防大学学习。而且,从2002年就开始准备的两国军舰互访也有可能实现。当然这是象征性的,两个交战过的国家的军舰进入了相互的水域,这个并没有实质意义,但是可以象征两国的军队在友好地交往,对两国的关系也会有积极作用。  

朱锋指出,希望能打破目前的停滞局面,至少实现两国军舰的互访。两国军事动态上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日本修宪的问题。安倍是修宪的狂热支持者,他的任期如果延续到3年以上,修宪甚至可能在他手中完成。从近几年美日军事同盟的强化来看,行使集体自卫权已是日本自卫队准备好的力量使用原则,只是还需要修宪来完成法律授权工作。但修宪、集体自卫权并不简单意味着日本扩张军事影响、或者必然走上大规模扩军的道路。自卫队海外派遣更只是一种松动原有自卫队体制的“由头”罢了。日本现在已经完成了通过自卫队海外派遣突出所谓日本的国际贡献来松动自卫队体制的目的,自卫队海外派遣已经不需要我们那么关注了。未来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安倍政府是否会利用朝鲜因素采取实质性行动追求攻击性,或者威慑性军事能力的问题。
(作者:王晶 袁雪)
发表于 2006-9-23 2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会是保持多少年不变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06-9-23 2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国际关系并无研究,现在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高人出现,指点迷津。
中国的政治态度如何?还没找到专门的分析文章。不过,我感觉对日外交,中国一向是见招拆招,极少采取进攻态势。了解安倍晋三的外交政策还是必要的。
发表于 2006-9-23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草木不伤2006-09-23 21:15发表的“”:
我对国际关系并无研究,现在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高人出现,指点迷津。
中国的政治态度如何?还没找到专门的分析文章。不过,我感觉对日外交,中国一向是见招拆招,极少采取进攻态势。了解安倍晋三的外交政策还是必要的。
个人以为,见招拆招未必是一件坏事,或许中国倒是大象无形的独孤九剑,呵呵
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对日政策现在似乎已经有了点“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味道
事实上,小泉并不是一个很反华的首相,但中国就是揪住不放,其中的含义不在于整倒小泉个人,而是要始终抓住日本的软肋,保留一个“劫争”,一旦别处有事,中国就“开劫”。从根本上来讲,在中国完成自己的崛起之前,日本不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所以对于安倍,中国的态度估计不会有所变化
除非中日实力对比有重大改变,不然的话中国对日政策不大可能随着日本政坛的人事变动有较大变化
发表于 2006-9-24 0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实力,实力,在利益的攫取战当中,如果一方足够强大,另一方想再多的花花肠子也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9-20 20:46 , Processed in 0.5794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