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登高自卑

湖大又一建筑垃圾将竣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16: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台湾一学者观点,供行家参考。

校园建筑设计之一般性课题探讨
1.校园建筑型态及配置之架构
  国内之中小学校园型态,最明显之特征即是其建筑空间型态为「单边走廊单教室」及「双边走廊单教室」,而配置成「一」、「L」、「U」、「□」字型,且每一翼栋均长达百余公尺,或随校地或学生或经费(国民所得)之变动而漫无章法成长,前者为成权体制思想下,管理、监视方便之产物,后者则为应付、敷衍心态之结果,兹分析如下:
 (1)优点方面:
•    管理容易,整列教室于上下课时段区别明显。
•    学生课余之户外空间较大,尤其越重视升学之学校其走廊空间所占比例越大,因学生无暇至真正户外空间,多于课余至走廊透透气,随后即可又进教室上课或自习。
•    通风采光确保且安全性(意外避难疏散)较有保障。
  (2)缺点方面:
•    整列建筑物、教室动辄八至十间,动线过长,学生下课时至户外庭园、操场甚至厕所均嫌时间不足。
•    双侧走廊,靠走廊侧学生易受干扰。
•    建筑物之有效使用空间面积与服务空间面积比值过小,不经济。
•    过长之翼栋不利于耐震,须配合伸缩缝。
•    密集增建结果将导致栋距过小,上课相互干扰。
•    如配置不佳,则可能整排教室均成束西向配置,西晒及眩光等将严重影响学习。
  (3)建议
•    学校主管部门宜成立「校园规划委员会」成员包含校内相关主管及结合校内有志之同仁,并敦聘当地建筑师,进行全校性空间、设备环境之规划,时程应为五至十年之学校中长程发展计划,凡有学校任何营建行为即应遵循「校园规划」结果及准则规范。
•    建筑型态应打破传统思维,配合新的课程改革计划实施契机,考虑其它之教室型态,如「单走廊双边教室」或「无固定隔间教室」或「虚拟数位教室」等等。
•    配置型态应从校园空间分区开始,考虑地形、基地形状,以合院或簇群方式配置,以方便师生学习为出发点,而非行政管理之需求。
2.校园建筑及造型外观及营建水平
  台湾之校园风貌,在前揭之配置局限下,所呈现之建筑风格,称不上是优美,尤其是国中小学经常是一排行政兼教室大楼耸立于学校入口,外观清一色之建材,再附着后来敷设之冷气机、铁窗、花盆等等,甚至可说是丑陋,如此之校园空间景观如何陶冶学生之美育?实令人怀疑。
  除了建筑物之外观、造型外,校园建筑物以往总是在经费不足及人谋不臧之双重戕害下,成为营建水平颇低之建筑物,例如结构系统之误用(单跨距架构及短柱效应等…)、建材之省略(面砖低劣甚至仅用粉刷)、施工质量之粗糙等等。早年台湾经济尚待萌芽时期,上述状况可谓情犹可原,但是近年来,台湾经济成长,教育受到重视,经费相较其它领域还算充裕之情形下,则此种现象依旧存在,校园主事者及环境规划专业者均难辞其咎。是故,吾人建议:
(1)校园之建筑物及硬件设施等环境之营造,应交由使用者及环境规划耆共同参与执行。
(2)采公开之方式甄选最佳之执行方案规划、设计之过程鼓励使用者参与提供意见及需求。
(3)营建之过程中,除专业之监造外,亦可将业主(使用者)之意见成为规范,要求承包厂商落实建造。
(4)预算编列及发包过程须符合合理、公平、透明之原则,低标之拟定应考虑社会实际状况及营造厂之合理利润,始能达到工程之顺利进行。
(5)遴选建筑师应以专业评审为主体意见,选择最佳之案例及最有创意企图之建筑师,而非局限于经费或碍于人情而选择普通、保守者,如此环境景观之提升始有契机。
3.校园使用活动之分区
  校园是一个学习生活之场所,虽然并非教室才是唯一学习之地方,但为确保学习成效,学习行为干扰之排除是一重要关键,一如「都市」其空间亦须适当区隔以确保其使用机能之发挥。校园中较粗略可分为动静两区、随其机能内容分化可再细分为「教学区」、「行政区」、「活动区」、「运动区」、「宿舍区」等等,在每一校园基地内,各有其适宜之区位及彼此间之互补或互斥。
国民中小学校合主要建筑空间功能分类如下所示:
•    教学空间:普通教室、专科教室、特殊教室、图书信息中心、阶梯教室…等。
•    服务教学空间:餐厅、厨房、辅导室、活动中心(礼堂)、保健室…等。
•    行政空间:校长室、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人事室、会计室、会议室、警卫值夜室…等。
•    公共服务空间:厕所、机电设备空间、停车空间、储藏室…等。
•    户外空间:运动场、教材园、相关植栽区…等。
台湾之学校,可能受限于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稀有昂贵,普遍是呈现密集发展现象,是故普遍可见到教室包围操场,学生课余活动区域零碎且佣远,同幢建筑物动静干扰之混乱情形,影响各种形式之学习,反而是培养全世界最能忍受「噪音」、「混乱」之人民。因此,吾人拟提出「领域深度」及「噪境背景层次」及「隔离缝合空间」之观念供参。
 (1)领域深度
  如同个人于空闲内视其活动或使用之「公共/私密」相对程度,而区隔之领域深度界定,如经由玄关进入客厅再至餐 厅,则其领域深度为餐厅深于客厅;客厅深于玄关,学习空间亦若是,吾人可研拟学生于校园内,何种空间须先到达,何种空间之使用行为须愈私密(俾使其专心),来安排整个校园之使用分区及空间层次。
 (2)噪境背景层次
  凡是令人不悦之音响,即为噪音,在此吾人衍义:凡是不利(影响)学习之环境,称为「噪境」。通常以声音影响最大,光线、温度、风、物等次之。吾人亦须先行研拟校园各个空间之噪境忍受程度,并同时考虑基地环境本身之特质,相互搭配,而得出最佳之学习分区配置。
 (3)隔离缝合空间
  台湾校园基地普遍不足,都市中之学校更是狭小,即使是用心规划一校园活动空间之分区,在距离不足之情形下,效果不彰,因此,具有隔离缝合效果之场所,便是一必要设计,如植栽、屏墙、庭园、造景可供多用途之场所。
4.教学空间之组织及单元
  台湾传统之教学空间均沿袭于日据时期之学校,其模式均为数间教室一直线排列,而以走廊做为串连之介质,如此长条型建筑单元数个,组合围蔽出一个庭园,走廊留设于内庭侧,形成一课余时间,师生共享之软性休闲场所。此类建筑物,吾人仍可由几座历史悠久、保存良好之校园中得见,如师范大学、成大数学馆、建中红楼、中山女高、台南一中等,且这些建筑物仍为其校友所怀念、津津乐道其当年学生生活点滴,反倒是后来兴建新颖之双边走廊教室并未受到好评,因此,此种模式并非是一落伍或不良之教学空间单元,关键仍在于教学空间之组织(配置)结果是否能凝聚师生意识,而教学之单元以现在之标准而言,则在于其是否能适应多元化社会所必须导入之多元化弹性教学之使用。
 (1)教学空间之单元
  在目前一片开放教育之思潮中,「教室」之固定隔间似乎被认定是一种藩篱,亟需去除,因此国内建筑规划者常是全盘移植自欧、美、日等国之开放式教学空间而设计为大型空间,以活动隔屏取代之,但是在国内相关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等,尚未通盘变革之情形下,其使用之结果是隔音不良,活动互相干扰。现阶段之校园建筑作法应仍是考虑国情及教学需要,普通(传统)教室仍有其使用上之优点,另为因应新近科技及教学方式而设置尺度、空间或可弹性多元化之教学空间。
 (2)教学空间之组织
  基于前述所提之案例,良好印象、记忆深刻之校园是需符合人性需求的,没有固定之组织模式是绝对正确的,仍需靠使用之师生能否于该空间产生场所记忆,因此,「凝聚」是重要之关键,所以一般而言,合院式是较「U」或「L」及「一」字型组织容易建立校园意识,惟须注意不能流于「封闭」。
5.校园户外空间之架构
  学校在都市计划中被视为一公共设施用地,在都市鼓计中被赋予开放空间之角色。即在于其具有使用程度相当高且面积相当大之户外空间,尤其是运动场及球场等设施。除此之外,小型之庭园、广场、角落、廊道亦是师生及当地民众均可共享之户外空间,如何善加设计成其系统架构,是规划专业者之主要课题。
 (1)开放空间系统之架构理论
  开放空间可分为广场式及带状式,在校园之户外空间亦可如此区分:
  A.广场式--面积由大至小,包括户外之运动场、中庭、校门入口广场、庭院、角落等,及半户外之门廊、露台、屋顶平台等。其主要功能为负担活动使用。
  B.带状式--由接近校园之动线来看,包括校园其外围道路之通学巷,人行道,入口引道,校园轴线林荫道、庭园步道、服务道路及走廊等。其主要功能为交通性质,达到通行交流之任务。
 (2)开放空闲之任务指定及规范
•    开放空间应兴建筑物之室内使用空间相辅相成,共同负起教育学习中不同环境需求之场所或背景。
•    校园内之动线宜简短循环,除端点之活动吸引外并塑造丰富有趣之行动经验,使师生愿意于课余多多走动,活络校园气氛,增进交谊交流机会。
•    动线之节点均应设置广场式之开放空间,如川堂、楼梯平台、走廊、端点及转角地点,降低动线冲突,并提供驻足交谈场所。
•    广场式空闲视其指定或赋予之功能不同,可分为缓冲性质、仪典气氛、休憩活动等,分别于适当区域留鼓,允其以提供学生进行非正式组织性质之活动空间(角落),最为需要应融入教学区空闲内。
6.省能环保及永续生态建筑之考虑
  公元一九六二年,李察.卡森女士着『寂寞之春天』言及地球生态反扑,带给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警言。环境保护运动即须从教育着手,近年来,建筑产官学界亦开始重视环保意念落实,而提出「绿建筑」之概念。在本次地震重创中肇因音人对台湾土地环境资源之戕害,所带来之巨大损失,亦是检讨反省之一重要缘由。因此,在校园重建过程及营建上,应本于「绿建筑」之诸项课题,逐一实践之。
  校园重建工程将于规划、设计之实务阶段,详细参考教育部委托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研订之『地震受灾国民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规范』中有关校园绿建筑规范之七项指标,分别于敷地、景园、设备、构造、水电及建材选用等方面,逐项落实执行。摘要如下:
 (1)绿化指标
•    校园内校舍建筑面积及运动场以外之空地,该空地面积50%以上应予绿化。校园绿化的目的不应只为求美化环境,应同时考虑各种绿化方式的效果,并落实户外环境生态教学之需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与土质之树种,并依种植地点选用符合其功能之树种,建立校园独特之景观。
 (2)基地保水指针
•    校园内除了校舍建筑物以外,50%以上空地面积应维持透水性。
 (3)水资源指标
•    除了厨房等用水场所外,水龙头全部采用瀑气式、节水水栓。小便器及大便器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之节水型器具。座式马桶应采用两段式节水器具。
 (4)日常能源指标
•    教室的照明器具应平行于开窗墙面排列,并可分段分排点灭控制,于采光充足时逐排关掉靠窗之照明器具。
 (5)CO2减量指标
•    应尽量采用可回收再利用建材(再生地砖、再生面砖),使用健康建材减少建筑材料因使用而造成之污染物。
 (6)废弃物减量指标
•    校园建筑基础工程或庭园地形整理时,宜采校园内土方挖填平衡为基地之规划原则,减少挖土方之外运处理。
 (7)污水及垃圾指标
•    校园内应设置整齐、卫生、美化的垃圾集中场所,并进行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处理。
7.校园之意象塑造
  九二一地震发生后,受创学校之师生,在生命财产遭天地掠夺后,仍须鼓起勇气继续教与学之工作,迎向未来,其处境是悲惨的。然而,如能藉此机会宛如「浴火凤凰」之再生,是历史性之机会亦是挑战性之任务。专业规划者与使用者,在思索重建学校校园及建筑时,可不必也不应再制式地复制传统学校建筑形式,应妥善把握此次契机,以前瞻性之眼光,乡土化之关怀,一方面来构思落实新教育理念下之学习环境,一方面重塑校园之意象及自有之特色。
 (1)校园之象征性空间
•    校园环境中塑造一独具之场所或意象,使世人皆能因此而联想至该学校,如台大之傅钟、成大之榕园、师大之红楼,惟须避兔无意义之物象塑造。
 (2)校园之记忆空间
•    校园中应有空间是适合学校遵循传统或当地风土或环境特色,而举办仪典活动之使用,如戏水池、舞台、弧墙、特殊阶梯、广场等等。俾使学生于在校期间皆能参与该活动,毕业后充满记忆之场所空间。
 (3)校园之独特性空间
•    如同世间每一个人皆是独特之个体,绝无雷同,学校不论国中小皆有其独特之内外条件。如何运用学校之特色,如区位、小区、基地形态,地形地貌之外在环境及学校层级、普通或技职体系、课程、教法、教材等之内在条件,独特之教学空间单元或组织配置形态成为有别他校之空间,方可塑造学校特色。
8.校园与小区可能之互动模式与空间
  往昔物力惟艰之时代,学校主事者为善尽保管维护学校资源、财产等之职责,均是将校园于课后对外封闭,而与周边环境脱离,因而学校做为一公共设施之机能仅为知识之训练所,做为一开放空间之角色,仅为提供学生日间收留及民众之视觉舒缓罢了。迩来,民众权利意识高涨,回归本土意愿抬头,校园亦开始改变态度欢迎小区民乘之投入参与。其互动模式兴空间如下:
 (1)教育行政、策略之参兴
•    学生为校园内使用者之主体,家长亦为间接使用者。以往之家长会为利益与名器交换之机制,不具任何实质机能。现今则已有许多学校确实发挥家长会监督、协调、辅助之功能。并配合教师会之成立,当可为校园内之两大主体,于教育理念、政策执行等作一完整、内外兼备之意见参与及制衡。因此校园之建筑物内亦应配置专属空间,供其常驻及顺利运作。
 (2)小区教育,终身学习
•    校园之教育功能实施对象应不只限于在学学生,应善用教师资源或小区中人力资源,作为交互学习之场所,如教职员为小区之成人开办补习教育或观念新知倡导,而社会人士亦可本于专业至校传授技艺予在校教职员生,共同塑造创立学习型之组织及社会。
 (3)教育硬件资源之共享共享
•    前揭之交互教育学习,系指人力资源之交流共享,互相激励,而校园硬件设施,如教室、设备、(计算机桌椅、灯光、水电)甚或教材教具均可提供小区使用,当学校先行主动奉献达到小区化后,则全小区之资源即为学校所共有了。
 (4)开放空间之开放
•    学校相对于外界之都市空间拥有开阔之户外空间,相对于外界之乡野空间拥有完善之游憩设拖,如此资源于课后若不开于小区使用,则其效能折半。开放外界进入校园之开放空间,可增进小区对学校之认同,提供民众休憩健身及交流之向上正面功能外,对学校而言,增加使用者相对地亦等于增加维护保护者。
9.现阶段之校园空间决策模式
  主要仍须回归探究「谁是主要使用者」及「主要做何使用」﹖因此『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及课程内容教学形态之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将为未来设计规划之重点。
发表于 2005-10-6 1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具体说说它究竟怎样"垃圾"啊?我倒觉得它很有特点.
发表于 2005-10-6 2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觉得他们有钱,最需要实验室的院系却没有房子。
发表于 2005-10-6 2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中央电视的介绍,楼主说的哪些楼好象都是特意设计的
都是为了保护湖大的那几栋保护建筑,才设计的那么低调的
发表于 2005-10-6 2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到是觉得湖大建筑风格不怎么统一的说~每回看到法学院前的设计院........都很汗=_=!
其实都是很有特色的建筑 可放在一起就感觉别扭~ 
发表于 2005-10-6 2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楼主关于教学楼 通风差 的观点。
发表于 2005-10-6 21: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  复临舍通风差  的要命
发表于 2005-10-6 2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看楼主转载的两篇文章,但单就上面的发言谈点个人感受,你所提出的平改坡项目好象在长沙也有是为迎接上界城运会的,北京在八九十年代好象就有平改坡运动,当年的市长已经自杀,其倡导的坡屋顶运动在其自杀后被国人,不管是行内还是行外是被骂得最多的,好象北京火车西站就是那个运动的产物。
   说到湖大的建筑,当然每一栋建筑都有其不足的地方,这受很多的制约因素限制着,当然也包括湖大建筑的水平,但楼主不能把各建筑的缺点找出来,无理由的骂人未免显得自己的幼稚了
发表于 2005-10-6 2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
发表于 2005-10-6 2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
送你一句话。
“没有文化真可怕,没有审美更可怕。”
发表于 2005-10-6 22: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有些人除了喜欢骂垃圾什么也不会了...
发表于 2005-10-6 22: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惨
话虽然说得极端了点也不该挨这么多块砖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5 09:44 , Processed in 0.06231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