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ee

笑读乱弹《资治通鉴》——开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8-28 17: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外面,功课所做不多;

借阅得书几本,其中一本为: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每晚睡前看看,舒服;

阅读《资》一书,恰好今日功课不多,如下:


******************
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四零二年)

1. 王崩,子安王骄立。
2. 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周朝的39任国王终于完蛋了,第39任 姬骄继位;

而楚国可是乱了,有”强盗“杀了楚王芊当,

在贵族的支持(国人可不是指老百姓哦)下,其子继位,

不知新的楚王上任后,这一事件可有真正的追究?
发表于 2005-8-28 17: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fee于2005-08-28 17:38发表的:
今天在外面,功课所做不多;

借阅得书几本,其中一本为: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每晚睡前看看,舒服;
.......


又开始羡慕了,我这里是借不到滴~破图书馆还没开张呢,就算开放了也没这书,要什么没什么,可怜的20多本历史书~~
发表于 2005-8-28 17: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这么少,不许偷懒哦
 楼主| 发表于 2005-8-29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了,写了睡觉;

由于威烈王已经“崩”了,所以现在开始为安王;

可是国学网站等一些站点,竟然犯了个不小的错误:在崩了后,仍然没改号;

于是出现了“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四零二年)”

然后又“威烈王元年(庚辰,公元前四零一年) ”的情况,而且在后面也都出现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记里面,只有一个号;如果一个皇帝挂得早,后面的就混乱了;然后到了下一记,又接上了;

后来在其他地方见到更正版本。才放心下来。

******************
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四零一年)
1. 秦伐魏,至阳狐。
(进入战国后,这些攻击实在频繁,几乎年年发生;需到后面可能才能疏理出一个大概趋势来。)


******************
安王二年(辛巳,公元前四零零年)

1. 魏、韩、赵伐楚,至桑丘。
2. 郑围韩阳翟。
3. 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4. 赵烈侯薨,国人立其弟武侯。
5. 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战国时代:公元前480年(柏扬书)――公元前221年,共259年。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但还是都肯定了秦朝统一为结束。公元前4世纪起,为战国中期,全中国混战。各诸侯国改称君王。苏秦(合纵抗秦); 张仪(连横和秦),国际关系翻云覆雨,血雨腥风。诡异莫测啊。)

******************
安王三年(壬午,公元前三九九年)

1. 王子定奔晋。 ((这个王子指周朝王子姬定,逃奔晋)

2. 虢山崩,壅河。 ((虢山崩溃了,结果堵塞了黄河,呵呵,可想而知这山崩了)

  


******************  
安王四年(癸未,公元前三九八年)

1. 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战国时期常有这种事情,敌国来攻,最后国内政见不同者在外界压力下,更加尖锐,杀其一方,战国时期的宰相、权臣真是肉靶子,那时候的政治斗争还比较血腥化)  
  


******************
安王五年(甲申,公元前三九七年)

1. 日有食之。
2. 三月,盗杀韩相侠累。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镒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政不受,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能识。其姊嫈闻而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

(日蚀在古代似乎很重要,于是都被记载了。
古代多猛士、刺客;“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
总觉得奇怪,为何古代挡一人如此困难,还是小说如此;千军万马,一人独闯;放在现在,似乎很难了:
发表于 2005-8-30 23: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8-31 00: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着写着,才发现一个问题; 这样真的琐碎,而且肤浅;

也罢,反正一理工科学生,在这贻笑大方也无妨,与大家一起来读一番,大家都有些收获;

不过实在有心无力,花太多时间去管;到后面写着写着,自然笔就会顺不少吧;

注意,里面的时间跳跃是历史记载本然,不是我省略去的;

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再学“十年砍柴”论《水浒》般,抓一点,上下牵引,发文论之;

******************
安王六年(乙酉,公元前三九六年)
  
1.  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去年那些贵族把驷子阳杀掉 ,危机过后,自然反扑,杀掉现在的皇帝,叫他弟弟继位,呵呵,很明显,他弟弟与他之间不怎么样)
2.  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宋虽然是一小国家,但也不能完全忽略))
3.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原文错误记载为公元前387年,在此添加)



******************
安王八年(丁亥,公元前三九四年)

1.  齐伐鲁,取最。韩救鲁。 ((齐、鲁都为山东境内,此时的齐尚未足够强大,皇帝还为姜姓) )
2. 郑负黍叛,复归韩。( (负黍为一个现在河南的小县城,公元前407年,是郑从韩那抢过去的))



******************
安王九年(戊子,公元前三九三年)

1. 魏伐郑。  
2. 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可怜的晋国,此时已经38任皇帝了))
    


******************
安王十一年(庚寅,公元前三九一年)

1. 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2. 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是岁,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强臣压主,把皇帝赶去片野,此时的齐国为姜姓皇帝,田式为以后的皇帝,但现在势力已经足够压主)   )


******************
安王十二年(辛卯,公元前三九零年)

1.  秦、晋战于武城。((应该有问题, 晋此时被瓜分差不多了,生存都难,估计为韩、魏跟秦作战))
2. 齐伐魏,取襄阳。 ((呵呵,估计是魏了,齐趁机搞乱))
3. 鲁败齐师于平陆。( (平陆为鲁国境内,此时鲁应该算是自卫还击战了。。。))



******************
安王十三年(壬辰,公元前三八九年)

1. 秦侵晋。 ((晋这时候哪里还有地啊,估计还是魏、韩))
2. 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这时候,田氏已经足够强大,司马光痛恨的直接破坏名分出现了;
田氏请魏文侯、楚人、卫人向周王请求,封诸侯。周王欣然同意;)。)

    
发表于 2005-8-31 0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注意到都12点过了也~呵呵,总算没偷懒,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0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王十五年(甲午,前三八七年)

1. 秦伐蜀,取南郑。
2.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此处错误,已在前面加写声明)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3. 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4. 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5. 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一年死三个皇帝:)) 
    


******************
安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三八六年)

1.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公元前389年,田和被封,公元前388年,田和死,此处记载错误) ) 
2. 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战国期间,联亲颇多,公子并不局限本国 )) 
    


******************
安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

1. 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 (又是一桩报复案)
)
 2. 齐伐鲁。
3. 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4. 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 (此处为次年连锁错误,应该是儿子田剡继位,田午为田和的孙,这里尚未继位,漏了一代)) 



******************
安王十九年(戊戌,公元前三八三年)

1. 魏败赵师于兔台。



******************
安王二十年(己亥,公元前三八二年)
1. 日有食之,既。
******************
威烈王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

1.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

吴起 何负于鲁? 杀了妻子后,仍被疑逃亡; 何负于魏,又被疑逃亡;
再至楚, 被忌最后惨遭杀害。一代名将死于此时。

吴起本为卫国人,国小病弱无用武之地;
善于用兵,同士兵同甘共苦; 但似乎贪财又好色(见魏李克所云),同时对于政治偏重一方;
不能说他不懂政治,任何一个政治场上的人物,不懂政治,连这个舞台是都上不了的;
除非先天条件或机缘巧合,但这些吴起不具备;
所以认为政治上,有人心善不懂政治的人才是“真的不懂政治”;

对于国家,贡献颇大。到了任何一个国家后,那个国家迅速兴盛;
但对于贵族来说,他已经成为政敌,可以说他“仅忠于皇帝”;
同时严重损害了周围的贵族的利益,(对于百姓,爱民否,尚未有大的判断);
他的一切来自皇帝,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就悬空了;
所以,他的每次失败,基本都是在政敌的攻击下失败,基本无还手之力;
最后一次由于皇帝的死去,根本没有机会逃走,最后毙命;)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23: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王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三八零年)

1. 齐伐燕,取桑丘。
2.  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
安王二十三年(壬寅,公元前三七九年)

1. 赵袭卫,不克。
2. 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以前的齐国都是姜姓,从此变为田姓)
3. 是岁,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还是连锁错误,此时田剡仍在位,田午公元前378年才继位,威王继位于公元前356年)




******************
安王二十四年(癸卯,公元前三七八年)

1. 狄败魏师于浍。
2. 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3. 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4. 。( (田剡逝世,田午于此时公元前378年继位,为(木字旁加 恒的右边)公)




******************
安王二十五年(甲辰,公元前三七七年)

1. 蜀伐楚,取兹方。
2.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引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3.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4.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
安王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
  
1.  王崩,子烈王喜立。
2.  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晋国最后一块土地被瓜分,从此灭亡)



………………………………………

今天一个师兄从外面接了份英文资料来,请几个人翻译;

不好意思驳回不翻译,而且不是白翻译,到时还是可以拿点钱的;

所以我得大概花一周时间,每天翻译2个小时可以完成;

读书一事估计不能这周每天写了;

其实自己读的进度提前许多了,只是自己再写的话比较慢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 17: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
烈王
烈王元年(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

1. 日有食之。
2. 韩灭郑,因徒都之。(郑亡,韩把首都迁到郑之首都)
3. 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
烈王三年(戊申,公元前三七三年)

1. 燕败齐师于林狐。
2. 鲁伐齐,入阳关。
3. 魏伐齐,至博陵。
4. 燕僖公薨,子辟公立。
5. 宋休公薨,子桓公立。
6. 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
烈王四年(己酉,公元前三七二年)

1. 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2. 魏败赵师于北蔺。



******************
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三七一年)

1. 魏伐楚,取鲁阳。
2. 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
3.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
发表于 2005-10-2 17: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的是速读版,省略的太多了,回头再去看看有没有原版的!
发表于 2005-10-23 10: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4 12:09 , Processed in 0.08943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