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回复: 0

[转贴]2004年戏剧盘点:平淡中的平庸 热闹后的苍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4 2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潘妤

  2004年的戏剧圈,绝对可以用“平淡”形容,因为几乎没有一部新创作的剧目可以刺激观众其实并不苛求的神经,更遑论点燃起他们对戏剧的神圣热情。艺术创作的平庸,是这一年不可回避的主题。但是,平庸并不代表平静,回顾这一年,戏剧界还是有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只是在这些热闹背后,常常有着更苍凉的意味。
名人跨行
  波澜不惊的戏剧圈2004年因为几位“圈外”名人的涉足,才不至于太过冷清。因为他们,小众的戏剧竟得以“一步登天”,成了人们街头巷议的公众话题,即使是最寂寞的昆剧,也不例外。
  “名人效应”的典型当首推苏州昆剧团的青春版《牡丹亭》,由于其制作人、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一年多来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使得这部颇具“传奇”色彩的昆剧经典竟引来两岸三地破天荒的关注度。但该版《牡丹亭》过于简单的舞美、导演手法的陈旧、表演班底的参差不齐以及贵得离谱的票价使其招致不少争议。尽管白先勇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守望和真情让人感动,但指望这昙花一现的火爆改变昆剧落寞的命运,未免有些天真。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复出”的刘晓庆

  同样因为名人红火起来的还有话剧舞台。艺术节上,打着张爱玲、王安忆、黄蜀芹三才女旗号的《金锁记》和明星云集的《雷雨》一票难求,双峰并峙。而年末的歌舞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更是未演先热,除了白先勇、谢晋、余秋雨几位文化大家备受瞩目,“复出”的刘晓庆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岁末,这样的消息依然不断,台湾设计师叶锦添加盟的昆剧《长生殿》在北京火爆上演,香港电影导演徐克的京剧处女作《暴风雨》又在台北全新登场……非戏剧人的纷至沓来,究竟是使剧场热闹了,还是因为戏剧本身太“荒凉”呢?
新人登场
  江山代有才人出,2004年的戏剧舞台,依旧上演着“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只是这次,“集体亮相”成为主题。
  8月,一群无名话剧年轻人试水“新鲜地带”演出季,年轻的阵容,原创的剧目,显示着上海话剧中心力推新人的决心。虽然,几台剧目都多多少少有着不成熟的青涩味道,但是青春的锐气还是扑面难挡,尤其是《人模狗样》首次尝试原创肢体剧,《皮脸》敢于挑战国外当代经典。可惜的是,上海话剧可以挑大梁的领军人物依然未能涌现。
  相比起来,上海新生代昆剧人的崛起似乎更有着自醒自觉的力量。七夕之夜的《长生殿》和国庆期间的《一片桃花红》,顺利实现了古老昆剧的“版本升级”和“时尚变脸”。尽管《一片桃花红》在艺术上大大背离了昆剧传统,引来批评声一片,但年轻一代的自主尝试,仍使古老昆剧焕发生机。
  去年9月开始的首届上海大学生话剧节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短短一个月内,全市23所高校、31个剧社的32台剧目争相登台,其中原创剧目达九成之多。
南北交流
  交流,是戏剧圈永远不变的主题。今年的上海戏剧南下北上,颇为活跃。上海越剧刚结束西北行,又马不停蹄地去了东北;京剧院则带着自己坚强的中青年阵容到台湾走了一遭。中间,陕西的秦腔眉户、天津的评剧又风风火火地拜望了一回上海观众。不过,这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国家话剧院的来沪演出和上海话剧中心的进京演出,多少在两地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小小的地震。
  《哥本哈根》是国家话剧院今年带来的最大惊喜,虽然此前的宣传并没有他们重兵打造的《九三年》那样令人瞩目,但是演出时观众沸腾的场面还是见证了这个戏非同一般的艺术力量,让很多看腻了小资话剧的上海观众感叹京沪戏剧的差异。然而,时隔两个月,久未进京的上海话剧中心带去了四台风格迥异的剧目,又把一向自视甚高的北京话剧界震蒙了。尤其是充满黑色幽默和睿智哲思的《艺术》,更被北京媒体誉为一场“白色风暴”。除了艺术上带来的震惊,上海话剧强烈的市场操作意识,也给习惯“蹭票”看戏的北京戏剧人狠狠地敲了一下警钟。虽然轰动一时,但是下次再进京,还有什么戏可以带出去?却是上海话剧不得不自我发问的。
  来来往往的热闹中,国外话剧剧目和剧本的引进依然不辍,然而,在人们对国外经典始终不倦的追捧中,国内戏剧的原创力匮乏,始终如梦魇般挥之不去。
国剧盛宴
  岁末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节算的上今年惟一可以单列的戏剧盛事。整整一个月内,国剧的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日渐停留在技术把玩的京剧艺术此次“华丽转身”,众多参评参演剧目都选择了具有现代人文意蕴的新编剧目,且融入了诸多新颖的艺术形式。尽管不少剧目的豪华制作掩盖了戏曲赖以生存的表演,招致巨大争议,但是“创新”的共识,无疑给日暮西山的京剧艺术带来一缕曙光。
  京剧节同样暴露了很多京剧生存的现状危机:武戏擂台赛的异常火爆让人们开始反思武戏地位的没落和武戏人才的流失;众多地方剧团艰难入围京剧节的经历也让人痛心于京剧人生存境遇的窘迫;市民纷纷参与的普及活动又不免让人忧心于年轻观众的后继乏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5-21 22:52 , Processed in 0.06373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