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4|回复: 1

越战启示录空战篇(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5 13: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6 年 10 月 5 日,“滚雷”行动,北越河内上空。

  呼号为“暴风 1”、“暴风 2”的两架美国空军 F-4C“鬼怪”战斗机正在为两架 EB-66 电子战飞机进行护航任务。“鬼怪”编队距离 EB-66 编队大约 10 公里左右,两个编队中所有的飞机都接到过几次电子警告—— 米格机就在这个空域,然而谁也没有发现米格的踪影。在攻击航线上飞行了一段时间后,EB-66 开始进行一次转弯飞行,一架 EB-66 的观察员向左侧望去,他发现一架飞机呈螺旋状往下坠去——“暴风 1”被击落了。整个空域依然一片寂静,没有敌机的踪影,没有雷达告警声,谁也不知道米格杀手从何而来,又去向何方。“暴风 1”的后座雷达操纵员随即被营救小组救回,前坐飞行员失踪。生还的飞行员发誓说,他们是被导弹击落的,类似“响尾蛇”那样的导弹,绝不是萨姆。

 

  4 天后,还是在河内附近,一架海军的 F-4B 再次遭遇米格并被击落,生还的雷达操纵员说:“是的,我看见它了。是 MiG-21,它用导弹击落了我们。”

  这是越南战争中美军战斗机首次被空空导弹击落,这两次空战也向全世界宣告:空战从此进入导弹互射的时代。

第二代战斗机·武器·越南空战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航空兵已经基本以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为主,在越南的空中力量主要有空军的 F-105、F-4C 和海军的 F-8、F-4B,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 A-1、A-5、A-4、A-6、A-7 等战斗机和攻击机,但越战早期真正成为空战主力的则主要是前面四种。这些飞机源自很标准的二代机思维,或者叫做冷战思维:大型、复杂、多用途、高空高速。因为想象中的欧洲战场拥有巨大的纵深和数以千计的战术核武器——很恐怖,也很简单。这要求西方的战斗机能够伴随轰炸机或者仅依靠自身快速穿越前沿并对苏联的内陆目标进行核攻击。在突防过程中美国战斗机将遭遇苏联截击机,更为主要的是,战斗机还将面对大群携带核弹的苏联轰炸机,因此战斗机都拥有雷达和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出于对速度的渴望,2 马赫成为这一代战斗机的基本要求,然而此时的发动机和空气动力学还未能较好的支持这一性能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代战斗机通常拥有大后掠角的后掠翼或三角翼、机身细长适合高速飞行;以往通常为战斗机采用的气泡式座舱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低阻的座舱盖——通常视野不佳,尤其是后方有较大观察盲区,但是阻力很小。

  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或许是技术人员左右了军方的意见,当时在对待空战的观念上出现了不小的分歧。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太自信了,美国飞机设计师们和空军的一些决策者认为航炮在空战中将成为一个摆设,导弹决定了一切,因为空战的态势将趋向简单化:起飞—导弹拦截—脱离,于是在很多战斗机上没有安装机炮;不过美国海军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格斗将不可避免,因为海军战斗机要保护他们的舰队不被敌机攻击。因此海军的 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保留了 4 门 20mm 机炮,而且海军也第一个购买了综合性能不错的 F-4B 战斗机。

  苏联人在总体战术思想上同美国人大同小异,不过苏联人设计武器向来很注重实用性,加上苏联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发动机、电子落后于美国,因此 MiG-21 虽然从设计思想上就是以导弹为主的战斗机,早期的飞机却仍安装了 2 门 30mm 机炮(后期的 MiG-21PF 等却没有了)。苏联空军和美国空军还有一点不同,苏联空军分为空军和防空军,其中防空军主要用来进行防御作战,因此战斗机无需很大的航程,只需从简单的前线机场起飞在地面引导下进行拦截,MiG-21 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产物。

  然而实际的作战却让人大跌眼镜,至少对美国人是这样。

  1965 年 4 月 9 日是一个空战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美国海军进行了一场空战,雷达制导的 AIM-7“麻雀”导弹正式登上空战舞台。当天上午,4 架 F-4B 在中国海南岛附近进入中国领空,于 13,000 米左右高度与前来拦截的 4 架中国 MiG-17 战斗机遭遇,空战就此爆发。客观的说,也许谁也没有真的想打这场空战。中国战斗机为了驱赶入侵者与“鬼怪”缠成一团,但是本着不开第一枪的原则没有开火;也许是米格咬的太紧了,最终高度紧张的“鬼怪”飞行员们在很近的距离上发射了共 8 枚“麻雀”和 2 枚“响尾蛇”导弹。所有的 10 枚导弹仅有 1 枚命中了目标:一架 F-4B。这架倒霉的飞机当时正被一架米格紧紧咬住,而米格在导弹飞来时恰好听从长机的命令进行右转弯脱离,于是这枚“麻雀”便冲向前面的“鬼怪”并最终将直线飞行的“鬼怪”击落。不过这仅仅是悲剧的开始,剩下的 3 架美国战斗机在返回航空母舰的路程中先是一架由于机械故障而坠毁,然后在着舰时又有一架由于操作失误而坠入大海——就是那架击落了队友的飞机。最终仅有一架“鬼怪”安全着舰。美国人始终以为他们击落了一架米格,不过事实上 4 架 MiG-17 都安全返回了海南陵水机场。

  这场战斗已经暴露出了当时空空导弹的致命弱点:可靠性太低、敌我识别能力根本没有。虽然美国海军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明显存在问题,但是 10 发 1 中而且击落的不是敌机这一事实也说明导弹不像当初预计的那么好。


导弹的问题
  当然,空空导弹早就开始使用了,早在 1958 年,AIM-9B“响尾蛇”导弹就曾经在台湾海峡的空战中击落过 MiG-17。但是空空导弹作为一种主要的空战武器,其使用战术是在越南战争中才开始形成并完善。最早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是美国的 AIM-9B 和 AIM-7D/E,越南方面则主要使用苏联参照 AIM-9B 设计的 K-13“环礁”空空导弹。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空空导弹陷入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飞行员们对其的相信程度恐怕还不如酒吧里认识的一夜情女郎。按照他们的说法,不出意外的话飞机上所有的导弹都是坏的。其实这倒不是导弹生产厂家收受贿赂不重视生产质量,一方面当时的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还不够精良;另一方面这些武器本是为了在欧洲使用,在潮湿炎热的越南故障率自然提高了。一枚导弹也许从仓库里拉出来的时候检测还正常,但是当它被挂在挂架上在潮湿的空气里低空飞行了数小时后某些零件出问题就不奇怪了,于是出现了“鬼怪”飞行员锁定了前方的米格但是扣动扳机后所有的导弹都不肯离开挂架的尴尬局面。

  另外空空导弹的使用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精度和性能的因素。早期大量使用的 AIM-7E 和 AIM-9B 抗干扰能力都很差,也不能攻击过载高于 3.5G 的目标;同时导弹对载机的状态要求很高,基本不允许载机做大过载机动。如果态势比较有利,美国战斗机一般选择从略微低处向前上方的米格发射导弹,以天空为背景通常能减小杂波干扰从而提高导弹的引导效率。不过对“响尾蛇”来说天气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太阳往往比米格的尾喷口更能吸引导弹,飞行员们常会发现导弹发射后不知去向,它们要么一头栽向大地,要么就是义无反顾的逐日而去。“麻雀”在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射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每次发射一枚“麻雀”飞行员要做 5 个动作,从确定目标到完成锁定大约需要 4-5 秒,而扣动扳机后还要将近 2 秒导弹才能完成点火和发射;于是即使是有经验的飞行员,也很难在变化莫测的空战中把握导弹的发射时机。为了提高命中概率,飞行员们通常一次发射至少两枚导弹,甚至在情况危急的时候飞行员会像发射火箭一样将所有的导弹都发射出去,这样的做法导致越战期间美国导弹的命中率低的惊人,不过这在战争中是唯一可行的做法。





AIM-9B

  另一个因素对导弹的使用影响巨大,尤其对“麻雀”导弹而言直接促成了其使用战术的形成,那就是敌我识别能力。在二代机设计之初预想的空战模式是战斗机依靠雷达发现敌机然后发射导弹,不过到了战场上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首先米格根本就不一定从前方过来,这样雷达就无从发现敌机;其次虽然战斗机可以在 E-1(海军)和 EC-121(空军)这些早期预警机的支援下觉察到来袭飞机,但是一是预警机本身性能有限或者支援距离不够;二是即使知道了敌机来袭方向战斗机依然无法确定雷达上哪个目标是敌机(原因很简单,越南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米格来和美国打空战,空中大多数飞机都是美国的),因此为了防止误击美国军方要求战斗机飞行员必须等敌机进入目视范围内进行身份识别后才能对其开火——这个规定无疑完全牺牲了“麻雀”导弹的射程优势使其沦为一种视距内武器,与“响尾蛇”的任务发生重叠。实战中飞行员常会举棋不定到底使用哪个导弹,通常来说“麻雀”较重,发射后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而“响尾蛇”较轻且具备较短的最小射程,因此飞行员常常选择先发射“麻雀”。

  随着越战的进行,一些新的空空导弹来到越南的空中,主要是“麻雀”和“响尾蛇”的一些改进型号,例如 AIM-7F、AIM-9D 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导弹的质量越来越好,不过由于在技术上还没有突破性的发展,空空导弹的命中率依然不高。在战争中还有一种导弹曾经昙花一现,那就是由 F-4D 携带的 AIM-4D“猎鹰”式红外格斗导弹。本来美国空军打算用这种导弹取代表现很糟糕的 AIM-9B“响尾蛇”,不过两次空战下来“猎鹰”的表现比“响尾蛇”更糟糕,飞行员愤怒的发现这种导弹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无法命中敌机,因此做出了毫不客气评价:“这简直就是一陀屎!”于是 AIM-4 不幸沦为最失败的空空导弹。





AIM-4D

  越南方面的情况则简单的多,他们从始至终都在使用“环礁”导弹,这种导弹并不比“响尾蛇”好到哪里去,因为苏联在电子方面还不如美国。



MiG-17:令人憎恨的小飞机
  随着“滚雷”行动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美国飞机遭遇了米格机。北越空军当时仅有少量的 MiG-17 战斗机,主要部署于河内附近。这些轻巧的战斗机通常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对前来空袭的美军攻击机群进行拦截,其主要目标是执行中低空轰炸的 F-105“雷公”战斗轰炸机。米格机的主要任务是迫使美国攻击机扔掉其炸弹从而破坏攻击任务,当然能击落敌机就更好,于是 F-105 不得不经常陷入与 MiG-17 格斗的局面。同原来设想的不一样,F-105 并不是携带一枚核弹从高空穿越敌方防线,而是携带了大量常规炸弹从中高度进入并对一个或多个战术目标进行常规轰炸。通常 F-105 以 4 机为一组、多批次从 5,000 米左右的高度进入北越(高了不行,无法寻找目标而且受到萨姆-2 导弹的威胁;低了也不行,不但耗油而且地面有大量的高炮),到目标区时下降高度进行轰炸。每架 F-105 携带 8 枚 MK117 750 磅炸弹,有些专门进行空战的 F-105 则携带两个副油箱和数枚导弹,多数时候轰炸编队有“鬼怪”战斗机护航。在轰炸编队进入北越上空时,MiG-17 便会以双机为一组从后下方偷偷摸摸的靠近并选择目标开火。美国人对此几乎没有什么办法,原来预想中的依靠雷达告警器来显示来自各方位的威胁根本不管用,在越南潮湿的空气中雷达屏幕上往往什么明显的目标也不显示,即使有什么信号也淹没在复杂的地形背景噪声中了;而告警器则要么不叫要么乱叫,有些飞行员干脆把它给关掉了。这时飞行员们开始尝到低阻座舱设计的恶果了:看不到后面 6 点钟方向,他们根本不知道后面有飞机正在攻击。专门护航的“鬼怪”战斗机并不好到哪里去,前座的飞行员根本看不到后面,倒是雷达操纵员有时候能发现来袭的米格。根据战后的统计,在“鬼怪”进行的格斗中大约有 40% 的敌机是由后方的雷达操纵员发现的。





笨重的 F-105

  MiG-17 是一种老式喷气战斗机,前身是朝鲜战争中声名显赫的 MiG-15。与 MiG-15 相比 MiG-17 的速度更快,同时保留了 MiG-15 的一些优点,比如轻巧灵活。MiG-17 的翼载荷比当时的美国战斗机都要小,而且这种老式飞机并不追求高速飞行能力,因此其盘旋性能非常优秀,足以在俗称“狗斗”(Dog Fight)的近距格斗中占据优势。对于美国飞机来说,MiG-17 的个头很小,加上多从后方过来,通常很难发现,一旦被其逼近,则会陷入格斗中,攻击/轰炸机必须投放掉炸弹以提高飞行性能,这是美国飞机最不愿意的。MiG-17 在低速时非常灵活,经常有“鬼怪”飞行员发现在自己从后方靠近 MiG-17 并准备用导弹进行攻击时,MiG-17 会陡然拉起,然后以快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做一个筋斗绕至自己的后方并用机炮开始攻击。“鬼怪”都没有机炮,一旦 MiG-17 靠的太近则导弹都无法使用,因此“鬼怪”飞行员必须注意控制速度,以保证和米格的距离;而导弹也很难锁定这种灵活的小飞机。F-105 虽然有一门“火神”机炮,但是一方面 F-105 太笨重,盘旋性能远不及 MiG-17;另一方面 F-105 通常执行攻击任务,平显上的武器操作状态通常打在空地模式,一旦碰上敌机往往来不及切换到空空模式(操作比较麻烦,那时候美国战斗机的通病),因此在与 MiG-17 的交锋中吃尽了亏,有不少 F-105 对 MiG-17 的击落纪录是飞行员靠肉眼估算提前量击落的,但是大量的 F-105 则丧生于 MiG-17 的 3 门机炮之下。唯一表现尚可的是美国海军的 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这种飞机一开始就准备好了要用机炮交战,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飞行员的训练上看都是最适合于和米格进行格斗的机种。事实上 F-8 的飞行员从来就是飞行员里最骄傲的一群,他们认为他们的空战技术是所有军种里最高的。不过 F-8 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其盘旋性能并不比 MiG-17 好,而且有个很糟糕的毛病:机炮故障率太多,往往一次空战没完四门机炮就都不响了。F-8 没能改变战争初期美国战斗机吃亏的状况。




  MiG-17 不能携带导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它的威胁程度,美国飞机有时候会干脆扔掉炸弹然后逃跑,因为美国飞机速度快,所以 MiG-17 往往追不上逃走的美机。一旦美机陷入和 MiG-17 的近战,那么 MiG-17 则会逐渐降低高度和速度,使美国战斗机进入飞行性能低下的区域并与其进行盘旋占位,然后用 2 门 23mm 和 1 门 37mm 机炮对其进行攻击。37mm 炮弹威力巨大,通常命中一发便能摧毁一架战斗机,而且 37mm 炮比美国的 20mm“火神”机炮射程远,因此美国飞行员戏称 MiG-17 常能捡一个“金娃娃”,指 MiG-17 即使从远处随便打一炮就可能捡个大便宜。不过虽然 MiG-17 的炮弹火力比美国战斗机强,但是携弹量有限,通常只能做 2-3 次射击,加上 MiG-17 油料有限,所以一般也不可能长时间作战,一次袭击未果便也只能返航,有很多美国飞行员在被 MiG-17 咬住觉得已经没有希望逃脱的时刻却发现米格突然自行消失了。





MiG-17 机头的重火力

  针对米格带来的种种麻烦,美国空军在开战后不久便开始着手一项名为“鸡毛掸子”的训练计划,其目的是寻找一套在空战中对付米格机、尤其是 MiG-17 的行之有效的战术。由于没有 MiG-17 飞机,空军用性能相近的 F-86F 战斗机代替 MiG-17 与现役战斗机进行对抗。到 1966 年中“鸡毛掸子I”行动结束,不久后又展开了“鸡毛掸子 II”行动,在这期间不断有前线空战的最新信息传来对一些逐渐形成的战术进行补充。美国人终于发现了 MiG-17 的弱点:爬升能力不佳。于是前线的飞行员们都学会了如何对付 MiG-17:遇到 MiG-17 千万不要与其盘旋,应该立刻爬升。如果 MiG-17 跟上来,那么它会比任何一种美国战斗机都先到达失速临界,此时的米格速度接近 0,在空中动弹不得,那么美国战斗机则可以滚转然后俯冲加速并对 MiG-17 进行反咬,这时的 MiG-17 就如同树林子里的火鸡一样等着你去打了。到了 1967 年底,就连笨重的 F-105 也能击落 MiG-17 了,最糟的情况也不过是扔掉炸弹爬升然后逃走。

  1966 年美国从以色列得到了一架叙利亚叛逃的 MiG-17,美国海、空军如获至宝,立刻开始派自己的试飞员试飞 MiG-17 战斗机。试飞的结论是:这是一架非常具有威胁性的飞机,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加力燃烧器使得 MiG-17 拥有比美国战斗机都好的转弯率,但是 MiG-17 开加力的时间不能超过 3 分钟,甚至发动机处于最大军用推力的时间也不能超过 5 分钟。在中低空时,如果速度过高,那么 MiG-17 会出现不可控制的滚转现象;另外,如果 MiG-17 做大于 3.5G 过载的机动,那么机体会沿纵向颤振和俯仰,这些都严重阻碍了 MiG-17 的射击动作。MiG-17 的火力可谓强大,而且飞行员的观察视野非常好,这对以机炮为主的战斗机而言非常重要,同时也让企图从背后偷袭的美国战斗机很难得逞。试飞过 MiG-17 的飞行员告诫在越南的同行:“避免进入 MiG-17 机头前方 50,000 英尺内的‘射击区’,否则 MiG-17 的 37mm 炮会捡个金娃娃。”不过 MiG-17 的机炮系统在高速时效率很低,因此 MiG-17 面对高速飞行的美机往往缺乏攻击的机会,这是美国飞行员们经常感谢上帝的一件事情。

  MiG-17 并未就此消失,越南飞行员们在战术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不盲目跟随美国战斗机爬升,而是尽量诱使美国飞机进入低空并且与之水平盘旋。在目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变化,主要寻找那些执行完任务返航的飞机,这些飞机油料所剩无几,通常会心慌意乱尽量脱离战斗,这就给了 MiG-17 机会。


MiG-21:高空的幽灵
  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从 1966 年 10 月份开始,美国飞行员们在越南上空将面对一个全新的威胁,这个威胁远比 MiG-17 更会危及美国飞行员的生命,它就是 MiG-21。

  MiG-21 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关于这种飞机的介绍已经很多,我们在这儿强调的是:这种飞机从性能上而言不输于当时任何一种美国战斗机。最早进入越战战场的是 MiG-21C 型,这种飞机安装了两门 30mm 机炮,携带 60 发炮弹,在翼下能携带 2 枚红外制导的 K-13“环礁”导弹。早期的 MiG-21C 安装了一个简单的雷达测距仪,探测距离大概为 7 公里(3,000 米以下时大概只有 2-3 公里)。这种测距仪在 MiG-21 接近目标至 3.5 公里时亮一个指示灯,显示进入导弹发射距离;在距离 800 米时亮另一个灯,显示已经进入导弹最小射程,此时应该脱离攻击或者继续用机炮攻击。后期的 MiG-21D(MiG-21PF)拥有较大的机头进气锥,因此能容纳一个更大的雷达,探测距离大概有 15 公里(在低空探测距离缩小至 4、5 公里),但这个型号没有安装机炮。

  MiG-21 的到来对美国攻击/轰炸机简直是灾难性的。通常 MiG-21 会以双机一组在地面指挥系统的引导下从侧面低空掠过美国攻击机群然后转弯并爬升,接着从 10,000 米左右的高空开始对着美国飞机俯冲加速至 1.4M 左右,对攻击机群最后面的护航战斗机或者前方的轰炸机用导弹进行攻击,无论攻击得手与否,MiG-21 都将加速到 2M 快速逃逸,避免与美国战斗机纠缠。




  很显然美国人没办法预防这种战术。当时的机载雷达无法有效发现低空飞行的 MiG-21。有时候预警机会向攻击机群发出警告米格正在逼近,但有时候预警机也不能及时发现来袭的米格,即使能发出警告,此时的 MiG-21 也已经处于高速俯冲阶段,护航战斗机基本无法拦截。整个越南战争期间 MiG-21 以这种方式屡屡得手,美国始终没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不过因为米格往往将携带大量炸弹的攻击/轰炸机当成主要目标,而且一旦看到目标丢弃炸弹便会开始脱离,因此类似 F-105 这类飞机常常扔掉巨大的副油箱以迷惑米格,继续带着炸弹去完成任务。

  MiG-21 造成的麻烦还不仅限于此。即使陷入与美国护航战斗机的空战,通常是同“鬼怪”,MiG-21 也并不处于劣势。首先 MiG-21 机体很小,其次 MiG-21 的发动机不像美国飞机那样拖着一条较为明显的黑烟,因此在空战中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常常失去目标的踪影。在空战中 MiG-21 显得比较灵活,不论是爬升能力还是加速性能或者盘旋能力似乎都不差,从前对付 MiG-17 的“加速、爬升、高速”的宗旨现在行不通了,拉开距离也未必能躲过 MiG-21 的猎杀,因为导弹也是 MiG-21 的主要武器,美国飞行员必须寻找新的克敌之道。

  1966 年底一个伊拉克的飞行员驾驶一架 MiG-21C 逃到以色列,很快这架飞机就到了美国人手中,美国空军得以实际研究 MiG-21 并对其试飞,打算从中寻找打败这种飞机的办法。经过一番试飞,美国飞行员发现 MiG-21 存在着不少缺陷。首先,这架飞机拥有一些和以前的米格差不多的毛病,比如发动机加力启动慢、续航时间短等;其次,MiG-21 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能被美国所利用的弱点。

  很显然苏联在研制高空高速飞机时遇到的困难并不比美国人少,虽然 MiG-21 很轻便,但是这架飞机在所有的高度和速度范围内都不好操纵,因为它没有辅助操纵设备。当飞机的时速在 1M 以上和 400 公里以下的时候飞机很难控制,在高速时 MiG-21 的机头很难拉起,这些主要都是 MiG-21 的长机身大后掠三角翼正常布局设计造成的。另外在 5,300 米以下时,MiG-21 并不占据速度优势。不过需要指明的是,F-4“鬼怪”在这些方面未必做的比 MiG-21 好。通过大量的试飞,美国人终于摸清了 MiG-21 的飞行包线,同“鬼怪”在性能上的优劣对比也就一目了然了:在 8,000 米以上、0.5-0.8M 速度范围内,MiG-21 的性能优于“鬼怪”;在 8,000 米以下,0.8-1.2M 速度范围内,“鬼怪”优于 MiG-21;MiG-21 的瞬间盘算能力好,而“鬼怪”的持续盘旋能力好。在实战中“鬼怪”很难在低空保持 1M 以上的速度,通常速度在 0.8-0.9M 附近,而且随着格斗的进行速度会降的更低,在这些环境中“鬼怪”面对 MiG-21 还是有机会的。现在至少美国飞行员明白了一点:不要在 8,000 米以上试图和 MiG-21 交手,飞的低些才有希望。





  最有价值的发现在于 MiG-21 的座舱。美国的试飞员对 MiG-21 糟糕的座舱视野非常吃惊,因为居然比他们的“鬼怪”还要糟。MiG-21 在前方约有 50 度的锥形盲区,在这个区域内,MiG-21 飞行员无法发现 5、6 公里内的目标;后方的盲区更大,由于座椅后面就是背鳍,约有 57 度的圆锥范围都是盲区,MiG-21 的飞行员看不到后面。另外由于座舱内弹射座椅的安放位置很低,MiG-21 的飞行员基本上看不见下面。

  唯一令美国飞行员感到羡慕的是:MiG-21 在武器的操作上很简单。虽然发射一枚“环礁”的时间也需要 5 秒左右,和“鬼怪”发射“麻雀”的时间差不多,但是 MiG-21 从导弹转换到机炮只需要按两个开关,比“鬼怪”方便多了,因此 MiG-21 经常是发射完了导弹后还能紧接着射出一串炮弹,而“鬼怪”则经常在切换武器的手忙脚乱中进入了导弹的最小射程然后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敌机无计可施。

  到这个时候对付 MiG-21 的思路已经基本清晰了:飞的尽量低一些,尽量绕到 MiG-21 的后面去,在那儿它无法看到你。终于,在北越上空的美国战斗机飞行员们摸到了一些头绪了,不再像战斗刚开始时那样手足无措不成章法。不过对于 F-105 等不那么灵活的飞机来说,情况没发生什么变化,他们还是随时准备扔掉副油箱、甚至是所有的炸弹然后逃跑。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指挥官,在派遣任务时仍然会叮嘱战斗机的飞行员们:“一旦你们发现 MiG-21 占了优势,那么就迅速脱离战斗。”




MiG-19:中高度上的王者
  到了 1970 年 5 月,北越空军已经拥有大约 265 架米格战斗机,其中约有 94 架 MiG-21 和 31 架崭新的 MiG-19。新到来的 MiG-19 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对于美国的战斗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到了 1970 年,美国的战斗机飞行员们基本上已经知道了如何对付 MiG-17 和 MiG-21,只要在中等高度的空域,保持一定的速度,那么“鬼怪”战斗机足以对这两种战斗机形成性能上的优势。但是当 MiG-19 出现后,美国人发现“鬼怪”在中等高度的优势也没有了:MiG-19 加速更快、转弯更灵活,这种战斗机并非像北约给的“农夫”绰号那样是个乡巴佬。

  MiG-19 是苏联 50 年代生产的战斗机,这种飞机在苏联空军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在 MiG-21 出现后 MiG-19 就主要担负对地攻击任务。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选择了 MiG-19 作为自己的主力歼击机并且大量生产,型号为歼-6。歼-6 在中国的生产总数达到万余架,并且向一些友好国家出口或免费支援,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美国人很快从巴基斯坦弄到了歼-6 战斗机并且进行试飞。试飞员对其的评价是:视野开阔、加速快、操纵灵活轻松、火力强大;唯一的不足是航程太短,开加力 5 分钟后你就得找地方降落了。MiG-19 采用和 MiG-17 类似的布局,但是采用了两台发动机的设计;机翼后掠角更大,翼刀很显眼。MiG-19 的座舱视野比 MiG-21 好的多,飞行员在格斗中可以轻松找到目标并用 3 门 30mm 机炮猛烈开火。同“鬼怪”等美国战斗机相比,MiG-19 的加速性能更好,虽然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仅为 1.6M 左右,但是它可以迅速的加速至 1.2M,这在近距离格斗中意味着可以自由的控制与敌人的距离,意义重大。同其他米格战斗机有一点显著的不同:MiG-19 的操纵性能非常好。在空战中美国飞行员有时会发现 MiG-17 或者 MiG-21 因为操纵不慎进入螺旋而坠毁,MiG-19 就没有这种情况(并不是说 MiG-19 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不像 MiG-21 那样在整个飞行包线中飞机对操纵杆的响应都很迟钝,MiG-19 飞起来杆很轻,飞机响应速度也很快。

  理论上讲 MiG-19 具备携带两枚 K-13“环礁”导弹的能力,不过实战中几乎没有发现 MiG-19 使用空空导弹。也许是携带导弹后飞机的性能大幅度下降,也许是越南没有足够的导弹,总之,在越南战争中机炮一直是 MiG-19 的主要武器。(注:据美国飞行员记载,越战后期的 MiG-17 也有少量携带导弹的,MiG-19 也有,但没有战例来证实这些说法。)

  让美国人感到庆幸的是 MiG-19 的数量导致这种飞机始终没能给美国海空军带来实质性的损失。如果将所有的 MiG-17 都换成 MiG-19,那么空中的形势就会有很大不同,因为当时美国还真没有那种战斗机能够对 MiG-19 形成绝对优势,对付这种战斗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的沿革
  越南空战是空战史上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导弹取代了传统的机炮、机枪成为主要武器;飞机的最大速度达到 2 倍声速,巡航速度通常也在 0.8-0.9M 左右;飞行员搜索目标的工具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双眼,预警机、机载雷达、地面雷达都成为发现目标的有效工具......传统的编队、战术已经不再适用,战争打造出新型的战术、思想,这些战争的作品延续至今,甚至左右了新一代战斗机的发展。

美国海军的编队与战术
  美国海军一直很重视空中格斗的训练,因为他们要保护航空母舰免遭敌机空袭。美国海军航空兵也有配合陆战队对敌人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在越南战场上,美国海军的战斗机、攻击机频繁的出现于北越上空,与空军的战斗机一起和米格机展开厮杀。

  通常海军的“鬼怪”、F-8“十字军战士”等战斗机会在 E-1 早期预警机和 EA-6 电子战飞机的支援下掩护 A-6、A-7 等攻击机飞往北越内陆实施攻击。E-1 预警机会在攻击编队后方几十公里处盘旋并寻觅北越战斗机升空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告知前方的战斗机和攻击机,让他们做出适当的反应。EA-6 则主要负责对战区的萨姆-2 地空导弹 、GCI 系统(地面引导系统,对战斗机进行引导攻击)和空中的米格战斗机进行电子干扰和电子压制。不过在那个年代,这些手段都不像今天那么有效,事实上预警机能发现的米格不多(因为它们通常飞得很低),而 EA-6 也很少能有效的干扰米格机与地面的联络。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军的战斗机都必须自己面对未知的威胁并且赶走或者击落来袭的米格。

  一开始的时候,海军战斗机采用沿袭于二战、在朝鲜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四指”队形,即 4 架战斗机排列成一个不对称的楔形队形,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种队形对高速战斗机而言非常不合理,于是改成一种新的编队:“松散平行”双机编队。这种编队通常由两架战斗机组成,双机平行飞行,间隔根据战斗机的性能而定,一般来说 F-8 战斗机是 1,300-2,000 米,F-4 为 2,000-3,000 米,两架飞机的飞行员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飞机。这个间隔的根据是这种战斗机的转弯直径,之所以这么定是因为当一架战斗机遭到米格的攻击时另一架可以迅速的盘旋至后方对攻击的米格进行反攻击。“松散平行”队形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长、僚机的能动性,在导弹攻击时代,每架战斗机的可控制空域很大,火力的作用距离也更远,保持紧密的编队无疑限制了战斗机本身的发挥。“松散平行”编队使得海军的飞行员都很重要,对空战的技巧要求也很高,因为空战不光是长机一个人的活儿。

  越战进行后不久,美国海军便根据战场上所发现的种种问题在美国设立了“战斗机武器学校”(即我们所熟悉的“TOP GUN”),用 F-5 战斗机模拟米格与海军现役的战斗机进行对抗,经过这些训练后海军的飞行员不论在飞行技巧上还是在心理素质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甚至 F-8 的飞行员在空战中会主动求战,尽量与米格缩小间距进行机炮间的格斗。

  “松散平行”战斗编队在战后得到广泛推广并延续至今,包括以色列空军、德国空军在内的很多国家空军都采取这种编队作为战斗队形。
美国空军的编队与战术




   同海军的方式类似,空军主要在 EC-121 早期预警机的支援下进行作战,当然 EC-121 同海军的 E-1 一样不可靠,空军的飞行员同样要独立面对威胁。在编队的问题上空军采取了和海军不同的态度。“鬼怪”战斗机采用“流动四机”编队,这是一种从“四指”队形发展而来的编队。“流动四机”由两组双机编队构成,前方为 1 组双机,1 号机为长机在前,2 号机为僚机在 1 号机左后方;2 组双机在 1 组的右后方,3 号机为长机在前,4 号机为僚机在 3 号机右后方;每组两机夹角约 60 度,横向间距约 800-1,000 米,高度差为 100 米左右;3 号机与 1 号机夹角也是 60 度,横向间距为 2,000-3,000 米,高度差 1,500 米左右。

  “流动四机”编队的制定根源无从考证,不过这种编队在战争中的表现很糟糕。首先,编队过于紧密,除了 1 号机能够专心飞行并搜索目标外,其余的飞机都要注意保持队形,这样就分散了飞行员其他方面的注意力,米格机往往选择 2 号机或者 4 号机进行偷袭,而且经常偷袭得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注意后面。编队过于紧密还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编队无法实施剧烈的机动,而且机动时得多加小心才能不与编队中其他飞机相撞,整个编队的能量无形中被降低了。

  与海军不同,空军比较强调长僚机的分工,这一点造成“流动四机”编队中形成“单独射手”的形势。通常攻击的优先次序是 1 号机、3 号机,然后才是 2 号机和 4 号机,2 号机和 4 号机主要对自己的长机进行掩护。如此一来,往往一场空战中只有 1 号机有攻击的机会,因为天上没有那么多敌机;但是 1 号机并不总是处在有利的射击位置,整个编队却只能发挥 1/4 的火力。同海军相比,采取“松散平行”编队的 2 架飞机即可形成 2 倍于“流动四机”编队的 4 架飞机的火力。

  “流动四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将僚机置身于危险之中。过于严格的职能分配使得长机并不去掩护僚机,而往往在攻击一架米格的时候会有另一架米格对全心掩护长机的僚机发动进攻,因为米格通常也是双机作战。“鸡毛掸子 II”训练非常鲜明的指出这一点并且建议改进。

  虽然很多人建议空军采用海军的战术,但是由于门户偏见,空军的高层一开始并不接受这些意见。随着战斗的进行,“流动四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TOP GUN”的成绩也终于说服了空军的领导,空军最终放弃了战斗机的“流动四机”编队转而采用海军的“松散平行”编队。

  整个战争中美国空军的空战水平都不如美国海军,这也是空军长期忽视近距格斗训练造成的恶果。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空军仿效海军的“TOP GUN”开始进行自己的“红旗”演习,才真正使战斗机飞行员成为真正的空战高手。



米格的战术
GCI 系统

  米格战斗机主要在 GCI 系统的引导下进行作战,这套由地面雷达、观察哨组成的系统虽然作用距离有限,但是可靠性显然比美国的预警机要好,即使是后期美国战斗机大都装备了电子对抗吊舱,也很难预防米格的偷袭。这种苏联模式的空战方式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有效的,而且北越并不是教条的完全遵从于条令,而是给了飞行员自由发挥的空间,GCI 系统只是提供进攻的时机和路线,具体的攻击则还是依靠飞行员自己完成。这也许也和当时北越 GCI 系统设备的落后有关,这个系统同时还肩负着为萨姆-2 导弹预警的任务,因此美国飞行员会在攻击中遭遇完全没有米格的地空导弹袭击和完全没有萨姆威胁的米格袭击,他们通常称之为“萨姆日”和“米格日”。

  说不清到底是基于 GCI 系统的作战方式决定了苏联前线战斗机的航程,还是战斗机的航程决定了基于 GCI 系统的战术,总之,GCI 的控制范围就是战斗机的活动范围。这不光是在北越,在当时的东欧、北朝鲜、中国......所有采用苏联作战模式的国家都是如此,这也给美国提供了米格可能出现区域的判断依据。在以后的日子里,贝卡谷地空战让人们彻底对这套系统的有效性产生怀疑,甚至全盘否定。GCI 系统究竟如何呢?我们以后再做详细的探讨。

编队与战术

  米格机在 GCI 系统的引导下进行攻击,他们的编队相对简单,通常都是鱼贯而入进行攻击。米格机的编队往往不是很重视后方的保护(因为 GCI 系统能为之提供必要的警报,但是其实往往不起作用),尤其是位于编队后方的飞机,几乎无法得到支援。有趣的是,同美国的编队不同,在米格机编队中,长机往往排在后面,这样它就能指挥僚机进行攻击并且在美机开始机动后发起第二次攻击。

  MiG-17 通常采用的编队有两种:“高低双组”和“队列三机”。“高低双组”由两组双机组成,前一组飞的较高,高度大约是 1,300-2,200 米左右;后面一组飞的较低,高度约为 500-1,000 米左右。前后两组呈一定的夹角排列,距离约 2,000 米,每组飞机也以一定角度错开,这样每架飞机都可以看到其他的 3 架飞机。“高低双组”中的高组通常发动第一次进攻,紧接着低组会攻击开始机动脱离或者与高组缠斗的美军战斗机,实战中不少美机丧生于第二组的攻击。





  “队列三机”编队由 3 架 MiG-17 组成。第一架高度为 2,200-3,000 米,第二架高度为 500-1,000 米,第三架高度为 1,300 米。从俯视的角度看,三架飞机在平面上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第一、第三架 MiG-17 形成一条直线,第二架在这条直线的左边。第一架飞机与第二架呈 40 度夹角,约 2,000 米的间距,第二架与第三架呈-40 度夹角,相距也是 2,000 米。这个编队的好处是米格机鱼贯而入进行攻击,第二架可以支援第一架,第三架则可以选择支援第一架和第二架中的任何一架,这样米格就拥有了较大的主动性。对于美国空军的“流动四机”编队而言,这样的做法是很糟糕的,因为很有可能前两架米格便可以吸引 2 个编队共 8 架“鬼怪”,然后第三架 MiG-17 便可以溜过警戒线对前方的轰炸机/攻击机进行偷袭了。




  MiG-21 战斗机通常双机出击,采用“高低单机”编队,该编队的位置组成与 MiG-17 的“高低双组”完全一样,不过把 MiG-17 的双机组换成了单机组。不过进入攻击后 MiG-21 通常会尽量保持高度,因为一旦进入中空那么会因缠斗性能不如 F-4“鬼怪”而落入下风,尤其是 67、68 年后美国战斗机普遍装备了机炮,“火神”机炮的火力远远超过米格的火力,在近距格斗中 MiG-21 也讨不了好。有时候会有 MiG-21 单机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的杀入美军机群,这时美国飞行员的老鸟就会明白:他们遇上最出色的北越飞行员了。由于没有 GCI 系统的限制,这种攻击行动相当随意自由,技术精湛的北越飞行员经常在击落美机后绝尘而去。




越南空战的经验教训
  越南空战改变了人们很多观念,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被冷冰冰的现实打的粉碎,而一些陈旧的东西则被认识到并被抛弃。

  越南空战使得传统的密集编队不再成为主要的编队方式,在战斗机进入超声速的时代,一个很小的机动就会引起很大的位移,飞行员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在保持编队上,而面对敌机的攻击飞行员还不敢随意做规避机动,因为很容易导致相撞。不仅对于战斗机是这样,对于轰炸机、攻击机这一点同样突出。F-105 曾经一度深受其害,一个 F-105 飞行员总结道:“密集编队实在糟糕不过了,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糟。”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采用新的松散型编队,例如海军攻击机采用的立体蛇型纵向编队,新的编队可以使各机组能与队友保持联络的同时也能随意机动,这些编队在海湾战争中得到验证。除了一些特殊要求的飞行外,密集编队已经很少出现了。

  越南空战给战斗机飞行员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格斗性能的重要性。过高的速度在格斗中并没有多大作用,格斗中更需要的是加速能力、盘旋能力和爬升能力。在战火中一些飞行员和空战理论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空战理论:能量空战。能量高的飞机总是比能量低的飞机具备更好的活动性能,因为典型的空战机动动作都是消耗能量的,因此你的能量越多你的机动性就越好。简单的说,如果你的飞机速度低,那么你要保证你的飞机比敌机高,这样你可以把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进行机动;如果你的飞机高度不如敌机,那么你就要设法保证速度比敌机高,这样你就可以将动能转化为战术动作。越战后能量机动理论风靡一时,并且根据这个理论诞生了美国著名的“战机黑手党”,这些人根据战争中的实战经验提出了崭新的飞机设计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诞生了灵活、强劲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

  导弹唯一论彻底破产了,事实证明这个年代的空空导弹根本无法承担如此重任,机炮重新回到战斗机身上,在 F-105 击落的敌机中有一大部分是机炮的成绩。机炮的可靠性远比导弹要好,更为重要的是机炮带给飞行员一种踏实感,在最危险的关头机炮仍能陪伴他们战斗。

  对空战理论制定者们来说,有一个发现意义重大,那就是空战中战斗机的态势感知能力。“滚雷行动”结束后,美国空军武器系统与评估小组针对这一阶段的空战提出了著名的“红公爵I”评估报告,这项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84% 的米格击落纪录是在美国战斗机处于优势位置或者对等位置下进攻造成的,而 87% 的空战损失是在米格处于优势位置发动进攻造成的。在所有的击落/损失纪录中,44% 的被击落米格未做任何机动,58% 的美机根本没有发现敌机便被击落,而大多数美国战斗机若能及时发现偷袭的米格都可以及时反击或者脱离。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对此的反映是:如果能始终了解敌机的位置,那么损失比将大大提高。经过一番分析,美国人发现造成信息不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落后的编队、攻击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战斗机本身设计的缺陷。后方视野不畅是造成敌机偷袭成功的最大原因,而“鬼怪”战斗机有两名飞行员,在这方面比其他飞机要好得多。北越战斗机里只有 MiG-21 有视野上的问题,但这一缺陷就成为“鬼怪”对付 MiG-21 的主要利用手段之一,大量 MiG-21 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后方的“鬼怪”击落。虽然理论上米格战斗机可以得到地面引导系统的警告提示,但是在实战中这套系统并非总是有效。总之,飞行员们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如果在座舱里不能四面环顾,那这就不是一架战斗机。”最终的结论是:在空战中发现敌机的能力与火力、机动性同样重要,一个王牌飞行员未必是飞行技术最好的飞行员,但他一定是能够最早发现敌机的飞行员。因此,美国的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无一例外的使用了视野良好的座舱,而海军的主力战斗机 F-14 则毫不犹豫的使用了双座结构。

尾声
  1972 年 10 月 29 日夜,“后卫”II行动的最后一天,一架 F-4E 战斗机正在执行为 B-52 轰炸机的护航任务。飞行员接到报告,空中有一架米格,于是他用雷达进行搜索,然后向敌机靠近,最终在夜空中看见了 MiG-21 加力燃烧器喷出的长长的尾焰。他锁定敌机,发射了 2 枚“麻雀”导弹,导弹命中了目标,MiG-21 变成一个大火球从空中坠落,越南空战的最后一战结束了。

  不过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越南战争是一场在技术革命背景下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意味着旧式战争的结束和新式战争的开始。此役后美国逐步确立了以海空军为主要打击力量的军事力量体制,打击方式则从数量打击升级为精确打击。70 年代美、苏都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开始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些飞机灵活、火力强劲,一切以实战经验为最高准则;空战的游戏规则也几经变迁,不断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训练方式的改变而变动、完善。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从 70 年代开始,以几次典型的空中作战为事实基础,详细分析各种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和现代空战的特点,并对未来的空战做一展望:具备超机动、过失速能力的战斗机和隐身、电子性能优秀的战斗机到底谁能控制天空?SU-27、F-15、SU-37、F-22......到底谁才能执未来空战之牛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6:23 , Processed in 0.9886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