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3 1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4.3.2.1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审美意识的大众化取向
一、 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更多的是由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角度“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具体说来,“五四”时期,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就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如胡适、钱玄同等就提出过由白话代替文言,用通俗、明了、近乎口语化的现代白话进行创作的观点。左翼文学时期,左联推行过文化大众化运动,即提出以广大的劳动群众、无产者,即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其他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文学表现和服务对象,如郭沫若当时就曾经号召:“大众文艺!你要认清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 瞿秋白也指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上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工人、农民、一切劳苦的民众,他们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抗战时期又有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其争论焦点还是如何以比较能为一般民众接受的文艺方式来宣传动员群众。建国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围绕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在他看来,所谓“大众化”,首先就“化”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主张“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笼罩在政治中的大众文艺,多少偏离艺术本性。因此,从现实角度讲,网络文学无限地接近大众群体、表现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
也是对未来社会文化领域的一种可行性设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