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5|回复: 0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竞价上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8 11: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目前存在不同认识,国家电监会市场监管部处长向海平日前在中国产业发展论坛电力产业专题研讨会上,就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应该用市场机制解决电力供需长期平衡问题。在当前电力短缺情况下,更应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改革和发展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目前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向海平说主要表现在:电力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容易失调,电力建设和电力供需形势周期性大起大落;电力工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发展成本较高,付出的代价较大;电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尚未建立,不能实现有效激励和有效约束;电力市场建设刚刚起步,开放有序、协调配套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政府职能没有实质性转变,电力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没有理顺,宏观调控职能缺位、监管职能错位、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错位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电力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部门实施电力宏观调控、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电力企业自主经营缺乏必要法律约束和保障。
  向海平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迟缓、滞后,没有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后,上述问题应该迎刃而解。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竞价上网”
  向海平说,现在很多同志一提到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把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竞价上网”这四个字划等号,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缺电情况下不能搞市场化改革”以及“电力体制改革就是电力企业改革”等错误观点。
  他认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市场中电力电量的竞争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现货竞价,又包括各种中长期或短期合同竞争,还包括期货竞争。在多卖方、多买方市场体制下,以竞争方式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本身就是竞争性的,而且这种竞争性的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可靠,交易风险和市场波动相对较小。英国电力市场改革是比较彻底的,但初期实时竞价电量大概是10%,其余90%左右是合同方式的竞争。后来实时竞价电量降到只有5%左右,合同方式竞争电量占到95%左右,但英国的电力市场上网电量都是竞争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百分之百的上网电量都是实时竞价,那么这个市场是非常不稳定、不安全的。
  向海平坚持说,真正的市场竞争不是在电厂建好以后才开始的,应该从招标选择业主就开始,贯穿于招标选择业主、筹集资金、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建设到燃料采购、生产运行的全过程。电力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总成本的很大部分是固定成本。如果一座电厂建好之前就把造价搞得很高,财务包袱很重,甚至质量存在较大问题,那么它建好后搞竞争,无论多么努力也可能没有竞争力,因为它先天不足,所以等到这个时候才搞市场化,那只是亡羊补牢。
  电力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管电方式
  真正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向海平认为,不仅包括电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重组及有效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更应该包括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的实质性转变。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政府职能创新和突破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龙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投资审批体制和电价审批机制,越来越不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目前电力市场化的关键取决于政府部门职能的实质性改革。
  向海平认为,政府宏观部门职能定位应该是切实制定好发展战略,制定好宏观政策,做好发展规划,搞好宏观预测,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和发展机制。关于监管机构的定位,向海平认为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法进行资质审查、市场准入,对价格、成本、投资、服务和市场竞争行为实施有效监管,落实好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制定的宏观发展规划、宏观政策等。
  电力供需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并有适当容量的备用,少了不行,过多也不行。有专家预言,在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2008年开始电力又会出现大量富余。这类问题虽然与缺电的性质不同,但产生的后果同样严重。向海平说,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必然导致电力建设和电力供需形势周期性大起大落。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长效机制,并配合运用好宏观调控手段和现代监管手段,才能解决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和其他突出问题。
  我国电力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同时,我国能源利用的效率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向海平分析:“这里面既有电能使用效率问题,也有发电和输配电效率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机制问题。实践同样证明,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和旧的经营管理模式解决这个问题,效果总是不明显,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电力短缺情况下更应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在电力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究竟能不能搞市场化改革?这个问题很多人认识不清。向海平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志没有理解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真正内涵和目的,错误地认为电力体制改革就是电力企业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是“竞价上网”。
  “不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国就不可能实现从严重短缺经济到初步富裕经济这么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同样电力工业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向海平说,“真正的电力市场机制,不仅适用于供大于求的供需环境,也应适用于供不应求的供需环境。通过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这三种手段的协调运用,使电力供需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由低水平的平衡达到较高水平的平衡。并不是只有电力供过于求时才能搞市场,缺电情况下更应该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市场化取向改革成就显著,电力市场化与电力事故没有因果关系
  向海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从1996年至今,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始终位居世界第2位,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电力工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打破垄断,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多次市场化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就没有中国电力工业今天的规模和水平。
  去年8月14日美国和加拿大发生了严重的停电事故,在美加刚刚展开调查的时候,我们有些同志就断言:“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后果,是电力市场化的恶果。”
  而今年4月5日由美国能源部长和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14”大停电事件本来是可避免的,停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力系统本身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所致,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没有关系。国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之前,大的电网事故也时有发生。
  向海平说,“二者间并没有因果关系。相反,积极稳妥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可靠性管理和执行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是能够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美加“8.14”大停电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在改革前、改革中,还是在改革后,都必须把电力安全放在第一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8 03:59 , Processed in 0.29761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