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麓自卑—湖南大学最具潜力的校园传媒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8|回复: 0

[人文]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连城四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8 07: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惟一的四堡

转自福建旅游之窗
www.fjta.com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印刷术,由唐至清,遥遥领先世界,曾远传亚非各国雕版印刷,更是开世界印刷术之先河。
古镇四堡,就是惟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就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实录。

●雕版印刷源远流长

四堡,位于闽西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然而,这里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名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群也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行古镇雾阎村,一幢幢久经风雨剥蚀的风火屋,门楼矗立,飞檐翘角,书香飘溢。那就是古书坊。现仅雾阁一村尚有称为\"印房里\"的遗址百余处。四堡印书坊基本属家庭作坊,多由家族世代经营,而呈现家族性与民营性的显著特征。雾阁村的邹氏和马屋村的马氏,就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刷业的两大家族。邹氏族语载:\"吾乡在乾隆肘,书业甚盛,致富者累相望\",各书坊\"广镌古今遗编,布诸海内,锱铢所积,饶若素封\"。
子仁屋是一座明清住宅和书坊合二为一的典型建筑,由天宝堂、务本堂、翰宝楼组成,始建于1809年,由邹姓三兄弟建造,占地十亩,九厅十八井,有140多间房。上中下厅是公共活动场所,侧厅和第一披厢房为住宅和生活区,第二披厢房及大门前侧房为印书坊,后院为仓库和杂物房。刊印书籍销往赣、粤、浙、挂、苏杭等地。
据史料记载,四堡雕版印刷业有南宋末年、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三种起源说。而何说为准,尚待考证,但足已说明它的源远流长。经历数百年发展,在乾隆、嘉庆、道光三代进入鼎盛时期g印坊柿比,书楼林立,世代相传大书屋至少百家,中小书坊星罗棋布。当地书商达数百之多,有定点经销,有流动贩卖。外地书商也络绎不绝前来批售,使四堡刊印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后随印刷业的工艺革新和发展,逐渐式微,至清末民初已被排挤而无立锥之地。

●\"版权\"意识早

近年,\"打击盗版\"、\"保护知产权\"之声渐起,\"版权\"意识也渐人民心。而在四堡,\"版权\"这个现代的时髦词汇,在当时早已有它的原始的萌芽。
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内,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层层叠叠,摆放在橱窗里。\"藏板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板,翻刻必究\"的字样,刻在印板上,清晰可见。
据四堡老人回忆,\"藏板所有\"的族规,是经营四堡雕版印四堡雕版刷业的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制定,用以解决家族间作坊间因争印畅销图书、争雕板而引起的纠纷,而明晰版权,保护版权。族规也对开刻新板有许多限制:一般不许开刻已有的书板;各书坊间租借书板印书时,一切按原样进行,不得另立标记,如有违反由族长出面干预。
因此,当年,雕板价值极高,不仅因为雕板制作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拥有雕版就意味着拥有金钱与财富E分配雕板,自然而然成为邹氏、马氏两大家族分家的首位家产。
为协调家族内各作坊间的正常生产运作,邹、马两大家族还制定了一项族规,称为\"岁一刷新\"。这是说,来年正月之前,各书坊须将明年出版销售的所有图书品种全部刷印出清样,贴在各自书坊门墙上,以便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互相串门之际能了解各书坊的出书情况。如遇图书品种重复,那么族长或有权威的长者就出面调节,避免重复。然后,各书坊方可正式安排当年的生产任务。
\"藏板所有\"、\"岁一刷新\"的制定,既让我们看到了四堡雕版印刷业鲜明的家族性特征,也向我们展示了四堡雕版印刷业内部的古老运作的管理方式。

●古籍版本多

从残存雕板、珍本古籍旧书及当地族谱资料考证,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四堡刊印的书籍种类五花八门,内容无所不包,约有9大类900余种。其中,有以儿童为对象的幼学启蒙书《幼学故事琼林》、《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有服务举子应试的《行文资典》、《考卷问珍》、《增订古文精言》等g有文人喜欢的《易经》、《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史子集,在文学图书中,有古代诗词及个人文集,也有人们日常娱乐消遣的小说、故事、戏剧等z有日常应用读本、医药图书,也有堪舆、占卡、星算之类的图书。
在四堡版本古籍中,也有少见的珍品:
一是《绣像金瓶梅》。明朝成书问世的《金瓶梅》被列为禁书后,在京、汉、杭等地难以出版,而四堡出版了《绣像金瓶梅》,现存于吉林大学图书馆,是出版史上一件突出的大事。
二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合刊本,在同一书页中以墨线分成上、下两半,上半部刊《三国演义》,下半部刊《水浒传》。此版本在印刷史上较为罕见。
三是《西厢记》,采用连史纸陶印,字为黑色,圈点用红色,为古籍中少有精品。
四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字画参半,每一书页中上为图画,下为文字,图文并茂,别出心裁。
五是被誉为全国名志之一的明朝李世熊著《宁化县志》。
六是一本以小著称的线装奇书《论语》(朱禀集注),长7厘米,宽5厘米,书页上真正印字的部分仅长6厘米、宽4厘米,封面没了,全书仅存《论语》卷六至卷十,共212页;书中字最多的一页达260多字,书的侧标题上印有\"四书全注·论下\"、\"八讲\"等字样。这是中国四堡雕版印刷展览馆馆长从当地农家找到的,书页已被虫姓蚀得斑斑点点。此书之小,是为了便于携带,如今日的袖珍字典,还是为古时科举考试作弊所用?不得而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每日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湖南大学望麓自卑校园传媒 ( 湘ICP备14014987号 )

GMT+8, 2024-11-23 21:01 , Processed in 0.6515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