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期交流会的主题是:金庸与武侠文化
背景:由于大多数喜欢武侠的同学们的建议,所以选择了这个通俗的话题,但是,哪怕这样一个通俗的话题,也可以有很广泛的面可以展开来谈的。比如,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侠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而在战国末年就有了侠,《五蠹》中所提到的五蠹之一就有侠。千百年来,侠在传奇、小说中得以发展,武侠文化也渐渐成熟,成为世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武侠文学在二十世纪达繁荣发展,代表作家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不仅塑造了武侠小说的经典,也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这些作家的风格有各有不同。金庸的小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广博和智慧,人物塑造也是传统的英雄式的人物,情节起初平平,但是越往后越庞大复杂,盘根错节,好不宏伟;而古龙笔下的故事,情节独特幽深,诡谲多变,人物性格丰满,更富有人情味,他笔下的男主角都跟他本人一样的性情,富有隐士精神的游侠;梁羽生比较喜欢结构复杂的体系,一代一代人之间,恩恩怨怨,环环相扣。除了这三位,还有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曾在几年内,连拍了四个版本的影视剧。
再次,金庸这个人也是很值得探讨的。他是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能把这几重身份有效的协调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他的作品喜欢借用历史,他对金、辽、两宋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的小说重塑了很多历史人物,袁崇焕,张三丰等,在百度百科张三丰的词条里大多数的内容引用了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对张三丰的描述。
金庸的作品有限,出版很规范也很完整,曾有人用一副对联涵盖金庸所有武侠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壁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
另有一篇中篇:越女剑
还有很多非武侠作品,大多是跟历史相关的。
这些各个方面都可以谈,欢迎同学们一起探讨。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意在抛砖引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