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员出逃未必全是坏事?
2005年03月17日 09:10:3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官员出逃未必全是坏事,它至少说明,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发育成熟,整个社会正在走向透明,廉政建设正在深入,贪官和庸官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资金流动方面的管理,那么,腐败官员净身出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希望能有更多的官员对中国的法律心怀恐惧,早早滚出国门。
对官员出逃实行围堵并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只有让官员的权力受到约束,使他们不能通过权钱交易积累财富,官员出逃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如今在中国大陆,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出逃境外,给中国的政坛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震动。
不少媒体在关注这一类新闻时,大都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似乎官员出逃都是惊天大案。不过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在官员出逃的背后,往往有一系列的经济犯罪案件。所以,关注官员个人的进退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关注官员出逃幕后所揭露出来的一个又一个重大案件。
然而,现在为了禁止官员出逃而制定的政策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譬如,为了防止官员利用出国机会滞留境外,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商务护照的管理力度,制定了严格的请假制度,甚至动员官员的家属24小时监督。这种用对付小学生和犯罪嫌疑人的做法来对付官员,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在客观上加大了整个国家的运行成本,甚至可能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腐败。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每增加一个行政监督环节,都有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提高行政管理成本。那些试图出走海外的官员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会变本加厉地收买关系人,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产生腐败现象。
禁止官员出逃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管制措施。官员出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员所携带的大量资金。如果能够在行政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加强资金管理,防止出现权钱交易,那么,官员出逃至少可以净化公务员队伍,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
在我国转轨时期,各种交易存在着大量的成本。在这些成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收买政府官员的。所以,制定行政许可法,减少审批环节和事项,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办法。如果政府的各项管制都能够做到公开透明,那么政府官员从中牟利的机会就会减少,官员的腐败问题也就会逐渐解决。正是因为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中,政府官员掌握着大量权力,并且从中收取贿赂,所以现在才会出现大批官员出逃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官员出逃未必全是坏事,它至少说明,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发育成熟,整个社会正在走向透明,廉政建设正在深入,贪官和庸官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资金流动方面的管理,那么,腐败官员净身出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希望能有更多的官员对中国的法律心怀恐惧,早早滚出国门。
官员走了,或者官员自杀了,总归是一件政治新闻。当我们关注官场上这些异常现象的时候,更应该意识到建立公开透明社会的重要性。假如整个社会都能像《罗马假日》中所描写的那样,有无孔不入的记者追踪,那么,国家司法机关或许能够早日查清案情,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那些已经失踪的官员,要求政府发言人披露事情真相,或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但是,如果整个社会不透明,商业交易暗流涌动,那么,即使政府发言人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对老百姓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官员出走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的关键是要防患于未然,努力提高整个社会开放程度,营造一个透明的社会,让政治活动、商业活动每时每刻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官员出逃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
简单一句话,对官员出逃实行围堵并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只有让官员的权力受到约束,使他们不能通过权钱交易积累财富,官员出逃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作者:乔新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