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1-28 15: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siweili于2005-01-23 14:09发表的:
TO listen 情况不容乐观,上次批准的多些是因为国家批准的体量大,这次国家要控制数量,估计不会有上次批准的多.但是,研究生院短期能做的只能是提高申报的水平,把学科潜力挖掘出来.谷校长的思路是还是要重建设,这是老臣谋国之言.但是在现有的学校宏观条件和资源的掌控条件下,湖南大学想要有哪怕稍微跨越一点的发展都是不切实际的.那些口头和文件里屡次提到的跨越之类的词言不是领导幼稚病发作就是个人追求短期个人政绩心理在作怪.衡量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成果要看"批准的数量占全国的比例",不能和自己学校的历史数据比较. 当然,学校的发展形势严峻,这是一个事实.对湖南大学有着深厚感情的同学也不要悲观.期待"能人治校"的出现是把一个学校寄托在个别和偶然上,我们能做的就是自身努力奋发,将来为母校发展调动资源.不知listen 兄意下如何?请多指教.
如果在二十年前,可能这种思路很有价值
但在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普遍浮躁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尽最大努力甚至采取非常规手段谋取诸如博士点、重点学科、国家基地之类的符号性资源,未来的发展将会相当困难,可能需要付出比今天多十倍、百倍的努力
校方的苦衷和难处我们当然能够理解,跨越的不易我们也当然可以体会,但是既然如此,学校就应当直面现实,向大家指明湖大的机遇与困境,凝聚人心以求发展。而不是如现在这样报喜不报忧,安于现状。
比如985二期工程建设,湖大校报只说自己拿到1个一类平台、2个二类平台、1个二类基地,作为成果宣传。但是在所有已经宣布结果的学校中,这个数字仅好于电子科技大学一个学校!像理工科和湖大实力接近的重庆大学,就有1个1类平台和6个二类平台,文科实力还不如湖大的天大和华科,都有2个文科基地。这样下去,湖大何以应对新一轮竞争?
我们自身努力当然重要,但是我们既然在谈学校而不是个人,学校的建设更是发展的根本。某些专科或是普通本科学校也会培养出优秀的学者,但却不能改变学校的命运。正好像湖大不会因为我考到了北大而改变,变的是我自己而不是湖大,我今天仍然如此关心湖大,就是期待着学校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