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到处买面子钱多人很傻 (2009-7-7 8:54:16)
分类:民生经济 标签:朱大鸣 |
中国人到处买面子钱多人很傻
一种景象是,最近温州人到处买品牌,但是铩羽而归;另一种景象是很多国外的商家认为,大陆的一些商人“钱多人傻”,到处围猎我们的资产。这不是危言耸听,经济学家黄明就认为,绝大部分内地投资者都是被误导和欺骗的。一些人甚至认为,内地富翁钱多人傻,已成为国际投行以及香港银行的游猎乐园。但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了沉默,这是由于富人有三怕:怕政府追究财富的原罪问题;怕追究钱是怎么挪到香港去的;怕丢脸。中国商人到处在国际上买面子,实质上并不如自己做里子。
据媒体报道说,一批“温州老板团”刚刚从欧洲考察归来,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即是收购品牌。但遗憾的是,10天的考察结果却是铩羽而归。
分析中国商人到处趁着金融危机买人家的品牌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产业链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阶段,价值链中最低廉的部分。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我们的企业家想通过收购品牌来快速完成价值链的转移,这一想法无疑是与时俱进的想法,但可惜的是,海外并购之路,并不坦荡,还可能买下的鸡肋,纯属烧钱买眼球的行为。
我们一直把温州商人当作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楷模,也是我们的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典型,从温州模式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崛起能够释放出来多大的生产力。
但是,我们的民营经济在壮大之后,出现了一些行为令人感到诧异,比如,喜欢买人家的品牌,而对于实质性的技术或者资源性并购极为缺乏。当然,这也不能怪民营企业家没眼光,因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防范的比较严。
现在我们的国企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6月24日,中石化以72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阿达克斯石油勘探公司,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企业中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很明显,国企已经意识到,我们仅仅是买人家的面子,人家要是不给面子,或者面子不顶用了,贬值了,我们要吃亏。现在收购资源类的实体经济,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实惠的东西。
买品牌之后,关键在于买了这个品牌之后,怎么用?是为了快速养猪快速赚钱还是当儿子养,逐步提高品牌的价值,现在看来,很多企业第一种选择的比较多,因为第二种选择并不是最实际的选择,因为双方企业的价值能否得到有效保留和提升,这当中如何整合是关键,也是难点。就是说,品牌是无形的资产,价值变化很快。
可以想见的是,民间商人既然海外并购品牌买面子,幻想通过捷径获得定价权不容易,倒不如自己去努力创造品牌,底气更足。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事情,但是,做起来很难。
因为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的环境还有很多不如意的问题,比如说汇源并购案中的朱新礼认为,企业就应该“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但是还是没有卖成,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企业家的无奈,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很多东西都可以干预民营经济的发展,很多民营企业认为既然在中国难以有效发展,不如远走他乡,殊不知,远走他乡更是艰险异常。
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税费负担方面仍然面临各种障碍,还有就是扶持国企的偏好也比较明显,事实上,在保证国企能够正常运行的背景下,扶持民企更有效率,更能实现降低失业率的目标。
我们的管理层应当继续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的制度性的环境,只有民营经济发展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政府实现目标的方式亟须由行政手段转变为市场化方式,即由依赖国有经济转变为依靠民营经济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目标。
民间企业家在海外并购的铩羽而归,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不要老想着走捷径,搞弯道超越,做好里子比到处买面子更重要。
第二,现在我们的经济转型需要真正的结构性调整,需要真刀实枪的技术来改变已经畸形发展的产业结构,更主要的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动不动就买人家的壳牌,在国际上,并不能增加多少知名度,在国内或许可以吸引一下眼球。
第三,制度层面要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为“中国创造”创造制度性的优越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就业,实现潜在经济增长转为现实的经济增长。
第四,海外并购尽量购买实用家伙,不太实用的项目并不能增强我们的实力,反而还让人家当成傻子看,别人看我们的一些企业家是钱多很傻很大胆,这种形象需要改变。当然,这只是一些偏见,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国际并购这一块,失手的地方要比得到的实惠要多得多。
阅读 (84) | 评论 (3) | 收藏 | 复制 | 举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