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鸡虱门子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门子看电力市场(已停止更新,更多见www.dlscbbs.net)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8: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8 发电竞价对用户的影响
  发电竞价上网对用户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它只在发电侧引入了竞争,用户依然被配电公司垄断,没有选择权。发电竞价如果实行得好,应该可以降低上网电价,减少整个pool的购电成本,而输配电费用是受监管的,所以如果发电竞价实行的好,能够带来终端电价的降低,用户从中受益。但是由于这种竞争是有限的竞争,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运行效率方面的作用有限,这种价格的下降也是有限的,从英国的10年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来。而在中国,由于结构性缺电现象和煤炭资源的猛涨,电价不降反升。
  发电竞价在提高用户电能质量方面的作用也不会很大,如果采取统一市场的形式,整个区域电网可以互为备用,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是由于网架结构尤其是省间联络线的限制,这种作用不会很明显。在频率,电压控制方面,由于网架范围的扩大,系统运行更加的脆弱,在频率控制方面可能反而不如一体化方式。电压控制是分层分区控制的,产权的分离会刺激每个层次的单位进行无功优化和电压控制以减少损耗,这一点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总之,发电竞价模式是一种过渡的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力工业带入市场化运行,降低政府在电力工业上的负担,为电力企业提供一个练兵的机会,让电力企业逐步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实现电力资产产权的分割,提高行业会市场化运行的认识,为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提供一个试验田。但是它的竞争有限,没有选择权,在实行3-5年后,电力企业已经适应市场化发展时,就应该逐步实施到“输配分离”的市场模式了。
发表于 2006-7-15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门子有心了:)

有想法,会注定你的不同的
发表于 2006-7-15 2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观点比较温和,而且是一些普遍的规律,缺少了自己的见解,比较适合做科普性质的读物阿
个人看法
发表于 2006-7-15 2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城市电网建设的思考,一起交流一下
发表于 2006-7-16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很多产业总是照搬照抄西方的经验,包括电力市场的建设,根本没有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
就像之前所谓的电信改革.
中国人学习外国人的先进体制和经验,常常仅仅着眼于大的框架和理论概念,总是试图从上往下来构建整个体系.
却总是忽略了西方人在低层上为了使制度能够确实有效地实行所做的大量的工作.
包括各高校在内的众多研究机构总是煞费苦心地为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而中国的当权者却常常是不学无术却偏偏固执己见.以至于祸国殃民.
如果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就算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极致,仍然还是无法在实际中实施,这是中国的一大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1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to月光,城市电网建设有机会可以探讨一下啊,配电网规划现在是另外一个课题组在做,门子不是很懂。
to石头:你好像对电力系统的成见太深了,中国电信改革应该来说是成功的,这种成功表现在:用户资费的显著降低和用户数量的显著提高,服务质量的明显改善。中国电力的改革比之电信改革又要艰难上百倍。电力市场的建设是一项政府行为,参与的单位有:原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发改委能源司,国家经贸委,还有新成立的电监会,这么多的中央部委的参与不可能留下什么黑洞,也不是国家电力公司说了就算的。比如说华中电力市场的改革,就是由我们湖南省电力公司提供计划,然后华中网局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提出意见和修改方案。经过几次论证,这种市场运营规则的建立是是电力公司工作者,高校学者,其他专家等共同智慧的结晶。现在华中的计划还在论证中,可以到华中网局的网站上下载初步计划以及专家意见看看。
石头说我国的改革照搬国外的模式,这个不尽然,恰恰喜欢照搬的我们国内的部分“学者”及其弟子。有人提起PJM,北欧,英国市场便觉得高人一等。而且国内的学报能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电力市场理论提出的观点和论文也不多,根据我和省电力公司的一些高层的接触,感觉他们还是比较务实的。而且大部分高层本身也是从基层爬上来的。电力公司对电力改革的态度是保守而谨慎的,因为这些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国内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电科院的教授们做得比较好,其他高校的教授可能作的差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17: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9 发电竞价的几种模式
   基于前文提出的对发电竞价的各种分析和置疑,我国学者在电力市场初期发电竞价模式上提出了若干种有创建性的发电竞价模式,其中主要的代表有:
1) 上海大学言茂松教授课题组提出的“当量电价体系”。
2) 湖南大学姚建刚教授课题组提出的“差价合同+现货市场”
3) 湖南省电力公司王路,欧阳永熙先生提出的“差价合同+效率优先”
其他的模式都是在这三种模式上的变化和发展,这其中最有创新意义的当属言茂松教授的“当量电价体系”,而实际可操作性最强的应该是第三个。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1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电力工业的竞争性考虑
  电力工业按照空间和功能可划分为:发、输、调、配、用五大环节。其中发电是竞争的主要对象,可以且必须引入竞争。这些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非常的详尽了。
输电一般是自然垄断的,投资者投资一条线路并且对它收费,但是这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竞争,顶多是一些附属装置的竞争,比如FACRTS器件等。调度是肯定不能引
入竞争的环节。而配电和用电也是竞争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电力计价,计量的特殊性,零售竞争实际实现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个后文会详细阐述。
  因此,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主要集中在将竞争引入到发电和配售电环节,前者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后者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实行电力市场以后,对传统电力
工业环节中冲击最大的就是输电部门(电网公司)了,电网公司由一个控制着发输配调用环节的大型垄断企业突然变成了一个运输公司,依靠收取运费来赚钱。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5: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输电开放模式简介
   输电是电力系统天然垄断性的根本环节。输电不开放,一切竞争都不可能成为现实。比如说,电力公司(同时拥有输电网和发电厂),IPP在发电竞价上网时,如何保证IPP的利益,电力公司可以让自己的输电网络不对IPP开放,这样的竞争便实行不起来,电力市场的建立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实行发电竞价上网的时候,最开始就要进行厂网分开,电力公司只保留少量的平衡电厂,调峰调频电厂和抽水蓄能电厂等。
   我们此处所谈论的输电开放,系指输电环节从电力系统的连续环节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环节。也就是说输电网作为一个实体,由输电公司来负责经营,以输电服务作为自己的盈利方式。这样在发电竞价的模式上,我们把输电独立出来,便形成了发电--输电--配售三个环节。
   输电独立的好处是:
   1.输电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不会在对任何电厂的用户有歧视,对所有的用户一视同仁,体现了电力系统的“公平”原则。
   2.输电网是电力系统天然垄断性和规模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将输电网独立出来,有利于针对输电成本进行监管和审核,加强输电网络自身对经济运行的控制,
减少电力系统的无谓投入,体现了电力系统的“公开”原则。
   3.输电网独立,对需求侧来说,提供了选择权,进一步加强了电力工业的竞争性,促进电力系统的有利发展,对发电侧来说,可以与用户通过双边合同的形式来进行电能交易,减少发电投资和运行的风险。
   输电环节独立出来之后,一般来说输电与调度是一体的,这既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的调度一体化要求,也体现了输电在运行中的重要性。因为电力传输只能通过输电网络来进行,因而输电和调度本身有很强的联系。而且系统的电能(有功、无功),辅助服务,平衡服务等都要通过输电网络来进行交易。因此我们倾向于将输电网络,调度和交易中心合并组建输电公司。在中国传统的电力工业结构中就是将发电和配电分离出来。
   输电定价,阻塞管理是分离后的输电公司的最重要的研究环节,下文将逐步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15: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输电费用的计算与分摊
  输电环节独立出来之后,输电作为独立的环节。必然要单独核算成本和进行收费,也就是所谓的输电定价问题。
  输电费用和其他的大多数电力费用一样,也是由容量成本和电量成本构成,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容量成本是指电力投资,投资收益,管理等长期不变的费用。主要包括:电网建设费,电网扩建费,财务费(包括银行利息,外汇变化等),管理服务费,辅助服务费(此处将辅助服务暂时纳入)和其他费等。电量成本指电力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行费用。一般包括:输电损耗费,阻塞管理费。以上费用成为共用网络服务费;还有专项服务费包括:电厂的接入费和大用户、电力局的接出费,和其他系统的联网费。
  成本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会计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会计成本法就是对实际发生的成本惊醒累加,目前主要的电力系统成本计算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能提供费用的收支平衡。缺点是不能对用户提供任何经济信号的激励与引导。而边际成本法能反映强烈的经济信号,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输电资源,但是不足的是不能保证收支平衡,需要加以修正,而这种修正往往非常大以至于淹没了原来的经济意义。国际上主要使用的还是会计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在论文中写的很多,但是实用的很少。
  容量费用的边际成本计算法就是在电力规划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数据计算各年产生的费用。而电量费用的边际成本意义很明确,可以通过最优潮流计算的附属产物 获得。
  输电费用的分摊是指在输电费用计算出来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方法分摊到各用户(包括发电厂,电力局和大用户)身上。常用的分摊方法有:邮票法,潮流跟踪法和边际网损系数法。潮流法计算简单,长期为电力工业所采用,但是用户之间交叉补贴严重。潮流跟踪法能比较准确的跟踪用户使用电网的程度,并依据这个使用程度进行分摊,能反映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对系统使用的影响,对用户合理使用输电资源具有指导作用。我校彭建春教授发展了这种方法,提出了一种“支路功率分量理论”
的分摊方法,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西安交通大学的王锡凡教授等发展了电流跟踪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边际网损系数法指以用户对系统网损的边际贡献作为分摊的依据,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强烈的经济学意义,但是它对潮流过于敏感,用户分摊的比例变化幅度过大,时正时负,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这里所指的输电费用计算与分摊都是基于节点的,认为不管电力金融交易如何,输电系统只以电网实际潮流为依据进行输电费用的计算,属于一种事后的输电费用结算方法。如果结合预测理论和潮流计算,也可以提前对输电网络进行定价。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方式将在下一节中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1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
  在经济学家心中,电力市场和其他的市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因而可以完全借鉴成熟的商品市场的定价方式。虽然门子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但是这种输电定价方式却是国内外定价方法研究的主流,究其原因,不外有两点:
  1)国外最早从事电力市场研究的并不是电力工作者,而是经济学家。
  2)国内的很多学者在从事研究的时候并没有深入到电力市场的本质和结合本地电力系统的特点,而是照搬国外的一些文献。
  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就是指按照合同的规定,对每一笔输电交易进行定价。一般说来,规定输电交易的输出节点,输入节点;确定该交易的费用。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考虑潮流的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事先定价,在输电交易进行之前便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价格,让用户有所选择。即便如此,门子还是觉得这种定价方式不适合电力系统。
  基于交易的定价方式有许多种,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假定一个输电系统,总成本为C,定价交易传输功率为MWu)
  1)邮票法,按照输电交易的幅值大小分摊,不考虑输电距离的远近。
  2)合同路经法:规定输电交易的合同路径,认为潮流从该路径流过,按这种情形进行定价。
  3)兆瓦公里法:在合同路径的基础上考虑输电线路长度的影响。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以假想合同路经为基础的。
  4)边界潮流法:计算有无转运交易时联络线的功率变化,将此潮流值除以某个标准负荷作为定价的依据。
  5)兆瓦-英里法:计算有无交易对各输电线路的影响,分别对每条线路进行定价,最后将所有的定价求和作为该笔交易的价格。由此引伸出了MM法,ZCM法和DFM法,分别处理MW-mile法中输电回收不充分,反向潮流和电价不连续的问题。尤其是DFM法,将输电线路分为输送容量和可靠性容量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计算,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方式经过不断的演变,也逐步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结合起来,它的实施需要以合理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为基础,因为输电交易的签订虽然有先后但是各笔交易是同时进行,相互影响的。目前的潮流计算软件结果和实际潮流一般有比较大的出入,比如电科院编制的PSASP计算的潮流和实际EMS测定潮流值相去甚远。
一方面是因为潮流计算的结果根据选定的平衡节点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际的电力系统和电力系统的模型之间还是有区别,电力系统建模不够精确。
  基于节点的输电定价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而基于交易的输电定价符合一般商品市场的运行。两者各有千秋。我们期望的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交易系统,使得用户在申请一个输电交易时,只需要录入交易输入输出节点及其功率,交易要求(如可靠性要求,电能质量等),系统能自动计算该笔交易的可行性并给出该笔交易所需要的交易费用。另一种情况是,在双边市场模式下,调度交易中心并不参与交易双方的交易合同,这样如果有大量的双边交易合同而输电网络无法保证交易的执行,这样的输电费用和合同交易又该如何处理呢?电科院于尔铿老教授在输电服务方面有几篇相当有用的论文,有兴趣的同仁可以看看。
发表于 2006-7-22 2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在最低层呢
比如如何切实有效控制关系用电?
如何防止农村电改不会变成第四农问题?
等等
这些实际操作的问题似乎从来就没有政府或者科研单位来提到过
大家都是普通中国老百姓
中国的底层社会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
我不是单单对电力系统成见太深
我的意思仅仅是
如果中国大的政治经济环境不改变
各行各业的改革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高增长是怎么实现的?
是以底层的牺牲来换取高端的增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4:28 , Processed in 0.1246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