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习惯单恋

[风光]鼓浪屿日光岩·景点·建筑·石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二





·晃岩
   位于日光岩莲花庵前的巨石上有楷书横题“晃岩”二大字,系19I6年朱兆莘所书。每字高0.60米,宽0.50米。其左边有数行跋语,大部分已风化磨损,令据1984
年厦门市政协文史委所编《鼓浪屿石刻》录之为:“日光岩又称晃岩,郑成功屯兵于此□□日□山之□□□□日光兮□□称示不忘本也。中华民国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安□□□朱兆莘留题”。
   朱兆莘,广东人,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并获硕士学位。原任上海高等审判厅厅长。1914—1916年由北洋政府外交部派任鼓浪屿会审公堂委员。后调任驻英国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三




·蔡廷锴诗刻
   位于日光岩郑成功龙头山寨寨门遗址前的石岩上,系1933年蔡廷锴楷书直题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后附跋。字幅高1.20米,宽1.40米。诗云:“心存只手补天厂,/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故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跋语为:“此岩为明郑成功将军/屯兵举义之地,每一登/临,辄思前贤,爰题数言,/以志不朽。/蔡廷锴题,二十二年。”“蔡廷锴题,二十二年”这二行字“文革”中遭受破坏,其后根据旧照片的笔迹重新勒石,已非原貌。这首诗是蔡廷锴当时登日光岩所作,既是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深情怀念,又是作者自己投身抗日救国的内心写照。
   蔡廷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副总指挥。1932年率部参加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痛歼来犯的日本侵略军。旋奉调入闽。1933年,与蒋光鼐、陈铭枢等爱国将领发动反蒋抗日联共事变,史称‘闽变”。





·蔡元培诗刻
   位于日光岩龙头山寨寨门遗址东北侧的岩石上,系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蔡元培1930年行书直题的一首七言绝句。字幅高约1.15米,宽 0.60米。诗曰:“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降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诗后署跋、款:“中华民国十六年一月来此凭吊,/十九年十二月应李汉青先生之请补题。蔡元培。”这首诗歌颂郑成功叱咤风云的军事才能和觥觥不可磨灭的民族气节。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927年曾来厦门,在登临日光岩凭吊郑成功遗迹时写成此诗。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四




·鹭江龙窟
   位于日光岩莲花庵后的巨石上,与“九夏生寒”题刻毗邻,系1920年前后张大河行书直题“鹭江龙/窟”四个大字,末尾款“云溪张大河”。字幅高3.20米,宽l.60米。厦门古称鹭江、鹭门或鹭岛、鹭屿,厦鼓之间的海峡称作鹭江。厦门岛的虎头山与鼓浪屿的龙头山隔江对峙,自古民间就有“龙虎守厦门”的美谈。清代道光《厦门志》记载日光岩‘俗名龙头山”,民间相传此山岩是蛟龙栖息的地方。这幅题刻寓有赞美厦门龙蟠虎踞气象之意。





·九夏生寒
   位于日光岩莲花庵后的巨石上,系黄仲训行书直题“九夏生寒”四个大字。字幅高3.20米,宽0.65米。左下侧署款“銕(铁)彝书”。古人称夏季九十天为九夏。此地岩高树古,海风阵阵,盛夏至此,顿觉凉爽。”铁彝”是黄仲训的名号,他于1918年在日光岩建成瞰青别墅,题刻当是同年所书。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五






·古避暑洞
   位于日光岩半山腰,有几块巨石叠成的一个自然石洞,洞日之上有施士洁隶书直题“古避暑洞”四个大宇。每个字高约0.60米,宽0.90米。左侧楷书署款:“施士洁题。”这里长风浩浩,历来是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地方。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施士洁愤而举家内渡,先后寄居于泉州、厦门等地。这幅题刻当为此时所书。
   施士法,名应嘉,字法航,晚号耐公,台湾台南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在台湾盛负诗名,与邱逢甲等并称台湾四大诗人。





·与日争光
   位于日光岩山顶巨岩的岩壁上,系1935年朱熙楷书直题“与日争光”四个大字,每字高约0.70米,宽约0.65米。左边楷书题款:“民国二十四年三月,汉寿朱熙。”
   朱熙,湖南汉寿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六




·闽海雄风·郑延平水操合遗址
   位于日光岩远而亭后侧龙头山寨寨门遗址北面的巨石上,系1918年李增霨楷书直题的“闽海雄风”四个大字。每字高1.80米,宽1.54米。左边楷书题款“戊午重九日古滇李增霨题”。此石刻右上方另有楷书直刻“郑延平水操台遗址”一行,其左边署款:“民国七年戊午黄仲训书。”日光岩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举义屯兵的地方,山上至今仍保存有寨门等遗址。相传郑成功当年在此石刻所在的巨石上筑水操台指挥水师操练。
   李增霨,云南蒙阳人。举人出身,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任泉州府尹。擅长书法。





·光复台   
  
   位于日光岩最高的巨岩朝西的岩壁上,系1931年胡汉民的隶书横题“光复台”三个字。字幅高0.60米,宽2.00米。左侧行楷小字直题“民国二十年六月”,右侧署款“胡展堂”。
   胡汉民,字展堂,广东人,曾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等职。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七





·曲径通幽   
  
   位于日光岩莲花庵后侧的巨石上,系1918年黄抟扶楷书横刻“曲径通幽”四个大字。字幅高0.65米,宽2.88米。右楷书直行“戊午秋日”,左侧三行楷书直行署款:“黄抟扶/书,时年七/十有一。”“曲径通幽”形容日光岩的景观特色,引人入胜。
   黄抟扶,字通林,号祝堂,福建泉州人。清同治年间进士,闽南著名书法家
   





·重怀旧垒   
  
    位于日光岩东北麓的巨岩上,系1918年前后朱以德隶书横刻“重怀旧垒”四个大字。字幅高1.00米,宽5.20米左侧行书直款:“临海朱以德题”。“旧垒”指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日光岩抗清复台的遗址。厦门白鹿洞寺有民国七年(1918年)朱以德的题刻,此题刻当为同时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八




·淡云题瞰青别墅诗刻  
   位于日光岩北麓的巨石上,系1919年前后杭州僧人淡云隶书直题的七言律诗一首。字幅高4.80米,宽1.15米。末署款:“銕(铁)夷居士桑正。杭州衲谈云。”诗云:“探幽何惜摄僧衣,危立峰巅势欲飞。一壑松/风禅影瘦,三春苔雨石头肥。天留岛屿供游/骋,君亦江湖脱*鞿。险处煅吟奇得句,投诗/重款主人扉。”





·庄善远和远而亭原韵诗刻  
  
   位于日光岩北麓的岩壁上,系1919年前后庄善望和黄仲训远而亭诗原韵所题的一首七言律诗,行楷直刻。字幅高3.20米,宽1.40米。左侧款跋:“敬次/瞰青主人远而事韵。晋江庄善望。”诗云:“筑垒乌衣学意而(原注:厦为古乌衣国),江山风月画中/诗。菊花三径浮樽酒,香草高轩富鼎碑。/谈笑鸿儒座常满,狎游鸥侣水之湄。吟/成好句惊神助,欹枕西堂怅别离。”
    庄善望,福建泉州人,近代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崖石刻九






·狂波千顷
   位于日光岩现郑成功纪念馆陪楼(旧名瞰青别墅)西南侧的岩壁上,系1917年蒋拯行指直题“狂波千顷”四个大字。字幅高4.00米,宽1.40米。左侧附行楷直题跋、款3行:“丁巳之秋,余奉命率舰驻厦,获交黄仲训先生。先生卜筑鼓浪屿,/清幽高旷,擅邱壑水木之胜,开轩面海,波澜渊浩,诚巨观也。余暇辄过/从,三载无间。爰贡数言,藉识鸿雪。己未晋安蒋拯镌石。”
   蒋拯,时为北洋海军舰队的舰长。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

前言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与厦门市区隔海(500余米)相望。她像一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厦门岛外碧波万顷的海面上,被誉为“东南亚的一颗海上明珠”。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又叫“圆洲仔”,最初只是一个半渔半耕的村落。元朝末年,才有李代家庭逐步上岛开发。因海滩上有一块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并在明朝正式命名。明万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题刻“鼓浪洞天”。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于此,训练水师,使鼓浪屿的声名得以张布。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特别看重风光秀丽的鼓浪屿,因而纷至沓来。1902年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德、日、西班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创办教堂、学校、医院、洋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独占鼓浪屿。1945年8 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从此结束了100多年的被奴役的历史。
   一百余年鼓浪屿发展的独特历史,使鼓浪屿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复杂历史情趣、诸多国家风格、中西合壁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该岛因人均钢琴和小提琴 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琴岛”“音乐之岛”。而面积1.78平方公里的全步行使鼓浪屿成为拥有人文景观、建筑景观、艺术与风景旅游、历史与音乐等多种精品 荟萃的著名岛屿。
   当我们欣赏和品味东方明珠——鼓浪屿的艺术风采时,不能不把建筑景观和城市环境艺术列为首位从我国传统的飞檐斗拱、晚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美建筑风格、殖民时期的中西合壁样式,直至近代建筑乃至当今世界成为时髦话题的“后现代建筑”,在鼓浪屿岛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的精品。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如闽南传统民居和庙宇,被称为“小白宫”的厦门历史博物馆(俗称八卦楼),高耸的教堂建筑,折衷主义风格、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各国建筑,中西合壁以及东南亚风格的各式别墅、庭院、花园,精美的近、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雕塑、壁画、装饰性小品等),使鼓浪屿真正成为一个建筑精品基苯的艺术之岛和建筑博物馆。
   毫无疑问,鼓浪屿建筑艺术是这个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宝贵的物质财富,是重要的建筑文化财产。由于这些建筑是鼓浪屿百余年来由东西方国家建筑师、华侨巨商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创造的,其过程往往是外来图纸(包括部分外来建 筑材料)或由华侨带回其欣赏的式样,由本地工匠完成,事实上形成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东方文化亦包括东南亚文化(东西合壁后的再交流)在鼓浪屿的反映。这些文化交流的结果可以在鼓浪屿的许多私人别墅上得到印证。许多华侨别墅不拘一格,往往按照使用者的想法,采用多种方式组合,如屋顶是中国古典式样,墙身、窗套、栏杆则采用西式做法。这种不拘一格的开放式做法,活跃了鼓浪屿的建筑活动,丰富了建筑文化形态构成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堂







  
    天主堂原名 ECCLESIA CATHOLICA,建于本世纪初,现属厦门市天主教爱国会。天主堂位于晃岩路和原礁路交叉口处。由于地形的限制,圣坛没有按照必须在东端的规定,而是放在北侧,主人口在南侧(南编东35度),带有一个钟塔。由于教堂占地面积较小,人口前有一个小型花园。从总平面布局上看是比较随意的。整栋房屋为砖石承重,翻修前为木结构楼板,外墙则为纯白色抹灰。平面采用早期最简单的巴西利卡式样,有4个尖拱形成主厅,祭坛在北侧。立面造型比例合宜。正立面装饰比较丰富,沿街侧立面与祭坛部分的外立面都比较简单。翻修时楼面和阁楼已改为混凝土结构,内部已全部进行装修,但立面却保持了原貌。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历史博物馆



厦门历史博物馆原名八卦楼。
   八卦楼兴建于1907年。因坐落于八边形台上而得名。又有一说,因大楼圆顶有八条棱角,八面开窗,故人们称为“八卦楼”。
   八卦楼的创建人林鹤寿祖籍福建龙溪。其曾祖父林平候在清代客离台湾淡水,经商致富。祖父林国华也捐了官衔,在台湾颇负盛名。父亲林继德是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的父亲林继源的弟弟。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台湾被日本占领,林继源、林继德不甘做日本顺民,举家迁居鼓浪屿。林鹤寿继承祖业,在厦门水仙宫开设“建祥钱庄”。他立志要在鼓浪屿盖一座风格独特、新颖别致的大别墅,还要求站在别墅天台上能看到整个鼓浪屿和厦门市区。他不惜重金,向英属和记洋行买了鼓浪屿笔架山东北隅约一万多平方米的山坡地作为建筑基地。
   林鹤寿曾捐白银一千两资助美国教会办鼓浪屿“救世医院”(现为厦门市肺科医院),结识院长美国人郁约翰。郁约翰原学土木工程,后改行医,随美国传教士来到鼓浪屿。他了解林鹤寿想建大别墅的设想后,自告奋勇免费为其设计,以答谢捐款之恩。林鹤寿少年得志,自负财力雄厚,怀着“不建则已,一建惊人”的壮志,在郁约翰的鼓动下,未经认真论证,干1907年贸然动工兴建,不但建筑规模宏大,造型新颖,而且所用材料如石料、木料、红砖等均为上乘,有的还特别选购、精工监制,甚至专程从外地运来。虽然林鹤寿继承祖上庞大家业,自己又在厦门经营钱庄,最终亦难支付这项工作的巨大开支。他曾专程到台湾变卖土地家产,继续应付八卦楼的建筑经费。这时日资“台湾银行”乘机提出以别墅作抵押,给予贷款,被林鹤寿所拒。苦撑到1920年,但最终还是力不从心,被迫宣告破产。林鹤寿也飘零台岛,并终生没回鼓浪屿。这幢历经13年苦斗建起的大别墅,林家一天也没有住过。而此时八卦楼也残缺不全,不但内部未能完工,甚至屋顶也未能完成。
   1924年,日本领事馆出面设计加建了穹窿顶,并草率修整后,在八卦楼内办起了“旭瀛书院分院”。
   抗战期间,八卦楼曾作为难民收容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日伪财产’加以接管,一度作为厦门大学的新生院。
   1949年人民政府接收八卦楼,1952年把它作为私立鹭潮美术学校的校舍,1954年由福建省财政拨款,对大楼进行了全面维修。1959年美术学校迁往新址后,这里先后办了中医学校、业余科技学校。70年代曾作为电容器厂、电子研究所、电子计算机厂的厂房。1983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将八卦楼定为厦门博物馆。
   该建筑位于鼓浪屿笔架山东北隅半山坡上,为眺望厦门本岛的制高点,建筑物长轴南偏东60度,正在与厦门隔岸相对,满足业主“能看到整个鼓浪屿和厦门市区”的意愿。从厦门本岛或鹭江上远观,八卦楼又成了鼓浪屿优美天际线的一部分,至今仍作为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
   八卦楼采用欧洲古典复兴建筑风格。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热衷于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形式去表现其民主、自由、富有和强盛。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美国国会大厦就是罗马复兴的典型例子。郁约翰受当时美国建筑潮流的影响,八卦楼的建筑外观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体现。建筑外围的古罗马塔什干柱式外廊、巨柱式和双柱式的运用,以及严格对称的造型和构图手法,都能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屋顶中央的穹窿顶为后期加建。八卦楼建筑整体雄浑刚劲,各部分比例得当,又不失必要的细部装饰,散发着一种理性的美感。
   八卦楼建筑主体四层,正面中段大台阶前部柱廊为巨柱式处理,以强调主人口。拾级而上进入往廊迎面为巴洛克式断山花装饰门相。各层平面设计均为中轴对称,大厅中央为四层透空回廊,各层平面和空间通过中央大厅贯通而衍生出来。
   该建筑原为砖木结构,因是本地工匠施工,主要建材如花岗岩、青草石、清水釉标砖和红瓦坡层面等均为地方材料。因此,该建筑又具较强的地域色彩。1987年市人民政府拨款将其翻修,木楼板全部换成钢筋混凝土楼板。1994年初又将红色铁皮穹窿顶翻新。
   八卦楼以其近90年的沧桑变化成为厦门历史的见证。它作为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成为鼓浪屿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历史博物馆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剖视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4: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浪屿宾馆



鼓浪屿宾馆配楼侧面



鼓浪屿宾馆原为印尼华侨黄奕住1920年回国定居时兴建的别墅,共三幢住宅,约4500m2左右。三幢别墅呈轴线布置,主体建筑居中并后退20余米,形成中心花园。三幢别墅均为东(偏北)人口,前面为地势较低的体育场,视野很开阔。建筑西侧亦是一个花园,低于建筑约3m。这样,三栋别墅位于较高的台地上,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特色。
   主体建筑平面近千方形,东人口为U形锯齿状外廊,西侧为一个带有半圆形阳台的外廊。正门入口主房间为会客厅,西侧为主卧室。后部为起居室和楼梯间、卫生间等。二层平面将后起廊
封闭形成过厅,仅保留了半圆阳台。正中主房间为起居室,西侧为卧室和附属用房。
   建筑立面设计大方得体。居中主体建筑正立面增设山花,作为主体建筑的标志,并以红瓦屋面衬托,强调其中心的尊贵地位。两侧配楼采用较多的欧风装饰,显得十分华丽。主体建筑格口厚重,与强调线的细密的栏杆形成强烈对比,并与底层外廊的浓重阴影相呼应。建筑体量并不大,但设计精心,成为鼓浪屿岛上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珍品。


鼓浪屿宾馆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21:08 , Processed in 0.1157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