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3|回复: 29

没人喜欢古典音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8: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小学古典音乐长大的,今天发现贴子里没有人写古典呢。
我来写哈哈~
最喜欢的是莫扎特,那个叫做神童阿。。从小就喜欢他的奏鸣曲系列,小奏鸣曲很明快很好听。
长大了以后开始听他的歌剧,后宫诱逃,很壮观的古典歌剧。理发师,很快乐的歌剧。
再后来听他的安魂曲,看那本描述莫扎特的电影。看了以后哭,从此以后下了安魂曲的碟,刻了一张留在身边。
莫扎特虽然很早很年轻就死了,但是他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也永远是我最最崇拜的音乐家。
虽然他的曲子,真的不好弹。。。。



贝多芬,我最讨厌的作曲家。
讨厌贝多芬是因为他的风格不喜欢,有点故作深沉的感觉。不喜欢他那种深沉,甚至也不是很赞赏他所谓的同命运抗争。在兔子的眼里,音乐还是要靠天赋的。你可以把钢琴弹的很好,因为你很勤奋,但是再勤奋的人,也不能保证自己就可以写出好的谱子。
反正贝多芬的曲子,怎么听怎么不爽。在学的时候,我也很反感,都刻意的不怎么练。不过月光还是弹的不错的呵呵。



林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的,因为喜欢他的曲子而喜欢他。其实个人还不是很了解他,不过一千零一夜的组曲真的很好听,特别是开始那段,给人中东的氛围,而且感觉非常有异域风格,很有气派的开场。后面的也很优美。


帕格尼尼。
我不喜欢小提琴,因为我觉得声音很刺耳,虽然音域很广,不过音色听得久了容易觉得头疼,至少个人是那么觉得的。还是钢琴动听哈哈。。
不过帕格尼尼的表演真的是很有名阿,虽然没有听过真正的。而且因为年代久远,也许一辈子都没机会感受到。不过帕格尼尼的主题狂想曲真的很好听,不过不是帕格尼尼写的,而是拉赫玛尼诺夫写的,我妈妈最喜欢里面很抒情的那段,我也觉得很好听。


还有一定要写得是比才。
比才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根本不是西班牙人,却把一部卡门写的如此美轮美奂。个人认为卡门的曲子听着比小说更加有感觉。兔子经常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喜欢舒曼的蝴蝶组曲。蝴蝶组曲第一次听得时候并不是碟,而是当场演奏。那个时候兔子和一个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学钢琴,她弹得蝴蝶真的好好听,虽然是一个很破的钢琴,不过也可以很有表现力。兔子非常有幸听到的现场独奏哦!不过后来那个姐姐去欧洲了,还得了个国际钢琴比赛的4等奖。那也是后来听说的了。

舒曼的幻想曲也很好听。兔子的那个碟是狂欢节和幻想曲和在一起的,前面是欢快的狂欢节,后面是抒情的幻想曲。兔子在家里的时候喜欢星期六的早上开了音响躺在沙发上敷面膜。怎一个爽字了得~~~


因为手边没有什么碟。都在家里,而且很多一时想不起来,所以就不多写了,万一写错就糗大了呵呵。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就补充下吧。毕竟古典音乐,能够让自己获得很多东西。兔子的妈妈,就从来不听现代的流行音乐,兔子一直羡慕妈妈的样子。长得漂亮而且很高贵很有修养,兔子永远都学不会了55555。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子还准备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古典音乐的帖子,也有一点小了解哈哈,不过还是看时间吧,今天手酸了~去背马经了吼吼~
发表于 2007-1-8 19: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听古典还不如听蓝色多瑙河。`
        虽然我妹妹的古筝很厉害, 我也经常摆弄。 `不过还是提不起什么兴趣1`
我喜欢动感`。喜欢闹闹```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9: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


  



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岁。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因为有人说太短了,我加一段。
发表于 2007-1-8 1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典的音乐偶是很少接触过外的,
但是有点喜欢中国古典的,
老师以前还教我们唱过
伐檀呢,
发表于 2007-1-8 1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古典的音乐偶是很少接触过外的,
但是有点喜欢中国古典的,
老师以前还教我们唱过
伐檀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9: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才 (1838-1875)法国作曲家。他出生于巴黎,四岁开始随母学钢琴,九岁人巴黎音乐学院。

  1857年十九岁的比才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罗马基金去意大利进修三年。1863年比才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以后主要从事歌剧写作,作品有《卡门序曲》、《阿菜城姑娘》等。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法语法国网站整理 Myfrfr.com


对于今天的西方人来说,女人如果不以自己的性感去吸引男人将是一件非常古怪的事情;因此,他们很难体会到 1875年3月 3日比才的新作在巴黎歌剧喜剧院首演时台下的资产阶级观众所感受到的震惊。

  《卡门》已成为所有歌剧院中最受观众欢迎、表演次数最多的作品。它还被改成了舞剧、音乐剧,并通过电影电视传到了千家万户。歌剧中那些著名的曲段,包括具有挑逗性的《哈巴涅拉舞曲》和《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第一幕和第四幕的序曲等都已脍炙人口。

  但是,1875年的《卡门》却被看作一种失败。一位批评界人士认为乐队的演奏"乱七八糟";而另一位则评价说,乐曲缺少"创新和个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巴黎批评界对这部旋律优美、配器出色、创意惊人的歌剧的大肆贬低说明了他们的无知和恶意。然而,当时的评论家只是表达了一种广泛的观点: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部歌剧的题材。

  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

  
歌剧 <> 选段歌词

Carmen -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 Habanera.
(Bizet).

歌剧《卡门》是比才在歌剧艺术上登峰造极之作,至今依然是世上演出率最高的剧目!
这是歌剧卡门里的著名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剧情一开始,性感的卡门慢步出场,大群俊男即时围着卡门大献殷勤,卡门媚眼一抛,却盯上了目不斜视的哨兵唐霍塞,于是便踏着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对唐霍塞诱之以色,示之以爱.唱词里尽是卡门的爱情观念的自我表白。
卡门是个怎样的女人?
卡门渴望爱情,不仅敢爱,而且敢于追求爱,敢于表白爱,同时还敢于表明不爱和摆脱不爱.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Que nul ne peut apprivoiser,
Et c’est bien en vain qu’on l’appelle,
S’il lui convient de refuser.
Rien n’y fait, menace ou prière,
L’un parle bien, l’autre se tait;
Et c’est l’autre que je préfère:
Il n’a rien dit, mais il me pla顃.

L’amour est enfant de bohème,
Il n’a jamais connu de loi:
Si tu ne m’aimes pas, je t’aime;
Si je t’aime, prends garde à toi!

L’oiseau que tu croyais surprendre
Battit de l’aile et s’envola ?
L’amour est loin, tu peux l’attendre;
Tu ne l’attends plus, il est là! Myfrfr.com


Tout autour de toi vite, vite,
Il vient, s’en va, puis il revient ?
Tu crois le tenir, il t’évite,
Tu crois l’éviter, il te tient.

L’amour est enfant bohème,
Il n’a jamais connu de loi,
Si tu ne m’aimes pas, je t’aime;
Si je t’aime, prends garde à toi!
  
 


 不必望"洋乐"兴叹
                    ――漫议歌剧《卡门》

本文作者为Myfrfr.com网友 QQ: 57270384 特约稿件 特别感谢 转载请注明

说到西洋歌剧,国人大都不是那么的接受.语言问题是其一,更多的则是对美声唱法的望而生畏.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中国的民族唱法和流行歌曲.首先今天我要谈的是我自己的专业,我的本行,就是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所以说,不同时代的歌唱形式、风格、情绪、情感不同,发展到现在,已不是文艺复兴时的唱法.今天的美声唱法,包括欧洲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我们统称之为美声唱法。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现在国外包括欧洲、美洲、俄罗斯、东欧等音乐厅、歌剧舞台的唱法,不是民间唱法,更不是舞厅、酒吧间那种哼哼唧唧的唱法,是提高了的艺术性唱法。



  《卡门》(Carmen,1875)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的作品.它的题材新颖风格独特既区别于比才自己的前期作品,也从19世纪下半业众多的法国歌剧中脱颖而出,真正称得起是法兰西国民歌剧的名作.《卡门》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欢迎和上演率最高的几部歌剧之一.截至1904年仅在巴黎一地,就创造了上演一千场的光辉记录.
这部歌剧取材于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他是一位对古典文学、神学、占卜学、史学、考古学造诣颇深,而且是精通数国语言的法国大文豪.这部作品是随着歌剧所取得的成就,其价值才被人们所认识.这部作品地方色彩浓厚,具有热烈的情绪,这一点正符合比才一贯喜欢追求新奇题材的爱好所至.首次上演时所得评价不高遭到失败,不久比才就逝世了.时代的发展终究承认了他的探索和创新.在比才身后,卡门的声誉反跃于歌剧首屈一指的地位.



经过比才的创作俨然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描写的吉普赛女郎卡门和农村出身的小军士霍赛(Don Jose),围绕他们上演了一场爱情游戏.他们身边的善良而质朴的米凯埃拉(Micaela)、斗牛士埃斯卡米洛(Escamillo)、走私贩朋友们、以及烟草女工、士兵、孩童等生动群像.比才将这些生活在社会地下层普通人物搬上歌剧,使他们各自的性格和真实的活环境栩栩如生.卡门是个热情、坦率、放荡不羁、酷爱自由的吉普赛女郎.霍赛是个本可以得到宁静爱情的小军官,却被违背习俗的卡门搞的身败名裂.卡门与霍赛这对从出身经历到生活观念都不相同的年轻人,从一时的激情、彼此间的感情与意识的隔阂到无法弥补的决裂,最终以凶杀结束的爱情悲剧过程.又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撰人热泪啊!西班牙式的故事情节,法兰西式的人物情感,以及意大利式的人物命运.《卡门》的最大艺术价值也就是在于为歌剧舞台留下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卡门》是一部四幕歌剧,比才创作性的运用西班牙风味的音调、节奏及完整的舞曲,使剧中的人物、情节、环境表现得生动亲切、真实而又典型化.特别是对卡门这一灵魂人物的刻画上运用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来表现她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作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包括专门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至今也是人们非常耳熟的曲目了.比才还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及其相配的风格性的歌曲(Toreador song)贯穿在歌剧的重要环节中.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斗牛士之歌》,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卡门》是比才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的经典巨作。


灵儿
6/12/03




《卡门》与比才之死


奢华之都巴黎,对于文化历来有着附庸风雅的一面。
  1875年3月3日,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年)的歌剧新作《卡门》,在巴黎歌剧院首演。开演之前,观众从“高雅的歌剧形式表现高雅的人物和故事”的欣赏习惯出发,即对剧中人物的“低级”难以适应。因为剧中女主角是制烟厂女工(一个吉普赛女郎),男主角是个普通士兵,另一男主角则是连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斗牛士,皆是典型的社会底层人物。而随着剧情发展,某些“龌龊”的场面更是不断出现:一群女工吸烟的场景,这些女工吵骂、打架的场面;还有残忍的斗牛士与牛相搏……于是,观众认为,这简直太粗俗了,难以接受。

  巴黎的报纸,素来热心歌剧的评论,然而这一次,反应却十分冷淡。

  《卡门》首演的失败,给了比才巨大的精神打击,他痛苦极了。3个月后,6月26日晚,比才因心脏病猝发身亡,终年37岁。

  比才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是音乐教师,母亲会弹钢琴,舅舅是著名歌手,加上他从小具有音乐天分,使他在音乐道路上一帆风顺。9岁进入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并屡获各种比赛大奖。13岁时,他的阅谱能力和钢琴演奏水平已十分高超。19岁时,他获得法国青年音乐家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3年。在意大利学习期间,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他的音乐前途在于歌剧,他要以歌剧创作赚取10万法郎。

  22岁时,比才从意大利归来,正式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生涯。他很快写出第一部歌剧《采珠人》。音乐很美,但风格上有威尔第的影子,演出效果平平。此后谱写的几部歌剧,成绩一如《采珠人》,不算太坏,也没有特别引人之处。惟一的例外是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作的37段配乐,由于被故事中法国南方特异风光激发了灵感,创作出的音乐绚丽而动听。他从中选取十几段旋律优美的小曲编成音乐组曲,结果大获成功,此后成为音乐厅常用曲目。

  1847年,比才为梅里美小说《卡门》的歌剧脚本谱写音乐。从一开始,他就感到故事是为他度身订作的,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题材。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说他此时具有“孤注一掷”的气概,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

  用歌剧表现社会底层男女间的俗事,并赋予它深刻的悲剧性,《卡门》可谓首创。比才不以音乐为卡门申辩,而是避开剧情的细致描写,用音乐勾勒人物性格、渲染异国情调和特殊的环境氛围,并用音乐营造出撼人的悲剧结局,其卓越的戏剧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以致一出歌剧之中,就有《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迷人旋律,高潮叠起,撼人心魄。

  想想看,当比才终于找到一个最适合表现自己天分的题材,押上身家性命般写出平生最杰出的音乐;然后期待着满眼鲜花和不尽金钱滚滚而来之际,他所得到的,却是自视高雅的巴黎人的白眼、冷漠和嘲讽,这让他如何忍受

  卡门之死,是悲剧;比才之死,也是悲剧。惟可庆幸的是,两个悲剧的叠加,使歌剧《卡门》获得了永生。

再加一段
发表于 2007-1-8 19: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扎特  写的是中国古典音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9: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舒曼,狂欢节  




  《狂欢节》,此钢琴套曲完成于1835年,这一年舒曼二十五岁。后来在1837年的一封信中,有下面一段关于这首乐曲的记事:"这一系列乐曲,似乎全部是为某一特别的目的而写的。……ASCH是波希米亚的一个小市镇的名字,在此不但有我在音乐方面的朋友,同时很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名字中也有这个字在内(SCHUMANN)。曲名是日后才附加上去的。"

  ASCH这个小市镇,位于波西米亚与萨克森的国境的附近。至于舒曼为何要引用这样一个小市镇,后人认为有如下的缘由:1834年春,一个男爵封·弗立肯,把他的女儿艾尔奈丝黛妮带到莱比锡的音乐教师威克(即舒曼的老师)家里,目的是要他的女儿在此学习钢琴。艾尔奈丝黛妮当时芳龄十七岁,舒曼曾对她十分有好感,不久两人双双堕入情网,而且还有意结婚。然而,艾尔奈丝黛妮的父亲不同意这两人结合,最后终于把女儿带回家里。舒曼曾一度离开莱比锡去追寻这位少女,结果未遇而返。此后,这一恋爱经历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永远消失了。

  全部套曲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每首乐曲附有标题来标示其内容。各首小曲的标题依次为:1.前奏(片段1);2.皮埃罗;3.阿尔列金;4.高贵的圆舞曲;5.欧塞比乌斯;6.弗罗雷斯坦;7.妖艳女子; 8.回答;9.蝴蝶;10.跳舞的字母;11.贾琳娜;12.肖邦;13.埃斯特列拉;14.相认;15.潘塔隆和克隆宾娜;16.阿勒曼德舞曲;17.帕格尼尼;18.倾诉;19.散步;20.休息;21.大卫同盟进攻凡夫俗子的进行曲。这一套曲虽然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却已经显露出这 位浪漫派音乐大师超凡的音乐天才。各具特色的二十一首小曲都堪称精品,反映出舒曼在作曲方面的水准。

  本曲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问世,在当时不仅仅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出现,更表现出作者在艺术方面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
发表于 2007-1-8 19: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LZ到底要不要说中国古典音乐。 `?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写呢。。。
古典樂曲解說
舒曼 幻想曲,作品88
舒曼為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此一編制共譜寫了四首樂曲,三首以鋼琴三重奏曲為名,外加這首「幻想曲」。

這首作品編號88的幻想曲,雖然在編號上比第一號(Op.63)與第二號(Op.80)鋼琴三重奏曲顯得晚些,但實際上卻是比較早完成的作品。

1842年可說是舒曼創作的旺盛時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幾經波折後終於如願地在1840年與克拉拉結婚,情場上的得意也促成他在音樂創作上的重要轉折。

同年,他除了完成了這首幻想曲外,在室內樂方面尚有三首弦樂四重奏曲、一首鋼琴四重奏曲及一首鋼琴五重奏曲等重要曲目。相較之下這首幻想曲就顯得輕巧,許多也難怪一直在完成後八年才得以出版問世,也使得作品編號落到後面。

第一樂章—浪漫曲,鋼琴是這個樂章的主角,弦樂器多處陪襯的地位。6/8拍的節奏推動著樂曲,在徐緩的速度中悠遊自在地不斷向前移動,A小調略嫌憂鬱的氣氛充斥全曲,最後在弦樂器的齊奏聲中淡淡地結束。

第二樂章—幽默曲,這個標題應該源自拉丁文「humor」,在中世紀時的用意為「以人本為取向」,而非現今解釋為「幽默」的意思。初見這個字是在十九世紀的德國文學作品中,而舒曼則是第一個使用此名稱為樂曲標題的作曲家,後來逐漸被音樂家採用於樂曲的創作。它的特殊風格為﹕強烈的節奏特性,經常重覆的短小曲調,如詼諧曲般的輕鬆,但又多一分旋律性。

第三樂章—二重奏曲,與第一樂章的角色互換,並在調性上運用了D小調來對應著之前F大調的第二樂章。在鋼琴的伴奏聲中,大提琴奏出優美的旋律,隨即由小提琴應和著,之後樂曲就在這兩樣樂器的交錯進行中展開深情對話。

第四樂章—終曲,進行曲的速度推動樂曲穩健地邁進。其間經過了包括展現對位技法以及節奏輕快流暢的數段音樂,再度回到開始的進行曲調。之後在調性上則為之一變,由與第一樂章相同的A小調轉為A大調。在一段弦樂器與鋼琴互相追逐的切分音型中,樂曲逐漸地明亮開朗起來,最後在光輝的樂聲中結束全曲。
发表于 2007-1-8 19: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死 。。哪里转过来。`这么多,头看花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04:46 , Processed in 0.1862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