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0|回复: 18

[舞文弄墨] 浅谈余秋雨和文化散文(湘楚白丁呓语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3 11: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余秋雨和文化散文

[摘 要]  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发展阶段,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精神,并融入了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它以百花齐放的姿态解放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创造了许多传奇式的突破和进步。无论在历史整合方面,还是逻辑建构方面,它都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本文从当代文学的一个侧面——“近十年文化散文的创作”——具体从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创作来分析和阐释当代文学的一些特征,虽是管中窥豹,亦期望给当代散文文学留下一个缩影。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余秋雨 文化散文 文化苦旅


一.关于当代散文的概述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而言,当代文学无疑属于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范畴。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之类的概念和观点,即是注意到了当代文学和现代中国新文学的这种整体的历史联系。20世纪初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始,当代文学则可以说是从粉碎“四人帮”的七十年代末才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当代文学新潮》(朱寨 张炯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北京)的分析,当代文学在70年代后的发展确实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姿态。当代文学最为突出的标志,便是新潮迭出,又相互冲撞,由此构成新文学不断拓展的动力和张力。
散文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侧面,先后经历了几次分化和发展。60年代初期曾经出现过一个抒情散文的高峰,到了80年代报告文学这种广义的散文文体占据主流,进入9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观念多元、手法多样、文体陈杂、风格迥异的繁盛局面,相对而言其中也有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散文品种,足以代表这期间散文创作的特色和成就。被人们习惯称作一枝独秀的“大散文”、“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就是这期间散文创作新的特色和成就的标志。
一般来说,“文化散文”是指那种在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者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究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这种散文的作者多为一些学者或具有较深文化修养的学者型作家。因此,这种散文突破了以往散文的“闲适”和“柔美”等特点,往往表现得视野开阔、气度恢宏,并且具有较强得学术性特点。因此也就显得与一般的散文更有特色。

二.关于文化散文的阐释
   就如茁壮的树苗需要肥沃的土壤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种文化的成长断然也离不开时代精神的滋养。文化也需要气候,需要时代背景,才能够构成自己的精神内涵,才可以反馈于时代。文化散文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
茅盾说:“我们的和时代一同前进的作家,尽管各有各的风格,然而在它的个人风格上,一定有时代精神的烙印。”作为90年代突进发展的文化散文,也自有趋其得势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90年代“散文热”的出现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的时代密切相关。社会的转型,使得文学逐渐从政治社会的中心走向了经济社会的边缘。散文摆脱了政治的积压和负荷,真正回归真情,回归大众,回归了审美创造的自身,从而获得文体的从容发展。文化的转型,使得知识分子精神与立场分流,一些作家在散文中贯注了对“现代性”的思考,散文已经成为了他们参与人文精神重建、表达社会和人生关怀、解决文化认同的非常自由的文体。而大众在日益物欲化、世俗化的时代中,也在自觉不自觉地确定自我位置,寻找精神家园。散文的短小精悍,无所不包,贴近世俗生活,反映大众的生存景观,探究心灵精神的宇宙等特色,既满足了大众文化休闲的需求,也在高频率、快节奏、喧嚣浮躁的时代里,给人提供了一处灵魂安歇的栖息之地。散文的高消费使得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对散文“情有独钟”等等。文化转型时代诸种因素共同推动了“散文热”的出现,并给90年代散文创作以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90年代“散文热”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大量有较大思想文化含量和较深思想文化内涵的散文。这些散文的创作者多为一些学者诗人等,他们在文学走向平民化世俗化的年代里,强调散文对社会人文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探究,使读者在诗意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和文化历史的顿悟。这一类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散文、哲理散文、学者散文等。在影响力上,文化散文又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风格赢得了比其他形式散文更广泛的读者,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魅力。
文化散文也称历史文化散文,是文学创新与探索的一种产物。它是指作家以自己敏锐的现代眼光去观察和思考历史文化,给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生活以新的认识、新的诠释,体现创作主体因历史而触发的现实的感情、渴望与追求的散文。它需要作者具有广泛和深邃的历史文化知识,严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探索和人生冒险经历。
文化散文的起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与我国文史、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是说,作家最初的文化角色常常就是史家。追溯这类散文创作的艺术源头,其原因自然是出于中国散文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庄子》为代表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以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理性著称的哲学散文,以《左转》、《史记》等为代表的时空廓大、气势恢弘,以历史的沧桑感和记人的生动传神、叙事的纵横捭阖为特征的史传散文,以及以孟(《孟子》)、荀(《荀子》)、韩(《韩非子》)、贾(贾谊)为代表的富于雄辩的论辩散文,以汉赋为代表的铺张扬厉的诗体散文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孕育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散文”(或者称“大散文”、“学者散文”)的艺术精神。其近因,则是直接来自近20年来的文化变迁和文学变迁。近20年来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和文学革新的推动,散文作家的文学观念也在变化,不但文化视野在逐步扩大,而且艺术表现的形式、方法与技巧,也在日趋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近20年来的文学发展,从80年代初的历史反思转向80年代中期前后的文化寻根,是触发“文化散文”创作的主要艺术契机。在创作上,观念有不同,思考有深浅,水平有高低,风格有雅俗,产生的文化轰动效应就不一样。但整体言之,“文化散文”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毫无疑问是开创了新天地,带来了新风气,给读者提供了新的认知、新的视野和新的审美感受。
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代表作家就是余秋雨。
作为90年代“文化散文”创作产量最丰、影响最大因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散文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他90年代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引起了文坛的瞩目,掀起了一个“余秋雨热”。他的散文创作立足于中华民族历史,以知识分子个体生命的体验来探寻中国文化的命运,重构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显示出作者关注历史文化时深邃而独到的眼光。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余秋雨的概述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于是被迫派往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 1983年之后,由于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观众心理学》、《戏剧思想史》、《艺术创造论》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他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之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其著作先后获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
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创立了“记忆文学”的新体裁,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级的高等学府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
  从出版《文化苦旅》一书开始,余秋雨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潮流,创造了中国90年代的“文化散文写作热潮”,文化散文因他而开了先河,并因他而得到蓬勃发展。在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人文关怀方面,在文化散文文体的成熟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发扬方面余秋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他的文章也存在不少硬伤,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散文的眼光而不是学术报告的眼光来欣赏他的飞扬的文采和思考的深度。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评析

(一)余氏散文的创作道路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散文作家,余秋雨在专事散文创作之前,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从事戏剧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出版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艺术理论和文化史论论著(主要论著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在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个学者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他也进行了深入的反省和拷问:“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作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吗?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① 因为这种反省和拷问,所以他才“在这种困惑中迟迟凝凝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地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在古老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遍布华夏的文明遗址上,同时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山山水水间,开始了无尽的精神漫游和文化追寻。
就这样,余秋雨“一路讲去,行行止止,走的地方实在不少。旅途中的经历感受,无法细说,总之到了甘肃的一个旅舍里,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②。从这里,余秋雨开始了将文化的思考付诸与笔端,文化散文在他的笔下开始萌生。从80年代中后期起,他在《收获》杂志为他开辟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两个专栏上,发表了他走出书斋后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最终分别集结为《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两本散文集;这些散文开辟了中国文学界文化散文的先端。此后他相继出版选本《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和《霜冷长河》等作品,在“文化散文”创作中一时蔚为大观,成为广大读者争相传阅的对象。余秋雨领文化散文风气之先,其创作也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并在平民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余秋雨散文热”。
不仅如此,“历史告诉我们种种定位,又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定位都不是先天的,都是前人选择的结果。就连故乡,也只是祖先流浪长途中的一个留驻点。由选择到难于选择,于是留驻成一种无奈;然而再大的无奈也没有堵塞后人选择的机会,因此人总会不断地寻家又弃家,成为永恒的异乡人,一再从无奈的留驻中重新找路,重新出发”③,重新出发的精神使得余秋雨并不满足于对华夏文明的探索,进入21世纪,余秋雨又借香港凤凰卫视组织的“千禧之旅”和“欧洲之旅”,将自己的精神漫游和文化探寻的足迹,拓展到中东、南亚和欧洲各地,陆续出版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等新的文化散文作品,相继对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进行了深入的文化思索,表现出余秋雨在文化散文创作方面的最新成就和持久不衰的创作生命力。

(二)余氏散文的艺术特色
可以说,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余秋雨的散文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功是作者兼顾学者的逻辑思维与作家的形象思维,尽量将思想美化,将自己对文化的理性反思融入到对自然山水和历史人物的美学化感悟中。这样,理性思考的深沉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互相交融,显示出了余氏散文特有的厚重和感性共存的艺术特色。
在个人感受上,余氏散文文气典雅大方,文字具有穿透力,风格沧桑古朴,创作张扬理性,有沉重感、沧桑感和一定的思想厚度,其文大都以感性为情怀,以知性为学养,创设一种苍凉、凝重的情境,同时也很注重可读性。围绕这样的
风格,总结其散文在艺术塑造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性:
第一、从文化角度和以文化意识来描摹和表现描写对象,具有文化意识强烈。在文化探索中,他敏锐地发现中国古代文人所独具有“隐逸文化”和“贬官文化”如散文《狼山脚下》和《柳候祠》等都反映当时文人的精神状况。
  第二、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开掘现象的本质,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如在《苏东坡突围》中作者对成熟地理解“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第三、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具有典型的文化性。《文化苦旅》中的许多写古迹的篇章如《阳光雪》等即是最典型代表。
  第四、散文的语言、风格、描写手段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余氏散文”在行文方面如果缺乏文化韵味和文化色彩,显然会逊色一截。如《莫高窟》中作者描写壁画的片断,“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光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这四个方面能完美结合,文化散文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在散文模式方面,余氏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等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形成了新的特有的大散文(或者称为文化散文)模式。
在文化思索方面,余秋雨从自己的文化感悟出发,从不同角度来展开他对文明的思考和探寻,形成多角度立体分析和全面阐述文化韵味的一种分析方式。
在追忆民族文化兴衰变迁的历史中,他通过道士塔、阳关、天一阁等古老文化遗迹的追根溯源和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描述了中国文化的沧桑际遇、历史的浮沉变迁,抒发了自己深沉的历史感受,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文化理性审视的态度。
在关注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等处于隐秘状态的文化方面,他描写的虽是一城一镇一湖一岛等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挖掘出来的却是对这些独特的文化蕴涵的一种珍重和思考。
在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人格构成方面,他反复进行文化反省,通过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格,来逼近民族文化内在的精神本质。在他笔下,有对古代知识分子“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的礼赞;也有对文人文化人格阴暗面的理性批判,这些都寄寓了作者重建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结构的理想。
正是在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探索中,余秋雨显示出集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大家于一身的优势,以自己独到的文化眼光、深邃的理性反省和沧桑的散文笔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韧性和苦难历程、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人格和悲剧命运以及作者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挚爱、对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和上下求索中苦涩而有悲怆的心境。
余氏散文能够把“知性融入感性”,文字充满深厚的哲理和灵动的诗意,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正因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独有的历史文化散文模式和有如此深刻文化意味和如此韵味的文化笔调的特点,余氏散文才能够在散文日趋多样化的时代大放异彩独领风骚,赢得最广泛的读者群争相传阅和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余氏散文的精神向度

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余秋雨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④这些具有文化沉淀的山水在作者眼里,已经脱去了其自然的外衣。作者通过这种追寻和发掘,寄托自己的文化关怀,同时给读者以文化启迪。在谈到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召唤自己的“文化指令”和自己的散文创作的“精神标准”时,余秋雨说:“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他们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 ⑤呼喊至少可以使得人们关注文明,多多少少摒弃一些蒙昧和野蛮,文化关注的含义至少影响了一些人,也会使得更多的人来关注文化事业。
围绕这个主题,可以看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有如下几个精神向度:
一、关注一群文化人的命运。
文人因其是文化的缔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而成为在社会群体中身份地位都较为特殊的一群。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与一个时代文化的兴衰枯荣紧密相连。通过这些文化人的命运,往往可以捕捉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发展脉络,折射一个时代文化立场和道德操守的变化。如《流放者的土地》中清代流放宁古塔的官吏文人,《苏东坡突围》中苏东坡流放黄州的经历等。这类作品在感慨这些文化人的人生命运时,也对文人命运遭际的社会文化乃至心理性格进行了深入的反省和思考。
二、感叹一种文化的兴衰。
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兴衰变化的历史;经过历史风雨的冲刷淘洗,残存下来的文化代表物往往就是见证——历史变迁的见证。细致辨认这种文化残存物所存有的历史痕迹,不但可以捕捉到该文化的历史变迁进程,而且可以深切感受到该文化带给后人的深刻启示。如《道士塔》中敦煌佛教艺术宝库的盗卖和流失,《风雨天一阁》中一个藏书家族的兴盛和衰败等。在表达感叹的同时,这类作品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对历史文化的理性审视态度。
三、追索一种文化生成的奥秘。
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积淀。它随着历史的积累逐渐丰富,通过一些历史的遗留物间接表现出来。这些历史遗留物虽然不能系统地呈现一种文化形成的历史和完整的形态,但却保留了该种文化深厚的精神积淀。余氏散文正是通过这些历史遗留物,去追寻一种文化孕育、萌芽、生长和发展、演变的奥秘。如《莫高窟》中敦煌灿烂的佛教文化,《抱愧山西》中山西悠久的晋商文化等。这类作品多表现作者对一种文化的神往之情,同时具有一种文化寻根的意味。
四、礼赞一类文化的缔造者。
文化首先是一种群体的历史创造,它必然离不开一定的人和一定的历史。在文化的创造中,那些举足轻重的缔造者或核心人物的历史活动和文化活动,往往称为一种文化的历史表征。这种文化生动地显示了缔造者群体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品质,同时也间接地领受了缔造者群体独特的人格魅力。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康熙皇帝缔造的传奇,《都江堰》中李冰父子书写的伟绩等。这类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文化缔造者由衷的礼赞之外,更直接塑造了文化缔造者群体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素养。
五、发掘一地的文化蕴含。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样化存在和发展的。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形态,沉淀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蕴含,因此也就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独特的文化色彩。这些地域文化都是华夏历史在一城一地中不断积累而成,可以说是华夏历史在一城一地的文化投影。投影产生的范围便是文化笼罩的范围。如《西湖梦》中西湖的文化和传说,《贵池傩》中贵池的民俗,《江南小镇》中江南的民居园林等。这类作品都是意在通过一段历史、一种民俗、一座城市、一地民情或者一类景致等来书写地域文化的特色所在,通过这种考古式的发掘为现代生活提供一种精神文化资源。
总之,作为“文化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自有其独特的精神向度和艺术追求。在文化感悟方面,注重思考和探索文化真谛,而不是过程和细节的描述;注重文化的联想,而不是事实的考据;注重理性的阐发,而不注重资料的印证。此外,这些作品都融入虚拟性很强的戏剧和小说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作者本人就是戏剧理论家,所以用这些手法已经相当得心意手),使得在精神向度上更有丰富得文化想象和文化联想。可以说,有了精神向度的衬托,余氏散文文化意味的范围可以扩展地更加的广大。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余氏散文的贡献和不足
一种文体的成功和流行总是与一些重要作家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讨论“文化散文”首先必须提及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虽然近年来对余秋雨的批评之声渐多,但余秋雨对文化散文的贡献却是批评之声无法抹杀的。余秋雨在文化转型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关怀,相对于他的局限和不足而言,他对散文写作的贡献更为突出。
王安忆在《余秋雨的散文》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余秋雨开文化散文先河的散文创作贡献,他这样说道:“它(散文)给我们带来了有害的空气,风花雪月;它充满了对生活的浅释,使我们回避庄重严肃的本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始打破这种空气,它向我们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它还表现出一种深究的态度,流露出思索的表情,它改变了‘抒情’这一活动轻悄的面目,使抒发成为一种艰辛疲惫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痛苦表情……我想《文化苦旅》至少是一种勇敢,它的勇敢在于,它不避嫌疑地让散文这种日见轻悄地文体承载起一些比较重大地心灵情节。”⑥ 《文化苦旅》奠定了文化散文抒写历史的基础,也奠定了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上的先锋创作的重要地位。这个成果是历史的定论,批评者是无法抹杀的。
楼肇明在《文化接轨的航程》和《王朝的背影——学者随笔•序》也充分肯定了余氏散文对推动散文新潮发展的价值,他这样说道:“在当代散文发展的第三个梯级上,能够算得上散文新潮的第一个成果并且作为里程碑出现的散文作品集体是文化科学史家和艺术史家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这个拥有双重内含象征意义的书名,一方面指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悲壮历程,民族精英们差不多都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去创造的,它的衰落和遗忘更是悲剧性的;另一方面是指作家心路历程的举步维艰,作家太热爱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辉煌业绩了,他对它们兴衰存亡历史规律的探寻,同样也是背负着时代沉重的十字架的,牢愁郁勃,浩然尔哀……余秋雨写的虽是年代久远的文化艺术的陈年旧帐,但绝不像某些作家那样给人以精神霉变的气息。”⑦ 在评论余氏散文方面,他认为“《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一次货真价实的理性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民族文化诗学多姿多彩的一次集萃。与以往散文集子多半是东拼西凑有篇无册的情况不同,《文化苦旅》是一次有内在体系方阵齐整的文章群集”。⑦在对余秋雨的评价上,他说道“在今天我们这个世纪之交的散文航船上,余秋雨在艺术修养的广闻博识上,第一次直追20世纪那几位学贯中西的现代散文奠基者,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最后意味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作为中国社科院现代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著名散文评论家的楼肇明,他自己本身就是散文创作者,他说这话的时候是诚恳而朴实的。
余秋雨散文在颠覆“杨朔模式”后获得了另外一种“范式”意义,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散文原先存在的模式化危机。因此,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出现,可以说具有“革命”意义。沈栖在《透视历史的文化感悟——读<山居笔记>》中点明了余氏散文的个性所在——“余秋雨的长篇散文的个性,我认为就是一个‘悟’字。他艺术地把握了‘两头’——最原始的史料和尽可能开阔的现代意识,而‘悟’乃是沟通这‘两头’的‘心里桥梁’。因此,《山居笔记》等几乎篇篇都深深带有明古察今、知史而洞生的现实人生态度和文化关怀。”⑧ 田崇雪在《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中则是赞叹“余氏散文的出现如一阵清风(尽管读起来很难轻松),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中的散文作品暗然失色,而使广大读者不得不惊叹:散文史上真正的大家出现了”。⑨ 余氏散文模式以独具一格的姿态走上散文历史舞台,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铺开了散文创作的新路子,开了学者散文通俗化的先例,可以说,余氏散文对散文文化的贡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诚然,余氏散文在当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一种文体的出现是与知识分子话语方式的转换联系在一起的。余氏散文的出现也是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相互作用的结果。余秋雨的许多令人读之难忘的作品都是因为他的理性追求与努力契合了世纪末人们对文化关怀的需求才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余秋雨散文的意义首先是体现了知识分子话语转换的要义,他以散文的方式完成了知识分子话语的转换,他重新确立了散文理解世界的方式,散文与读者的关系也就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换句话说,学者散文开始通俗化了,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了。如果余氏散文依然是走学者散文旧路,继续在学者中扮演高深而不是外露为一种大众类的文化关怀,它也必然没有拓展的舞台和机会。
余氏散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也有在其许多不足之处。在时代大背景下,“文化散文”观念变革和思想突越的呼风唤雨,本来就不只限于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的革故鼎新,有许多“文化精英”的功劳,而余秋雨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恰好扮演了领先的角色,文化散文之于当代散文的贡献也并非余秋雨一人才有。具体到余氏散文,主要来说,其本身存在的学术硬伤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判和思考。这些学术硬伤就像光滑皮肤上的疙瘩,给整个文章带来了逊色的一面。学术硬伤主要表现为引用史料的准确度上有时失之偏颇(这也往往成为批评者攻击的缺口)。除此之外,余氏散文在散文的一些篇章也过于模式化,情感的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有时也出现雷同的现象。朱国华在《别一种媚俗》中批评余氏散文篇章的模式化时,说到:“‘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显然是一条有效的流水生产线;利用它余秋雨先生生产了一篇又一篇散文……假定作者仍然在原地兜圈子而无法突破自我设定的结构模式和情感模式,那么,纵然它的文笔再精彩,故事再好看,文化感叹再深,其生命力的创作历程又会走多远呢?”⑩在情感上,余氏散文也存在一些矫情和滥情的问题。一些篇章在情感模式上重复使用了煽情的文字技巧,显得有感情泛滥成灾和文字矫揉造作的嫌疑。这些都是余氏散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余氏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确实有其重要贡献的一面。纵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它同其他文化散文一起,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文学转折——当代文学从“知识分子立场”像“民间话语立场”的转变。它试图突破“精神和体魄”、“深邃和青春”、“学识和游戏”等的矛盾,将“精英文化”向“通俗文化”转变,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它也有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它本身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作用。虽然以它为代表的时代已经慢慢成为历史,但它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仍然给后来的文学带来营养和滋润。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关于余氏散文的后话
余氏散文曾经轰动一时,并引起了文化界学者们的广泛评论。它带给我们的学习的东西太多,带给我们思考的东西也太多了。从王尧教授的观点——“文化散文已经由盛转衰,文化散文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出发,以余氏散文为代表的一类文化散文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值得我们回过头去争论的必要了,新的散文模式正在多样化的发展,为什么还要回首旧事呢?
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比余氏散文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将复杂高深的文化简单通俗地阐述给我们最广泛的读者。
“余秋雨热”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随历史沉没。
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优秀学者总喜欢把自己的高深藏之楼阁?
为什么我们那古老的文化一定要用大块头的巨著来将它复杂和深奥化?
为什么余氏散文能够在深奥严谨的历史和轻悄明快的散文间找到平衡点?
历史文化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除了文化散文这种表达方式,迄今为止为什么还没有其他的方式出现并且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呼声?
这些都应当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愚士在《余秋雨现象再批判》中似乎隐隐道出了“余氏散文热潮”出现的原因:“余秋雨在学者和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把学术变成一种可以和人民群众共享的东西探索了一条道路。有一种品位格调既高又不艰深难懂,既有思想学养又能让人亲近的读物,我们在余秋雨那里看到了希望……”⑾ 希望是存在的,但没有多少人理性地去总结和追求,而只是充当盲目发声的看客和批评家。
这些思考似乎还都不够。
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长盛不衰。历史的进程就是碾碎破旧事物和培育新生事物的过程,什么也无法阻止它车轮的前进,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在它把旧事物碾碎之前,收集和吸取旧事物中那些有用的养分,用来滋养新事物的成长呢?余氏散文中有用的养分绝对可以用来滋养一个全新的希望。
希望在前,我们应当理性地收拾好自己的行装,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后记
通过对余秋雨和文化散文的思想深度的挖掘和文化意味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代散文的发展确实呈现多样化趋势,余氏散文对文化散文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抹杀的贡献。同时,由于余氏散文本身创作存在的硬伤以及文化散文模式本身的不足,文化散文的创作已经呈现了由盛转衰的趋势,这也是一种文体新模式萌生、成长、发展和衰落的必然过程,文化散文留给我们的思索远远不止于本文所叙述的部分,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  释
①余秋雨:《文化苦旅&#8226;自序》,《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第2页。
②余秋雨:《文化苦旅&#8226;自序》,《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第3页。
③余秋雨:《文化苦旅&#8226;自序》,《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第3页。
④余秋雨:《文化苦旅&#8226;自序》,《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第2页
⑤余秋雨:《文明的碎片&#8226;题叙》,《秋雨散文》,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第2页。
⑥王安忆等:《余秋雨的散文》,1993年4月15日《新民晚报》。
⑦楼肇明:《文化接轨的航程》,《王朝的背影——学者随笔&#8226;序》,北京师范出版社,1993年7月版。
⑧沈栖:《透视历史的文化感悟——读<山居笔记>》,1994年10月8日《文汇读书周报》
⑨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徐州师范学报》1994年第3期。
⑩朱国华:《别一种媚俗》,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11愚士选编:《余秋雨现象再批判》第9~1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6
[2]田中阳 李阳春.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3]朱寨 张炯.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2
[4]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11
[5]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红烛学术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4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7]余秋雨.余秋雨作品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余秋雨.出走十五年.华文出版社.2002
[9]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8
[10]愚士.余秋雨现象再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8
[11]江堤等. 余秋雨:寻找文化的尊严.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
[12]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3
[13]余秋雨.秋雨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9
[14]余秋雨.霜冷长河.作家出版社.1999.3
[15]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9.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雨热早已经过去,这里也仅仅是旧话重提而已
发表于 2006-11-23 15: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55555 我的眼睛
我对余秋雨似乎并不怎么看好 可能是他参加的各种商业性通告有点偏多
不过 我真的很喜欢他的散文 沉重而清新
发表于 2006-11-23 18: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九觞·竹葬2006-11-23 15:14发表的:
好长啊 55555 我的眼睛
我对余秋雨似乎并不怎么看好 可能是他参加的各种商业性通告有点偏多
不过 我真的很喜欢他的散文 沉重而清新
  谁说文人就该固守清贫?
发表于 2006-11-23 18: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的文章看一看,还是能学到很多知识的,文采也不错,但是主题过于宏大,显得空洞,而且千篇一律,我喜欢读他的散文,即使只为了享受一下文字带来的快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11:48 , Processed in 0.14427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